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昌吉工業經濟怎麼樣

昌吉工業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07 15:08:58

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都有什麼工業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巴音郭楞」為蒙古語音譯,意為「富饒的流域」。巴州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位於東經82°38'—93°45'、北緯35°33'—42°26'之間。東鄰甘肅、青海,南倚昆侖山與西藏相接;西連新疆和田、阿克蘇地區,北以天山為界與伊犁、塔城、昌吉、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等地州市相連。東西和南北最大長度為800餘公里。全州行政區劃471526平方公里,佔新疆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相當於蘇浙閩贛四省面積之和。巴州地貌分屬天山山脈、塔里木盆地東部和昆侖山、阿爾金山等三個地貌區,基本格局呈「U」字形,在全州總面積中,山地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的47.7%;平原總面積24.66萬平方公里,佔52.3%,其中戈壁沙漠14.3萬平方公里,佔30.3%。

工業經濟概況 近年來巴州大力推進石油石化、礦產、農副產品加工和綠色能源等產業,新型工業化發展步入快車道。初步統計,2008年全州實現工業增加值(地方)26.4億元,增長10.9%;生產總值373.67億元,增長7.7%。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顯著。主要產品產量全面增長,企業生產銷售銜接良好。
工業經濟效益 2008年原油產量653.70萬噸,增長0.2%;天然氣產量174.00億立方米,增長12.7%;原煤產量253.12萬噸,增長32.7%;發電量33.84億千瓦時,增長42.3%;鋼材產量37.40萬噸,增長59.4%;水泥產量115.30萬噸,增長4.4%。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71.40億元,增長18.2%。其中,中央、自治區單位完成投資147.80億元,同比增長7.8%,農二師完成投資14.42億元,增長26.0%,地方固定資產投資109.19億元,增長34.6%。

❷ 昌吉市和撫順市哪個城市發展好

昌吉市和撫順市兩個城市各有各的發展特點。
新疆第四大城市是昌吉市(昌吉州府),城區總人口41.68萬人,建成區面積63.86平方公里。昌吉市屬於烏魯木齊都市圈范圍,所謂「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昌吉市受到烏魯木齊市的城市輻射影響和帶動,城市規模得到快速擴張,未來必將更加昌盛吉祥。
昌吉市城市總體規劃說明 昌吉市位於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南緣,昌吉地處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的城市產業密集帶上,全市土地總面積8215Km2,摺合1232.2萬畝,其中山區面積501.6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40.7%;平原面積400.4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32.5%,沙漠面積330.2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26.8%。昌吉市市區位於烏魯木齊以西,東距烏市中心35Km,西距石河子市118Km,北距五家渠市28Km,312國道從市區穿過承擔了部分城市道路的功能,烏奎高速公路、北疆鐵路從城市南緣經過,使得我市成為北疆各地通往烏市的交通要塞。 在2003年修編的《昌吉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年)》中將我市的城市性質確定為:烏魯木齊都市圈的副中心、衛星城市;自治區重要的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生產基地。昌吉市現狀建成區面積為30.4Km2,28萬人;規劃2010年建成區面積為36.8 Km2,35萬人;2020年建成區面積達42 Km2,45萬人的中等城市。市區整個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坡度10.6‟。 城市發展方向:可以概括為東優、西擴、南進、北調。東優:優化東部區域的用地結構,調整城市入口區域的景觀形象;西擴:城市遠期發展方向為向西;南進:近期內,城市的發展軸沿世紀大道、北京路向城市南部區域推進;北調:現狀城市北部區域為城市舊城區,規劃期內需要對用地結構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規劃構思: 四條城市產業發展帶
城市住宅產業發展帶:發展服務全市、全州,吸引部分烏魯木齊客流,針對不同客戶群的不同類別的住宅。 城市教育產業發展帶: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職業培訓,以分校的形式吸收烏市高校和科研機構進入。 城市工業產業發展帶:主要發展低污染,節水型的製造業,吸納烏魯木齊市的中低端產業擴散以及各地希望進入烏市都市圈的相關企業。 城市物流產業發展帶:利用地緣、土地和交通優勢,發展以倉儲業、運輸為主體的物流業,爭取成為面向天北經濟帶和第二歐亞大陸橋的物流基地。 六個城市活力中心: 舊城商業中心:集中了現狀建成區的商業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 新城行政中心:位於城市綜合功能片區的西部,安排為城市新的行政商業中心,帶動城市功能片區向西拓展。 新城文化中心:位於城市兩大功能片區的結合部,圍繞綠核,安排城市的文化、體育、娛樂中心,服務整個城市。 新城教育中心:位於城市產業功能片區的西部。本著資源共享的原則,設置為科技教育園區服務的公共設施。 新城創業中心:位於城市產業功能片區的東部,工業園區管理中心,產業孵化器。 物流中心:結合三工鎮和火車站建設服務物流企業的設施。 路網結構:城市路網以312國道市區段、石河子路、吐魯番路、世紀大道、北京路、中山路「三橫三縱」為骨架,結合現狀採用不規劃的方格
網結構,並根據城市功能布局建立兩個城市交通環:內環為市區內交通性環路,聯系各功能區;外環為公路網,起分流過境車輛入城的作用。 居住用地規劃:現狀城市居住用地1038公頃,占城市總用地38.85%。城市住宅建設多以低、多層為主。在總體規劃中,居住區圍繞城市中心布局,形成三個新居住區。
前景非常看好,撫順地理位置優越,東與吉林省接壤,西距省會沈陽市45公里,北與鐵嶺毗鄰,南與本溪相望。距沈陽桃仙國際機場40公里,距營海港200公里,距大連海港4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鐵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

