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

如何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

發布時間:2022-04-22 19:21:09

Ⅰ 如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振興實體經濟意見建議

指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擴大出口、降低成本、節約能耗、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和三廢治理、勞保安全等目的,採用先進的、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等對現有設施、生產工藝條件進行的改造。實踐證明,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僅具有投資少、工期短、見效快等特點,而且不需要再鋪新攤子,能有效避免重復建設,同時還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改變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

Ⅱ 傳統工業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傳統工業又稱夕陽工業。主要為西方經濟學家使用,指經濟發達國家的整個工業中,其地位逐漸下降的工業部門。主要是傳統的基礎工業,如鋼鐵、汽車、建築、紡織、橡膠、造船以及與它們相關的一些附屬工業部門,20世紀70年代後,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日益頻繁,導致許多傳統的工業部門相繼衰落,如開工嚴重不足,產品市場萎縮,從而在整個社會生產中的比重不斷下降。傳統工業大多是工業革命後機器大工業發展的鼎盛標志。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結構的發展需要,新興工業不斷興起,發展迅速,如石油化工、合成材料、電子技術、原子能、宇航工業等,極大地沖擊和改變了原有的工業結構,使傳統工業生產停滯不前,甚至衰退。但傳統工業目前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經濟中仍佔主要地位,在較短時間內還不可能為新興工業所取代。在發展中國家,傳統工業仍處於興起、興盛時期,尚待大力發展。故傳統工業只是一個相對概念。通過引入、採用新技術,對其進行改造,提高生命力,是傳統工業繼續發展、適應工業現代化要求的重要途徑。在區域工業發展規劃中,必須重視對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與引導,重視其在現代工業結構中的地位與特點,在許多落後的地區經濟發展中,傳統工業仍將是工業發展的主體。

Ⅲ 如何加快轉型升,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跑出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度。
在利用大數據手段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新興產業同樣重要。按照「長期發展與短期增長兼顧、存量穩定與增量提升並重」的原則,聚焦健康醫葯、裝備製造、磷煤化工、鋁及鋁加工、特色食品等領域,培育新興產業、改造傳統產業。

