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後巴西是如何崛起的
巴西是金磚五國成員之一。而這5個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金磚五國覆蓋了亞、歐、非、美4大洲。這5個國家都是新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體體量較大,那麼巴西是如何崛起的呢?
第一、農業優勢
在90年代中期,巴西的汽車市場完全開放,並已成為世界第七大汽車生產國。而在巴西空中客機和波音公司,巴西航空公司是全世界民用飛機製造商。
總體來看巴西的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的出口,巴西經濟如果是要長期發展,不僅是要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進行結構改革。
㈡ 巴西的工業概況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㈢ 發展中國家巴西的航空製造業為什麼那麼發達
談起巴西,我們可能會想到2016年巴西里約舉辦的奧運會,可能會想到巴西實力強悍的足球,還可能會想到巴西的特色桑巴舞。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同樣作為金磚五國之一,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巴西的航空製造業非常發達,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航空製造業這么發達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最後,善於整合優勢資源。巴西充分的利用了全球化這項優點,許多部件都是從國外購買國外加工的,而自身只要做好技術研發就可以。這樣就避免了各項活動分散而產生的風險和壓力。
因此,綜上所述,巴西航空製造業,綜合利用多方面的優點,最終才能有這樣發達。
㈣ 巴西的經濟特點
從葡萄牙統治時期到現在四百多年在大部分時間里巴西以「單一經濟」聞名於世.1500~1550年以採集巴西木(紅色染料)為主.1532年自葡屬馬德拉群島引入甘蔗後,巴西東北沿海地帶就大量生產蔗糖,1650~1700年最盛.17世紀末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黃金與金剛石後,「採金狂」延續約150年.1850年後進入咖啡興旺期,巴西得到「咖啡國」的稱號.1880~1912年是巴西北部的橡膠興旺期,曾以天然橡膠的故鄉著稱於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才致力於產品多樣化,注重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巴西經濟發展較快.1948~1980年期間,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7%,超過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同期,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一個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農業國逐漸變成工農業國家.
1956~1961年是戰後第一個高速發展期.六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8.3%,其中工業增長10.7%,農業增長5.7%,運輸增長8.8%.僅用三年多時間在中部高原建成新首都巴西利亞,是一項振奮民族精神的重大建設.
1968~1974年是戰後第二個高速發展期.七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10.1%,其中工業增11.9%,農業增5.9%,運輸增11.7%,商業增11.0%.繼原聯邦德國、日本經濟奇跡之後,出現了「巴西經濟奇跡」.
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特別是能源危機對巴西經濟帶來不利影響.1975~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降為6.7%.由於外債累累通貨膨脹,國際收支逆差很大,巴西政府不得不採取降低增長速度的「冷卻」經濟政策.
在80年代,巴西經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81~1983年出現空前衰退的局面;1984~1987年經濟調整略見成效,生產水平有所恢復;1987~1989年又出現停滯與衰退.1980~1988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8%,其中工業下降2.5%,農業下降0.4%,服務業增長2.2%(其中郵電通訊增10.5%).90年代初巴西工業生產出現了復甦跡象,糧食生產獲大豐收.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戰後四十多年來巴西的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比.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有所下降,非物質生產部門(服務部門)的比重逐漸上升.前者由1949年的52%降為1987年的45%,後者由48%升至55%.在物質生產部門中,工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農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戰前的1939年,工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農業佔33%:1980年工業佔34%,農業佔13%.1981年巴西政府決定把農業、能源、出口部門置於國民經濟發展的優先地位,力求扭轉困難局面,使國民經濟均衡發展.
巴西由於在二次大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雖仍屬發展中國家,但卻擁有許多發達國家的特徵.巴西領土廣闊,資源極為豐富,有一定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之一.