撫順是具有百年工業歷史的以能源和原材料為主的綜合性重工業城市,工業在全市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一直佔70%以上,石油及石油化工、冶金、機械、煤炭等行業在全國佔有十分重要地位,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為主導,以煤炭和冶金為骨幹,包括發電、機械、電子、輕工、紡織、化工等多種行業在內的產品覆蓋較廣,行業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❸ 昌吉今年經濟怎麼樣

昌吉市是新疆工業經濟相對集中、較為發達的地區,已初步形成以機電、農副產品加工、建築建材、化工、輕紡、能源等為骨乾的門類齊全、基礎扎實的工業體系。昌吉市作為烏魯木齊經濟圈中的重要城市和烏魯木齊市的衛星城,昌吉市已與新疆最大的消費市場和物流集散地烏魯木齊市融為一體,可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其能量輻射、經濟延伸和科技依託,是輻射全疆、東聯內地、西出中亞、歐洲市場的黃金通道和橋頭堡。烏魯木齊-昌吉核心區域總人口400多萬,是新疆最大的消費市場,是全疆最具活力、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區域。[2]
2011年,昌吉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2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7%。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7億元,同比增長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3.6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86.1億元,同比增長2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8.1億元,同比增長11.1%。一、二、三產業結構為13.4:46.8:39.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123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1%。[7]

第一產業
昌吉市是新疆唯一一個農業產業化示範市和畜牧業產業化示範市,全市主要農產品基地化、產業化發展初具規模。全市各類農村經濟組織已達42家,輻射帶動當地農民3萬餘人,擁有國家和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已初步形成糧食、棉花、番茄、瓜菜等十大產業鏈,訂單農業比重達到85%。世界500強美國嘉吉公司、益海糧油、中糧集團為昌吉市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中國500強娃哈哈集團以及上好佳、匯源果汁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相繼落戶昌吉市市,提高了昌吉市的知名度。昌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自治區級開發區,已累計投入6億元。截至2011年,昌吉市綠色農產品認證基地達18萬畝,綠色無公害農產品達58個,有機產品27個,新疆綠色食品11個,農產品檢驗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8]
昌吉
2011年,昌吉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9億元,同比增長7%。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36.5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農業產值完成16.5億元,同比增長12.43%;畜牧業產值完成18.4億元,同比增長2.71%;林業產值完成0.3億元,同比增長2.74%;漁業產值完成0.98億元,同比增長5.3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0.32億元,同比增長1.8%。2011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38.18萬畝,比上年增加1.68萬畝,同比增長1.25%。年末牲畜存欄數達到73.16萬頭(只),同比增長6.04%。全年牲畜出欄數達到132.78萬頭(只),同比增長6.06%。肉類總產量完成87676噸,同比增長8.85%,禽蛋產量完成10093噸,同比增長10.77%,奶類產量完成181844噸,同比增長14.19%。[7]

第二產業
2011年,昌吉市市屬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 247.98 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3 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29.7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8.26 億元,比上年增長25%。
昌吉市
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9.8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2.46個百分點。
2011年,昌吉市工業年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43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工業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4家,分別是: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電力工業局昌吉電業局、新疆藍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益海(昌吉)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這四家2011年共實現工業總產值87.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9.15%,對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13.52%,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9.34個百分點。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2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7.6%。[7]

第三產業
2011年,昌吉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5.3億元,比上年增長 18.0%。按城鄉劃分,城鎮零售額53.7億元,增長18%;鄉村零售額1.6億元,增長17%。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6億元,增長 18.2%;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9.3億元,增長17.7%。[7]

❹ 新疆庫爾勒經濟情況怎麼樣

2007年庫爾勒轄區工業生產運行亮點突出。2007年,庫爾勒轄區(含兵團、下同)各工業企業主動應對經濟發展形勢,及時搶抓機遇,精心組織生產,不斷加強企業管理,努力開拓市場,克服「非典」等不利因素影響,庫爾勒轄區工業生產運行亮點突出,產銷銜接良好,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工業經濟運行活力增強,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化進程步伐加快。

據2007年統計資料表明,庫爾勒轄區1418個工業企業全年完成現價工業產值116.7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6%,完成工業銷售產值 116億元,產品銷售率達99.8%,比上年增加0.6個百分點。其中:庫爾勒轄區50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完成現價工業增加值75.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2%,利稅總額46.8億元,比上年增加20.8億元,增長80%。

綜觀庫爾勒轄區工業生產運行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幾個亮點:一、重點行業成為我市工業增長的中堅力量。

1、石油天然氣開采業仍是拉動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2003年年初由於原油價格颶升,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完成工業增加值66.95億元,比上年增加2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1%,其工業增加值占總計的89%,完成利稅總額44.9億元,比上年增加20.4億元,比上年增長83.1%。2003年1-4月完成利稅總額23億元,就已接近2002年全年24.5億元水平,原油價格上揚直接帶動了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利潤 ,並在短期內帶動效益指標的大幅上升。全年原油產量達525萬噸,比上年的502萬噸增長4.6%,原油加工量32萬噸,比上年的28萬噸增長14.1%,天然氣產量達10.9億立方米,與上年10.8億立方相比基本持平。

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行業積極利用庫爾勒豐富的水、天然氣資源,做好電力用戶的服務工作,擴大供熱面積,取得行業生產效益同步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8億元、利稅總額0.92億元、發電量18.5億千瓦小時、供熱量230萬百萬千焦,分別比上年增長7%、8%、12.1%、8%。

