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近代工業如何興起

中國近代工業如何興起

發布時間:2022-04-26 12:40:14

『壹』 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歷程是什麼樣的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中國設立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之始。這時期的外資工業主要是為外商對華貿易服務的。從1843~1894年,外國在華一共設立了191個工業企業,其中116個屬於船舶修造業和絲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業。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據估計到1894年止約近2000萬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兩項的便達15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75%。其餘75家工廠分別屬於印刷、食品加工、水、電、煤氣、火柴、服皂、制葯、造紙、木材、玻璃、水泥等行業,共擁有資本約500萬元,大多規模狹小。
外國在華創辦工業後20餘年,清政府開始創建用機器生產的工業。從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經營了21家軍用工廠(包括一家船廠),所費資金從低估算在5000萬兩左右。其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和湖北槍炮廠,規模較大,設備比較齊全,是中國近代工業創建時期的大型工廠。軍用工業是非商品生產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不甚密切,但它促進了19世紀70年代民用工業的興起。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由中國人自辦的工業企業大抵有船舶機器修造廠27家,機器繅絲廠約113家,機器綿紡織廠8家,其他輕工業工廠47家,共約195家。其中多數規模很小,資本額不詳,有不少甚至在籌建期中或投產後不久便告歇業。設備比較完備的企業大多為官辦或官督商辦企業,如上海機器織布局、武昌織布官局和蘭州織呢局(見彩圖)等。商辦工廠如陳啟源經營的繼昌隆絲偈為華南繅絲業的發展起了引導作用;商辦船舶修造廠大多是從原來手工作坊基礎上添置一二部車床發展起來的,而到80年代逐步發展到修理和製造繅絲車和軋花機。以上近代工業的創辦,也標志著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確立。

『貳』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時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外資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的近代工業。著名企業有: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時期

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加強對華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

3、近代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1912年~1922年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一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近代民族工業的顯著發展時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業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發展時期,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廣大群眾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

5、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時期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日益萎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空前野蠻的洗劫和破壞使淪陷區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極大地破壞了經濟發展;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2)中國近代工業如何興起擴展閱讀:

清朝晚期中國民族工業步履維艱、發展緩慢的社會原因:

1、資本主義列強依仗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用他們的雄厚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腐敗政府徵收高額厘金、各級政府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和資產階級領導的社會變革的挫折,使中國的民族工業難以獲得真正的獨立發展。

『叄』 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與成就

1、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2、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3、甲午中日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

4、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5、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

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6、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起步。建國初,沒收官僚資本,使官僚資本企業較完整地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

1953年,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中規定:集中主要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7、「一五」計劃工業建設成就;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器、精密儀器等近600個重要項目。

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機床廠、飛機製造廠等建成投產;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8、十年工業建設成就:建成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和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業發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給。

電力工業增長很快,農村用電量十年增長70倍;建成蘭新、包蘭等鐵路「文革」時期,工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

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長江大橋、湖北第二汽車製造廠、成昆鐵路和湘黔鐵路等。

9、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取得重大發展,建成一批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工程項目。

這批項目的代表有:寶山鋼鐵公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亞灣核電站和京九鐵路等。

中國近代工業

1840年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在中國設立工廠,是中國近代工業之始。這時期的外資工業主要是為外商對華貿易服務的。

從1843~1894年,外國在華一共設立了191個工業企業,其中116個屬於船舶修造業和絲茶等出口商品加工工業。

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據估計到1894年止約近2000萬元,而投放到船舶修造和出口加工兩項的便達1500萬元,占總投資額的75%。

其餘75家工廠分別屬於印刷、食品加工、水、電、煤氣、火柴、服皂、制葯、造紙、木材、玻璃、水泥等行業,共擁有資本約500萬元,大多規模狹小。

外國在華創辦工業後20餘年,清政府開始創建用機器生產的工業。從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經營了21家軍用工廠(包括一家船廠),所費資金從低估算在5000萬兩左右。

