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冠鎮的歷史文化
殺豬時,把新鮮豬血用干凈的木桶裝好,加適量食鹽拌均勻後待其凝固待用。取豬大腸沖洗干凈,把花生仁炒香搗碎拌上干凈的韭菜作餡,與凝固的豬血拌勻,一同灌入豬大腸中。灌豬血前先把豬大腸一頭用水草扎緊,再從另一頭灌進豬血,灌滿後,也用水草扎牢,然後把灌滿豬血的大腸放進清水鍋中煮熟透,一般需一個小時,撈起晾乾待用。烹制煎炆釀豬紅時,先把晾冷的豬血大腸切成片狀,燒紅鐵鍋,放進花生油,再放豬血大腸小火干煎,稍出汁液後翻轉炆煮幾分鍾,便可出鍋,一道香噴噴的煎炆釀豬紅便大功告成。
客家豬紅入口香韌,耐嘴嚼,越嚼越香,嚼後豬鹵味、血香味、韭菜的清香味一同襲來,真正齒頰留香。 原料:本地光雞一隻(包括雞內臟、雞血)、本地米酒、薄荷、生薑、花生油、鹽。把雞砍成小丁,放雞丁、花生油、鹽、生薑下鍋爆炒,突然放入清水,後放入薄荷加蓋,湯佛加入米酒(多少隨各人口味),上盤。
過去當地婦女在家生孩子,等孩子落地後第一時間喝這雞酒,所以殺雞動作要快,剩下的全村每戶分一小碗,告知同村人他家生孩子了。
這道湯鮮美、補血、去風、熱情。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我局向農業部申請對信宜市「凼仔魚」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該產品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程序和條件,農業部給予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這是我省第一個被頒發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的水產品。
凼仔魚其實就是鯇魚,當地的群眾在屋邊地頭挖一口小魚塘(廣東話叫「凼仔」),養殖,便叫作「凼仔魚」。由於山裡水質清純,用山上芒葉野草、或木薯、番薯葉作飼料喂養,是純綠色環保食品,一般養殖二三年,這種魚肥而多肉,肉質堅韌嫩滑,刺大易剔,且久煮不爛,沒有腥味,宰殺後斬成塊狀,煮熟時放入醬油、黃酒、姜蔥、豉汁、陳皮、五香粉等佐料,濃香撲鼻,味道十分鮮美。
2. 信宜市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19年,下轄18個鎮,鎮隆鎮、池洞鎮、北界鎮、水口鎮、硃砂鎮、貴子鎮、懷鄉鎮、丁堡鎮、金垌鎮、洪冠鎮、平塘鎮、思賀鎮、白石鎮、錢排鎮、新寶鎮、合水鎮、大成鎮、茶山鎮。
1、鎮隆鎮
鎮隆鎮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西南部,鎮隆歷來盛產優質荔枝「糯米糍」、「桂味」等,素有「荔枝之鄉」的美稱。惠鹽、惠河、甬莞等高速公路從此經過,是惠州連接深莞的西大門。
2、池洞鎮
池洞鎮位於廣東信宜市北郊,古稱梁德、懷德、信義,為信宜歷史最久之地,先後被評為茂名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茂名市畜牧業生產第一鎮、茂名市和信宜市文明示範鎮、茂名市衛生先進鎮。境內有洛湛鐵路、包茂高速、國道207、省道352經過。
3、北界鎮
北界鎮位於廣東信宜市西南部,距信宜市區19公里,省道仙松線、達西線貫穿境內。交通、通訊方便,是城郊鎮。境內有雲合高速、省道280經過。
4、洪冠鎮
洪冠鎮位於廣東信宜市中部,距市府38公里。該鎮資源豐富,有山林18萬畝,林木蓄積量80萬立方米,水電蘊藏量1萬千瓦,有含量高、儲量大的鐵、金、銅、錫等礦產十多種。
5、錢排鎮
錢排鎮是粵西地區著名的旅遊名鎮,是著名是三華李種植基地,號稱中國三華李第一鎮。地處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44公里,東與平塘鎮、合水鎮兩鎮交界,南與高州市馬貴鎮接壤,西與大成鎮、白石鎮兩鎮毗鄰,北同洪冠鎮相連。
3. 湖南巨大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湖南巨大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是2011-09-07在湖南省婁底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婁底市經濟開發區工業園洪冠街。