3、造紙及紙製品業依靠地方資源優勢,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取得生產效益雙盈,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1 億元,比上年增長15%;利稅總額0.34億元,比上年增加0.15億元;紙漿產量4.75萬噸、機制紙及紙板產量3.6萬噸、紙製品產量1.3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2.1%、14.4%、30.1%。

4 、輪胎製品業進一步改制,調整產品結構,大量生產市場暢銷、附加值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產品,對滯銷產品實行關停並轉措施,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0.92億元、輪胎產量69.6萬條,分別比上年減少10%、3.4%,但利稅總額0.28 億元比上年增長7.7%。

5、棉紡行業作為庫爾勒的優勢行業經過整合,緊緊抓住行業優惠政策,支持優勢骨幹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引進國際一流的紡織設備和技術,加大附加值含量高的出口棉紗和化纖用漿粕生產量,減少市場上滯銷棉紗和棉布生產能力。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17億元,比上年增長60%,化纖用漿粕產量1.99萬噸,比上年增長27%,全年完成棉紗產量3.33萬噸、棉布產量1923萬米、分別比上年減少20.4%、51.9%

以上五大行業工業增加值占庫爾勒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計的97%,特別是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行業利潤增減。為盡快使我市在全疆率先步入工業化強市的發展軌道,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目標,大力推進市域工業行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刻不容緩。

二、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大,促進了工業經濟快速增長。近年來,我市對開發園區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將優勢資源、優勢產業集聚園區,以園區的發展壯大帶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並依託石油石化、礦產、農產品資源優勢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連年擴張,促使園區形成了基礎設施較為完備、交通四通八達的良好局面。目前,園區已成為我市引進資金的主要聚集地,國內外眾多規模大、產值高、後勁足企業相繼落戶園區,且一部分企業已經投產,對拉動全市工業經濟的增長貢獻率顯著提高,2003年園區工業企業全年完成現價工業產值1.8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0.5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近 1倍。園區工業經濟逐漸成為帶動全市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三 、企業體制的不斷優化為我市工業經濟注入了活力。隨著經濟觀念轉變,思想進一步解放,我市工業企業中股份制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2003年股份制企業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4.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高達98.4%,比上年增加2個百分點,為全市經濟發展始終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❺ 新疆吉木薩爾縣經濟怎麼樣高檔煙酒消費怎麼樣

吉木薩爾地處新疆昌吉州(州,你可以理解為地區,也就是說行政上歸昌吉管),前幾年相對昌吉地區其他縣市經濟上不佔優勢。自從准東煤田發現以來,特別是准東煤田被國家確定為中國第十四個煤電煤化工基地以來,可是說經濟發展是一天一個樣,國內煤電名企帶來的投資均是數億、百億的大手筆,可以肯定,吉木薩爾未來是新疆的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市。准東煤田地跨4個縣市,但煤田核心區和辦公區均在縣城一個叫做五彩灣的新鎮。
如果問目前的吉木薩爾,那可以說是新疆的一個農業小縣,若目光放長遠,那裡未來是新疆工業重鎮,煤電煤化工產業的龍頭。
至於煙酒專賣店,當然有。昌吉的治安沒有問題,名義上回族自治州,漢族為主體的地方。

❻ 誰能回答一下:江西縣城經濟發展現狀大概是什麼樣的還有什麼統計數字謝謝!

不知道您要的是那個縣城的,現在給出的是新干縣的。

郡縣治,天下安」,一語道出了縣域經濟發展對社會安定團結、全面建設小康的重要性。為更好地認清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筆者以新干縣為例,對縣域經濟進行深入剖析思考,供各方參考。

一、新干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

一是經濟結構日趨優化。隨著新干縣區域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產業結構呈現向高級化演進的動態趨勢:第一產業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2005年,全縣生產總值207016萬元,比2000年增長72.2%,「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2761萬元,年均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68447萬元,年均增長16.7%;第三產業增加值65808萬元,年均增長11.7%。全縣人均創造生產總值6785元,比2000年增加2722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0.8%。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41.8:30.3:27.9調整為35.1:33.1:31.8,縣域經濟結構更趨合理。

二是經濟民營化日益顯現。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治投資環境,激活民間資本,促使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縣域民營經濟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勢頭,民營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和主力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貢獻越來越高。從經濟總量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達56.2%,較2000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導力量;從稅收情況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實交稅金8667萬元,占縣地方財政總收入的65.9%,貢獻額占據「半壁江山」;從就業情況看,2005年全縣民營經濟從業人員77903人,佔全部從業人員的47.4%,比2000年提高了14.7個百分點,新增安置就業人員27257人;從有效投入看,2005年全縣民間投資完成102803萬元,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89.4%,較2000年提高了41.7個百分點,民間投資主體地位日漸明朗。

三是工業化程度不斷增強。工業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新干縣大辦工業、辦大工業的步伐加快,縣域經濟已脫離了依靠農業來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日益依賴於工業經濟。2005年,全縣工業增加值佔GDP的23.2%,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撐力量,比2000年提高了4.6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2000年以來,縣域第一、二、三產業對縣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4.5%、43.3%和32.2%。其中工業對全縣生產總值貢獻高達32.8%,成為牽引縣域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四是特色農業比重超半。自1999年縣委、縣政府大力推行優質果業、中葯材、良種生豬、山塘水庫立體開發四大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以來,四大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2005年,全縣新發展三湖紅桔等優質果樹面積3050萬畝,累計優質果樹面積占果業面積的76.3%。全縣水果總產18463噸,其中柑桔17691噸;新栽中葯材2.1萬畝,中葯材面積達16.9萬畝,初步形成了「一鄉一葯,多鄉多葯」的發展格局,商洲桔殼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在生豬出欄中,三元雜交豬出欄40.3萬頭,增長38.4%,占出欄生豬的67.9%;山塘水庫立體開發面積2.65萬畝,占水產品養殖面積的51.9%。果、葯、豬、魚已成為全縣農業的四大特色,四大特色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53.4%。

