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後工業社會
後工業社會是某些資產階級學者劃分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D·貝爾1959年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第一次提出,並在1973年發表的 《後工業社會》 一書中進行專門闡述。貝爾把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前工業社會(或稱農業社會),人們依賴於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和人的體力,經濟主要由農業、礦業、漁業和林業部門構成。
第二階段為工業社會,人們對自然界的依賴減少,用能源代替體力,依靠技術和機器從事大規模的商品生產。經濟主要由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和商業等部門構成。第三階段為後工業社會,人們依賴於信息,將致力於發展服務業。繼貝爾之後的著名人物還有布熱津斯基和托夫勒。
後工業社會理論
從社會學和文化學的觀點看,科學和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知識領域的空前擴張,深刻地影響了乃至規范著人類的心理傾向和行為模式。科學的成就使一切事物失去神聖性、神秘性和縱深感,以至被「非神秘化」,並進而改變了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人的文化意識,導致了廣泛的「反文化」和「反美學」。
例如,電視成為最強大的主流媒體,並和無孔不入的消費文化相結合;廣告和廣告形象對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強大影響,等等。
文化享受已經不再是精英階層的專利,而是成為可以批量生產的商品。沒有任何藝術天賦和藝術修養的人也可以利用科技知識生產出「藝術品」來。這些對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崛起具有決定性作用。
❷ 前工業模式與後工業時代,企業模式有什麼變化
摘要 你好,關於你的問題後工業社會以理論知識為中軸,意圖是人與人之間知識的競爭,科技精英成為社會的統治人物。科技專家之所以擁有權力,全憑他們受的專業教育與技術專長。
❸ 社會發展 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 下一個時代是什麼
後工業時代。其中第一次現代化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特點是工業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拓展資料:1、第二次現代化,是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工業文明向知識文明的轉變過程及其深刻變化。2、其特點是網路化、全球化、創新化、個性化、生態化、信息化等。第二次現代化的典型特徵是知識化和信息化,其評價包括知識創新、知識傳播、生活質量、經濟質量4大類指標、16個具體指標,還有工業增加值比重、物質產業增加值比重、工業勞動力比重、物質產業勞動力比重等4個信號指標。16個具體指標包括知識創新經費投入、知識創新人員投入、知識創新專利產出、中學普及率、大學普及率、電視普及率、網際網路普及率、城鎮人口比例、人均能源消費等。3.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既是一種廣義現代化理論,也是一種文明發展理論。它基於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是人類文明的世界前沿、達到世界前沿的行為和過程,而建立起現代化理論與文明發展理論之間的有機聯系。4.第二次現代化理論的局限性:由於第二次現代化剛剛走過三、四十年歷程,其規律與特點尚處於發育當中,21世紀的不確定性還很大,因此目前對第二次現代化的認識還十分有限,第二次現代化理論也無法闡述第二次現代化以後的發展,這為22世紀的世界發展留下懸念。5.繼德國學者提出生態現代化理論、再現代化理論等現代化理論之後,中科院研究員何傳啟多年前提出「第二次現代化理論」,即從18世紀到21世紀末的世界現代化進程,可劃分為第一次和第二次現代化兩大階段。
❹ 什麼是後工業時代
後工業社會以理論知識為中軸,意圖是人與人之間知識的競爭,科技精英成為社會的統治人物。科技專家之所以擁有權力,全憑他們受的專業教育與技術專長。
丹尼爾·貝爾把人在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不同的社會是依據不同的中軸建立起來的。