Ⅳ 如何利用新技術,尤其是工業技術改造我國傳統的製造業

第一,引導地方政府不要片面追求GDP的增長。若干年來我們主要以GDP增長和財政收入增長作為考核各級政府政績的主要標志,客觀上鼓勵了地方政府不顧能源消耗、資源消耗、環境惡化,單純追求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同時,財政收入又主要來源於稅收,這又鼓勵了地方政府盲目發展增值稅源豐富的傳統製造業(傳統製造業鏈條長,可以多環節征稅)。這就使得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關注傳統製造業的產值增長。為促使地方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轉變傳統製造業的增長方式,中央政府對於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就需要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考核指標體系。
第二,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一大重要的理論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既相區別、又有聯系。「轉變發展方式」包括「三個轉變」:一個轉變是需求結構的調整,即將經濟增長由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為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以實現經濟長期、均衡、持續的增長。一個轉變是供給結構的調整,即將經濟增長由最近幾年主要靠第二產業帶動,向第一、二、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一個轉變是將經濟增長由過分依靠物資資源消耗,轉變到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方向上來。這實際上就是過去講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它是改善生產要素的質量,優化生產要素的組合,通過集約化方式來促進經濟增長。可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比「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涵更為豐富,既包含了九五計劃關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基本思想,又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思想進行了新的拓展。
客觀地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本意是要「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而如果僅僅是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勞動者素質提高,顯然還不能更為實質地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因為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主要著力點在微觀層面(企業)。事實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還需要找到宏觀層面的著力點,而「十七大」找到了,這就是整個經濟的需求結構的調整和供給結構的調整。只有將技術進步、改善管理和勞動者素質提高,與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的調整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加快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在傳統製造業更是這樣。因為我國傳統製造業的粗放增長,除了前文提到的幾個原因之外,還有需求和供給方面的結構性障礙。
在需求方面,與其他行業相似,傳統製造業過去也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增長,如果轉變為消費、投資、出口三者協調拉動,並藉助合理的政策將社會對傳統製造業產品的消費引導到適當的品種和技術含量,才會從需求的角度拉動傳統製造企業注重技術創新與進步。在供給方面,過去傳統製造業所佔市場份額較大,將經濟增長由最近幾年主要靠第二產業(含傳統製造業)帶動向第一、二、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傳統製造業的市場空間相對變小了,那它就得依靠創新謀生存、謀增長。可見,從轉變發展方式的廣泛內涵去思考傳統製造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問題,更有助於「推、拉」傳統製造業轉變增長方式。因此,未來我們更多地應在「轉變發展方式」中「轉變傳統製造業的增長方式」。
第三,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過程中「轉變增長方式」。傳統製造業屬於工業,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謂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二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三是節能降耗與環保;四是同時加強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我國傳統製造業的粗放增長根深蒂固,也必須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轉變增長方式。
一是要用高新技術(包括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在企業層面,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的產品設計、材料性能、工藝過程、技術裝備、生產控制、質量監測、企業管理等等,以提升企業的製造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在產業層面,政府應對採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進行系統規劃,引導改造進程。特別是,一些傳統製造業內部各亞類之間存在緊密的價值鏈、供應鏈關系,如果改造進程安排不協調,就可能影響改造的整體進程、效果和效率。
二是要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升傳統製造企業的管理水平。本文研究的14個傳統製造業總體管理水平偏低,這既表現在企業制度上,又表現在現代管理方法和計算機手段的採用上。因此,如能加快使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製造業的管理工作,一方面,這將有助於提升傳統製造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業要實施信息化管理之前必須對業務流程、企業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法等進行規范與提升,這更有助於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三是傳統製造業要在節能降耗與環保方面做大文章、做好文章。在中國當今製造業生產過程中的能耗物耗與環境污染總量中,傳統製造業的「貢獻」佔了主要部分。在傳統製造業中,僅鋼鐵工業,2004年耗能即佔全國能耗總量的15%,耗新水占工業耗新水總量的14%,佔用運力佔全社會貨運量的6%,工業粉塵年排放量占工業粉塵排放量的14%。2005年,石化工業排放的工業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分別佔全國工業「三廢」排放總量的16%、7%和5%。如將整個傳統製造業這些方面的情況加總,則其在中國能耗物耗與環境污染總量中所佔的比例更大。因此,應將節能降耗減污視為傳統製造業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內容和要求。
四是要結合傳統製造業的高新技術改造,調整傳統製造業的產業結構,結合發展現代服務業,改善相關基礎設施。我國傳統製造業長期粗放增長,內在結構缺陷也是一個原因。例如,亞類產業之間價值鏈、供應鏈缺少優化設計,很少引入環境無害和清潔生產方式,同類企業的產業組織落後,產業集中度不高等等。故在對傳統製造業進行高新技術改造時,也應結合改造而調整亞類行業內部結構。另外,傳統製造企業的生產性服務普遍內化、效率不高,而現在國際上的企業生產性服務普遍專業化、外部化,甚至採取外包方式,故對傳統製造業進行改造,也應關注對企業服務性業務的剝離、專業化和整合提升。還有,多數傳統製造企業建廠時間較長,基礎設施陳舊落後,要整體提升傳統製造業的效率與效益,也應關注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的基礎設施。

