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冶金工業學校目前的聯系方式,地址電話誰有當前雲台路45號是錯的,請各位幫忙,不勝感激
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地處上海市西南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是一所具有優良傳統和專科特色的高等工程專科學校。學校前身為上海冶金機械工業學校,籌建於1954年。1958年與上海鋼鐵學校合並成上海冶金專科學校。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大專建制。1991年與上海第二冶金專科學校合並,經國家教委批准後改為現校名。1998年9月學校管理體制由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公司劃轉到上海市教委。學校佔地10.5萬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新建圖書館4800平方米,藏書25.9萬冊;學校擁有標准田徑場、游泳池和標准體育館。擁有設備居當今國際先進水平、面向全市開放的「上海高校自控實習中心」。學校還與加拿大戴爾特國際商學院合作創辦了中外合作「上海泰爾弗國際商務培訓中心」。校區綠樹成蔭,環境優美,是上海市花園單位和上海市文明單位。1998年,學校有教職員工713人,專任教師207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51人。在校學生2139人。學校設有5系1部,即機械工程系、工業自動化系、冶金工程系、企業經濟系、建築工程系和公共課部。共設置19個專業,分別為:機械設備及自動化、液壓技術應用、冶金機械製造與維修、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控制)、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自動化儀表及應用、計算機應用與維護、金屬壓力加工、工業熱工及計算機應用、金屬材料應用與熱處理工藝、煉鋼(含煉鐵)、會計、市場營銷、工業企業經營管理、房屋建築工程、建築裝飾技術、安全技術工程、機械設備及自動化(高職)、計算機應用與維護(高職)。學校還設有3個雙專科:機械—工業電氣自動化雙專科、工業電氣自動化—機械雙專科、會計—貿易經濟雙專科。1995年以來,學校進行了以教學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先後有4個專業被列為全國高等專業教學改革試點。1997年2月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1954~1995年以來,學校累計為社會培養的各類專業人才2萬多人。學校於2000年與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版權所有 學校地址:上海奉賢區海泉路100號 郵編:201418
http://www.sit.e.cn/s/97/t/227/p/15/c/5751/list.htm
Ⅱ 中國還有哪個城市是做機械工業的大城市
我國主要機械工業城市
據近幾年我國機械工業產值的統計,全國有18個機械工業集中城市,其機械工業產值均在所在城市工業總產值中居首位,這18個城市的機械工業產值之和占同年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其中產值位於前8的是:
(一)上海
上海是我國最大機械工業基地。雖然1949年前有一定歷史基礎,但其主要製造能力和設備,是40多年來改、擴、新建起來的。如今,上海機械工業在研究、規劃、設計、製造、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協作配套等方面都堪稱全國之首。上海機械產品不僅行銷全國各地,而且部分產品在國際市場也有一定競爭能力。機械工業門類齊全,許多行業都擁有領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主要代表性行業有工業設備、電器、電子、交通運輸設備等製造業。依託上海優勢區位,上海機械工業在我國四化建設中佔有特殊地位。
(二)北京
北京機械工業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位。目前,北京機械工業以工業設備、交通運輸機械和電子等產品的製造為主要行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技術密集型機械工業體系。但是,區位優勢仍然發揮不夠,結構調整任務還很大。北京作為全國首都,社會和經濟地位非同尋常,信息發達,科技力量雄厚,高技術工業已有一定基礎。因此,今後應堅持高、精、尖、新的發展方向。總之,要突出科技含量高的產業和行業,爭取在國內外佔有一席之地。
表6—5 中國機械工業集中城市
(三)天津
天津機械工業門類也比較齊全,主要部門是工業設備和農業機械、電器、電子等,已形成較強的綜合性機械工業基地。機械工業產值僅次上海,北京居全國第三位。天津是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的重要經濟中心,機械工業面向地域較廣,服務范圍較寬,應進一步強化綜合性基地作用,提高產品競爭能力,佔領國內和國際市場。
(四)沈陽
沈陽機械工業在全國居第四位,尤其機械工業產值在該城市全部工業總產值中則佔一半,比重較高,是名副其實的機械工業城市。東北是全國的重工業基地,沈陽機械工業充分反映了這一特色和優勢。主要部門是冶金礦山、機床等工礦設備、送變電和電力輔機設備以及交通運輸機械等。要加快技術改造,提高水平。
(五)廣州
1949年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廣州機械工業發展很快,尤其是輕型機械如日用機電產品發展更快,已打入國際市場,並有較好的信譽。同時,在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裝備方面起著重要的窗口作用。廣州毗鄰港澳,具有進一步擴大出口和引進的雙向優勢。
(六)重慶
重慶是我國內地主要是西南地區的重要機械工業基地。部門行業比較綜合齊全,主要行業是工業設備、交通運輸機械和電器等,儀錶行業比重在全國也是比較高的。隨著長江航運等條件的不斷改善,重慶機械工業基地建設環境將會更大改觀,未來在推進大西南的開發過程中,重慶機械工業擔負重要使命。
(七)南京
南京機械工業部門的行業結構雖也比較綜合,但是最突出的專業化部門是電子工業,除了新興城市深圳由於其特殊區位,電子工業的絕對產值和相對比重(指在該市全部工業比重)均居全國首位外,南京電子工業絕對產值和相對比重均僅次於深圳,而列居第二位,著名的熊貓集團蜚聲國內外。
(八)長春
長春是以汽車工業為主的機械工業城市,機械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的60%。長春的汽車工業完全是在1949年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是我國汽車工業的搖籃和基地。尤其是近年轎車工業的迅速開發,使長春這個機械工業基地地位日益趨前。汽車城是長春機械工業基地專業化的根本標志,也是長春市工業興旺發達的生命力所在。
