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汽車工業為何能趕超美國根本在於技術和資本的強行積累
寫在最後:
二戰後,日本之所以能迅速成為工業強國,離不開汽車產業的發展。日本汽車企業憑借政府的產業政策支持,進行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積累,加上企業內部的管理創新、企業革新,使日本很快出現了豐田、本田、馬自達、鈴木等一系列知名日本汽車品牌,並逐漸走出日本,邁向國際。(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造車技術哪家強德系與日系造車之間,差距真的有那麼大嗎
日本汽車製造技術和德國造車技術誰更強?這個問題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從傳統歷史來看,德國技術歷史更悠久,很多技術研發都是始於此,而日本屬於後起之秀,在汽車工業發達的今天,技術創新和領先方面則超過了德國。
美國的權威機構《美國汽車新聞》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汽車關鍵零部件領導企業日本有35家,美國有30家,而德國僅18家。歐洲的一些評選機構也認為豐田、本田一直是全球車業技術的領導者,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事實:像混動、氫動力、動力電池、可變壓縮比、壓燃、熱效率等領先的核心技術都是日本率先研發,而德國則亦趨亦步,特別是新能源方面,和日本汽車工業有很大的差距。實際上,自主國產在新能源方面也遠超德系車。
總結:由此可見,汽車工業的新技術固然是必然趨勢,但從經濟性角度來看還是蕭規曹隨更實用。新研發技術的最大的阻力就是往往費力不討好,這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支撐是賭博式的,風險太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日本汽車製造商集體啞火
這一年,日本必須「死扛」。
在疫情陰霾籠罩下,全球汽車工業按下「暫停按鈕」,作為世界三大汽車生產國之一的日本苦不堪言。
先是面對低迷的經濟狀況,日本原本試圖讓東京奧運會成為一劑立竿見影的解葯,卻不料成為一顆「緩釋膠囊」。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估計,2020年日本GDP將損失1.7萬億日元(約合152.3億美元),造成的輻射經濟損失將超過3.2萬億日元(約合286.7億美元)。
高盛證券還估算,東奧延期將使得日本損失8000億日元(約合71.8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這一年,日本必須「死扛」。
前路艱難
據路透社報道,由於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日本汽車製造商的全球汽車銷量不斷下降。同時,隨著疫情危機的繼續,未來幾個月的銷量還將進一步下降。
根據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以及日本其他四家主要汽車製造商公布的數據,2019財年中最後一個月(2020年3月)它們在全球市場的汽車銷量約182萬輛,低於上年同期的約277萬輛。
由於許多國家要求人們呆在室內以控制疫情的傳播,汽車需求大幅下降,同時疫情對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分析師預計,這將使消費者推遲購買新車,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減少約三分之一,而相比較之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新車銷量下降了11%。
根據路透社匯編的汽車銷售數據,在截至3月的2019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中,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的全球汽車總銷量下滑了7.3%,至2,650萬輛,為四年來最低。
多數業內人士均認為,目前這種情況是不穩定和可怕的,可能比2008~2009年的汽車工業更糟。許多公司剛剛意識到,復甦可能非常緩慢,需求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很低。如果因為疫情的封鎖令時間延長到6月、7月或8月的話,許多公司的現金就會告急。這似乎是一場更混亂、更不穩定的危機,可能會導致整個行業出現更劇烈的重組。
顯然,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們正在經歷這一切。
5月14日,根據馬自達發布的2019年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該財年年度運營利潤為過去8年來最低。受疫情沖擊全球汽車需求的影響,馬自達拒絕發布獲利預期值。
在2019財年中,這家日本第五大汽車製造商的利潤為436億日元,幾乎是前一年823億日元利潤的一半,也是截至2012年3月31日財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這仍優於Refinitiv調查的17位分析師給出的257億日元平均預期。
由於疫情對公司運營和銷售的長期影響存在不確定性,馬自達甚至拒絕給出2020~2021財年的盈利預測。
豐田汽車2019財年的財務報表和2020財年(2020年4月~2021年3月)的聯合財務預測報告顯示,豐田集團2019財年銷售額為299,29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956億日元,同比減少1.0%。營業利潤為24,428億日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46億日元,同比減少1.0%。純利潤為20,761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33億日元,同比增加10.3%。