Ⅳ 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關鍵是必須用微電子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機電一體化設備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系統;用智能化、柔性化的設備來武裝各個產業,通過大量使用機電一體化設備改造傳統產業;
特別要在圍繞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新葯、新材料和新能源、精細化工、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應用軟體產品、石油深加工產品、生物制葯及系列產品、環保工程技術設備等高新技術產品,把改造傳統產業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加快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傳統工業現代化。
1、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為基礎,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這種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開發難度很大,但一旦開發成功,卻具有高於一般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高新技術產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產品的主導技術必須屬於所確定的高技術領域,而且必須包括高技術領域中處於技術前沿的工藝或技術突破。根據這一標准,目前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三大領域。
3、高新技術產業化所形成的新型產業,被稱為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就是由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等所形成的企業群或企業集團的總稱,它是把生產過程和最終產品建立在堅實的高新技術基礎之上的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

Ⅵ 你知道我們是如何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嗎手工業改造實質是什麼

您好!這是我的答案,不知道有沒有用處: 1953年,成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農業合作化運動,推動力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書上的寫的,還有在1956年時,已經有90%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比如,1953年成立的制剪生產合作社,1956年時張小泉剪廠應因此誕生。如果還有疑問,可以查閱八年級下冊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五課三大改造的內容。

Ⅶ 蘇聯是怎樣對工業化進行改造的

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中化。詳見下文。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廢除封建所有制和資本主義所有制,實現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技術改造,建立社會主義經濟。
蘇聯人民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這一歷史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1.蘇維埃政權初期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時期包括從1917年11月開始到1918年夏。蘇維埃國家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命脈,為逐步實現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奠定了初步基礎。
2.為了粉碎敵人的猖狂進攻,保衛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被迫採取一系列特殊的經濟政策,即「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這種政策措施,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積極性,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加劇了由於戰爭破壞所造成的後果,使生產大幅度下降。戰爭結束後在農民和工人中產生了不滿情緒。1921年春蘇維埃國家遭到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於是決定實行新經濟政策。

3.實行新經濟政策和恢復國民經濟時期這一時期包括從1921年春到1925年底。新經濟政策是蘇維埃國家採取的逐步實現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政策。
由於實行了新經濟政策,蘇聯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與發展。到1926年超過戰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4.實現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時期這一時期包括從1926年至1937年。在國民經濟恢復以後,蘇聯著手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實行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國家工業化:1926年,蘇聯開始實行以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它要求用自己生產的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改造整個國民經濟,建立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和強大的國防。
蘇聯的經濟建設事業,是根據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提出的政治經濟總任務有計劃地進行的。自1928年起,蘇聯開始實行發展社會經濟的五年計劃。1928~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基本任務是在蘇聯建立強大的重工業,以便在社會主義基礎上改組整個國民經濟。1933~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完成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和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建成社會主義社會。蘇聯人民經過艱苦的努力,兩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都勝利完成了。
由於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蘇聯工業和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工業國變為社會主義的工業國。
農業集體化:在20年代的蘇聯農業中已有少量的合作社組織,但蘇聯農業集體化主要是通過1929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盤集體化運動實現的。在全盤集體化運動中整村、整鄉、整區的農民加入集體農庄(農業勞動組合),消滅了富農階級。到1934年基本上實現了農業集體化。
集體化的實現和社會主義農業制度的確立,消滅了蘇聯最後一個剝削階級──富農階級,推動了農業技術改造,改善了農民的勞動條件,提高了農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集體化農業為工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糧食、原料、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保證了工業化的迅速實現。另一方面,工業為農業供應日益增多的機器、拖拉機、汽車和其他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工業和農業建立起新的結合,工農聯盟在新的基礎上得到加強。
到1937年,蘇聯基本上完成了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的建立,實現了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成為能夠供給本國經濟和國防所必需的技術裝備的經濟獨立的國家。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達到美國的32.7%,超過了德國、英國和法國。按工業生產量說,蘇聯從革命前佔世界第5位躍居到世界第2位。不少工業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但是按人口平均計算,仍落後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蘇聯在資本主義包圍的國際環境下,經過20年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到1937年完成了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主要任務,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5.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准備衛國戰爭時期從1938年起,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被戰爭所中斷。盡管如此,在戰前蘇聯經濟還是得到進一步發展。隨著生產的發展,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Ⅷ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如何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合作化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與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合作化。但手工業又有許多與農業不同的特點,如手工業個體經濟是商品經濟,生產活動離不開市場,兼跨城鄉以城鎮為主;行業眾多,經營靈活。這些特點客觀上要求對手工業的改造應當採取有別於對農業改造的一些方針政策。 首先,採取了同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改造相同的「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 其次,在對於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步驟上和形式上,採取了從供銷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級,逐步變了手工業的生產關系。從組織形式來看,首先建立帶有社會主義因素的手工業生產小組,然後,過渡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供銷合作社,再到社會主義性質的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底,基本上實現了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其三,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堅持說服教育、典型示範和國家援助的辦法,不斷提高手工業勞動者的社會主義覺悟,逐步引導他們在自願互助的基礎上聯合起來。手工業合作化基本實現,大大促進了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並為手工業逐步進行技術改造創造了條件。