Ⅲ 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行情怎麼樣
●2010-12-17 調控加碼 工程機械業魅力不減
相關研究顯示,2007以來,房地產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決定了工程機械的
收入和利潤增速。正因為如此,今年4月份以來,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斷加碼的
背景下,市場對工程機械產生悲觀預期。機械設備板塊成為基金在二季度減持
比例第四大行業。目前,業內對該行業的投資機會雖較為樂觀,但分歧仍存,
像南方基金這樣持續堅定看好的機構並不多。
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從國內外多種因素分析了工程機械的發展前景。
首先,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產能擴展明顯放緩。4萬億投資多投向了保障
性安居等民生工程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基本沒有用來增加新的產能。目前,
部分行業的產能瓶頸已經顯現。比如,鋼鐵業今年的產能利用率約90%,一些汽
車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已達120%,不少車企職工都是兩班倒或三班倒,工程機械
也基本上五六個月未停工過。未來產能的擴張將拉動對機械和裝備製造業的需
求。其次,傳統行業的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初期的廠房建設、設備投資也
將促進工程機械和裝備製造業的發展。
從全球視角來看,世界產業分工和產業發展的「路徑依賴」也決定了中國
未來仍然會大力發展機械裝備行業。邱國鷺認為,在國際分工中,中國的優勢
在於製造業,而且目前中國的機械裝備製造,已經具備了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雖然目前政府大力扶持新興產業,但是,在已經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機械裝備
製造方面,不會放緩走向世界的步伐。此外,新興市場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有
強烈需求,中國也鼓勵通過對外投資推動有競爭力的企業走出去,機械設備會
更多地被帶出國門。
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為115087.32億元,同比增長3
3.82%;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91億元,同比增長55.1%,增速較去年
同期加快24.1%;銷售產值3532億元,同比增長55.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5
%。這或許可以作為南方基金今年以來堅持看好機械設備的一個支撐。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高增長態勢下,明年機械行業特別是工程機
械能否保持高增長,令人有一些擔憂。南方基金的預言是否能實現、其是否能
繼續在機械設備板塊獲得高收益,尚待市場檢驗。 ●2010-12-17 「十二五」工程機械將年增17%
12月16日,工程機械協會副秘書長楊寶德在民族證券舉辦的「2011年投資
策略年會」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年增長率將達到17%,
收入將達到9000億元。
他表示,工程機械銷售額大約占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的1.5%-2.5%,這是未來
20年工程機械行業繼續穩固增長的最有力保證。「十二五」期間,國家投在交
通運輸上的資金將達10萬億元,高鐵、城鐵、地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將極大帶動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出口將是拉動工程機械行業增長的另一有力引擎。國內工程機
械產品較歐美、日本性價比高,未來在非洲、美洲等地市場前景廣闊。他預計
,我國明年工程機械出口額將達150億美元。
工程機械是技術、資金、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從2007年開始,中國已經成
為世界工程機械大國。但產品質量水平總體不如國外,售價明顯低於歐美、日
本同類產品。中國能否從工程機械大國轉型為強國,就看今後5-10年零部件配
套能否變大變強,特別是液壓泵、發動機等核心技術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0-12-14 「十二五」前景可期 工程機械龍頭業績有看點
今年以來,受益於高鐵及城鎮化建設和房地產投資的高增長,工程機械行
業表現亮麗。今年前10月工程機械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91億元,同比增長55
.1%,增速較去年同期加快24.1%;銷售產值3532億元,同比增長55.4%,增速比
去年同期提高25%。在此背景下,受益於主要產品的普遍高增長,上市公司業績
和股價表現搶眼。不過,在高增長態勢下,明年工程機械行業的前景引人關注
,對於業績能否持續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近期不少分析人士的研究觀點化解了上述擔憂。方正證券近期一份研究報
告指出,工程機械行業受益於城鎮化進程、機械替代人工以及設備升級更新需
求等,從大趨勢來看行業持續景氣可期。短期內,受益於保障房建設、「十二
五」規劃基建投資穩定增長、新興市場出口復甦,以及新能源建設與管道鋪設
等新動力,2011年工程機械行業仍將維持16%左右的增長。而中投顧問發布的預
測報告也顯示,根據工程機械行業的「十二五」規劃,未來五年行業仍處於快
速成長期。工程機械行業作為我國優勢製造業的代表,成長空間仍然很大,城
鎮化進程、產品線延伸和海外市場需求增長等是行業增長的三大動力來源。
具有業績增長能力、核心競爭力的上市公司仍是投資者重點關注的對象。
國泰君安報告指出,與「十二五」規劃相應的是,工程機械一線龍頭企業中聯
重科、徐工機械、三一重工均規劃2015 年達到1000億收入規模,二線企業柳工
、山推股份也規劃2015年達到500億收入規模,各大工程機械企業紛紛啟動再融
資,擴大產能,為將來的增長做准備。分析人士表示,其中的公司均多有看點
,如徐工機械相比同類企業,市值與股本擴張空間最大、管理層激勵空間最大
;三一重工挖掘機、起重機仍將繼續帶動業績增長;柳工的挖掘機放量、海外