湖南巨大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13005809463368,企業法人李齊家,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南巨大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重型機械、冶金成套設備、重型成套機器的研究、設計、銷售;從事貨物和技術進出口業務(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應經審批方可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貨物、技術除外);鋼材、建材、五金交電、有色金屬、焦炭、冶金產品銷售。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湖南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20060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2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湖南巨大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洪冠鎮的介紹
洪冠鎮位於廣東信宜市中部,該鎮位於市境中部,距市府38公里。面積148.9平方公里,人口4.2萬。轄大樟、藍村、雲麗、錦衣、垌尾、樓垌、垌頭、扶曹、洪勝、洪冠、洪上、中燕、翻稿、翻南1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該鎮資源豐富,有山林18萬畝,林木蓄積量80萬立方米,水電蘊藏量1萬千瓦,有含量高、儲量大的鐵、金、銅、錫等礦產十多種。依靠本地資源發展起來的工業有:小水電、采礦冶煉、石料開采、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竹器編織、金沙玉雕刻等產業。洪冠鎮是信宜市最大的松脂產區,最高年產量3200多噸。該鎮素有「南葯之鄉」的美稱,全鎮種植有肉桂、八角、益智、砂仁等葯材5萬多畝,被省定為木本葯材肉桂生產基地。全鎮發展較快的特色作物有粉蕉1.5萬畝、三華李1.5萬多畝、大肉姜3000畝,三黃雞年飼量400多萬只.年產凼仔魚800多噸,是該市粉蕉、三華李生產區和大規模的三黃雞養殖基地之一。
5. 信宜市洪冠鎮簡介
洪冠鎮是信宜市最大的松脂產區,最高年產量3200多噸。該鎮素有「南葯之鄉」的美稱,全鎮種植有肉桂、八角、益智、砂仁等葯材5萬多畝,被省定為木本葯材肉桂生產基地。全鎮發展較快的特色作物有粉蕉1.5萬畝、三華李1.5萬多畝、大肉姜3000畝,三黃雞年飼量400多萬只.年產凼仔魚800多噸,是該市粉蕉、三華李生產區和大規模的三黃雞養殖基地之一。
該鎮開辟龍玄歡樂峽漂流、中宮風景區等生態旅遊區。
該鎮位於市境中部,距市府38公里。面積148.9平方公里,人口4.2萬。轄大樟、藍村、雲麗、錦衣、垌尾、樓垌、垌頭、扶曹、洪勝、洪冠、洪上、中燕、翻稿、翻南14個管理區和1個居委會。農副產品有水稻、松脂和南肉桂、砂仁、益智、八角等名貴中葯材,是廣東木本葯材生產基地之一。中宮旅遊區有凌十八故居牆等旅遊點十多個。
洪冠鎮位於信宜市中部,離市區33公里,地處雲開大山南麓,東接錢排鎮和羅定分界鎮,南邊連白石鎮,西面毗鄰懷鄉鎮,北面與茶山鎮、貴子鎮接鑲,土地面積1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1.7萬畝。鎮行政轄區有14個村委會,99條自然村,全鎮總人口44000多人,其中農業人口
42500多人,人均耕地面積0.54畝。鎮境內多為丘陵,海拔為300-700米。這里山地肥沃,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PH值界乎於4.5-6.5之間,非常適宜各種南葯的種植。
6. 婁底市楚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婁底市楚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農產品加工和食品機械製造為主的科技型公司,位於婁底市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公司主要經營:大米、茶油、果汁、蔬菜加工、銷售;食品機械製造、銷售;水稻、蔬菜、油茶、果樹種植;農業科學技術研發、咨詢、推廣服務;勞務輸出。公司主要經營:大米、茶油、果汁、蔬菜加工、銷售;食品機械製造、銷售;水稻、蔬菜、油茶、果樹種植;農業科學技術研發、咨詢、推廣服務;勞務輸出。婁底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種生產白辣椒用的光照脫色裝置」獲國家發明專利。
法定代表人:周建中
成立時間:2011-07-06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13060000090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婁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洪冠街5號
7. 中國夏布之鄉在哪裡夏布有何特色
江西分宜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夏布之鄉」榮譽稱號.
