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內陸不發達縣城如何發展工業

內陸不發達縣城如何發展工業

發布時間:2022-05-02 20:08:40

A. 內陸的中小城市其發展動力究竟來自哪裡

100個城市中,GDP增速高於深圳(一線中最快)的有13個城市,比衰落中的資源城市還要多。這表明在過去的五年中,三四線城市的整體發展速度並沒有慢於一線城市。

令人頗有點意外的是,這裡面不少是內陸的中小城市,那麼其發展動力究竟來自哪裡?

如果要揭示其中的奧妙,至少可以找到四種原因:

1.國家扶持

這些幸運兒是國家戰略中的支點,大量資金洶涌而至,交通基建設施大幹快上。比如增速前十名中,就包括了遵義。

4.傳統產業,穩步升級

有些城市無法得到外來資本的眷顧,這種情況下只能自力更生了。比較典型的有宜昌、菏澤、寧德等。

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的產業升級是截然不同的,由於缺乏教育資源和人才優勢,所以不太會是互聯網、人工智慧之類的高大上行業,同時因為缺乏政治資源和交通優勢,因此也很難吸引高精尖的製造業。

三四線城市的升級,更多建立在其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比如宜昌的磷化工、菏澤的煉油化工、寧德的不銹鋼,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產業聚集區。雖然同樣是工業,但是和北方那些資源工業不同的是,其下游需求方向並不是源自房地產。由於穩定的需求紅利,可持續的產業鏈延伸,在推動地方經濟的升級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三四線城市在工業的發展上仍然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仍然大有可為。

B. 如何加快工業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一、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
二、著重抓好工業企業晉檔升級工作,不斷增強綜合實力。
三、加快園區建設,發揮工業發展集聚效應。
四、進一步健全完善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C. 一個地區發展工業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影響工業發展的因素或條件。主要有: ①自然因素。分為自然資源與自然條件兩類,它們是影響工業生產發展與布局的物質基礎和重要的外部條件。前者包括礦產、土地、水與生物資源等;後者主要有工程與水文地質、地形、氣候、陸地水文、自然災害、生態環境條件等。 ②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地區已有的經濟基礎與經濟發展水平、運輸條件、勞動力條件、市場消費因素、經濟管理體制、區域政策、價格及稅收制信息網路的通達度度等。它們對工業布局、特別是工業企業選擇最優區位有著重要作用。③生產技術因素。包括生產工具(設備)和與它相適應的工藝流程與方法,以及勞動者掌握生產工具的技能。

D. 邊遠縣城如何發展外經貿,如何吸引企業在此安家落戶,如何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呢

關鍵是有沒有吸引創業投資的特色資源(礦業、農林業、旅遊、等),其次是吸引投資的優惠政策。

E. 我國西部內陸工業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工業怎樣互補

我國西部內陸地區主要發展資源開采工業,電力工業,可以向東部地區輸送資源和能源,緩解東部工業區能源和資源不足的狀況。
我國東部地區技術先進,資金充足,可以向西部地區提供資金,技術,可以把不適合在東部繼續發展的工業轉移到西部,解決西部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F. 平原農業縣如何發展工業經濟

由於接近東京圈的巨大消費市場,群馬縣的農業持續興旺,主要以養蠶、麵粉和稻米為主的農業轉向發展家畜和花卉。群馬縣的魔芋、黃瓜、蠶繭和蘑菇的產量在日本屈指可數。由於山區氣候比較涼快,宜於圓白菜,蔥,菠菜,大豆,茄子,西紅柿,山芋,舞茸,玉米和白菜等的生產,產量也居全國前列。另外,飼養奶牛,肉牛,養豬等的畜產業也占重要地位。 2004年,群馬縣生產量佔全日本前列的農副產品:第1位:圓白菜、黃瓜、蒟蒻芋魔芋、蠶繭; 第2位:酸梅、鯉魚、鮮菇;第4位:小麥、鮮奶;第5位:蔥、毛豆、山芋。 1945年後,伴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以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群馬縣經濟也得到了高速發展。2004年工業產業所佔比例:運輸機器31%、機械11%、電子部品9%、食品類7%、電器類7%。大規模工業區以太田市和大泉町為中心的東部地區並成為該縣最大的工業聚集區。在伊勢崎市,伊勢崎紡織品、桐生市纖維紡織品和大田市針織品等,以及傳統紡織品和衣物相關的產業成為地區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大多數產業集中在群馬縣首府前橋市和接近東京圈的東部地區。