平台建設,有助於提高毛利率水平等利好因素體現。
此外,業績增長穩定、科技研發實力雄厚的中聯重科值得重點關注。公司
作為制定中國工程機械國家及行業標准機構,擁有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唯一的
建設機械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機械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混凝土機械
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此外,在海外市場需求增長的情況下,公司身為進軍海外
業務的先驅也將受益於此。公司在2008年6月收購義大利混凝土機械製造商CIF
A59.3%股權,此舉將結合CIFA在歐洲設立的分銷服務網路與其研發實力和專有
技術,大大提高公司產品的質量與市場品牌影響力;另外,公司可以借CIFA通
過「國內采購、義大利組裝」的方式,大大降低進入歐美市場銷售的成本,提
高生產與銷售效率,加快國際化步伐。
方正證券指出,在公司目前的業務結構中,混凝土機械受益於商品混凝土
的推廣,未來兩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增速有望維持在20%以上;而起重機業
務方面,公司主要以大噸位起重機為主,受益於大批重大工程動工開建,預計
2011年業務增長15%以上。
而在資本運作方面,中聯重科的海外上市計劃也在穩步推進。公司於昨日
在港交所發布招股說明書,H股發行價格區間為13.98至18.98港元/股。若按照
中間價16.48港元計算,預計籌資137億港元。分析人士指出,從全球視角來看
,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的工程機械行業正處低谷時期,此時發行H股,將加快
公司全球化進程,有望在下一輪周期中搶佔先機,保持持續高速增長。 ●2010-12-10 工程機械 經濟復甦拉動市場
「我們不應該對工程機械的周期性和盈利能力過於擔心。」在年底的策略
報告中,不少機構將目光投向了高端裝備製造板塊。
分析人士指出,本周除了高鐵板塊外,工程機械板塊逆勢走強。工程機械
行業龍頭——中聯重科、三一重工聯袂位居資金凈流入前列,顯示在資金布局
來年行情的現階段,該板塊的活躍度並沒有因為大盤震盪整理而消退。
事實上,工程機械行業的強勢基本貫穿2010年下半年。「2010年下半年開
始,工程機械板塊大幅跑贏大盤指數,同時跑贏煤炭、有色金屬等強周期行業
。」財富證券王群認為,經濟復甦早期工程機械最具超額收益。
銀河證券研究員鞠厚林表示,2010年以來機械行業加速復甦,1-9月全行業
完成工業總產值102531億元,同比增長34.59%,預計全年機械行業收入增長32
%-34%。2011年在國民經濟和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的趨勢下,該機構預計行業
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為28%-30%,2012年行業增速為25%以上。
新興市場需求利好出口
資金布局工程機械板塊並非只是單純的概念炒作。事實上,無論是從宏觀
背景還是行業基本面看,工程機械行業都具備比較明顯的成長空間。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到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
市場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7%,根據經驗,五
年規劃的前三年是增長最快的時期。
分析人士認為,「十二五」總體投資規模仍然較高,特別是鐵路投資力度
大,總規模預計達3萬億,將刺激對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土方機械和樁工機
械的需求,對拉動我國工程機械市場的作用十分明顯。
與此同時,出口已經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長江證券呂越
超表示,新興市場國家將是我國工程機械的主要出口國。目前,國內工程機械
產品的出口地區以俄羅斯、中東、非洲為主,印度、巴西等地區未來五年的基
礎設施投資規模與中國相當。
東北證券周思立表示,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程機械設備具有較強
的價格競爭力,在這些發展中國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空間較大。與歐美相比,中國在中低端產品方面具
有性價比優勢,在大型高端產品方面也在不斷取得進步。東北證券最新的研究
結果認為,2010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增速預計為30%,復甦勢頭強勁。 ●2010-12-07 2010年第五屆上海工程機械展百花齊放
2010年第五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於日
前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本屆展會展示面積超過23萬平方米,1800餘家
展商同台展出,是國內工程機械企業開拓世界之旅的絕佳舞台。來自165個國家
的超過150,000名專業觀眾參觀了本屆bauma China。與上屆展會相比,本屆展
會到場專業觀眾數量增長了33%。
以徐工集團、柳工集團、三一集團、中聯重科等為主的中國重工工程機械
企業集體亮相,並發布多款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機械產品。外界人士普遍認為
,中國重工企業在展會上的強勢表現以及所發布的未來戰略規劃,可視為中國
工程機械品牌開始加快向「外」突圍的明顯信號。自主品牌集體發力,攜各自
最具競爭力的新型產品瞄準國際市場,釋放出了全球化戰略發展的最強音,中
國工程機械憑借「中國力量」打破歐美列強把持多年的重工機械市場的屏障已
經到來。
本屆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最吸引觀眾眼
球的莫過於展台上的幾台「大傢伙」,利勃海爾、托雷克斯、徐工集團、三一
重工、中聯重科都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看家寶」—千噸級起重機,要在上海展
的舞台上一較高下。在最新出爐的全球起重機10強企業名單中,我國有4家企業
榜上有名,其中徐工集團位列三甲。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領軍企業,徐工集團今年一舉推出了800噸、100
0噸全地面起重機和1000噸、2000噸履帶起重機,龐大的徐工千噸級家族為上海
工程機械展的千噸盛宴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徐工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參展的1000噸全地面起重機主臂全伸可達10