二、新干縣域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在制改革不斷深化和我國加入WTO進入後過渡期的新形勢下,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尤其與發達兄弟縣市相比,新干縣區域經濟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差距還很大,特別是在發展和提高方面,還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實力不強。與全市各兄弟縣(市、區)比較,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實力強。但與發達縣市比較,結果令人堪憂。發達縣市的選擇在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公布的2004年中國最發達100名縣市名單中,綜合考慮人口(2倍於新干縣人口內)、地理位置(較相鄰)因素,選擇了江蘇的太倉市(排第14位)、揚中市(排第38位)、金壇市(排第50位)及浙江的玉環縣(排第28位)、平湖市(排第31位)5個縣市比較。江浙5縣市經濟總量平均為125.11億元,是新干縣的7.5倍;人均GDP為29263元,為新干縣的5.3倍。最高的太倉市總量、均量分別是新干縣的12.5倍、8.4倍;財政收入平均為11.92億元,是新干縣的7.4倍。最高的太倉市是新干縣的13.4倍。此外,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步伐不快、辦法不多,措施不配套,使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2005年,民營經濟占縣域經濟總量不足60%,與江浙發達縣市民營經濟比重高達90%的差距較大。

二是速度不快。2000年至2005年,新干縣GDP年均增長11.5%,比江蘇金壇市1999年至2004年間年均16.4%的增長速度低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基數僅為其的六分之一的條件下,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反而僅是其的百分之六十。按照經濟規律,新干縣區域經濟要趕上發達縣市,發展速度必須不斷加快,否則永遠落後,甚至差距不斷拉大。

三是特色不濃。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個性特色,除玻璃、食品具有較強特色並具有一定競爭力外,其它難有一定規模的品牌產品。加之小企業多,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少,難以形成資源轉移產業鏈。雖然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開始形成一些縣域特色的產業和區域品牌,但其知名度、市場影響力、輻射范圍與規模有限。而浙江省在發展縣域經濟中「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一色」的特色鮮明、專業化程度高。如:橋頭的紐扣、紹興的紡織、諸暨大唐的襪業、慈溪的小家電、樂清的低壓電器等,均成為全國行業老大。以皮鞋製造業的專業分工從樂清白石的鞋紙、永嘉黃田的鞋飾、河通橋的鞋料等特色之濃、分工之細,使別人幾乎無從競爭。

四是環境不優。縣域硬環境不硬、軟環境不軟,也是制約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是地理位置的制約,新干縣地處江西中部,屬典型內陸丘陵區。「不沿海」,「不沿江」,「不沿線」,大量的貨運只能依靠京廣線和內河運輸及公路運輸解決,因此,交通地理條件對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相對於其他經濟發達地區而言比較弱。二是基礎設施的制約,完善的基礎設施是保持縣域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條件。由於投入不足,在水、電、路、園區規劃等環境建設上顯得滯後,與江浙發達縣市比較差距較大。部分邊、窮的村,出入不便,信息閉塞。同時,縣域信用環境、服務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投資環境也不理想,縣城知名度、美譽度不高,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

五是就業不足。新干縣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2005年全縣勞動力196240人,佔全部人口的64.2%;全縣從業人員為164352人,佔全部勞動力資源的83.8%,尚有近16.2%的處於「無業」狀態,也就是說尚有3.2萬勞動資源富餘。在全部從業人員中,有106272人、佔64.7%的人在從事著農業生產,比重明顯偏高,而在效益相對較高的工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商貿業中,從業人員僅佔26.9%,這一方面說明新干縣勞動力就業不充分,另一方面說明新干縣勞動力就業結構不甚合理,長此以往,必對新干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促進新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建議

面對開放、開明的市場規則,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逼人態勢,根據新干縣區域經濟現狀,借鑒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加快發展新干縣區域經濟,筆者認為:六個堅持不可少。

1、堅持以發展縣城經濟為龍頭。實踐證明:只有縣城經濟的加快發展,才有可能帶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縣城金川鎮位於縣境中部,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規劃面積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萬人,具有較好的交通通訊優勢和人文環境。因此,要利用和發揮這個已有地緣優勢,按照「做大規模、做優功能、做美環境、做強產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縣城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一要規劃好縣城的功能。可按照縣域人口的30%來規劃縣城的發展控制區域,規劃好加工業區、商務區、貿易區、住宅區,形成縣城經濟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二要加強縣城建設。要放低門檻,加大「引農進城」力度,提升縣城「人氣」。加大城市基礎建設投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縣城承載功能;三要提高縣城管理水平;四要大力繁榮城市經濟。

2、堅持以發展園區經濟為支撐。要圍繞「完善功能、落實項目、打造特色、提升形象」四個重點,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的建設步伐,引導各類企業退城進園,同類集聚,抱團發展,促使園區經濟成為新干縣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支撐點。一要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重點完善工業園南區基礎配套設施,加快環區大道和各條支道的建設;抓緊北區規劃的組織實施,先行搞好水、電、路「三通」,盡早構築總體框架;高起點規劃河西高新技術開發區,初步形成「一園三區」格局;二要加快項目進區。完善項目進區考核辦法,加快引進一批「高、新、精、大」項目,強力突破「大項目」進區;對園區現有企業及待建項目,要全程跟蹤服務,促進企業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三要抓緊完善園區產業布局。重點抓好機電、服裝鞋帽、玻璃燈飾、鹽葯化工等特色園的規劃建設,努力形成「園中套園、一園一業」的產業布局。