前工業社會以傳統主義為軸心,意圖是同自然界競爭,土地是資源,地主和軍人擁有統治權。(從時間上大約是蒸汽機出現之前)工業社會以經濟增長為軸心,同經過加工的自然界競爭,機器是資源,企業主是社會的統治人物。
(4)後工業時代如何發展擴展閱讀
後工業社會首要的也是最簡單的特徵就是: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和製造業,而是從事服務業。服務業指的是除上述兩種產業之外的商業、財經、交通、衛生、娛樂、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軸心原則是理論知識日益成為創新的源泉和制定社會政策和依據工業社會是生產商品、協調人和機器關系的社會。後工業社會則是圍繞知識,為了創新和變革,實施社會控制和指導而組織起來的社會;這樣也就形成了必須從政治上加以管理的新型社會關系和新型結構。
❺ 後工業時代的後工業時代的特點
(1)經濟結構從商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 任何國家的經濟,隨著逐步工業化,各產業的生產率將發生變化,從而必然會產生大多數勞動力轉向製造業的發展趨勢;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應地,勞動力又將向服務業方面轉移。因此,後工業社會首要的也是最簡單的特徵就是: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和製造業,而是從事服務業。服務業指的是除上述兩種產業之外的商業、財經、交通、衛生、娛樂、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職業分布以技術階層的崛起為特徵 區別後工業社會的第二個方面,是職業分布的變化。所謂職業分布,不僅指人們在何處工作,還指他們從事何類工作。隨著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工作重心轉向辦公室、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自然引起職業向白領職員轉移。拿美國的職業結構來說,直到1956年,白領職員總數才第一次超過藍領工人總數。此後這兩者的比例進一步擴大,到1970年已經超過5:4。然而最令人吃驚的變化是專業和技術職員的增長,這部分職員的增長率是從業人員總數增長率的2倍。還有一項統計數字更能說明全貌,這就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他們是後工業社會的關鍵集團。整個技術階層人數的增長率是勞動力總數增長率的2倍,而科學技術人員的增長率則是勞動力總數增長率的3倍。
(3)軸心原則是理論知識日益成為創新的源泉和制定社會政策和依據 工業社會是生產商品、協調人和機器關系的社會。後工業社會則是圍繞知識,為了創新和變革,實施社會控制和指導而組織起來的社會;這樣也就形成了必須從政治上加以管理的新型社會關系和新型結構。
當然,知識對任何社會的運轉都是必需的。但是後工業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於知識本身的特徵發生了變化。理論知識占居主導地位,成為制定決策,指導變革的決定力量。理論的重要性超過了經驗,知識被編碼成抽象的符號系統(就如同一個公理化系統),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經驗。
當今任一現代社會,都依賴於創新和對變革實行社會控制。實施社會控制,使社會產生了計劃和預測的需要。正是由於人們對創新的性質看法有了這個變化,才使理論知識變得無比重要。在現代社會中,一個領域的發展,日益取決於理論工作的進展。理論工作把已有知識有序化(編碼化),並指出用經驗來驗證的途徑。實際上,理論和知識日益成為社會的戰略資源即軸心原則。而學校、研究所和智力部門正日益成為新型社會的軸心機構。
(3)未來方向是技術控制和技術評價根據新的技術預測模式,後工業社會有可能掌握進行社會變革的新手段,這就是對技術的發展進行規劃和控制。當社會依賴技術和創新的程度越高,社會體系中有害的「不定因素」也就隨之增加。但是,新的預測方法和計劃規劃技術的產生,有可能開創經濟史上的新階段,即預先自覺地規劃技術變革,從而減少未來經濟的不定因素。
❻ 貝爾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中用哪五個變化來說明後工業社會的特徵
在論述後工業社會與其他社會發展階段的區別時,貝爾用社會結構的五個變化來說明後工業社會的特徵:
第一,從佔主導地位的經濟部門來看,後工業社會發生了從產品經濟向服務性經濟的轉變。