0米,採用8節單缸插銷變截面伸縮臂,全新的吊臂設計,具有四節主臂加獨立
臂頭作業,和八節主臂作業兩種工況,具備安裝約2MW風電的能力。目前徐工千
噸級已經設計新型超起裝置,可在整機起重性能安全性能上到大幅度提升。還
可以選配塔臂,使起重機綜合性能得到質的飛越。該產品採用9橋底盤,X型支
腿結構,智能化行駛、制動系統,可實現全輪轉向,機動靈活。整機行駛狀態
自重96t,可實現吊臂自拆卸,提高作業准備效率。這是徐工自2008年上海展展
出當時國內最大噸位QAY500起重機後又一大手筆。
徐工機械副總裁、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建忠說:「我們用8年的時間
走過了國際同行50年的道路,我們希望藉助更多國際先進力量,加速前進。」
據悉,徐工目前已形成國內獨有的400噸以上五大產品型譜,全面掌握超大型起
重機相關核心技術。在一步步攻克大型起重機頂尖技術的過程中,徐工重型也
在不斷壘高起重機品質新高度。」
作為國際性工程機械行業大展,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
及設備博覽會不僅吸引了海外專業觀眾,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專業觀眾,各省
市行業協會都將組織其會員單位及會員參觀展會。強大的全球網路宣傳推廣,
為展會迎來了超過15萬的專業觀眾,其中企業決策者超過萬人。除了美國、德
國等老客戶,來自印度、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及中東地區的觀眾也高
速增長。這與印度、馬來西亞、俄羅斯進行新一輪基礎建設,澳大利亞隨著資
產價格上漲而帶來原材料開發項目增多,以及中東地區恢復性建設的復甦步伐
一致,這些地區的市場潛力不可忽視。
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會秉承了慕尼黑展的
成功理念,同時又充分迎合了中國及亞洲市場的需求,博覽會自2002年成功舉
辦以來,穩步發展,確立了其作為亞洲工程機械與建材機械行業權威性專業博
覽會的地位,也受到了國內外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
Ⅳ 統計局上海機械製造的職業前景
摘要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和技術水平,能生產出接近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產品,並出現了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行業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目前,我國已超越美國、日本、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良好的投資機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等,都將直接帶動工程機械市場繼續發展。
Ⅳ 上海在向輕工業轉變嗎對重工業有什麼影響
重工業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
輕工業:加強企業檔案工裁並機構、精簡人員、推行全員勞動合同制的方案後,如何強化檔案工作的法定職能,充分發揮檔案信息在企業轉換機制、走向市場中的作用?上海市輕工業局三月下旬在上海首批改革試點企業之一的工業縫紉機廠,召集各公司和改革試點企業的分管檔案工作的經理、廠長對此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要轉變觀念,從企業依法經營的高度,從企業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實處,充分認識發揮檔案信息作用的重要性,自覺地作,要處理好「三個關系」,即機構調整與加強職能的關系,精簡人員與提高素質的關系,生產經營與基礎管理的關系,不論機構怎麼變,人員如何減,檔案集中統一管理的原則不能變,科學管理檔案、開發利用檔案的工作量不能減,,所以這個很難說清楚
Ⅵ 中國第一家製造鉛筆的工廠誕生與什麼時候(多少世紀多少年代)
中國1932年在香港九龍建立第一家大華鉛筆廠。其後相繼建成北平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均為半成品加工廠。
1934年在上海建立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開始自製鉛芯和著手研究採用國產原料製造鉛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哈爾濱、北京、天津、濟南、大連、福州、沈陽、蚌埠等10多個城市陸續建成年產 1.5~2.5億支較大規模的鉛筆廠。鉛芯製造和油漆、印花裝飾技術也不斷提高,並開發了全塑鉛筆、樹脂細鉛芯和細芯活動鉛筆。研製成膠板束夾乾燥機、自動上漆機、電隧道燒芯爐、搭板機及各種包裝機等新型設備。
Ⅶ 中國使用鉛筆的歷史
提供2篇文章供參考:
鉛筆為現代人們文化生活中主要書寫工具之一。
木桿石墨鉛筆在16世紀時起源於英國。17世紀德國建成世界第一家鉛筆製造工廠。18世紀法國人研究改革鉛芯製造工藝取得成功,對提高鉛筆使用價值得到重大突破,為近代鉛筆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世紀俄、日、美等國家相繼建立鉛筆製造工廠。19世紀末,德、日、美等國家的鉛筆先後輸入中國,霸佔了中國的鉛筆市場。
中國鉛筆製造工廠誕生於20世紀30年代。1932年香港九龍由國人投資將英商經營的鉛筆廠改建為大華鉛筆廠,是為中國第一家鉛筆廠。1933年又相繼出現了北京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這兩家工廠都不是全能製造廠。並且由於生產技術落後,都未能立足發展起來。
1933年吳羹梅留日歸國,滿懷實業救國的理想,發起集資籌建鉛筆廠。他在場藝術中大聲疾呼:「鉛筆在各種文具品中占重要之位置而與小學生關系又切。查海關貿易報告,去年(1932)年鉛筆輸入我國者,達150萬金單位之巨,區區鉛筆一物,每年亦竟耗我國人之財富達數百萬元之巨。吾人所惕者在此,覺有從速創辦此種工業之必要者亦在此」。「雖九龍已有我國唯一之大華鉛筆廠創設,然持此一廠,抵制外貨,力當未逮,此種工業實大有提倡發揚之必要」。吳羹梅和章偉士、郭子春等幾個志同道合者一起,艱難地籌措得5萬元資金,堅毅地解決了廠房、技術設備、原材料等等難題,於1935年在上海創建成中國第一家能夠自己製造鉛芯、鉛筆板、筆桿及外觀加工的全能鉛筆製造工廠。