3、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重點。近年來,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勢頭日益強勁,對促進縣域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渠道、增加財政收入、滿足社會需要作出了積極貢獻,已成為縣域經濟最具活力、最有後勁的發展板塊。但新干縣民營經濟發展總體水平較低,企業規模小,科技和管理水平低,與江浙發達縣市相比差距較大,尤其是個體私營經濟仍處在資本初始積累階段,民營經濟發展有較大的空間。要把民營有制經濟作為縣域經濟非常重要的新增長點來抓,作為全面建設小康新乾的重要財富源泉來抓,進一步健全發展機制,全面落實公平待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擔保體系,保障合法權益,優化發展環境,全力確保民營經濟總量高速增長。

4、堅持以發展勞務經濟為補充。不言而諭,勞務經濟指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務商等獲取的經濟收益。2005年全縣離鄉務工人員達46683人。農村外出從業得到的報酬人均612.44元,占農民純收入的16.7%,勞務經濟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渠道。因此,一定要做好這篇文章,壯大新干縣勞務經濟,以加快縣域經濟的迅速發展。一要鼓勵、組織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在政策上,具體措施上(比如建立外出打工中介組織、外出打工協會等服務性中介組織),給予支持和保護,促進新干縣勞動力外出打工規模化、組織化;二要依託全縣「三化」進程,加快新干縣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面,做到擴大就業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三要以推動全民創業為契機,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帶資金、帶技術,返鄉創業,發展壯大「歸雁經濟」。

5、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縣上下都增強招商引資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要形成無外不快、無外不活、藉助外力求發展的共識,積極策應對接「長蛛閩」、承接「昌吉新」、融入全球化戰略,積極創新思路,堅持實行以商招商、委託招商、網上招商、親情招商,重點做活駐點招商、產業招商和開發式招商,主攻勞動密集型產業、掛靠配套型產業和外向型產業。要著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落戶新干縣,達到「一子定乾坤」的效果;要有針對性引進已落戶企業的上下游產業落戶新干縣,形成「落戶一個,帶來一批」的滾雪球效應,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突破。

6、堅持以項目建設為動力。發達縣市的實踐表明,項目能帶來資金、技術和人才,凡是有大項目的縣(市),其經濟實力就大為增強。要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大做項目、大上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以項目建設拉動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要立足新干經濟發展現狀、產業基礎,主動跟進江浙等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並瞄準國家投資導向和重點,選擇引進項目,尤其是「三農」、園區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縣鄉公路建設、水利設施和精製鹽、食品、機電、旅遊服務業及公益事業等方面的項目,通過項目培育建立新的產業、產品優勢,增強縣域經濟的整體實力。

❼ 工業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是怎樣走出低谷的呢

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很多企業都無法復工復查呢,這對於企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但是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企業大多都陷入了低谷,所以當前擺在企業面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使企業盡快恢復正常。在疫情面前,國家有關部門採取了對企業分類復工復產的措施,幫助企業渡過了難關,也推動了工業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走出了低谷。

正是由於採取的措施得當,沒有想過去那樣搞一刀切,在保證重點行業不停工的前提下,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分批安排各類企復工復產,這才使得工業經濟運行的各項指標盡快走出了低谷。