G.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如何發展

一、影響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經濟特徵

欠發達地區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一般認為,沿海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相對發達的地區,而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更確切地說,所謂欠發達地區,是指受歷史、區位、觀念等條件的限制和不平衡發展戰略的影響,相對於發達地區而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著較大差距,但又有較大發展潛力、資源較為豐富、生態環境尚未遭到嚴重破壞,且隨著改革的深化、社會的發展和制度的創新,在新一輪經濟增長中有可能實現高速發展的區域。工業園區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活動地域空間,其成長和發展是多方面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深受該地區經濟發展特徵的影響。

制約工業園區發展的欠發達地區經濟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欠發達地區的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總量相對較小,工業總體規模小,經濟增長緩慢,政府財政收入相對匱乏,民間資本積累規模小,因此,資金、中高級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缺乏,該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僅僅依靠地方政府或本地區民間要素積累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然要藉助外部力量;

2.欠發達地區的自然資源相對豐富,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十分豐富,供大於求,價格相對比較低廉,這些低成本要素優勢對那些土地和能源日趨緊缺的發達地區必然能夠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具有發揮區位優勢、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融入到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圈中的有利條件;

3.欠發達地區的區域內經濟發展往往存在著不平衡性,但也有經濟相對發達的地方,如一些區域中心城鎮,這些地區的區位條件優越、產業基礎較好、經濟實力較為雄厚,並以自身的特色產業為主導,形成了一定的發展規模。這些相對優越的條件必然為這些地方的工業園區成長和壯大提供強勁的內在動力,因此,促進區域內經濟協調發展,是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戰略;

4.從制度特徵來看,一般而言,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經濟制度建設起步較晚,配套改革相對落後,總體的經濟發展還處於模仿階段。由於制度決定了各種影響經濟發展要素的投入方向和產出效率,因此政府在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以彌補市場制度尚不完善的缺陷;

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社會文化和思想觀念的落後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由於社會文化與思想觀念是該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的生產、交往等實踐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共同價值取向,具有很強的區域特徵和穩固性,直接影響著人的選擇和行為方式。因此,必須積極引入新的思想和觀念,不斷增強該地區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逐漸改變原來制約區域發展的落後思想和陳舊觀念。

二、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思考

1.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
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先天的自然條件優勢仍是能否贏得競爭的首位因素。例如,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使得生產地接近原料產地或消費市場,從而降低交通運輸成本;豐富且價格相對低廉的自然資源、能源、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可為工業生產節約大量的生產成本。這些低成本優勢是吸引國外、境外及沿海發達地區眾多生產商入園投資辦廠的主要因素。這些地區工業園的東向發展模式概括起來有三種:

(1)吸入式。注重吸引周邊的資金、技術,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吸引外省的企業入駐工業園區。如淮北、宿州的東南部等地工業園區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依託本地資源深加工產業為主體的招商引資載體,藉助江蘇徐州經濟圈和連雲港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優勢,內外資源並重,加快對接,主動接受發達地區的輻射,迅速建立了工業化平台和城市發展新區;

(2)融入式。安徽東部的一些城市和地區,形成了與江浙等省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局面,從基礎設施、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等方面融入東部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圈內。如合肥、馬鞍山、蕪湖、廣德等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工業園區已經開始進入到東部工業園區經濟發展中,同時形成向省內各地區輻射的趨勢;

(3)移植式。在與江浙等省的地理條件相類似的地區,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具備的情況下,直接仿效東部省份的成功案例,學習和借鑒其園區的管理方式和發展模式,為安徽工業園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新思路。如天長市綜合工業園區、滁州市汊澗鎮工業園區和銅陵有色金屬工業園區地處安徽東南部,緊鄰江蘇省,貫通蘇南、蘇北,屬中國最具活力的「長三角」、南京都市經濟協作區域,其園區的建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趨同於「長三角」經濟圈內的工業園區。

2.政府發揮積極作用,探究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

在工業園區的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建設初期,政府不只是扮演政策制定者的角色,還是園區的規劃主體、基礎設施建設主體和管理主體,這就需要政府根據具體的區域經濟特點,探索和採用適合該地區的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目前,安徽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以政府管理型為主,也開始出現了新的管理方式。從安徽經濟發展的現實來看,大企業、大公司數量少,實力不足,引進大公司投資建廠的機會不多。因此,政府設立的行政管理仍為主要形式。但有條件的地區和產業也開始注重發展多種管理方式,鼓勵大企業、大集團組建聯合體,興辦工業園區,積極引進省外、國外的公司和社團來安徽興辦工業園區。安徽工業園區的管理方式開始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和企業混合型、企業管理型過渡。巢湖市富煌工業園由富煌集團自主領辦,這種「企業管理」方式與「政府管理」方式相比,在實際發展中具有很大的優勢。企業自我管理有利於園區內的招商引資,可以根據項目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吸引配套企業;也有利於整個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對將要進入園區的項目進行精心論證、篩選,選擇那些適合在該區發展的項目企業進園;還有利於對企業在園內的基礎建設、企業文化等多方面做出合理的規劃、管理和整合;更有利於提高園內企業的運營效率,因為園內企業的溝通要比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更為便捷、有效。