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在發布會上做出演講,回顧自雷曼事件以來豐田收入結構的變化,並表示要「死守國內生產300萬輛」。盡管銷量方面去上一財年基本持平,但豐田汽車並不看好今年的成績。
反觀日產汽車,2019財年銷售量約480萬輛,為2011年以來最糟糕的銷售業績,而疫情更令這家原本就因銷售和獲利能力下降而處境艱困的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壓力更沉重。
法國里昂證券高級分析師Chris Richter認為,「特別是對日產汽車來說,這來得不是時候,因為該公司正試圖從糟糕的財務狀況中復甦,而且其產品線老舊,需要投資新產品技術。」
此前日產汽車公司宣布下調2019財年合並財報預期,公司表示,預計今年或迎11年來的首次凈虧損,虧損金額可能至950億日元,日產汽車並將財報發布時間推遲至5月底。
與日產汽車同一時間發布本田汽車表示,鑒於疫情對全球新車銷量帶來的不確定性,本田目前暫不能公布新財年的利潤預期,而該日本汽車製造商在該財年也出現四年來首次營利虧損。
本田汽車在聲明中表示,本財年綜合營業利潤約為6336億日元,同比下跌12.8%;稅前綜合利潤為7899億日元,同比跌幅為19.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利潤為4557億日元,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5.3%。
本田汽車一名高管表示,本田汽車擁有足夠的現金應對疫情帶來的低迷(大約相當於兩個月的銷售額),但是如果疫情持續,也有可能發布債券融資。
在華業務恢復是關鍵
這些日本汽車製造商還在過分依賴的美國市場中遭受重擊。
分析機構高盛預計,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全球汽車銷量會大幅下滑,其中在歐洲和日本的降幅分別為9.6%和3%,而下滑最明顯地區是北美,將達到18.6%。
就豐田而言,其在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的所有裝配及零部件工廠都處於關閉狀態,原計劃將於4月20日恢復生產,但北美嚴峻的疫情不得不讓豐田考慮延遲開工。而去年美國車市銷量前十的本田、斯巴魯等品牌在北美也仍在等待復工復產,由於北美新車潛在需求大幅下降,縱使疫情結束後,市場要恢復如初需要時間和耐心。
有分析師預計今年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的全球產能將比去年減少一半,去年這個數字是2607萬輛。
目前這些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在計劃提高中國工廠產能,以彌補損失。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豐田、本田以及日產計劃加快在中國工廠的生產。其中豐田和本田計劃在5月份較去年同期增長10%的產量,日產也計劃增加產量,但是較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下滑20%。
豐田汽車在國內有四家整車工廠,分別位於廣州、長春、天津和成都。自疫情爆發後,這些工廠就停止生產,陸續在2月份中旬恢復生產,但是產能較此前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豐田汽車在華銷量下滑22.1%至27.09萬輛,其中3月份下滑15.9%至10.18萬輛。目前豐田在華銷量恢復的趨勢十分明顯。
去年本田在中國市場銷量增長8.5%至155.4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受疫情影響,本田中國在2月和3月的汽車產量減少了17萬輛,特別是位於武漢的東風本田工廠在過去兩個月一直處於停產的狀態,對本田的產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本田計劃將5月份汽車產量提升10%,以彌補過去一季度所造成的產量損失。今年一季度本田在華銷量下滑33.7%至22.21萬輛,其中3月份下滑50.8%至6.04萬輛。
日產汽車從1月底到2月中旬暫停了在中國的所有四家工廠的生產,日產汽車計劃5月份提高在華工廠的產量,到5月份恢復至去年同期產量的80%。據透露,日產4月份在華的銷量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如今中國是全球范圍內最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國家,豐田、本田和日產都希望通過提高在華工廠的產量,以彌補過去幾個月在華產量的損失,同時鞏固在全球最大市場的地位。
Chris Richter預計,日本汽車製造商在2019財年年度利潤遠低於預期。另外,受疫情影響,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銷量仍然處於下跌的狀態,預計2020財年銷量將下滑約35%,致使大部分日本汽車製造商在2020財年將出現營業虧損。
文/冢原西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為什麼日本汽車可以代表日本製造
日本的汽車製造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這並不是說日本汽車比德國汽車強,但這兩家走的路完全不同,它們都在自己的發展方向上取得了成功;汽車工業是一系列基礎工業的結晶品,汽車工業的實力代表了基礎工業的實力;如材料科學,冶金,熱處理,非金屬等是汽車工業強大的基礎,只有從源頭上獲得優良的材料,才能創造出卓越的汽車性能
相比之下,德國和美國等傳統汽車大國都擁有豪門的背景,僅僅發展的歷史就足以說幾天了。所以做起事來就更加隨心所欲,富家公子做事永遠都充滿感性與浪漫,因為他們不必去擔心失敗,他們也不怕失敗,所以他們敢於嘗試新技術,敢於投放新技術。這就是從發展環境上來看日系車企的不同點;德系車的成就往往體現在工程師的一次天馬行空般的想像、突然閃現的靈感,而日系造車則更更加保守,更加按部就班,日系造車是把車子當機械來造,所以更在意壽命;德系造車太感性,往往把車子當藝術品去造,而容易忽略了實際,這就是理念方面的不同,但無論怎樣去說,日系造車都代表了一流水準。