❽ 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地理環境


昌吉回族自治州位於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東南緣。位於北緯43°20′~45°00′,東經85°17~′91°32′。東臨哈密地區,西接石河子市,南與吐魯番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鄰,北與塔城、阿勒泰地區接壤,東北與蒙古國交界。從東、西、北三面環抱烏魯木齊市。
2007年8月1日,原屬該州的米泉市正式劃歸烏魯木齊市管轄,從而使昌吉回族自治州被新成立的米東區分成了互不相鄰的東西兩部分,西部三縣市(昌吉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東鄰烏魯木齊市、五家渠市,西與石河子市、塔城地區相接,南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連,北與阿爾泰地區、塔城地區接壤;東部四縣市(阜康市、吉木薩爾縣、奇台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東北與蒙古國交界,東臨哈密地區、西接烏魯木齊市,南鄰吐魯番地區,北與阿勒泰地區接壤。
東西長541千米,南北寬285千米,總面積7.3萬平方千米。全州轄兩市五縣一區,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東距烏魯木齊市中心38千米,西抵石河子市110千米,至烏魯木齊國際機場18千米。 2010年,昌吉州常住人口為1428587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33192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6658人,增長7.27%。年平均增長率為7.0‰。
昌吉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543860戶,家庭戶人口1356683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4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3人減少0.84人。男性人口為757038人,佔52.99%;女性人口為671549人,佔47.01%。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0.13上升為112.73。
昌吉全州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0531人,佔15.44%;15-59歲人口為1025654人,佔71.79%;60歲及以上人口為182402人,佔12.7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27796人,佔8.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6.78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提高2.05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9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2個百分點。 2012年昌吉州實現生產總值826.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6.0%,增速較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51708元,同比增長16%。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18.4億元,增長7.0%;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395.9億元,增長22.9%,其中工業完成增加值319.5億元,增長23.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12.2億元,增長13.2%。三次產業結構為26.4:47.9:25.7。三次產業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9、10.5和3.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拉動8.6個百分點。
2012年物價穩中有升。昌吉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增長4.1%,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8.8%;非食品價格上漲1.7%;消費品價格上漲4.7%;服務價格上漲2.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價格上漲1.6%。商品零售價格上漲4.1%。 昌吉州是新疆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基本形成了糧食、棉花、畜產品、制種、蔬菜等支柱產業,瑪納斯縣為國家棉花基地縣,奇台縣為全國糧食大縣,全州畜牧業佔大農業的比重和肉類總產均居新疆首位。
2012年,農作物播種面積829.84萬畝,較2011年同期增加17.17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58.75萬畝,棉花播種面積176.81萬畝,油料播種面積42.03萬畝,蔬菜播種面積58.61萬畝,分別較2011年同期增加28.27萬畝、18.56萬畝、1.29萬畝、-17.36萬畝。糧經草的比例調為1:0.75:0.06。2012年糧食總產量156.27萬噸,棉花產量20.27萬噸,油料產量7.92萬噸,甜菜產量64.77萬噸,較上年同期分別增加-23.89萬噸、0.35萬噸、-0.31萬噸、8.4萬噸。
昌吉州實現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總產值271.62億元,比2011年增長7.0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5.63億元,增長7.0%;農、林、牧、漁和服務業佔大農業的比重分別為43.44%、0.95%、53.96%、0.65%和1%。
2012年完成造林面積27.7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3.49萬畝。年末實有封山育林266.66萬畝。2012年末牲畜存欄420.55萬頭(只),比上年增長4.1%;全年牲畜出欄831.63萬頭(只),增長2.36%。2012年肉類總產量53.02萬噸,增長5.97%;奶產量84.23萬噸,增長12.99%;禽蛋產量8.64萬噸,增長9.28%;水產品產量1.77萬噸,增長4.12%。2012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90.99萬千瓦,增長3.05%;農用大中型拖拉機1.91萬台,增長7.3%;小型拖拉機4.29萬台,下降16.2%;農用運輸車0.52萬輛,與上年持平。化肥施用量(折純)14.15萬噸,增長5.11%;地膜使用量1.22萬噸,增長7.73%。農村用電量8.57億千瓦時,增長7.75%。 截至2012年,昌吉擁有食品、機電、輕紡、建材、能源、化工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組建了一批工業企業集團,發展屯河、特變電工兩家上市公司,全疆21家上市公司有12家都在昌吉州落戶和發展,並形成了新特變壓器、新天葡萄酒、屯河水泥、庭玉番茄製品、麥趣爾系列食品、西域牌種籽、天山牌麵粉等一批名牌產品。
2012年完成工業增加值201億元(不含兵團、石油天然氣),較上年同比增長36.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完成增加值154億元,增長31.4%。規模以上企業個數達到292家,比上年同期凈增26家,增長8.9%。
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99家,實現工業增加值84.96億元,增長20.5%,園區工業增加值佔到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1.9%,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7.1%。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3.0%,較上年回落22.6個百分點。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20.1,比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41.48億元,增長24.4%;企業虧損面24.1%,上升0.7個百分點;企業虧損率14.8%,下降7.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4.9%,提高3.7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9.25萬元/人,下降2.3%。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分城鄉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43.7億元,增長17.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2.0億元,增長15.0%。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17.0億元,增長23.9%;零售業零售額111.5億元,增長15.5%;住宿業零售額1.3億元,增長19.0%;餐飲業零售額25.9億元,增長19.7%。
2012年昌吉州共有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137家,其中限額以上法人單位73個,限額以上產業單位11個,73家限額以上法人企業中包括65家批發零售企業,8家住宿餐飲企業;11家限額以上產業企業中包括3家批發零售企業,8家住宿餐飲企業;51家限額以上大個體中包括11家批發零售企業,40家住宿餐飲企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34.6億元,增長22.1%;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佔全社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2.3%。2012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25類商品零售分類中,增幅超過25%的分別是:金銀珠寶類,增長104.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39.7%;日用品類,增長35.7%;中西葯品類,增長26.6%。
201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88.15億元,較年初增加132.21億元,增長20.2%,其中個人存款余額412.08億元,較年初增加81.30億元,增長24.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40.81億元,較年初增加104.28億元,增長23.9%,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67.84億元,較年初增加55.58億元,增長26.2%;中長期貸款余額257.1億元,較年初增加47.98億元,增長22.9%。在短期貸款中,個人貸款及透支83.39億元,較年初增加23.73億元,增長39.8%;單位普通貸款及透支162.26億元,較年初增加26.78億元,增長19.8%。昌吉州23家保險公司2012年保費總收入23.60億元,同比增長16.88%。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1.03億元,同比增長24.98%;人身險保費收入12.56億元,同比增長速度10.51%。各項賠款和給付總額7.74億元,其中:財產險賠付額6.55億元,賠付率59.35%;人身險賠付額1.19億元,賠付率9.51%。