3.充分利用內外兩個輻射功能,統籌區域間與區域內的協調發展

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實踐,經濟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民間資本不斷積累,產業結構也在調整和升級,大量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呈現出向欠發達地區進行梯度轉移的趨勢。資本、技術和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是欠發達地區最為稀缺的生產要素,成為工業園區發展的瓶頸。而這卻正是同外、境外和沿海發達地區的強項。此外,沿海發達地區工業園區起步早、發展快,創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如城市傳統工業復制型的蘇南模式、市場導向型的溫州模式、進口替代型的晉江模式等,為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和借鑒素材。因此,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建立長期的經濟發展合作機制,不斷地進行資本、技術和人才的跨區域合理流動和補充,並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帶動本地區的工業園區經濟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安徽實施東向發展戰略,並主動融入「長三角」經濟圈,隨著合寧(合肥至南京)高速、合滬(合肥至上海)鐵路的開通,從合肥到南京、上海等地只需一兩個小時的車程。安徽經濟融入「長三角」的步伐加快,其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充分發揮了江浙發達地區對皖的輻射功能,合肥、蕪湖、馬鞍山、巢湖、天長、滁州、廣德等地區的工業園區在東向發展戰略上走在了前列。

欠發達地區內部工業園區發展具有不平衡性,有些地區工業園區發展相對較快。因此,要充分發揮內部優勢,做好區域內的協調發展,利用區域內發展較快的工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其他發展較為滯後的地區。安徽工業園區發展從空間分布上看,主要聚集在以合肥為中心的皖中、以安慶為中心的皖南和以馬鞍山、蕪湖和滁州為中心的皖東地區,初步形成了以合肥地區為中心輻射四周,東南部發展較快的基本態勢」」。安徽89個工業園區(開發區)共有32個分布在安徽東南地區及長江沿線,皖中地區以合肥、巢湖為中心共有39個,其餘主要分布在蚌埠、阜陽、亳州、宿州等皖北地區。從全省經濟整體來看,東部的發展快於西部,南部的發展快於北部。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別較大,使得開發區、工業園區發展態勢不均。合肥地區和東南部發展較快,合肥位於皖中,貫通東西、南北,是省內交通樞紐,有著很好的地理條件優勢,工業園區建設較早,發展速度較快,並帶動了合肥四周的城市和地區發展,如六安、淮南、蚌埠、巢湖等。安慶以化工工業為依託,產業鏈發展優勢明顯,為園區建設提供了很好的產業基礎。沿江地區和皖東地區,馬鞍山、蕪湖、滁州、天長、廣德等地區,與東部的江浙聯系緊密,有著資金、技術、交通等條件的優勢。

4.鼓勵發展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園區

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在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般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這些具有地域特徵的特色產業往往是該地區的支柱性產業,其發展速度較快,規模相對較大,發展趨於成熟。因此,立足於本地區,鼓勵發展地區特色產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工業園區,是欠發達地區發展工業園區經濟的一個重要思路。在特色產業工業園區內,以特色產業為中心,發揮連帶效應,發展相關連帶產業」」。安徽各地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依託,並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地方特色產業、資源和環境的優勢,形成了特色工業園區。阜陽市潁州區工業園認真做好工業園區規劃,在整體布局上,堅持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學定位。潁上縣依託旅遊產業,突出綠色工業園區特色;阜南縣工業園憑借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突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潁州區工業園依託阜陽城區區位優勢,突出辦好高新工業項目;宿州市符離鎮政府於 2004年起開始興建符離集燒雞工業園,園區以符離集燒雞產業為依託,大力發展符離集燒雞的相關產業,連帶產生了養雞業、飼料業、包裝運輸業等產業連鎖效應,先後有六家企業入駐,由於這些企業規模擴大、技術含量提升,很快在燒雞同行中脫穎而出,產值利潤翻了幾番。六安市山區面積占據著很大的比例,因此,多年來,六安經濟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形成當地的傳統產業,如茶葉、蔬菜、板栗、蠶繭、山珍等農特產品的分布點多面廣。工業園區產業圍繞著地方特色產業,特色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充分發展,形成連帶效應,這是安徽各地的工業園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

