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水北調東線的優缺點
1、優點
充分利用江蘇已建的江水北調工程及大運河等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較少,技術上簡單(穿黃洞早已打通),收效快。水量大;可利用京杭運河輸水,工程量小;大部分位於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施工難度小;黃河以北可以自流。
2、缺點
流經地區人口稠密,工農業生產密度大,水質較差;黃河以南地勢南低北高,需要提水。
南水北調東線是從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途徑江蘇、山東、河北三省,向華北地區輸送生產生活用水的國家級跨省界區域工程。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
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地區長期受到乾旱缺水的困擾,水資源短缺與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京、津、冀、魯地區和淮河流域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和連年發生的嚴重乾旱缺水,使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建設顯得更為緊迫。
東線工程是我國南水北調總體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72年華北大旱後,水利部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東線調水方案,1976年提出《南水北調近期工程規劃報告》上報國務院,1990年提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修訂規劃報告》。
在此期間,還完成了東線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其修訂報告;廣泛開展了有關環境影響專題研究、大型低揚程水泵的研製、穿黃工程勘探試驗以及農業灌溉節水、水量優化調度方面的研究,取得許多重要成果,為科學比選東線調水方案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