第二,從勞動者的職業分布上看,專業性與技術性階層處於主導地位。在後工業社會中,具有支配作用(並非指從業人員最多的職業)將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從事的專業性和技術性的職業,而以知識和技術為基礎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將取代以財產為基礎的資產階級而成為後工業社會的統治集團。
第三,從技術的利用上看,前工業社會的主要技術是農耕和漁業等開發原料的技術,工業社會主要是利用能源的生產技術,而後工業社會主要是利用信息技術。
第四,從社會發展的軸心上看,理論知識將成為後工業社會的軸心。這是後工業社會最突出的特徵。
第五,在未來的決策方面,由於決策過程和環境更加復雜,後工業社會將更多地依賴新的「智能技術」,即用計算機程序、系統指令等智能技術來代替人們的直觀判斷,進行決策選擇。
❼ 什麼是後工業化時代
後工業時代並不是反工業時代,並不是重新回到農業時代。1973年,美國社會學家貝爾出版了《後工業社會的到來》一書。他把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區分為前工業社會(即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後工業社會三大階段。在前工業社會里,占壓倒多數的勞動力從事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在內的採集作業,生活主要是對自然的挑戰。工業社會是生產商品的社會,生活是對加工的自然的挑戰,技術化、合理化得到了推進。後工業社會是以服務來為基礎的社會,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體力勞動或能源,而是信息。
❽ 後工業時代的特徵
後工業時代的特點(1)經濟結構從商品生產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 任何國家的經濟,隨著逐步工業化,各產業的生產率將發生變化,從而必然會產生大多數勞動力轉向製造業的發展趨勢;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應地,勞動力又將向服務業方面轉移。因此,後工業社會首要的也是最簡單的特徵就是: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和製造業,而是從事服務業。服務業指的是除上述兩種產業之外的商業、財經、交通、衛生、娛樂、科研、教育和行政工作等等。 (2)職業分布以技術階層的崛起為特徵 區別後工業社會的第二個方面,是職業分布的變化。所謂職業分布,不僅指人們在何處工作,還指他們從事何類工作。隨著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工作重心轉向辦公室、教育機構和政府部門,自然引起職業向"白領職員"轉移。拿美國的職業結構來說,直到1956年,白領職員總數才第一次超過藍領工人總數。此後這兩者的比例進一步擴大,到1970年已經超過5:4。然而最令人吃驚的變化是專業和技術職員的增長,這部分職員的增長率是從業人員總數增長率的2倍。還有一項統計數字更能說明全貌,這就是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他們是後工業社會的關鍵集團。整個技術階層人數的增長率是勞動力總數增長率的2倍,而科學技術人員的增長率則是勞動力總數增長率的3倍。 (3)軸心原則是理論知識日益成為創新的源泉和制定社會政策和依據 工業社會是生產商品、協調人相機器關系的社會。後工業社會則是圍繞知識,為了創新和變革,實施社會控制和指導而組織起來的社會;這樣也就形成了必須從政治上加以管理的新型社會關系和新型結構。 當然,知識對任何社會的運轉都是必需的。但是後工業社會的不同之處,在於知識本身的特徵發生了變化。理論知識占居主導地位,成為制定決策,指導變革的決定力量。理論的重要性超過了經驗,知識被編碼成抽象的符號系統(就如同一個公理化系統),使之能用以描述迥然不同的經驗。 當今任一現代社會,都依賴於創新和對變革實行社會控制。實施社會控制,使社會產生了計劃和預測的需要。正是由於人們對創新的性質看法有了這個變化,才使理論知識變得無比重要。在現代社會中,一個領域的發展,日益取決於理論工作的進展。理論工作把已有知識有序化(編碼化),並指出用經驗來驗證的途徑。實際上,理論相知識日益成為社會的戰略資源即軸心原則。而學校、研究所和智力部門正日益成為新型社會的軸心機構。 (3)未來方向是技術控制和技術評價根據新的技術預測模式,後工業社會有可能掌握進行社會變革的新手段,這就是對技術的發展進行規劃和控制。當社會依賴技術和創新的程度越高,社會體系中有害的「不定因素」也就隨之增加。但是,新的預測方法和計劃規劃技術的產生,有可能開創經濟史上的新階段,即預先自覺地規劃技術變革,從而減少未來經濟的不定因素。