5.更新觀念,完善內外製度,提高園區自我創新能力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欠發達地區的市場經濟制度日趨完善,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外部制度逐漸優化,因此,無論是體制上還是思想意識上的障礙都在逐漸減少,促進了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安徽作為欠發達地區,由於本身的資金積累和財政收入都十分有限,以往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因此園區建設和發展的速度緩慢,規模很小,水平低。在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的今天,全省工業園區發展勢頭強勁,數十個項目同時投產,從選址、建廠到投產只需一年,大型項目也不會超過兩年。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雖還處於模仿階段,但政府也逐漸採用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明確地將培育產業集群的戰略思想貫守到了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產業集群是一種新型的產業組織形式,是指在既競爭又合作的特定領域內,彼此相互關聯的公司、專業化供貨商和相關產業的企業以及政府和其他相關機構(如大學、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的地理集聚體。產業集群作為實現企業向有效協作轉變的組織形式,是降低園區內企業交易成本、構建良好創新環境、提升工業園區和區域競爭力的最佳手段」」。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是安徽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有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分別佔全省和全市的35%和65%。形成了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與新醫葯、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培育了科大訊飛、凱立電子、陽光電源、美亞光電等知名企業,引進了微軟合肥技術中心、安徽移動、美的、榮事達、三洋等著名企業,並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兩大領域形成了比較優勢。

欠發達地區工業園區在建成初期,憑借其低成本要素優勢和優惠政策,確實能夠獲得暫時的競爭優勢,為園區的起步創造條件。但是,優惠政策畢竟有底限且極容易在短時間被其他地區模仿而具有暫時性,因此僅僅依靠廉價的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維持的優勢不是長久之策。隨著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日趨膨脹,要素價格也會持續上升,優勢便不復存在。在知識經濟的今天,幫助企業或地區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是知識和人才的存量,經濟增長的根源是知識的生產、擴散和應用,而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便是學習和創新。因此,培養、提高和強化學習和創新能力,成為園區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和保證。

