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什麼時候結束

工業化什麼時候結束

發布時間:2022-01-19 01:55:42

A. 美國工業化什麼時候結束的

初步工業化(老式工業化)是1930年結束,完全工業化(新型工業化)是1960年結束。

B. 中國完成工業化了嗎

中國現在沒有完成工業化。
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首先要完成工業化。按照現在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的狀況,勞動力的分布是:60%從事第三產業,20%的工業,10%的從事農業,10%的國家公務員。其中和我們現在最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農業人口的比例。按照官方的數據,城市人口還沒有超過50%,當然,如果只算擁有城市戶口的則更低。
其實目前我國真正還完全靠從事農業生產來養活自己的人並不多,主要是靠打工,及中國特色的農民工。雖然這些農民工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大城市裡工作,但他們並不能真正容入城市,他們沒有足夠的資源讓家人享受城市的繁華。由於沒有城市戶口,他們的子女不能和城市裡的孩子一起讀書,從而變成留守兒童。他們多數都不能從顧主那裡得到社保。

C. 工業化起步於那一年

1782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標志著世界工業化的開始。
世界工業化始於18世紀的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工業革命是指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從工廠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的過程。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大批無產者。同時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開發,使大量財富集中到英國資產階級手中。另外經典力學、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為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 17 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英國工業革命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到19世紀中期基本結束 。
中國的工業化始於解放後,新中國1953年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內容的核心就是「一化三改造」。一化就是建議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三改造就是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D.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於什麼時候

個人認為應該是一五計劃開始實施。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5%9B%BD%E7%A4%BE%E4%BC%9A%E4%B8%BB%E4%B9%89%E5%B7%A5%E4%B8%9A%E5%8C%96

E. 中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什麼時候結束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生產力落後、市場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長期動態的發展過程。這個階段,既不同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尚未奠定的階段,又不同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階段。從20世紀中葉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經歷若干具體的發展時期,不同時期會出現不同的階段性特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生產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總的說來,我國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不發達的狀態,仍然帶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明顯特徵。從生產力發展方面看:一是工業化的歷史任務沒有完成,總體上仍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產業結構層次低,發展方式粗放。二是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很不平衡,差距較大。三是城鄉二元結構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城市化水平較低,城鎮化質量不高。四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居世界後列,屬於中等收入國家。五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總體科學技術水平、國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還不高。生產力還比較落後的狀況,從根本上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還很不完善,生產力發展還面臨著諸多體制性障礙,生產關系還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變化。我們雖然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尚未根本革除,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許多方面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還很繁重。上層建築中還存在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經濟基礎變化的地方,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還不健全,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所必需的一系列經濟文化條件還不充分,封建主義殘余、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一定影響,並且經常侵襲黨的幹部和國家公務員隊伍。以上這些說明,要改變我國生產力發展落後的狀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參考人民網: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03/c40531-23100644.html

F. 中國的計劃經濟到什麼時候結束的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18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思想成果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志。馬克思所闡述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具有以下特徵:在經濟結構方面實行純粹單一的全社會所有制(即100%公有制);商品經濟將消亡,一切勞動產品將成為社會統一分配的對象;經濟運行形式方面由一個社會中心用統一的國民經濟計劃來配置社會資源,組織整個社會的生產、分配和消費(即100%計劃經濟)。

科學社會主義首先在俄羅斯得到了運用。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接著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蘇聯。蘇聯經濟體制採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長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依靠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人力投入、粗放型發展,在蘇聯建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並在二戰中依靠軍事工業取得了勝利。從此,馬列主義被奉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寶典。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同樣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奪取了政權。建國後,我國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盤照搬蘇聯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國民經濟初步恢復後,毛澤東提出了「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即「社會主義工業化」、「改造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到1957年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完成的時候,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絕對統治地位的100%計劃經濟體制。

由於種種原因,毛澤東的左傾思想逐漸佔了上風,並先後發動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國經濟陷入徹底的混亂與倒退,但從本質上說,仍是一種完全的計劃經濟體制。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發,鄧小平和陳雲在1979年首次提到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不矛盾的概念。

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確立了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1995年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現奮斗目標的關鍵之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自此,「計劃經濟體制」逐漸淡出歷史舞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漸深入人心,國家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對市場經濟進行調節。

G. 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道路起止哪年

西方發達工業化的道路,開始的時間具體已經不好考究了,也就是工業革命的開始嘛,也就是說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到現在還沒有結束,雖然一些發達國家將工業轉移到國外,但本質上還沒有結束。