❾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有哪些主要內容
《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內容精要:《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是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的有關未來研究和社會預測方法的一部名著。全書由「導論」、正文六章和「結語」構成。
(1)中軸原理:對社會進行分析的方法論基石:在《後工業社會的來臨》一書的「導論」中,貝爾說明全書所要探討的是工業社會的未來。他首先區分了預測和預報。他認為,預報通常著重於對有關事件做出決斷,這種決斷不可能公式化,即不可能使其受一些規則的支配;預報的職能主要是,通過長期熟悉情況而取得詳細的內部知識和判斷。而預測則要對規律性的發展,重復出現的現象、持續發展的趨勢等進行推測。預測不能預先報告出結果,而且推斷的時間越遠,誤差程度越大,但它能說明政策決定發揮效用的限度和范圍。
貝爾在書中提出了中軸原理。貝爾認為社會可以分為社會結構、政體和文化等三個部分。社會結構包括經濟、技術和職業制度。政體則調整權力的分配和評判個人之間與集團之間發生矛盾的權力和要求。文化是指表達象徵和含義的領域。按照這種方式來劃分社會是有益的。因為每一個方面都有一個不同的中軸原理起支配作用。在現代西方社會里,社會結構的中軸原理是經濟,這是一個根據最低成本、使用代用品、謀求最佳效果和尋求最高價值等原則來分配資源的途徑。現代政體的中軸原理是參與管理。有時候是經過動員或有控制的參與,有時候是自下而上要求的參與。文化方向的中軸原理是實現自我並加強自我的願望。過去這三個領域是由一個共同的價值體系來聯系的,但在當代,這三個方面正日益趨於分裂。
(2)後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概念是怎樣提出的?貝爾說,他是在1959年夏季奧地利薩爾茨堡的討論會上,第一次提出了這樣的思想,使用了後工業社會這個名稱。貝爾認為,他採用「後工業」的詞,有兩個理由:第一,在於強調這些變遷的間質性和過渡性;第二,在於著重知識技術這個主要的中軸原理。但這種強調並不意味著技術是所有其他社會變遷的首要決定因素。沒有一個概念圖式可以把一個社會現實描述窮盡。每個概念圖式都是在各種特徵中遴選某些特徵的棱鏡,以便突出社會變遷,或者更具體地去回答某些問題。
貝爾認為,後工業社會的主題主要應用於社會結構(技術——經濟秩序)的變化,只是間接地涉及政體和文化(這包括社會結構的其他主要領域)的變化。其結果就是擴大了不同領域之間的割裂,因為各個領域現在都是在相互矛盾的中軸原理之下運行的。
貝爾認為,後工業社會的概念是一個廣泛的概括。如果從五個方面,或五個組成部分來說明這個術語,它的意義就比較容易理解:①經濟方面:從產品生產經濟轉變為服務性經濟;②職業分布:專業與技術人員階級處於主導地位;③中軸原理: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它是社會革新與制定政策的源泉;④未來的方向:控制技術發展,對技術進行鑒定;⑤制定決策:創造新的「智能技術」。後工業社會是以服務行業為基礎的。因此,它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這里要考慮的不是純粹的體力或者能源,而是信息。
(3)後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關於後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貝爾談到了工業社會中階級與權力的轉化。從那些基礎上,貝爾認為,按照這兩個歷史軸心來考慮而看後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就可以得出兩個很明顯的結論:第一,正在興起中的新社會里的主要階級首先是一個以知識而不是以財產為基礎的專業階級。但是,第二,社會的支配體系不在代代相繼的職業階級手中,而是在政治秩序中,至於什麼人來管理政治秩序則尚待觀察。
後工業社會的意義在於:①它強調科學的作用與認識的價值為社會基本結構之必需;②它使決策更具有技術性,這就使科學家和經濟學家更加直接地參與政治活動;③它使現有的腦力勞動科學化傾向不斷加深,從而造成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目的和價值發生一系列變化;④它產生和發展了技術知識分子,從而提出了技術知識分子與文科知識分子的關系這樣一個重大問題。
貝爾認為,一個新型社會的出現帶來了財富、權力和地位的分配問題,這對於任何社會都是中心問題。因此,在其中第6章中,他主要探討了科技治國論決策和政治性決策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