在舊中國,國產鉛筆要同外貨鉛筆競爭,擠進市場,困難重重,吳羹梅不畏縮,不氣餒,順應當時國人反日愛國情緒,全國廣泛掀起提倡國貨的潮流,將工廠定名為「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公司改組更名為「中國標准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鉛公司」)。宣稱工廠的產品是「中國技師、中國原料、中國資本」製造的。同時將「中國人用中國鉛筆」八個字印在鉛筆上,以激發同胞的愛國熱情,促使國人使用國產鉛筆。再國人愛國熱忱的支持下,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的產品逐步擠進外貨鉛筆霸佔的鉛筆市場,取得一席之地。後又經過多方努力,將鉛筆擺進了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上著名的永安、先施、大新等三大百貨公司的文具櫃台,提高了產品的身價和知名度,建立了產品信譽,銷路日增,不僅在上海市場上站穩了腳跟,而且逐步擴大了銷售區域。遠至雲南、陝西、新疆等邊遠地區以及南洋(東南亞)泰國等地區也都有產品的足跡。
1937年國內外風雲突起,「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火很快蔓延到上海、爆發了中國軍民奮起抗擊日軍侵略的「八·一三」淞滬抗戰,鉛筆廠地處國界,淪於炮火之下,被迫停工。為了不讓嘔心瀝血所創建的企業淪於敵手,吳羹梅在職工們的贊同支持下,響應國民政府經濟部工廠內遷的號召,決定將工廠全部拆遷內地大後方。工廠職工在敵人炮火威脅下全力以赴,首遷到武漢。1938年再遷到宜昌。1939年三遷重慶,川江水流湍急,裝運機器的民船遇險,有十分之二的器材沉沒於江底。三次遷移,艱苦危難,幾瀕絕境的鉛筆廠終於在重慶立足生產,成為大後方唯一的鉛筆廠。在重慶期間,工廠兩次被日機轟炸,炸毀車間、倉庫,損失慘重。全廠職工在敵人淫威下,沒有卑下道、壓垮,奮力搶修,堅持生產,承擔起大後方獨此一家鉛筆廠應盡的責任。抗戰八年中,製造了完全國貨的鉛筆5141.4萬支,行銷大後方各地,緩解了後方急需文化書寫用品的燃眉之急。同時附屬的中國標准鋸木廠製造了大量抗敵前線急需的軍用木箱,附屬的中和化工廠生產大量軍工所需的化工產品,為直接支持抗戰事業盡了力量。
1945年抗戰勝利結束,吳羹梅當年就回到上海進行復廠籌備工作,1946年上半年即建成開工生產,為上海的內遷工廠首批從重慶返回上海復廠的企業之一。
復廠初期,面臨美國鉛筆大量傾銷的嚴重威脅,又受到原在上海的長城鉛筆廠和上海鉛筆廠兩大強大對手的劇烈競爭,致使工廠的生產經營陷入非常困難的境地。1948年社會動盪不安,通貨膨脹,物價無限飛漲,工廠賣出成品轉瞬間補不進原料,只得飲鳩止渴,高利貸款,維持生產,形成了惡性循環,債務越來越重,入不敷出,難以為繼。至1949年工廠已陷於半停工狀態。工廠職工們在重重的苦難下,承受了痛苦和煎熬,頑強抗爭,終於把工廠完整地保存下來,為新中國成立後發展鉛筆工業奠定基石。
雄雞一唱天下白,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不久,中鉛公司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為新中國發展鉛筆工業盡心盡力。1949年9月積極響應人民政府號召,將一套月產能力2萬羅的鉛筆製造設備作為投資與黑龍江省「公私合營哈爾濱企業公司」合資建立「公私合營哈爾濱中國標准鉛筆公司」。這是上海第一家私營企業與外地公私合營企業合資建廠,在當時的上海引起轟動,上海《商報》曾專門對此作了報道。哈爾濱中國標准鉛筆公司至今仍是全國鉛筆行業中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
1950年7月,中鉛公司被國家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正式批准公私合營,成為上海輕工系統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從此企業進入嶄新的發展時期,開始了新的歷程。
合營後,職工們的社會主義覺悟有了顯著提高,看到國家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工程設計制圖用的繪圖鉛筆需要量大大增加,而就中國從來沒有規格齊全,品質過硬的國產繪圖鉛筆,因此大量使用的還是價格昂貴的美國「維納斯」牌繪圖鉛筆等舶來品。職工們心潮迭起,立志要改變這種局面,試制高質量的繪圖鉛筆。經過數以百次的試驗--改進--再試驗--再改進,終於在1954年3月製造成規格齊全的高質量的「中華」牌101繪圖鉛筆。上市後深受消費者歡迎,美、德、日等國的繪圖鉛筆就此在我國市場上絕跡。「中華」牌101繪圖鉛筆是中國唯一能與國外繪圖鉛筆一爭長短,國內產品無與匹敵的產品,在中國鉛筆工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54年10月,上海鉛筆工業合營合並,中鉛公司改名「公私合營中國鉛筆公司一廠」。1955年6月再改名為「公私合營中國鉛筆一廠」(簡稱中鉛一廠)。1956年1月國家將「公私合營中國鉛筆三廠」(原創建於1937年的長城鉛筆廠)並入中鉛一廠。其後又並入「五華五金文具製造廠」和8家小業主單位。通過行業改組,擴大了企業規模,生產經濟得到空前發展。產值、產量成倍增長。1957年工業總產值(按1957年不變價格計算)452.7萬元,,筆1950年增長2.2倍;鉛筆產量12188.98萬支,增長2.18倍。企業規模成倍擴大,1957年固定資產(原值)82.8萬元,比1950年增長3.55倍;職工人數691人,比1950年增加306人。合營前企業虧損。1950年3月企業負債總額高達人民幣45億元,資金周轉極為困難。合營後,逐步還清債務,扭虧為盈。1957年利稅總額達163.9萬元,利潤140.7萬元。
1958年--1965年,連年不斷開展各項政治運動和群眾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干擾打亂了企業管理和生產秩序。產品質量時好時差,經濟效益時上時下,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勢頭,但生產經濟總體還是增長的。1965年主要經濟指標與1957年比較:工業總產值(1957年不變價格計算)1316.2萬元,增長1.9倍;鉛筆產量32277.53萬支,增長1.64倍;利稅總額580.3萬元,增長2.5倍;固定資產(原值)195.7萬元,增長1.36倍。
這期間,還取得了兩項顯著成果:一是從50年代中期開始持續開展群眾性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和向國外引進技術設備,對舊設備、舊工藝進行了全面性的改革改造。1956年改革採用回轉筒烘芯機代替落後的手工烘芯工藝;60年代革新成功磨頭,刨桿聯合機等數以百計的技術革新項目接連投產。再加上1956年從日本引進三色印花機為樣本消化翻版革新為四色印花機;1958年從西德引進200噸液壓芯機等等先進設備,改變了原來技術設備落後的面貌,大批量出口"長城"牌鉛筆和定牌鉛筆。1959年申請注冊專用於出口產品的「象」牌商標,大批量生產出口「象」牌鉛筆,擴大了出口數量。到1965年出口產品交貨量達到1.13億支,占鉛筆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為我國原是鉛筆進口國轉變為鉛筆出口大國起了支柱作用。