❾ 吉木薩爾縣的地理環境

吉木薩爾縣位於天山山脈東段北麓,准噶爾盆地東南緣,地處東徑88°30′—89°30′,北緯43°30′—45°30′之間,東同奇台縣為鄰,西與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麥里山和富蘊相連,南以博格達山分水嶺同吐魯番市、烏魯木齊縣為界。縣城西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65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0公里,東離哈密市550公里。
吉木薩爾縣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7.03%,其中,農業產值9.73億元,增長3.37%;林業產值0.56億元,增長4.51%;畜牧業產值12.09億元,增長10.27%;漁業產值0.132億元,增長8.5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11億元,增長3.75%。縣屬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31億元,增長7%。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8.7萬畝,下降6.3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0.98萬畝,增長8%;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7.9萬畝,下降6.56%;油料播種面積7.81萬畝,增長65%;蔬菜播種面積6.3萬畝,下降59.38%,加工番茄2.42萬畝,下降54.23%;土豆播種面積3.04萬畝,下降55.69%。
糧食產量14.75萬噸,下降7.6%。油料產量1.39萬噸,增長47.64%。土豆產量2.43萬噸,下降84.1%。蔬菜產量27.73萬噸,下降54.18%,加工番茄產量16.09萬噸,下降53.53%。
年末牲畜存欄54.83萬頭(只),增長5.15%;全年牲畜出欄89.34萬頭(只),增長8.49%。家禽出欄1200.57萬羽,增長26.37%,肉類總產量4.75萬噸,下降5.27%。奶產量6.09萬噸,增長4.92%。禽蛋產量1.02萬噸,增長12.93%。綿羊毛產量1303噸,增長8.67%。水產品產量950噸,增長8.57%。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9.03萬千瓦,增長0.16%。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562台,增長22.13%;小型拖拉機5008台,下降17.66%。化肥施用量2.4萬噸,增長0.5%。農村用電量2922萬千瓦時,增長6.92%。 工業
2012年吉木薩爾縣全部工業總產值60.34億元,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68%。規模以上企業26家,其中:規下企業升規上企業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5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2.25%,比上年上升9.11個百分點。
園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2家,實現工業增加值8.67億元,增長104%,園區工業增加值佔到全部工業增加值的61.9%,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
2012年吉木薩爾縣六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產值42.0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2億元,佔全縣工業增加值的65.7%。其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完成工業產值6.03億元;煤電煤化工產業完成工業產值10.46億元;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產值13.85億元;石油天然氣開采及深加工業完成工業產值10.11億元;新型材料產業完成工業產值1.63億元。六大支柱產業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9.02億元,產銷率達到92.7%;實現利稅總額5.16億元。
建築業
2012年吉木薩爾縣具有建築業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5億元,增長20.7%。完成建築施工面積51萬平方米,增長23.3%,其中,新開工面積32.95萬平方米,增長11.8%。 固定資產
吉木薩爾縣500萬元以上投資項目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5.14億元,比上年增長54.5%。分城鄉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8.94億元,增長52.7%;農村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5.72億元,增長134.2%;房地產開發投資0.49億元,增長9.4%。
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54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6個,增長13%,2012年新開工23個,本年投產項目個數28個。
消費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4億元,增長17%。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2.03億元,增長18.1%,零售業零售額5.06億元,增長15.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27億元,增長19.7%。
旅遊
2012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旅遊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43%和52%。
財政
完成縣級財政收入7.32億元,增長35.8%。地方公共財政收入6.49億元,增長36.7%,其中,增值稅0.88億元,增長26.9%;營業稅3.21億元,增長62.5%。企業所得稅0.35億元,增長62.9%;個人所得稅0.19億元,增長16.5%。資源稅0.51億元,下降15.4%。財政總支出15.1億元,增長15.7%,公共財政支出14.1億元,增長14.7%。
金融
2012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2.78億元,比年初增加8.66億元,增長25.38%,其中,單位存款余額17.5億元,增長11.08%;個人存款余額23.94億元,增長35.2%。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3.87億元,比年初增加10.78億元,增長82.3%,其中,短期貸款6.99億元,增長19.06%;中長期貸款15.87億元,增長121.38%。

❿ 全國區域經濟百強縣第2名$

一、全國縣域經濟強縣

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縣域經濟單位不包括縣級市轄區,共計2002個,其中縣級市368個、縣1462個、自治縣117個、旗49個、自治旗3個、特區2個、林區1個。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強縣包括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西部百強縣、中部百強縣、東北十強縣,共有305個,佔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的10.66%。全國縣域經濟強縣的總人口為2149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6.34%,地區生產總值為45550億,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1.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2134億,佔全國的11.6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54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98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900,分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4.04%、138.83%、92.69%。

全國縣域經濟強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先鋒隊,是東部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的中堅力量。全國縣域經濟強縣與中心城區將共同構成全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為國內外經貿合作和生產力布局提供科學向導。

1、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

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在各省(市、區)的分布是:河北省6個,山西省2個,內蒙古自治區2個,遼寧省5個,上海市1個,江蘇省24個,浙江省25個,福建省8個,山東省25個,河南省7個,湖南省2個,廣東省1個,四川省1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東部地區有90個,東北地區有5個,中部地區有11個,西部地區有4個。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江蘇江陰市、江蘇崑山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常熟市】、江蘇吳江市、浙江慈溪市、浙江紹興縣、江蘇太倉市、福建晉江市、江蘇宜興市、浙江義烏市、浙江餘姚市、山東榮成市。江蘇江陰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和常熟市等相連的四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組團」並列第一名。

新進入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有9個:河北三河市,山西孝義市,江蘇銅山縣、儀征市、興化市,河南新鄭市、滎陽市、禹州市、登封市。

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81.4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68.1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6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359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79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5%、15.86%、22.57%、16.43%、8.99%。

2、第七屆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評價中心將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西部十二個省(市、區)的縣(市、旗)單列出來,按照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行排列,評價出西部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簡稱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第七屆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在西部十二個省(市、區)中,除西藏外,均有分布,具體是:內蒙古自治區21個、廣西壯族自治區10個、重慶市8個、四川省21個、貴州省5個、雲南省10個、陝西省7個、甘肅省1個、青海省2個、寧夏回族自治區2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3個。

西部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四川雙流縣、新疆庫爾勒市、內蒙古准格爾旗、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雲南安寧市、陝西神木縣、雲南大理市、四川郫縣、內蒙古托克托縣、四川綿竹市。

新進入西部百強縣(市)的有9個:內蒙古新巴爾虎右旗、額濟納旗、烏拉特後旗,廣西柳江縣、扶綏縣,貴州清鎮市,陝西安塞縣,寧夏靈武市,新疆奎屯市。

西部百強縣(市)的平均規模:人口51.72萬人,地區生產總值74.5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234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8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00%、14.60%、27.10%、30.62%、10.60%。