其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製造局和湖北槍炮廠,規模較大,設備比較齊全,是中國近代工業創建時期的大型工廠。

軍用工業是非商品生產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聯系不甚密切,但它促進了19世紀70年代民用工業的興起。

到1894年甲午戰爭前夕,由中國人自辦的工業企業大抵有船舶機器修造廠27家,機器繅絲廠約113家,機器綿紡織廠8家,其他輕工業工廠47家,共約195家。其中多數規模很小,資本額不詳,有不少甚至在籌建期中或投產後不久便告歇業。

設備比較完備的企業大多為官辦、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企業,如上海機器織布局、武昌織布官局和蘭州織呢局等。

商辦工廠如陳啟源經營的繼昌隆絲偈為華南繅絲業的發展起了引導作用;商辦船舶修造廠大多是從原來手工作坊基礎上添置一二部車床發展起來的,而到80年代逐步發展到修理和製造繅絲車和軋花機。

以上近代工業的創辦,也標志著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逐步確立。

(3)中國近代工業如何興起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機械工業初步基礎

1949年以前的中國機械工業屬於修配性工業,基礎薄弱,除軍火工業和造船業製造過一些比較復雜的產品外,其他部門以修配為主,只能製造簡單的產品。

經過1950~1952年的3年經濟恢復時期,中國對原有企業進行了一系列改組、改建工作,著手籌建重大項目。

如太原的中國第一座重型機器廠於1953年8月部分建成投產。哈爾濱的中國第一個大型電機廠也是這個時期開始興建的。

這幾年,中國的機械工業對恢復國民經濟和支援抗美援朝戰爭起了重要的作用。

機械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了 1000米地質鑽機、300馬力柴油機、3000千瓦水輪發電組、 3噸蒸汽錘、直徑1米和2米的立式車床等較大和精密的設備,以及許多關鍵配件。

如為小豐滿水電站兩台7.2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的修復製造了萬伏級高壓定子線圈;為吉林石硯造幣廠的大型造幣機製造了16件直徑1600×4000毫米重7~8噸的乾燥筒配件等。

3年中試制了上千種新產品。

『肆』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有哪些

1、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雖然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但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市場、勞動力等條件。(外因)
2、本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3、洋務運動的誘導及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政策放寬。
4、受利潤刺激,中國的一些地主、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及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

『伍』 近代中國工業化的探索從什麼開始

近代中國工業化的探索從洋務運動開始。

洋務派領導了洋務運動,邁出了經濟近代化的第一步;政治近代化尚未提上議事日程。同時,由於洋務運動的需要,近代化開始由經濟領域逐漸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領域滲透。

洋務運動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模仿/實施西式工業化的運動,是一場維護封建皇權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運動。洋務運奶進了大量西方18世紀以後的科學技術成果,引入譯入了大量各類西方著作文獻,培養了第一批留學童生,打開了西學之門。

事件評價

失敗原因

包括傳統封建制度的弊端、缺乏完整的計劃、主事者見識不足、守舊人士的反對、官僚政風的敗壞等。

性質探究

洋務運動是一場由失敗的封建大地主統治階級領導的自救運動。美國漢學家芮瑪麗這樣評價這一階段的「自強」運動:「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但由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一些傑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們終於死裡求生,再延續了六十年。」

積極作用

19世紀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現了暫時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統治集團內的一些開明人士為了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自強」「求富」的措施,雖然其目的是為了擺脫「內憂外患」維護封建統治,但這一運動是符合歷史潮流的。