H.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什麼時候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1958—1978的20年間。(預計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中國是一個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建國後,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直在為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建國頭三年,就迅速恢復了遭受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

從1953年開始,執行以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內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開展了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

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7年,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建設計劃。按可比價格計算,如以1952年為100,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增加到167.8,農業總產值增加到124.8,工業總產值增加到228.6,其中輕工業總產值增加到183.3,重工業總產值增加到310.7。

在這個期間,不僅經濟發展比較快,而且各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也比較協調,經濟效益較好,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

這表明,中國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在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工業國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8)工業化什麼時候結束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指變落後的農業國家為先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國家。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取得革命勝利的國家,用機器大工業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使國家由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通常以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優勢為其實現的標志。

由於具體條件不同,各國應走與本國情況相適應的工業化道路。

我國在1952年制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中,把「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作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努力奮斗的「總任務」之一,並在隨後的實踐中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網路

I. 中國工業化進程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2002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躍上10萬億元的新台階�達到102398億元,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工業增加值為45935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4.9%。而新中國誕生之初的1949年,工業凈產值僅為45億元,所佔比重只有12.6%。
在上述的一組對比數據背後,隱含著一個建立在農業國家基礎上,擁有13億人口同時進入工業化進程的偉大而創造奇跡的故事。縱觀當今世界60億人口中,主要工業國人口約為7億,所佔比例不足12%,而超過21%世界人口作為一個高度統一的國家--中國,進入工業化的高速增長,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現象,也必然產生許多人類發展史上從未經歷過的挑戰和問題。
改革開放之前的工業化道路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始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並沒有沿用其他國家一般採用的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道路,而是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趕超"的強烈意識是採取重化工業戰略的基本動因,而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盡快實現"趕超"目標,採取了比前蘇聯更強的強制性積累,試圖在遠比前蘇聯落後的基礎上跨越輕紡工業階段而建立重化工業體系。在經濟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創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以保證能夠通過高積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設資金,進行大規模的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工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迅速延伸到整個經濟系統,從而形成了在中國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此意義上說,計劃經濟體制與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戰略存在著邏輯上的聯系。
這一戰略的貫徹和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重工業快速增長。1952年至1965年期間,重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5%,高於輕工業年均增長率5.5個百分點,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從1953年到1980年,全國基本建設投資中,工業投資佔54%,而工業投資中重工業投資所佔比重高達89%,主要投資於冶金、電力、煤炭、化學、機械等行業。
盡管現在評價這一工業化思路的得失不能脫離時代背景,但是其缺陷和失誤是明顯的。由於缺乏重工業與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形成了重工業增長自我服務和自我循環的局面,導致了"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輕工業及其他產業嚴重落後,表現出"高積累、低消費、低效率"的特徵。消費品嚴重短缺,消費需求受到嚴格抑制。在此期間,工業盡管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工業與一二三次產業之間、輕重工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關系極不協調,資源配置和結構狀況存在明顯缺陷。工業化過程經常處在工業高速增長--結構關系失衡--調低工業發展速度--恢復比例關系--再提高工業發展速度的反復循環過程中,國民經濟增長處在嚴重波動的狀態中。國民經濟因結構矛盾而缺少穩定、持續的增長能力。
以計劃經濟為體制背景,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基本戰略,同時處在與國際經濟較少聯系的封閉狀態,是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到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戰略的1978年,第二產業在GDP的比重達到48.2%,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6.9%。第二產業的比重遠遠高於同時期的發展中國家,霍夫曼(Hoffmann)系數為0.76,但是並不能據此給出工業化先進程度的判斷,更得不出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的結論,因為當時存在著工業消費品嚴重短缺的情況,80%多的農民被排除了工業化進程之外。
在這一時期,中國用了近30年的時間,初步構造起了獨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進程也由起步階段逐步進入了工業化的初級階段。
結構糾偏、輕重工業均衡化
調整時期(1979-1992年)