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給中鉛一廠帶來了災難,黨組織一度癱瘓,一連串的所謂「斗、批、改」行動,不但讓許多人遭到不公正的對待,更搞亂了人們的思想,使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受挫。1968年所謂「精簡機構」,廢除了原有行政管理機構,徹底打亂了管理體制和工作秩序,造成了生產混亂,經濟停滯不前的嚴重後果。
1979年中鉛一廠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走上歷史性的改革步伐,堅定地向前邁進。1981年至1983年經過恢復性整頓和建設性整頓,基本上治癒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企業管理上的創傷。
1984年在鞏固企業整頓成果的基礎上,加強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培育和弘揚「謙虛、朴實、進取、向上」的企業精神,增強職工主人翁責任感,提高了職工隊伍素質。全廠干群齊心協力,扎實工作,治理了「臟、亂、差」,廠容廠貌煥然一新,同時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了產品質量,經濟效益雙提高,獲得了「1984年度局級文明單位」光榮稱號。全廠職工步子滿,不停步,瞄準「三新」目標(設備進一步更新,產品進一步翻新,效益進一步刷新),「三美」活動(生活設施美,廠區綠化美,職工心靈美),繼續向上攀登,取得成效。1986年開始連年獲得「上海市文明單位」光榮稱號。
1985年8月推行廠長負責制以後,全廠職工堅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企業要積極改革內部機制」的精神和要求,推進改革,努力工作,使企業進入飛躍發展時期。
其一、確立以市場信息為導向的產品開發體系。按照高檔次、大市場、新技術的經營思想,組建產品開發中心,充分發揮工藝、技術裝備以及專業人才的綜合優勢,投入少量資金,除了開發高檔次、高附加值的熱轉印鉛筆、鐳射鉛筆、熒光鉛筆等外,1986年重點開發「愛麗絲」牌系列化妝筆,填補了國內空白,滿足了人們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的需要。只經過短短的四年時間,就成為企業的第二大「拳頭產品」。成為國內唯一生產系列筆型化妝品的企業。
其二、確立以國際市場競爭為主攻方向的營銷體系。把競爭的最終目標定位在國際市場,採取鞏固工貿關系,依靠主渠道出口;探索代理制,尋求新的出口渠道;在珠海經濟特區辦廠發展多品種出口等手段,千方百計擴大各類中高檔產品出口,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到歐美、中東、中南美、非洲、東南亞、香港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額最高達到600萬美元以上,在全國制筆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其三、針對老企業薄弱的生產技術裝備,抓緊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陸續從西德等國引進技術設備30餘台(套),使鉛筆生產的每道關鍵工序都有國際八十年代初先進水平的關鍵專業設備,單機的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在引進改造生產設備的同時,有計劃的進行「細鉛芯車間擴建」、「化妝筆中試車間」、「樹脂細芯工藝設備引進翻版」等生產基礎設施的改造和重點擴張項目建設,對改善現有生產條件,提高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能力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其四、在立足本廠,鞏固大本營的基礎上,廣泛開展跨地區、跨行業、不同體制的橫向經濟聯合,發展了全民聯營、國集聯營、中外合資有限公司等三種不同體制的聯營形式,提高了企業自我適應、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能力,發展了生產,增加了出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中鉛一廠積極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使企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基本實現了「產品結構由單一木質鉛筆向多種產品」、「經營機制由生產型向經營開拓型」、「營銷觀念以生產為中心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銷售渠道由單渠道向多渠道」等四個重點轉移。形成木製鉛筆14個規格,年生產能力5.3億支;化妝筆2個系列,37個品種,年生產能力2000萬支;活動鉛筆3個系列,10個品種,年產能力500萬支;細鉛芯2個系列,20個品種,年產能力10抑制四大系列產品共同經營的多門類、多品種的綜合性生產企業。
1990年全廠佔地面積15194平方米,建築面積20566平方米。擁有各類設備562台(套)。固定資產(原值)1571.6萬元,凈值1209萬元。年末職工人數988人。工業總產值(按1990年不變價格計算)6693.3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70158元/人,年利稅總額2000萬元,利潤1304.5萬元,人均利稅突破2萬元。主要經濟指標始終列於全國鉛筆行業之首。成為全國鉛筆行業中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多,效益最好,聲譽最佳的企業;也成為全國輕工重點骨幹企業。1990年核定為鉛筆行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
企業並不因獲得國家一級企業的稱號而自滿,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積極探索深化企業改革,加速企業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有效途徑。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思考比較,擇優選擇,決策將國營企業轉換為股份制經營機制。經過認真籌備,積極工作,1992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國鉛筆一廠改制為中外資金融合的"中國第一鉛筆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進入了又一個奮發騰飛的新時期。
中鉛一廠半個多世紀以來,在風風雨雨的歷程中,充滿著艱辛與災難,拚搏與奮斗,挫折與成功。中鉛一廠的創始者與廣大職工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用智慧,用心血為發展中國鉛筆工業,創出了一個個偉績,鑄成了一座座豐碑。中國鉛筆一廠的光輝將永遠閃耀在中國鉛筆工業史冊中。