並且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和國防的近代化。

『陸』 中國近代名族工業產生的三種途徑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的三種途徑是洋務企業創辦、資本主義工業興起,以及民間手工工場引進機器,轉變為近代工業企業。
(一)洋務企業。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的形勢,有識之士在「師夷長技以自強」思想影響下,掀起了一場的旨在「自強」「求富」的自救運動。在此背景下,洋務企業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其性質為採用大機器生產的官辦企業。洋務運動中,產生了江南製造總局、開平煤礦、上海輪船招商局等大量洋務企業,開啟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二)資本主義工業。洋務運動後,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從1866年,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火柴業、造紙與印刷業、船舶修造業、機器製造業、采礦業等中國資本主義工業開始興起。
(三)手工工場引進機器,轉變為近代工業企業。由於鴉片戰爭打開了外國企業進入中國的大門,帝國主義列強競相在中國建工廠、設銀行、修鐵路、開礦山,同時繼續增加商品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經濟結構。在這一經濟入侵態勢刺激下,許多人紛紛呼籲,以挽救民族危機,清政府不得不諭令各省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製造」"。一大批手工工場開始引進機器,轉變為近代工業企業,使中國的民族工業獲得了初步發展。這些初步發展的民族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雖然很小,但是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的產生和發展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股新氣息。

『柒』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是如何產生的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工業開始興起。
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原因
(1)洋務運動發展民族工業是因為國家落後、挨打,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也是一直在救亡和圖存的民族主題下進行的。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了全球擴張,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甲午戰火剛剛熄滅,列強便紛紛爭做中國的債主,搶奪修築鐵路、開采礦山和建立工廠的權利,資本輸出成為帝國主義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主要方式,同時商品輸出仍然在繼續擴大,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2)甲午戰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無遺,為擴大財源,支付巨額賠款,解決財政危機,迫使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於是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熱潮。
從歷史上看,洋務運動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一個階段,其中又有兩個過程:先是官辦,以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緊接著喚醒了民眾,很多的民族企業應運而生,代表人物有侯德榜、詹天佑等。從洋務運動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構成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第一階段;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民族工業的魂魄基本形成。

『捌』 我國工業的起源以及發展歷史。。

18世紀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原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逐步轉變為機器工業,工業才最終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質生產部門。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開始現代工業的發展階段。

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以生產過程自動化為主要特徵,採用電子控制的自動化機器和生產線進行生產,改變了機器體系。

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進入80年代後,以微電子技術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導纖維、新能源、新材料和機器人等新興技術和新興工業蓬勃興起。這些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工業生產的基本面貌。



工業的地位: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工業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玖』 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或條件)

您好!我認為近代中國民族工業興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外資的侵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市場、勞動力等條件。(外因)
2、本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3、洋務運動的誘導。
4、受外資利潤刺激,中國的一些地主、商人開始投資近代工業。
如果寫道試卷上大致就這么多,也可以在後面再加上民族企業家的積極推動。
希望對您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中國近代工業如何興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肇慶錦龍奧迪4s怎麼樣 瀏覽:860
汽車放卡槽怎麼樣 瀏覽:900
寶馬後門改喇叭面板用什麼焊接 瀏覽:736
什麼是汽車維修制度 瀏覽:25
工業設計專業為什麼是工科 瀏覽:392
11年寶馬520儀表盤怎麼使用 瀏覽:395
汽車檢測違章多久自助辦 瀏覽:565
汽車發動機故障燈亮是在哪個表上 瀏覽:453
寶馬壓縮機不工作怎麼測 瀏覽:208
汽車如何播放dsd 瀏覽:404
賓士350的後剎車片怎麼換 瀏覽:799
寶馬760li怎麼樣 瀏覽:206
奧迪a6碟cd機怎麼切換 瀏覽:54
江淮汽車油箱蓋怎麼開 瀏覽:59
買一輛寶馬530要多久 瀏覽:734
沙井共和工業區怎麼去三林坡坑 瀏覽:964
海珠區工業大道哪裡房子便宜 瀏覽:11
去年奧迪a8l賣了多少台 瀏覽:992
賓士glc有哪些贈品 瀏覽:583
汽車品牌的精髓有哪些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