H. 湖南的工業發展規劃

(一)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穩增長、穩物價、穩大局的同時,力爭轉方式、惠民生、促改革取得新的進展;緊緊圍繞省十次黨代會「兩個加快」目標要求,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搶抓危中之機,迎難而上,實現做大經濟總量、提高人均均量、提升經濟運行質量「三量」齊升。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財政總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進出口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和11%,新增城鎮就業6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7‰,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目標。主要任務是:
1、加強重大項目建設,有效擴大投資規模。一是保在建、促開工、抓前期。全力推進1.5萬個在建項目,特別是520個「三個一」結轉續建項目,確保盡快建成投產。有序啟動一批「十二五」規劃項目,確保按期實施。抓緊一批前期項目的規劃論證,完善相關條件,促使盡快落地。二是破瓶頸、拓融資、保用地。全力爭取中央資金,加大內聯引資和利用外資工作力度,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特別是大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積極培育擴大企業債,吸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兩金入湘」,創新公共基礎設施融資模式,盤活地方政府優質存量資產。認真落實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新36條」,進一步激活社會投資。優化用地結構,加快閑置地清理,加快土地周轉使用,力爭「三個一」項目應保盡保。三是抓重點、打基礎、促民生。圍繞新型工業化,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技改和承接產業轉移項目,計劃投資5900億元;圍繞基礎設施,重點支持交通干線、水運樞紐、能源通道、信息網路、市政工程等建設,計劃投資2600億元;圍繞民生改善,重點支持保障性住房、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等建設,計劃投資1300億元,確保保障性住房新開工38.77萬套,竣工15.15萬套。
在保持投資較快增長的同時,積極擴大消費。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合理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鼓勵旅遊、健身、文化、家政和養老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完善城鄉流通體系,落實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切實優化消費環境。進一步穩定外需,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大先進設備、高新技術引進。
2、加快新型工業化提質升級,穩步增強整體競爭力。一是加快構建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繼續實施重點產業振興投資專項,抓住技術改造和兼並重組兩個重要環節,改造提升「兩符三有」傳統產業,推動向價值鏈高端集聚。高度重視汽車、消費類電子、食品工業發展,全面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規劃和政策措施,啟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建設。二是著力扶持企業發展。對大企業大集團,繼續實施一企一策,鼓勵做大做強主業。對中小企業,完善信用擔保、風險補償等機制,拓展創投基金、集合債、企業債等融資渠道,推動建立一批公共服務平台。三是加強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提升78個省級以上園區產業層次,加快工業集中區整合提質,構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分工協作的產業園區體系。四是著力加強技術創新。集中建設一批創新平台,實施一批科技專項,推動組建創新聯盟,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一是加強大宗農產品供給保障。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施新增46億斤糧食工程,積極扶持蔬菜、生豬、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生產,努力保障市場供應。二是扶持農業園區發展。重點圍繞糧食、畜禽、果蔬等8大主導產業,推進集中連片、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推動形成區域性專業生產帶。集中打造知名品牌,培植龍頭企業,發展合作組織,提升產業化水平。三是突出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抓住國家大興水利機遇,做好「一湖四水」堤防加固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啟動新一輪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推動衡邵乾旱走廊治理。加強農村電網、鄉村道路、飲水安全、清潔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4、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總量。一是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全面落實鼓勵類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政策,深入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落實國家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二是重視培育新業態。培育服務業龍頭企業,鼓勵製造業分離發展服務業。大力發展會計咨詢、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全面提升商貿集聚區、社區服務連鎖等生活性服務業。突出強化衍生製造,壯大文化、旅遊特色產業。三是加強服務業平台建設。組織實施好高技術服務產業化專項,建設一批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構建物聯網、信息網等信息平台。
5、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一是要高度重視縣城和中心鎮的發展。盡快研究出台加快縣城發展的指導意見,在集中抓好重點示範鎮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建設一批特色名城、商貿重鎮。二是提高城鎮產業聚集能力。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每個縣城建好一個園區,立足資源稟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與區域中心城市的產業配套,形成縣域經濟和園區發展的良性互動。三是著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公共交通、水電氣熱、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污染防治等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探索建立轉戶的常態機制,推動城鎮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覆蓋到農民工。
6、統籌推進區域發展,強化板塊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環長株潭城市群。強力推動第二階段改革建設,突出由制度層面帶動實踐層面,確保專項方案和專項規劃落地;突出由生產層面轉向生活層面,加快兩型理念由產業領域延伸到建築、交通、消費、民生等領域;突出由城市群擴至全省,加快既有試點經驗推行。
二是湘南地區。以獲批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契機,加快綜合交通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深化區域合作。
三是大湘西地區。把新一輪湘西開發和新十年國家扶貧攻堅試點工作結合起來,突出旅遊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重點抓好武陵山和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把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具體項目、落實到每個戶頭。抓緊研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發展規劃,提升湖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7、強化能源保障供給,下大力氣抓好節能減排。
一是加強煤電油氣運保障能力建設。對接大型中央能源企業,加快氣化湖南、農網改造等工程建設;推進電源點、輸送通道、儲備基地等項目進度,有序發展生物質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立調煤保電的長效機制,著力拓寬煤源市場和運輸渠道。
二是突出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啟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體系建設試點。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築,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快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農村面源和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強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積極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案例示範,加強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餐廚廢棄物利用試點、再製造示範基地建設。
三是建立健全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抓緊出台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建立能效領跑者制度,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及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分解落實碳減排指標。
8、加快推進重點民生工程,進一步提升全民幸福感。
一是多渠道擴大就業。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扶持,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支持自主創業。
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力爭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逐步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穩步提高參保人員待遇水平。繼續實施與物價上漲掛鉤的社保聯動機制,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
三是促進教育、衛生事業發展。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完善特殊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構建職業教育骨幹體系,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創新水平。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快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步伐,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四是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引導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文化資源向基層、農村傾斜。
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以社區為核心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平台建設,完善社會治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貫徹湖南經濟發展規劃的措施、辦法,以及取得的成就
洞庭波涌,長島人歌動地詩。黨的十七大以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帶領全省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自覺把中央精神與湖南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到各項工作中,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符合湖南實際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開創了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新局面。
細細品讀湖南省委書記周強發表在《求是》雜志上的這篇題為《科學發展譜寫富民強省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不僅能夠直觀感受到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成功實踐所帶來的可喜變化,同時,一個順應時代發展、彰顯現代理念的地方執政者形象也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筆者認為,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成功蘊涵的執政理念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求進創新的執政意識。湖南處於中國內陸,論交通不及港澳台般發達,談工業不及東三省般雄厚,涉省域不及新青藏般廣闊,在湖南這一中部省份,如何實現率先崛起,湖南省委、省政府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提出「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地處內陸不能為內陸意識所縛」,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積極實施「彎道超車」,在實現中部崛起中奮勇爭先。同時,把改革創新融入到科學發展之中,使之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深化改革,不斷推進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管理方式創新,使科學發展在新的起點上進入更廣領域、達到更深層次。
正是這種求進創新的意識,使5年間湖南的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兩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十七大以來的5年,成為湖南綜合實力增長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
求真務實的執政品質。堅持尊重規律,弘揚實事求是精神,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弘揚實事求是精神,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求湖南省情之真,謀科學發展之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尊重客觀規律,從湖南實際出發,准確把握發展階段性特徵,注重根據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和國內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趨勢,正確認識和把握自身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注重堅持統籌兼顧,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立足省情制定和實施符合湖南實際的目標任務。
特別是立足湖南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的實際,作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部署,在推「一化三基」戰略基礎上,提出了推進「四化兩型」戰略,堅持把「兩個加快」作為科學發展的總任務,把建設「四個湖南」作為科學發展的總目標,通過優化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人本發展,走一條有中國特色、湖南特點的科學發展之路。可以說,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成功實踐,正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帶來的成功實踐。
以人為本的執政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的根本價值取向,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目標,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
正是這種執政理念的堅守,使湖南自覺把富民優先的原則貫穿於科學發展的全過程,體現在制定目標、收入分配、項目建設、政績考核等各方面,從而實現了全省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僅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67元,比2007年分別提高6550元、2663元。
而且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實現縣以上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特困群體救助和扶貧解困工程以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扎實推進。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科學發展觀在三湘大地的開花結果,其形成的寶貴經驗必將成為湖南未來發展的內生動力,湖南未來的科學發展之路必將越來越寬、越來越順。