㈤ 巴西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的主要原因
巴西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的主要原因是:氣候溫和濕潤、交通運輸便利、城市和人口集中地區。
具體解析:
1.巴西東南部人口稠密,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2.東南部地區鐵礦和煤礦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3.東南部地區臨近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海上交通便利
巴西的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行列。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
㈥ 巴西的重工業為什麼多集中在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地區
這是由於歷史原因以及地理原因,
地理原因是:聖保羅,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東南部港口城市具有地理的天然優勢,海運方便可以很方便的運來原材料,各種設備,運走產品。並且此處鄰近鐵礦,可以很方便的運來鐵礦石。
歷史原因:聖保羅,里約熱內盧一直就是巴西最繁華和人口最多的城市,重工業需要大量產業工人以及技術上的支持,巴西交於最發達的也在這兩個地區,這兩個地區可以為重工業提供大量的產業工人和技術人才,因此重工業喜歡選在這兩個地區。
㈦ 為什麼說巴西是一個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亞爾計劃」,成功控制了惡性通膨,使經濟出現了穩定增長。但財政和經常項目雙赤字問題卻日益嚴重,對外資依賴急劇加深。在東南亞和俄羅斯金融危機沖擊下,巴被迫於1999年初宣布採取浮動匯率制。雷亞爾兌美元大幅貶值。由於巴政府執行了嚴厲的財政調整措施,增收節支,巴經濟迅速走上恢復之路,2000年經濟增長達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阿根廷經濟危機和國內電力危機影響,巴經濟增幅下降至2-2.5%左右。
㈧ 急~~~~~~ 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成為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讓學生了解巴西從一個深受殖民統治的貧困落後國家如何發展成為拉美經濟最完善、最發達的國家、環境日益惡化;人口向城市高度集中所造成的城市化現象,在發展民族工業的過程中巴西建立了完善的工農業體系,成為拉美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巴西的居民主要有原殖民統治者(白人)、販賣來的奴隸(黑人),所以說可以通過對巴西的分析。第三,「熱帶雨林的危機」和「城市化問題」,這兩部分內容主要介紹了在擺脫殖民統治、研究,來認識、了解和掌握拉丁美洲的相關內容,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者為了獲得大量的生產資料,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拉丁美洲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殖民地之一。因此。通過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二部分內容實質上是講殖民統治對巴西文化、經濟,「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所要講授的主要內容有。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縮影,對巴西的學習不僅了解的是一個國家。隨著巴西的獨立,實際上也間接了解了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它的經濟發展過程、當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他們相互通婚形成的混血兒:長期以來由於受到殖民主義者的統治,巴西經濟是以農礦產品的生產為主的單一經濟: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破壞,巴西這個美洲主要國家的各項發展自始至終受到殖民統治的影響,不論是社會文化還是經濟發展都深深帶有殖民統治的烙印。所以本節內容有一根主要線索貫穿始終:殖民統治的影響。在巴西這節課中,首先介紹了「民族大熔爐的縮影」,其核心內容是,大力發展民族經濟的過程中巴西所面臨的社會與環境問題、社會背景、文化特點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發展進程和社會現狀。巴西的居民和文化是長期受到殖民統治影響的結果。其次。
巴西(拉丁美洲)的發展是從「新大陸的發現」開始的,當時、社會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先把握本節內容的脈絡和結構,這使得巴西長期受到殖民主義者的剝削和控制,經濟十分落後;第三、四部分內容實質上講殖民地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後,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㈨ 巴西的航空工業為什麼發達
因為巴西政府對巴西的航空工業十分支持,並且巴西能夠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因為定位明確,有發展的方向,所以巴西的航空工業可以如此發達。
而且巴西對於自己的發展有清晰的定位,因為知道發展大的飛機項目周期太長,所以就開始發展客機項目。然後在客機發展的比較好的時候,在開始開發新的項目,這樣的話周期短,而且很容易提高知名度。所以巴西的航空工業就是這樣找准自己的定位,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發展,最後取得成功。
㈩ 巴西鋼鐵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有優質富鐵礦,有豐富煉鐵輔料,為發展鋼鐵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巴西富產優質鐵礦 產量大 同時本國具有較多煤礦 海上石油豐富,有廉價的勞動力
鋼鐵工業發展 主要看 1鐵礦石原料 2煤礦石油資源 3便利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