穿梭時空 風起於青蘋之末
中國是個筆的大國,這不光是說我們用筆的絕對人數之眾,還應該看到,我們的先民用毛筆來書寫,至少在1500年以上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玩意兒因為仍具實用價值而被人沿用至今,甚至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反觀也有千年歷史的鵝毛筆,如今除了被收藏做古董之外,誰還拿它派用場?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於此可見一斑。在城市,油燈被電燈消滅,日晷被鍾表消滅,馬車被汽車消滅,柴草被油氣消滅……這是高低效率、效益對決的結果。
比較成熟的鉛筆的歷史,迄今不過二三百年;鋼筆的歷史也不長,才一百多年;圓珠筆的歷史更短,僅僅走了半個世紀。鋼筆革了鉛筆的命,圓珠筆又革了鋼筆的命,從結果來看,鉛筆的功能並沒有被完全取代,它依然作為一種經濟、有效的書寫工具而被廣泛使用;圓珠筆的崛起,基本上把鋼筆的功能覆蓋了,但它對鉛筆卻表示了尊重。這是很值得關注的、有趣的現象。
一段時間以來,學術界傾注了很大熱情來討論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問題。由於現代化的標志很難用某種單一的事物來定義或考量,所以,需要有一系列的代表性事件作為有力的旁證,其中尤以能深刻影響中國人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生活質量以及心理狀態的事件為最有力。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上海工業整體起步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也是具有「現代化」意味的時期,中國鉛筆工業的興起正在其中。鉛筆雖小,但它的影響力,特別是對於市民階層的影響力,絕不在造船工業、化學工業之下,比如在學校等處,鉛筆成了一時之選。因此,鉛筆應該成為指標之一,就像拉鏈的出現,被認為是標志著一個時代的開始一樣。
有人說:一切事情都是從鉛筆開始的,無論是時裝設計師在衣服上做符號,一個戰役的計劃,還是一個核理論的論證,都是如此。我想,世界鉛筆年銷售總量達140億支這個事實,足以使我們對這個曾被人用來指代「不起眼」「微不足道」的事物的東西,肅然起敬。
◆劍簫
耳聞目睹 明天會更好
我18歲進鉛筆廠做學徒。首先來到專門將石墨和粘土按不同比例加水混合製成筆芯的制芯車間。上頭安排我當油芯工下手,幫著捆紮經機器擠拉和電爐烘焙過的筆芯,再人工(現在用機器)將筆芯浸入油脂中以使筆芯書寫潤滑。由於筆芯含石墨烏黑,上班幹活一出汗臉便黑一道白一道的,那時年紀輕,覺得弄張大花臉很好玩。
後來因專門製作筆桿的制桿車間人手緊張,暫時借我去學開創桿機。一棵幾人合抱粗的大樹,通過鋸、切等加工,製成五指寬的鉛筆板,接著在板上開槽放入筆芯,最後把另一塊鉛筆板粘合上去,用創桿機將鉛筆板割成一支支成型鉛筆。
再以後調入成品車間操作油漆機,專給自然木材原色鉛筆上五顏六色油漆。當時工廠雖已公私合營,但鉛筆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仍很低,一部油漆機得配兩個工人:一人站在機頭控制機器添油漆;另一人守在機尾用手抱起大把大把鉛筆放到對面傳送帶上(一支鉛筆要漆十幾遍方可出廠)。一個班頭近百次抱下來腰酸背痛累得要命。就這樣我整整當了兩年下手。直至上世紀60年代,科技人員技術革新將老式油漆機改成轉盤式使鉛筆自動調頭,才解放了一半勞動力。
油漆好的鉛筆或印上各種花樣或直接裝上橡皮頭、打上商標。如此,石墨、木材等原材料經過三個車間、幾十道工序,終於製成一支支外觀漂亮,能用來寫字的鉛筆了。
我在鉛筆一廠工作了四十多年,親眼目睹鉛筆產量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上千萬支發展到今天的十多億支;當年的單層平房翻建成如今的五層樓房;人員從200餘人擴大為2000人。我僅看到鉛筆廠昨天的尾聲,但我經歷了鉛筆廠的今天,我相信鉛筆廠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聞勇(71歲)
過眼煙雲 上海鉛筆工業的昨天 依賴進口 洋筆風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識文斷字,非得用筆。清末,「廢科學、辦學堂」等運動興起,鉛筆一類舶來文具開始出現在國人面前。那時候政府不重視鉛筆工業,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缺乏專門人才,另一方面則瞧不起這種幾個銅板一支鉛筆的小買賣。結果,大量外國貨毫無顧忌乘虛而入,其中數德國貨最早、最多,施德樓(雞牌)鉛筆在19世紀末即已風行全國各地。然後日本貨和美國貨相繼輸入。至1925年前後,日貨超過德國貨居首位。據《海關中外貿易統計年刊》統計,從上海進口的鉛筆數量每年至少以10%以上速率遞增,僅1931年,進口鉛筆花費的外匯達到949316元海關金單位(海關金單位為海關內部貿易結算貨幣,不流通市場)。1919年的反帝反封建「五四」運動以及1925年的反帝和抵制外貨提倡國貨「五卅」運動,對我國民族鉛筆工業誕生起到一定催化作用。
上世紀30年代初,上海的機械工業、造船工業、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均已略有基礎,唯規模不大,只有紡織工業和麵粉工業比較發達,經營范圍較廣。至於鉛筆工業則處在萌芽階段。1932年英商成立九龍大華鉛筆廠;同年,天津盧開璦在北平開設了中國鉛筆公司;後來上海也開設了一家華文鉛筆廠。北平和上海這兩家鉛筆廠都是從德國或日本購進鉛芯、木桿和半成品鉛筆,在國內加工成品。因缺乏技術力量,無力與洋貨競爭,被迫於開工不久先後陸續停產倒閉。
鉛筆製造 國內首家
1928年,抱著實業救國理想遠赴日本橫濱高等工業學校攻讀應用化學的江蘇武進人吳羹梅,縱觀日本鉛筆工業發達以及國人對鉛筆工業忽視乃立志獻身這一事業。他大聲疾呼:「區區鉛筆一物,每年亦竟耗我國人之財富達數百萬元之巨。吾人所惕者在此,覺有從速創辦此種工業之必要者亦在此。雖九龍已有我國唯一之大華鉛筆廠創設,然持此一廠,抵制外貨,力當未逮。此種工業實大有提倡發揚之必要」。為此,吳羹梅1932年畢業後直接到日本真崎大和鉛筆株式會社實習,悄悄學會製造鉛筆的全部訣竅和辦廠知識。
1934年,吳羹梅與同窗、福建龍溪人郭子春,攜手畢業於北平財商學院專攻經濟的江蘇常州人章偉士,在上海斜徐路(今日暉東路)1176號創辦鉛筆廠。經過一年多艱苦努力,1935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家自己能夠製造鉛芯和筆桿的鉛筆企業——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正式開工生產,粉碎了日本人「即使到吳鼎(吳羹梅學名)二世,也造不出中國自己的鉛筆」的預言。該廠生產的低檔「好學生」、「小朋友」鉛筆,中檔「航空救國」鉛筆,高檔「鼎牌」鉛筆在全國人民高漲的反日愛國情緒和轟轟烈烈的「提倡國貨」運動中初步打開銷路。接著乘勝追擊,將當時上海教育局長潘公展書寫的「中國人用中國鉛筆」印在鉛筆上,並製成廣告,廣為宣傳,以進一步激發同胞們愛國熱情。