I. 如何發展縣域經濟

一、在微觀層面上,應立足於縣域實際,放大特色優勢,發展特色經濟,加快培育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首先,要整合利用縣域內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盡管縣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不對稱性,但在資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就縣域個體而言,可圍繞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宏觀方針政策,充分「盤點」縣域內的礦產資源、工業資源、農業資源、生態資源以及文化旅遊資源,圍繞高效益綜合開發利用,進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城鎮化為支撐,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形成從資源利用到產業發展、從城鎮開發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規劃體系,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型產業基地,努力實現居民增收、財政增長、後勁增強的「三增」目標。通過不懈的努力,即使欠發達的縣市也能夠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項目,依靠項目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突破過去單純圍繞本地需求謀發展的局限,積極參與國際國內市場的分工協作;要始終堅持以特色資源聚集項目、以良好環境吸引項目,全方位接軌域外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強,形成資金、技術、企業和人才向縣域流動的凹地效應。要著力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園區工業、現代農業、旅遊產業,進一步膨脹縣域主導產業規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長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縣域自我發展能力,在區域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最後,要堅持全民創業,興起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熱潮。民營經濟是縣域經濟的最大特色。在縣域經濟實力普遍較弱、政府投資相對乏力的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激發各類民間主體創新創業的熱情,讓民營經濟成為壯大縣域經濟的主戰場,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堅持縣鄉村齊頭並進、一、二、三產業全面放開,為民營經濟徹底松綁、放行,讓更多的群眾加入到民營經濟行列中來。同時,要從解決民營經濟「融資難」入手,在建設完善金融擔保、技術服務、創業培訓三個體繫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營企業膨脹崛起,形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企業航母」優勢。針對當前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更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計劃,引導民營經濟變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經營戰略,加快推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勇於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不斷增強在復雜考驗中生存發展的綜合實力。
二、在宏觀層面上,應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打造強縣引領、中縣角逐、弱縣超越,縣域經濟互動發展、良性競爭的格局
三、在發展機制上,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協調這一基本要求,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一)以生產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裝備農業、高新農業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農業,不斷提高農業產出率和規模效益。縣域之間和縣域內要注重對市場需求和農業發展方向的把握,積極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養,引進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和適用技術,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力爭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產業帶、產業區。同時,按照產業化發展方向,積極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依靠近農工業的蓬勃發展,為工業化發展和農民的轉移就業、增加收入開辟更大的空間,為工業反哺農業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二)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一般認為,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首要的是搞好城鄉一體化的規劃,打破城鄉界限和區域限制,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覆蓋縣域內每一寸土地,科學地引導城鎮化建設。要充分發揮主城區的核心拉動和鄉鎮的主體作用,形成主城區—中心鎮—農村新社區—新村莊梯次分明的規劃體系,加強鄉鎮駐地開發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優勢明顯、獨具特色的示範鄉鎮,形成輻射拉動作用,引導農民逐步向城鎮集中。要堅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資源,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按照「城鄉互動,以點帶面,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積極探索村並城、村並鎮、村並區、村並企、小村並大村等發展模式,科學規劃建設農村居住、供排水、通訊、交通、防災、供電等基礎設施,為農村設施城鎮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創造良好條件。
(三)以實現城鄉和諧發展為根本,全方位提高民生保障水平。隨著這幾年黨對「三農」工作各項優惠政策的落實,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精神文化活動日益豐富的良好局面,但城鄉之間享受公共服務的差距依然很大。因此,各級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城鎮建設的同時,要切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進一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扎實推進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與城市居民同台共舞,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加快現代化進程
採納哦