夏布--用薴麻以純手工紡織而成的平紋布。
薴麻是製作夏布的主要原料。
薴麻是我國特產,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九十。薴麻纖維中間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左右,同時薴麻纖維含有叮嚀、嘧啶、嘌呤等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適宜紡織各類衛生保健用品,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
江西是中國薴麻四大主要產區之一,薴麻種植加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經開始從事薴麻耕種和使用手工織布。
手工夏布的紡織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中國中部的江西省分宜縣雙林鎮出產的夏布更是享有盛名,中國歷史博物館至今還保存著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從雙林調走的一匹夏布。
《詩經》上說:「東門之地,可以漚薴。」說明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用自然發酵方法加工麻料。
三國時吳國陸機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書中記薴麻「縮根地中,至春日生,不歲種也」。不歲種也,是說薴麻的是多年生草木植物,不需要每年重新栽種。這時薴麻的特性就已為人們所認識,積累了種麻經驗。
東晉偉大詩人陶淵明《雜詩》雲:「御冬足大布,粗細以應陽。」意思是冬天有粗布衣服禦寒就滿足了,夏天有粗布衣就可以遮遮太陽。可見早在東晉就有夏布生產。
南北朝的南朝,江西的手工業取得更大的進步,桑麻紡織業得發展。麻紡織技術也很先進,「亦有夜浣紗而且成布者,俗呼為雞鳴布。」
唐宋以來,江西是全國重要和薴麻產地,品種資原十分豐富。紡織品以麻、葛為主,夏布生產很發達。北宋《元豐九域志》記載當時江西進貢朝廷精品薴布的有袁州、筠州等五處。其時,宜豐等地的白薴布不僅數量大,且質量好,譽滿京華。
宋代文學家黃庭堅《上大蒙籠》詩雲:「清風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薴麻)「無土不生,其種植有撒子、分頭兩法,色有青黃兩樣。」明清時期,薴麻的種植已遍及江西各府縣廣大農村,夏布產量增多,質量精良,逐漸形成了萬載、宜黃、宜豐等夏布生產和貿易中心,產品遠銷國內外。
薴麻耕作簡便、產量高、效益好。每年於五、七、十月收剝三次。五月收的春麻質量最佳,可織精細嫩白夏布。十月收的秋麻質量較差,只能織粗夏布。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凡農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有司親臨督勸,惰不如令者罰。」(《明太祖實錄》)不種的每年要罰交麻布一匹。
民國年間,夏布、薴麻生產,不斷增長。據宜春、宜豐各地文獻統計:民國23年種薴11525畝,總產4909擔;民國26年種薴12800畝(宜豐50畝),總產15649擔,民國30年總產16600擔。
宜豐夏布,一向生產粗、細、漂白夏布三種,多產於石市、芳溪一帶。民國初年,宜豐「夏布歲出六千六百匹有奇」。民國25年《江西年鑒》載:宜豐年產夏布3.2萬匹,銷外縣2.5萬匹。 那時一匹,有長36、70、72、80尺,寬1.6,1.7,1.8,1.9尺四種規格。有六百扣、八百扣、一千二百扣三種。宜豐夏布紗質細軟,經緯成宜,邊縮平整、編織均勻,色澤清秀,不起皺折、不變形。「柔軟滑潤,平如水鏡,輕如羅綃,嫩白勻凈。」 花色品種多,有本色、漂白、染色、印花;有細色、中色、粗色,有上等、中等、下等,能適應多方面的需要。
薴麻是一種優質高產的纖維作物,它的纖維長度為棉花的6-10倍,拉比棉花大六到七倍。且吸水塊干、易散熱,製成麻布,易洗易干,透氣通風,穿著涼爽舒適。同時又適宜與羊毛、棉花、化纖混紡,製成麻滌綸、麻睛綸等,美觀耐用,即是理想的夏秋季衣料,又是工業的重要原料。麻混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很走俏,享有獨特的地位。在歐美各國,麻製品衣料是高檔商品。在日本,麻紡織品比棉紡織品價格高好幾倍。
今天,紡織業雖已高度發達,但夏布作為蚊帳布、托肩布、漁業工業用布等,仍然具有廣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