當年上海各大書局各大文具店所銷鉛筆,幾乎十之八九都向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定製。此外交通部所轄之各郵電局、鐵道部所轄之各鐵路局,也均向該廠定製大批鉛筆。1936年教育部通令全國教育廳教育局及各學校,一致採用該廠出品,而各校學生也都樂於購用。
民族工業 雛形初具
1937年5月,曾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江蘇江陰人張大煜等,在上海長壽路635號創辦了長城鉛筆廠。該廠生產「長城牌」鉛筆,營業蒸蒸日上。
「八一三」全面抗日軍興以後,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甘冒戰火危險,不惜拆運損失,經歷長途跋涉,三遷至大後方重慶生產。
1939年,章偉士、郭子春與吳羹梅分道揚鑣,同一部分留在上海的股東及天津的工商界人士,在上海徐家匯路548號籌備上海鉛筆廠。異軍突起的上海鉛筆廠稱得上當初國內設備最完善的鉛筆製造企業。日本三菱鉛筆廠面對廣受歡迎的「三星牌」鉛筆恨之入骨,採取威脅利誘手段進行要挾,均遭到上海鉛筆廠拒絕。
至此,上海內遷到重慶的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上海的長城鉛筆廠和上海鉛筆廠,構成中國民族鉛筆工業雛形。
抗戰勝利,吳羹梅返滬在東漢陽路296號復建中國標准鉛筆廠。恢復生產後,上海三家鉛筆廠產品暢銷全國,遠銷南洋。鉛筆充當國貨輸出海外市場先鋒,實乃中國民族工業之榮耀。
1949年8月,吳羹梅積極響應共產黨號召,以公私合營方式聯合創辦了哈爾濱中國標准鉛筆公司,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家公私合營工廠。1950年7月,中國標准鉛筆廠正式批准公私合營,成為上海輕工系統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1954年10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地方工業局批准,上海鉛筆工業合營合並,中國標准鉛筆廠為公私合營中國鉛筆公司一廠;上海鉛筆廠為公私合營中國鉛筆公司二廠;長城鉛筆廠為公私合營中國鉛筆公司三廠。1955年6月,成立上海市制筆工業公司,原三家廠名中的「公司」兩字去掉。1956年,鉛筆三廠並入鉛筆一廠。
從此,上海鉛筆工業翻天覆地,跨入一個嶄新、飛躍時代。 ◆徐鳴
相關鏈接 鉛筆小史
古人以鉛書字,謂之鉛筆(民國24年5月第二版《辭源》)。而現代鉛筆則由筆芯(石墨、粘土合成)、筆桿(木材制)組成。
公元1564年,英國人發明石墨礦。1565年英國人開始從石墨礦中精選石墨薄片,用木片夾起來使用,這算是最早的石墨鉛筆了。因為用石墨代鉛做成筆芯,其顏色較鉛更濃黑。又石墨的外觀有些像鉛,故直到今天仍習慣稱鉛筆。
到1801年,德國出現世界上最早的機械生產鉛筆廠。
Ⅷ 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好嗎
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是很好的學校。學校佔地面積37941平方米,建築面積達三萬多平方米。學校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室、計算機信息中心、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等教學設施。
機電、珠寶、電子、計算機平面設計、會計,財經商貿類等各專業擁有完善的實驗、實訓設施。學生公寓配備空調,可容納1800多名學生住宿。
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其他情況簡介。
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多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還有多名來自企業的雙師型教師。教師中93%具有中級、高級職稱。多名教師獲得「上海市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及「上海市園丁獎」等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升學、就業」雙通道,十分重視高復升學和實習就業基地建設,多年來學校已形成升學率高、就業暢通的環境,為有志繼續深造的學生和選擇就業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發展的空間。
以上內容參考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學校簡介
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是什麼時候改名的
是2016年經由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有奉賢校區和徐匯校區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428畝。下設19個二級學院(部),現有51個本科專業,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包括28個二級學科和方向)和5個碩士專業學位點。現有教職工1610名,其中專任教師1022名。
取消全日制在校生15982人,其中高職生617人,本科生14278人,研究生1087人。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5.76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63.17萬冊,電子圖書86.65萬冊,中外文網路資料庫48個。
現有教職工1610人,其中專任教師1022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48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7.16%;具有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或實踐經驗的「雙師雙能型」教47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6.48%;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49名,占專任教師總數53.72%。
Ⅹ 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鬼樓
純粹謠言,根本沒有什麼鬼樓!所有的關於這棟樓的鬼故事,都是一些居心叵測之徒杜撰出來的,拿來製造恐慌的,切莫相信!安心學習,安心生活,不要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