J. 如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縣域\"這個概念,而且提出了\"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中內在聯系最為緊密的經濟整體,也是政府職能和作用在經濟中充分顯現的區域經濟。2004年陝西省省委、省政府為了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做出了《關於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定》,並從2005年開始,開展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考核工作。但從目前看,我市縣域經濟發展還很不平衡,縣域經濟相對滯後,因此,面對新世紀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時機,認清和確立政府在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戰略及其切入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縣域經濟的內涵
要發展壯大縣域經濟,首先要正確認識縣域經濟的內涵,探索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在長期的歷史演變與發展中,中國縣域經濟形成了農村性、地域性、層次性、綜合性和差異性等基本特點。
二、完善政府體系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 政府要不斷完善現行財政體制
在財政體制方面,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不斷調整和完善現行財政體制。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調動縣域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積極性,實現增強市級財力與壯大縣區財政的目標,以促進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積極完善縣域經濟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對縣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一是在縣域經濟金融扶持政策上要有新舉措。首先是採取寬松的財政政策引導,其次是政府要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在實現就業目標中的作用,將中小企業的發展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之中。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管理機構,研究適合不同區域的發展思路,探索新的融資方式。第三是大力發展各類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貸款保險機構和其它中介機構。企業與擔保公司簽訂協議,並參加保險,從而分散風險。第四是實施有區別的區域性貨幣政策。銀行在制定宏觀貨幣政策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各個縣域經濟的巨大差異性。要充分利用存款准備金、再貸款、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對區域經濟進行資金調節。
(三)縣級政府部門在發展縣域經濟中要合理定位
縣級政府的合理定位,對縣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所謂政府的合理定位是相對於目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存在的\"越位\"、\"錯位\"和\"缺位\"而言的,就是政府要逐步轉變職能,從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代行企業和市場職能,轉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建立和維護市場秩序,為微觀經濟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上來。
當前,這種轉變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是推進縣鄉管理體制改革。大力精減縣鄉政府人員,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二是減輕企業和農民負擔。清理對企業和農民的不合理收費,切實創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三是塑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使投資者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關繫到能否充分利用區外生產要素來發展縣域經濟,比實施名目繁多的優惠政策和稅收減免政策更為重要。四是高度重視市場體系建設。要實現城鄉聯動,必須重視市場體系建設,建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城市大市場之間的暢通聯系。有了市場體系,還要積極培育農村流通組織和經紀人隊伍。總之,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把政府角色真正界定到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和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上來。
三、安康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及切入點
(一)政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
我市的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定位應該是:
1、實施民營主體戰略,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這是因為,我市的縣域多為欠發達地區,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經濟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活力不足、後勁不足、投資不足,缺少一種廣泛的群眾性經濟的蓬勃發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上尋求新的突破,使縣域經濟保持旺盛的發展活力。實施民營主體戰略,就是要喚醒廣大群眾強烈的發展意識和市場主體意識,鼓勵個人去尋求就業,去辦企業、搞實業,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加快民間資本的積累。一個縣域,人人能自謀出路,人人能自食其力,人人能為社會創造財富,就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經濟生長點,形成縣域經濟的\"星火燎原\"。
2、實施產業升級戰略.促進縣域經濟協調持續發展。我市現在也有一些自己的產業和企業,無疑它是進一步發展的根基,但這些產業和企業都存在結構不合理、層次水平低、農業不優、工業不強、特色少和服務滯後等問題。這些是制約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症結所在。實踐證明;單一的經濟結構是支撐不了區域經濟的,也支撐不了地方財政。這就要求我們要適時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加快發展二、三產業。縣域經濟是典型的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經濟,因此,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包含領域大、內容多,包含管理升級、質量升級、市場升級、科技升級和服務升級,應盡快使社會經濟主體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有機結合於一體的局面。