E. 日本車趕超美國,「獨特」的產業組織功不可沒,為何我們學不來
寫在最後:
日本汽車產業在戰後短短幾十年間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獨特的產業組織結構。日本汽車產業的組織結構非常獨特,既有穩定的競爭型寡頭壟斷體制,也有分包制,節約了投資,分散了風險,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它們是日本汽車產業強大競爭力的重要源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日本和德國哪個的汽車工業更強
德國。
如果說工業實力的話、起步最早的是英國。看它之前的海上艦艇規模就知道了。德國通過模仿英國起步(英國還專門出台過法案禁止德國產品)、但現在可以說是全面超越英國。美國是通過模仿英、德起步(曾經的美國產品和廉價、垃圾掛鉤)、美國在產能上超越英、德、但在一些領域卻不及英、德(比如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動機等)。日本是通過模仿英、德、美起步(日本的新干線就是學的德國)、日本在產能上不及英、德、美。但在電子、和精密加工方面比英、德、美都要好(日本工業結構有斷層、整合能力較差、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日本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雷達零部件、但卻要從美國進口雷達)。
日本的生產原料是100%依賴進口的、「資源」在日本眼裡一直都是「稀缺」的東西。所以、日本的產品有一個特點、就是精密、但卻又「省料」。
需要注意的是、精密以及省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精密是高大上的。但省料則要看是什麼東西了、有些東西的料是不能省的。
德國是上述幾個國家裡、工業水平最高的。上述幾個國家做的產品都叫商品、而德國的一些產品、可以說是藝術品。日本的雖然精密、但還稱不上是藝術。
因為你總不能買了一東西、然後把它拆開、取出其中一顆日本生產的螺絲、然後說「哦天吶、這顆螺絲做的真棒」。
把幾個工業實力較強的國家給你列出來。
1:德國(工業之花。我的東西無可取代)
2:英國(我最專業。沒有我的發動機美國的戰斗機都是「shi」)
3:美國(我最會賣。垃圾不要緊、我能把它「變」成高大上)
4:日本(我最會摳。看我這個螺絲做的多好、我還能更好、還能更好、還能更好……)
5:中國(我最能造。鋼產量全球50%)
G. 日本製造對世界有著怎樣的影響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高度發達的製造業是他們的主要支柱。他們的科學研發能力也非常的強大。擁有許多的跨國公司和科研機構。也有許多的製造業大公司。由於日本的地理特徵導致他們的經濟發展大多數以出口為主。而且他們的種植面積小,資源匱乏,大多數需要以進口國外的產品為生。所以他們的發達製造業也對於國際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日本的數碼相機製造業也是相當出名,到現在許多專業攝影師都採用的是日本的產品。
H. 二戰後日本為何要瘋狂發展汽車工業
日本是世界著名的汽車大國,日系車的銷量長期占據著世界第一的寶座。如果你站在美國街頭,你會發現美國大街上遍地都是日本車,可以說日本車霸佔了美國市場,德系車和美系車都只能靠邊站。作為後起之秀,日本汽車工業能後來者居上,超過德國和美國等傳統汽車工業大國,簡直讓人難以置信。曾經的日本汽車工業太爛了,二戰時日本的汽車甚至拿不上檯面。不過二戰後日本瘋狂發展汽車工業,其汽車工業突飛猛進,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內就崛起為世界一流汽車工業強國,並最終摘得了世界汽車銷量第一的桂冠。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二戰後日本為何要拚命的發展汽車工業?
二戰爆發後,這些汽車公司迅速轉行,開始生產飛機、坦克等各種軍事裝備。福特公司不僅生產各種軍用汽車,而且生產飛機和坦克等武器裝備。1944年5月,通用公司的部分軍需產量已經能媲美整個德國的軍工生產線,比義大利和日本加起來都多。福特的柳溪工廠每63分鍾下線一架B-24解放者重型轟炸機,高峰期月產量高達650架,這是日本人想都不敢想的。克萊斯勒公司也不含糊,一口氣生產了4萬輛坦克,佔到了美國坦克總產量的一半,是日本整個二戰產量的8倍。此外,克萊斯勒還生產了汽車、高射炮等其他武器和大量的軍用物資。至於通用公司更厲害,1940至1945 年間,通用汽車公司的11.3萬名員工生產了包括槍械、火炮、汽車、飛機、坦克、軍艦等價值123億美元的戰略物資。可以想像,美國的汽車公司有多厲害。可以說,日本以及德國的戰敗與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有很大關系。所以日本人對汽車工業有了新的認識。
I. 日本造車技術這么厲害,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卻是不是強項
事實上,除了保護和支持政策外,日本的各種主要汽車企業在日本的自動技術和資本也是日本汽車工業快速發展的動源。毫無疑問,日本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戰爭是經營各種汽車公司運營商的最重要原因,始終發揮了強有力的創業精神,而政府的支持保護政策是第二。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上有25家大型轎車公司,其中包括9家日本,加上2家專門生產卡車的製造商,總計11.此時,歐洲和美國汽車製造商一般形成2- 3壟斷情況。在鮮明的對比前,日本維持11家汽車公司共存系統。
它所擁有的資金不僅擁有獨立,而且還實現了非貸款管理,並使用平衡資金來推出積極的金融活動。豐田投入金融活動,超過1.0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