到了70年代末,為了解決嚴重的結構矛盾,中國開始進行工業化戰略的重大調整,放棄了單純發展重化工業的思路,轉而採取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注重市場需求導向,優先發展輕工業,以糾正扭曲的產業結構。自1980年起對輕工業實行了"六個優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優先;挖潛、革新、改造的措施優先;基本建設投資優先;銀行貸款優先;外匯和引進技術優先;交通運輸優先。此後,工業內部重工業自我循環的結構被初步打破,被長期壓抑的消費需求突然被釋放出來,成為工業化的巨大牽引力。首先是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在1980年至1985年的工業總產值中(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輕工業的比重迅速由47.0%上升到49.6%。
這期間最重要的進展是經濟體制的改革,高度集中計劃的工業管理體制逐步被打破,1984年進行了微觀環節的放權讓利式改革,從而改進了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資源配置的方式開始脫離計劃的軌道,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在資源配置新機制下,過去受到傳統戰略壓制的輕紡工業,在市場需求、價格彈性的強刺激下,推動了非國有經濟更多地進入到這些領域。因此,重工業比重過高的扭曲結構,主要是通過非國有經濟的進入而得以調整的。到了1998年,輕工業中非國有經濟的比重達到77.1%。
在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升級對產業結構的演進,以及在一定時期高增長產業的形成,其作用是明顯的。自上世紀80年代初中期開始,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呈現新的變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滿足後,轉向了用的領域,出現了家用電器等高檔消費品的消費一致性傾向。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這些消費品立即供不應求,從而強烈地刺激了家電產業的投資和發展。
與此同時,輕重工業逐步協調增長,輕重工業的互動發展機制逐步形成,重工業開始加強輕工業所需的工業原料和機械設備的生產和供應,而輕工業則通過產品的市場開拓,增加了對重工業產品的需求。
1984年開始的農村改革,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激發了農村和農民的活力,從而自8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廣大農村的土地上興起了一股農村工業化潮流,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這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大創舉。從90年代初期起,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以每年2000萬到3000萬的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向城市湧入。1993年鄉鎮企業就業人口達到1.2億,超過了國有企業的就業人口,這個數字相當於30多年前城市工業吸收勞動力之和,鄉鎮企業的產值曾達到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城市工業化和農村工業化的雙重工業化格局,其更大的意義在於,改變了過去那種工業化與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的交互關系,使占人口總數80%的農民逐漸融入到工業化之中,從而極大地加速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也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徵是,結構失衡的狀況在不斷糾正的過程中趨於均衡,資源配置方式由單純的計劃手段轉向計劃手段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由封閉經濟開始走向開放經濟,工業化的總體進程也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工業化中期過渡。在這一階段還形成了兩個帶有長期意義的機制:一是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在這一時期得到確立,釋放消費需求、挖掘市場潛力,以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方向發展的工業化發展思路逐步清晰起來,並貫穿於今後的工業化進程中;二是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機制初步形成,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和農村地區加入到工業的行列中。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新的結構性矛盾,即加工業的超高速發展後,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現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緊缺,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
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產業結構
明顯高度化階段(1993年至今)
之所以將1993年做為新階段的起始年,是因為1993年之後重工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工業增長明顯轉向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格局,從而再次出現了重化工業勢頭。但是,此次重化工業的增長機制與改革開放前的情況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後者是不計客觀條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結構變動的趨勢基本上符合工業演變的規律。當然,在此階段的初始時期是以解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制約瓶頸為目的,而2000年之後出現的重化工業更為顯著的特徵,是在房地產以及隨後的汽車等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下而發生的。例如,2002年中國鋼鐵消費量2億噸(這是美國、日本鋼鐵年消費量的之和)中,新增量的60%是用於房地產建設的。
消費結構的明顯升級並由此推動產業結構向高度化的演進,是這一時期突出的特點。在90年代中期,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再次出現升級,在彩電、冰箱等傳統家電類的消費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空調器、個人計算機和通信等需求領域以更高速度增長,從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增長。1994年、1995年的電子工業產值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3.4%、32.7%。電子工業成為這一時期極為顯著的高增長行業,並保持了長時間的持續高增長。通信、電子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2001年電子工業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不到5%上升到近10%(達到1.3萬億元);規模總量的快速擴張使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電子信息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0%。由於電子信息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度高的特點,從而推動了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演進。
消除制約消費增長的制度障礙,可以說是這一時期很有價值的實踐活動。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電信產業的改革,1994年成立了中國聯通公司(後又對電信產業實行更深層次的重組),從而打破了電信獨家壟斷經營的局面,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使得電信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大幅度降低,服務質量明顯改善,這一改革不僅推動了電信業的高速增長,而且是繼家電產品之後由通信產品及設備製造保持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這一案例十分清晰地證明了一個事實,即產業良性增長機制的生成和產業高度化的演進關鍵是消費能量的釋放和消費潛力的挖掘。