3、實施人才開發戰略,發揮人才資本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現代經濟增長表明,人才資本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較之其它因素越來越大。現在,我市人才遠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滯留在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使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造成人才資源的巨大浪費。我市縣域大多一缺資金二缺人才,但最主要的是缺具有現代市場意識、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激勵固有的人才潛能,就要大膽放活政策、放活機關幹部、放活科技人才、放活生產要素,留住已有人才、用好優秀人才,激活潛在的人才隊伍,做到充分調動全社會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投身到經濟建設中來。
(二)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
我市縣域經濟發展戰略的有效落實,要通過全方位的具體措施方能實現。因此,我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是:
1、全面開放招商引資,精心營造良好的經濟環境,加快開發步伐。全力招商引資,是加快資源轉換、搶先發展的現實選擇。我們招商要以引進興辦民營企業為主,同時不放棄爭取上級部門的資金和項目。要把優惠政策用好、用活、用出效果。當然,招商引資離不開載體建設,建設各類工業園區和各類企業科技園區是較好途徑。對園區的管理,堅持給予優惠,堅持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堅持內外客商平等准入等原則,並要全方位優化經濟環境,靠好的環境激活企業投資辦廠的熱情,使整個縣城經濟宏觀放開、微觀搞活。在引資中,要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要強化效率觀念,從減掉一批\"公章\"入手,對政策之外的事例,要採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辦法,根據投資者要求和可能制定相應措施,力爭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投資者滿意,讓投資者願意來、留得住。特別是政府機關要以承諾制和公示制支持投資業主合法經營,保護投資者權益。
2、以主動務實的態度,全面參與西部大開發。西部大開發是一個長期戰略,是一次全方位、多領域的綜合開發。在西部開發中,誰工作主動務實,誰就能搶占開發先機;誰擁有好項目,誰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支持。參與西部開發,我們各縣區必須主動出擊,集中力量抓好項目建設和項目爭取工作。從我市縣域自身的實際出發,形成項目開發、儲備、實施等一系列運行機制。立足於我市縣域的實際,要突出抓好生態建設、水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結構調整和科技普及五個重點,盡快篩選出一批生態、交通、水利、城市基礎建設、農業開發和農牧副漁產品加工等重點項目。與此同時,強化項目責任制,確定和制定項目落實策略,廣泛搜集信息,摸清市場取向。另外,還要加大對自身人文、環境、政策、資源的宣傳力度,為參與西部大開發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引來更多的投資者和開發者。
3、著力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我市現今至以後較長時間內的任務,是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發展特色種植業、做大林牧業、培育龍頭經濟組織和企業。
4、圍繞商貿搞活,加大市場建設力度,加快市場化進程。我市縣域要按照市場興產業、強經濟、促發展的思路,著力培育發展專業市場和特色市場,構築以縣鎮、建制鎮和基地區為依託的專業市場、特色市場和要素市場體系。當前,我市縣域市場建設要以啟動民間資金為主,運用政策引導、民間建設、自我管理的方式,不斷探索市場建設新機制,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業主經營的辦法,做到產權、體制、機制一步到位。
5、適度超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進程。當前,我市縣域基礎設施落後是較突出的問題。要加大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建設既是推動經濟的動力因素,又是經濟開放招商引資的環境基礎;既是引來外地人開發資源的\"平台\",又是當地人走出落後封閉了解精彩世界的\"窗口\"。因此,努力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用電低價,是不可等待拖延的事情。
6、立足現有條件,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創新人手,培育帶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和主導產業,再造發展新優勢。一方面,城鎮工商企業的機制完善,要在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健全內部運行機制,完善法人治理機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涉農企業和城市公用事業,也應及早准備,抓緊改革,使之成為獨立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選擇那些在縣域經濟中產業關聯度大、帶動力強的產業產品,千方百計做強做大,積極努力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相關產業聯合發展,使之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的\"小巨人\"。把市場機制引入農村經濟發展各環節,發揮市場機制推動微觀經濟發展不竭動力源泉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內陸不發達縣城如何發展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迎面出風有什麼作用 瀏覽:705
賓士美國工廠生產什麼車型 瀏覽:690
汽車站口安全檢查員做什麼 瀏覽:200
工業電導率儀有哪些特點 瀏覽:893
西安哪個工業園區最好 瀏覽:735
寶馬320i發動機怎麼樣 瀏覽:363
奧迪小車有哪些新款 瀏覽:225
汽車頻繁斷電有什麼影響 瀏覽:519
賓士鍍膜雨刮哪裡買 瀏覽:705
長安汽車在江蘇生產線在哪裡 瀏覽:910
什麼時候有12缸汽車 瀏覽:828
如何選擇工業地坪材料 瀏覽:700
峨眉到郫縣的汽車要多少到 瀏覽:886
寶馬b20發動機皮帶如何安裝 瀏覽:449
寶馬正時輪多少錢 瀏覽:396
奧迪a4和二手a6怎麼選 瀏覽:588
工業齒輪油價錢怎麼算 瀏覽:825
汽車BCm模塊是什麼 瀏覽:893
汽車丟了一年沒找到有什麼辦法 瀏覽:180
去哈濱工業大學到哪個火車站下車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