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工業化的特點有哪些
日本工業化有自己的特點。第一,日本的工業化是在政府的推動和對外軍事侵略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歐美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政府也會起到很大作用,但是政府推動工業化在日本表現得更加明顯。日本的工業化從開始到基本完成,起主導作用的都是明治政府。明治政府通過發行「金祿公債」,設立「創業基金」和「勸業基金」,增加財政信貸以及「處理」國營企業等一系列措施,支持、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尤其是那些與政府關系非常密切的官商,從而形成了日本工業化中的私人資本和國家權力之間的特殊關系。在日本,財閥對政府是有依賴性的。明治政府在工業化中提供了大量的公共產品,興建了有利於軍事工業的社會基礎設施。通過公共產品的提供,進一步確立了政府在工業化中的地位。 第二,因為日本工業化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情勢,所以其工業化道路和歐美國家有很多不同。英法等國家的工業化,一般都是從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尤其是紡織業的生產過程的機械化開始,在這些行業的機械化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後,在擴展到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門。日本的工業化過程則要相對復雜。消費資料生產部門和生產資料生產部門現代化是相互交錯進行的。對於私人資本而言,工業化是從以紡織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開始的,然後擴展到造船、機械機器等重工業部門。對於國家資本來講,因為已有幕藩體制下的軍工企業基礎,所以一開始就從軍事重工業開始著手工業化。 第三,日本的工業化是通過移植西方近代產業和外國的技術裝備實現的。當日本進行工業化的時候,西方的歐美國家工業化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這樣一個情勢,使得日本可以引進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工業化的經營管理思想、組織形式和各種制度安排。引進大量的技術設備為工業化提供了一個好的平台,但是由於國內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重工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軍事工業,所以使得日本的機器製造業較為落後。基礎的薄弱和產業結構的畸形使得日本對外國技術裝備的依賴加深,從而導致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日本都把重工業作為工業化的目標選擇。 第四,日本的工業化是非西方的工業化,其中蘊含了日本的民族精神。著名的經濟史學家戴維路S路蘭德斯認為,文化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他說:「任何類型的經濟發展都是復雜的,而且包括種種相互影響的因素。其中還常有機會成分。但在對這些偶然事件,或隨機事件,或由地理引起的問題作一最終分析時,『文化』則被廣泛使用。[1]」 弗朗西斯路福山也認為:「現代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卻不足以構成現代繁榮和社會安康的充分條件,它們還必須與某些傳統和道德習俗相結合。[2]」日本將其精神和工業化結合在一起。日本沒有基督教的傳統,「無意對創世作猜測或崇拜一個滋生萬物之神,注重自然現象,甚至敬畏出類拔萃的山川鳥獸。這種種專著於刻下環境之事物,有意受自然力量之感召,不沉湎於抽象觀念的習慣,不可能與日本人經常在技術工作中表現精研獨到的能力及個人行動易於協調沒有關系。[3]」 日本的武士道文化和等級制思想使得日本人有了崇武尚美的獨特性格。這種性格和加上島國的約束使得日本人經常有侵略意識。在日本重工業化的過程中,日本人正是通過戰爭掠奪到工業化所需要的資本。日本人善於學習,而且非常徹底,表現在它的制度變遷上。歷史上,當中國經濟獨步於世界的時候,那麼它學習中國的官僚組織架構。但是由於沒有異族侵略的威脅,所以日本沒有像中國一樣形成中央集權制,日本的戰國時代時間很久。在西方崛起以後,日本人很快便選擇「脫亞入歐」,開始學習西方各國的制度。根據本國的歷史和國情,日本人從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借鑒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通過借鑒學習,從而融合到自己的經濟發展大計當中,並且成就了自己的工業化模式。
❷ 闡述日本工業分布的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主要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濱、阪神、中京、北九州4個主要的工業區。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節能節材方向發展。主要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精密機械、造船、鋼鐵、化工和醫葯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機械工業一直處於重化學工業的中心地位。
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礦業:
因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科技業;
20世紀80年代日本確立了「技術立國」戰略,日本的科學研發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應用科學、機械、及醫學等領域尤為突出,日本政府把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列為國家的3大支柱產業技術,並把3大支柱產業的關鍵技術細分為16項。每年的科研經費達1300億美元,高居全球第二。
服務業:
日本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最大比重,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東京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世界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之一。日本有世界資產最龐大的銀行郵儲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東京證券交易所是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交易所。
文化業:
日本的文化產業在音樂、電影業、動漫產業、出版業、廣告業、體育用品產業、旅遊業、教育培訓業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外貿業:
外貿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確立了貿易立國的發展方針。「入關」後,日本開始取得和其他締約方同樣的平等地位。按照關貿總協定中的最惠國待遇的基本原則,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進行自由貿易,為日本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創造了有利的國際市場條件。此後,日本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