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經歷了工業化進程中從未遇到的情況,即短缺經濟的結束。告別短缺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但是當真正結束了中國經濟一直被短缺所困擾的局面後,在短缺經濟條件下依靠數量擴張、擴大生產能力的外延式發展的後遺症凸顯出來,結構性也矛盾深入到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結構等更深的層次。在制約因素由供給轉向需求側之後,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則因越少新的消費熱點而短時間迷失了發展的方向,這一問題在1998年之後的2、3年間十分突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擴大內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對國有經濟實行布局的戰略調整、推動企業重組、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等一系列措施,深層次的結構調整成為這一時期工業化進程中的主線。
近兩年,居民消費結構再次出現升級,而且這一升級的幅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居民的消費結構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級和轉變,從而使得房地產、汽車等產業成為新的高增長產業。近年來,房地產投資額每年均超過20%;2002年汽車產業增長了38.8%,其中轎車增長55.2%。盡管汽車產業的超高速增長具有加入WTO背景下購買力集中釋放的因素,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正在形成。由於汽車等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的特點,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強,尤其是對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的產生了較大需求,這是近年來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經濟體制的改革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進展,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經過外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國有企業在工業產出中的份額由1980的76%下降到了2000年的28%。
對外開放: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器
中國的工業化是依靠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而獲得加速發展的。
1979年中國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這是在整個經濟體制難以在短時間內轉型條件下,以經濟特區的形式進行制度試點和局部突破的戰略嘗試。特區奇跡的示範效益,驗證了對外開放戰略的正確性,並由此打開了關閉30年的對外開放的大門。1984年開放了沿海14個城市,1988年對外開放的地域在沿海鋪開,1992年之後對外開放擴大到全國各地。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開放型經濟基本形成。
中國經濟已置身於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2002年進出口總額達到6208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在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達到90%。1980年外貿依存度僅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
截至2002年底,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480億美元,共批准外商投資企業42.4萬個。在這些企業的就業人員約1800萬人,合資或獨資企業出口商品交貨值已佔全國出口商品交貨值的40%。外商直接投資當中,約70%是在製造業領域。
對外開放加速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這不僅僅表現在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總量的貢獻上(1995-1999年外商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對全部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是27.3%。),更重要的是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例如,80年代起步的家電工業,是在依賴進口元器件的基礎上,以CKD為主要方式發展起來的,進口產品的湧入以及隨後的外資企業的進入,使得家電的國內市場呈現出國際化競爭的特點,中國的家電企業在同這些跨國公司的競爭中學習、發展、壯大,其產品逐漸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並成為家電產品的世界製造大國。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製造業領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這就是低成本的製造優勢。根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以中國特定工業產品出口的比重與全世界同種產品出口比重之比,做為度量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指標,稱之為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標(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其結果是勞動密集性產品的該指標達到4,大大超過1,從而表明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產業發展的顯著變化之一是產業分工方式的改變,即跨國公司為主導的產業鏈縱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細分化,以及由此推動的新一輪產業的國家間轉移。在新一輪國際分工的形成過程中,中國憑借著市場需求巨大、低成本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智力資源等)、相當實力的產業基礎和生產能力等綜合成本優勢,獲得了此輪產業轉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確立了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加工、組裝環節的比較優勢。這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趨勢。
結束語
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共同構成了中國工業化的推動力量。還應該看到中國仍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問題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給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的附加價值低;工業化過程中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高;國有企業還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突出問題,等等。中國政府最近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的工業化任重而道遠。

J. 工業革命是在哪爆發的什麼時候。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十八世紀後半期,在英國的進展已經很顯著了。
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什麼時候結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看奧迪是新款車 瀏覽:559
如何解決員工業績壓力大 瀏覽:185
汽車4s店怎麼提升保值率 瀏覽:659
比亞迪奇瑞五菱電動汽車哪個好 瀏覽:88
祿勸哪裡有汽車服務 瀏覽:740
桂林哪裡可以汽車擺攤 瀏覽:538
白雲哪裡工業區多 瀏覽:928
汽車之家怎麼看排名 瀏覽:396
靖江哪裡有賣奧迪4s店 瀏覽:437
渦輪增壓汽車氣門積碳多久清理 瀏覽:386
寶馬卡鉗品牌哪個好 瀏覽:995
開業汽車銷售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760
汽車底棚清洗多少錢 瀏覽:608
汽車鍍膜廣告怎麼做 瀏覽:311
德州到石島汽車車票多少錢 瀏覽:50
寶馬油多少錢一升 瀏覽:122
汽車保養哪個部位不會主動去做 瀏覽:376
汽車氙氣大燈多少w 瀏覽:535
寶馬支架多久更換一次 瀏覽:460
工業鹽檢測項目有哪些 瀏覽: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