3、第七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

評價中心將參加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的中部六省的縣(市)單列出來,按照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進行排列,評價出中部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簡稱中國中部百強縣(市)。

第七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在中部六省中分布是:山西省13個、安徽省11個、江西省8個、河南省42個、湖北省10個、湖南省21個。
中部百強縣(市)前10名分別是:河南鞏義市、湖南長沙縣、【河南偃師市、河南新密市、河南新鄭市、河南滎陽市、河南禹州市、河南登封市】、山西河津市、湖南瀏陽市、山西孝義市、江西南昌縣、湖南寧鄉縣、河南伊川縣、湖南望城縣。河南偃師市、新密市、新鄭市、滎陽市、禹州市、登封市等相連的六個縣級市作為「區域經濟強縣組團」並列中部第三位。

新進入中部百強縣(市)的有13個:山西襄垣縣、懷仁縣、柳林縣,安徽懷寧縣、廣德縣、穎上縣,河南寶豐縣、長垣縣、西峽縣,湖北當陽縣,湖南祁陽縣、桃源縣、汨羅市。

二、第七屆評價中的創新性探索

為了促進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在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做了一點創新性探索。

第一,提出「區域經濟強縣組團」概念。所謂「區域經濟強縣組團」就是在某一區域內,地理位置相連、經濟總量相當、經濟發展方式相近的幾個經濟強縣組成的集合。區域經濟強縣組團的提出是基於以下考慮:淡化相鄰強縣的非正常競爭,促進政府轉變職能;促進經濟強縣之間的經濟協作;推動區域統籌,有利於在諸如產業結構調整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推進城市群建設,提高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現在比較成熟的有江蘇省蘇南四個縣級市一起成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冠軍組團,山東省青島市下轄的三個縣級市一起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中原地區的六個縣級市,一起成為中原崛起的先鋒力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東山區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米泉市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融合發展,建立米東新區,推進烏昌經濟一體化,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索。針對這方面的工作今後還要繼續研究探索。

第二,縣域經濟發展要「以人為本」。為了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做到「強縣富民」的統一,在第七屆評價中將所有經濟強縣的居民收入水平羅列出來,供參考。按照居民收入水平與全國的居民收入水平的比值劃分A+、A、A-、B等四級,各級規范是:A+級(上):1.25以上;A級(中上):1.00-1.25;A-級(中下):0.75-1.00;B級(下):0.75以下。

居民收入水平A+級以上的縣(市)共有83個,主要集中在東部(69個)。第七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數量比較多的浙江省、山東省、江蘇省和福建省的居民收入水平A+級以上的縣(市)的數量分別是31、9、15、6個。不難看出,山東省縣域經濟強縣(市)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對比例小,以後需要在「強縣富民」的統一性上多做一些工作。

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題和方向,但並不是在全國的每塊土地上都要上工業項目,建城鎮。應該說,全國每個地區的社會公民應該享有社會文明差異性不大的權利。因此,針對全國所有縣域(或城區),無論經濟強弱,以居民收入為基礎,結合居民消費、儲蓄和公共財政投入建立反映富裕程度的監測工作顯得非常重要。在本屆評價中先將收入水平公布出來,供大家參考,今後逐步完善,單獨形成全國分地區富裕程度檢測報告,為城鄉統籌和區域統籌提供向導。

第三,縣域經濟要科學發展。縣域經濟工業化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縣域經濟還要走「生態化」發展道路,縣域經濟不僅是中心城市經濟的原材料供應基地,也是區域經濟的生態屏障。縣域經濟發展中的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進行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時,開始探索評價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環境約束性因素,初步從考察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工作著手。評價採用定性的方法,分A+、A、A-和B等四級,具體規范為:A級為正常級,A+級為正常偏上級,A-級為正常偏下級。國家環保總局開展的區域限批和流域限批以及安全監管總局的特別重大事故信息工作為評價提供了參考,同時參考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報道信息;B級為非正常級,說明縣域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長遠性惡劣影響,甚至無法恢復。縣域經濟的科學發展環境評價的下一步工作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評價信息網路。

縣域經濟發展進入新時期。新時期縣域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發生了變化,遇到了許多方面的約束,這些約束也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方向。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縣域經濟發展不僅要自己求解約束方程,也需要社會對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促進和支持,使縣域經濟沿著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的正確方面前進。

閱讀全文

與昌吉工業經濟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賓士開大眾的都是什麼人 瀏覽:368
奧迪a6l電腦主板壞了得多少錢 瀏覽:883
台灣工業大學是什麼學校 瀏覽:506
深圳共和工業區有什麼好廠 瀏覽:679
工業灰衣櫃用什麼顏色的櫃門 瀏覽:453
奧迪q5左前門合頁如何拆 瀏覽:948
賣汽車要學什麼 瀏覽:357
賓士車如何藍牙打電話 瀏覽:518
東莞工業區哪裡工廠好找工作 瀏覽:761
汽車空調系統有哪些電子組成 瀏覽:828
哪些工業產品銷路好 瀏覽:385
汽車的境界有哪些 瀏覽:283
汽車首保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859
貼汽車膜多久能貼好 瀏覽:330
汽車vq37是什麼意思 瀏覽:560
豫西工業發展怎麼樣 瀏覽:460
公交車和賓士哪個貴 瀏覽:80
工業無水氯化鎂多少錢一噸 瀏覽:192
會抽煙的汽車有哪些 瀏覽:95
汽車修理備案包括哪些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