拓展資料:
日本的交通:
日本交通運輸業發達,已形成以海運為主,海、陸、空密切結合的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國際航運中,貨運以海運為主;客運以航空為主。國內客運以鐵路和公路為主;貨運以公路和海運為主。日本擁有龐大的海洋船隊,與世界各地都有航線相通。著名的海港有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等。
首都的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是日本的空中大動脈,在2008年世界機場服務質量的排名中,東京羽田機場位列第一,函館、福岡、大阪、關西、北九州、那霸的機場都是日本的空中交通樞紐。日本航空、全日空、北海道國際航空、天馬航空(SKY)是日本四大航空公司,是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標志。
日本的陸路交通大部分依賴地鐵、輕軌、鐵路等軌道交通,日本鐵路的客運服務始於1872年,包括JR和私鐵在內的鐵道的總運行距離為27929公里,新干線是日本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系統,以「子彈列車」聞名。2015年,運送旅客人數達到240億人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
❸ 日本的工業生產部門集中分布在東部沿岸和南部沿岸地區,逐步形成怎樣的經濟發展模式
外向型的出口加工模式,形成了阪神、瀨戶等工業圈
❹ 日本經濟的主要產業
1、農業
只有12%日本土地是可耕地.為了彌補此一缺點日本使用系統化耕作零碎地.使得日本有世界最高的精密農業成果也就是單位土地產量世界第一,達到糧食自給率50%只用了56,000km²(1400萬英畝)農地。
農業在日本是高補助與保護產業,鼓勵小規模耕作,而不是美國的大規模耕作.尤其稻米是高保護產業,訂定了超高490%關稅阻擋外國米1988年之前還限制進口配額7.2%總消耗量以下。新規則公布後關稅更提高到778%。但是小麥、黃豆之類還是向外國購買,
日本也是歐盟最大的糧食出口對象。
2、漁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還曾創下1190萬噸漁獲,從1973年能源危機後,深海魚在日本不受歡迎。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至今依然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但是也有論戰說日本漁業太大規模而耗盡漁獲量.遠洋捕鯨業也被動物保育人士抗議。日本漁業顯見的未來有縮減的風險存在。
3、礦業
因為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但到了戰後,對礦業危害的環境對策,以及從業人員的安全對策造成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行業衰退。
仍在出產的有:成本較低的可以露天挖掘的石英、石灰石,以及純度高,有國際競爭力的金、銀、石油、天然氣等。
4、工業
日本礦業資源缺乏,工業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賴進口,製成品大量銷往海外市場。故日本的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服務業
日本服務業產值極為重要佔了全國3/4的經濟產值.銀行,保險,房產仲介,零售(百貨),客運,通訊都算是服務業。像是三菱UFJ,Mizuho,NTT,TEPCO,Nomura,三菱地產,新東京海上產物,JR鐵路,全日空等公司都是全球中該領域的龍頭地位。
將來日本郵政改革後將在2014成為全國最大保險公司.日本有326家企業名列全球福布斯2000大排名佔16.3%(2006)。在可見的未來服務業將是日本最大規模產業也是工作機會提供者。
6、製造業
日本工業集中於幾個工業區的方式發展,例如關東地方和東海地方,東京和福岡之間還有一個狹長型的工業地帶擁有亞洲最悠久的工業史。許多產業在日本是高度發展,包含消費性電子,汽車,半導體,光纖,光電,多媒體,影印機,高級食品。
但是也有一些產業日本並不重視或是沒有發展條件例如衛星,火箭,大型飛機,因為這些需要大量礦產基礎也具有軍事敏感性,所以JAXA也許會採用和別國合作方式完成載人登月行動,因為這些行業的配套行業例如電腦補助生產(CAD/CAM),軟體資料庫,日本都已經具備。
總體而言「日本製造」的高品質深植人心,但是這些消費性科技品也有大量外移的現象,因為日本生產成本太高無法競爭,而日本亦不打算發展高價的大型航太業,製造業前景令人擔憂也是大量失業的成因。
7、動漫產業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動漫強國,其動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佔有不小的份額。2011年動畫產值達2000億日元 ACG相關產業達1萬億日元。
2012年日本國內GDP為5.96萬億美元 摺合596萬億日元。動漫產業占日本GDP的比重超過0.2%, GDP佔有量略低於中國。同時,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業創作輸出國。
東京國際動漫節,並對秋葉原動漫銷售聚集區、吉普力動漫園區、迪斯尼兒童樂園和迪斯尼海上公園等東京、大阪兩地的動漫園區開展了考察活動,切身感受了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體會頗多。
8、其他產業
資訊產業、媒體(娛樂)產業、超細微技術產業・納米產業、醫葯產業、遺傳基因·生物產業。
❺ 日本的工業生產特點是什麼
豐田式模式
近些年,日本大多數大型工業企業,逐步向豐田式工業模式過渡。
豐田式模式就是,核心技術和部件的開發生產自己掌握,配件生產委託子公司或專門生產廠家。
自己負責組裝以及系統整體整合。
子公司或廠家負責配送。
為減少配送成本,專門廠家或子公司都遷到組裝廠周圍,呈衛星分布。
❻ 日本面積狹小,資源貧乏,形成獨特的--------型經濟模式,工業區集中分布在---------- 。
日本面積狹小,資源貧乏,形成獨特的(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模式,工業區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❼ 日本主要的經濟模式是
日本主要的經濟模式是【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日本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後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對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
1.建立適應當代經濟發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和有利於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的企業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
;
2.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
3.政府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
4.日本政府利用國內外各種條件,確定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5.長期堅持推行高積累、高投資和強化資本積累的政策,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運行機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