Ⅸ 物聯網從哪些方面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升級

物聯網技術已經被列入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突破領域,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不僅是新興產業培育的重要內容,而且對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經濟循環發展,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大力推動物聯網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應用,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信息化水平、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對於傳統企業,可將物聯網技術應用集成至自身的產品中,以實現產品升級,提升附加值與競爭力,產生更多市場與物聯網產業相關的延伸產業。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提升改造傳統製造業的研究相對較多,本文主要從農產品生產和物流、旅遊等服務業領域,研究分析物聯網技術對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的影響和發展模式。
一、農產品生產智能管理
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和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是關繫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方的關注。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對加強農產品生產職能管理,促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應用物聯網技術實施農產品生產智能管理的作用
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使農業生產的精細化、遠程化、虛擬化、自動化成為可能,實現農業相關信息資源的搜集、檢測和分析,為農業生產者、農業生產流通部門、政府管理部門提供及時、有效、准確可靠的資源管理和決策支持服務。
一是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農產品的智能化培育控制。通過使用無線感測器網路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對農田、溫室以和飼養場等的生態環境的監測,及時、精確地獲取農產品信息,幫助農業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准確地鎖定發生問題的位置,並根據參數變化適時調控諸如灌溉系統、保溫系統等基礎設施,確保農產品健康生長。
二是利用物聯網可以實現農產品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監控。物聯網使農產品的流通過程及產品信息的可視化、透明化成為現實,如利用感測器對農產品生長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和數據化管理;

Ⅹ 改造傳統優勢產業有哪些具體措施

完善涉企資金管理機制、實施差異化的財政政策、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
一是改造提升裝備製造業。抓緊實施一批先進裝備製造業專項,大力發展先進煤礦機械、先進工程機械和精密數控機械裝備產業,加大先進礦山裝備製造業高端技術和產品研發應用,盡快形成一批有影響、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

二是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圍繞可再生能源應用綜合創新示範區創建,依託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和河北華美等龍頭產業,圍繞太陽能光伏產業、風機關鍵部件及整機研發製造、生物質能源利用等優選主題,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推進新能源和信息產業發展。

三是改造提升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加大優良品種、農業節水、高效種養等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圍繞雜交穀子、葡萄、牛乳等特色農產品,積極引進和實施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不斷延伸農業產業化鏈條。

閱讀全文

與如何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路上刮蹭別人車處理要多久 瀏覽:820
工業吸塵器內網如何安裝 瀏覽:881
斯柯達牌汽車哪個國家生產 瀏覽:219
濟南工業南路哪裡有賣傢具的 瀏覽:452
奧迪a3燈怎麼關閉 瀏覽:840
奧迪q7如何激活千斤頂 瀏覽:200
汽車右上角貼哪個牌子 瀏覽:87
汽車大線壞了怎麼修 瀏覽:632
賓士內飾哪裡有賣的 瀏覽:432
哪個汽車不被噴 瀏覽:337
賓士e300的油箱能裝多少升 瀏覽:446
汽車空調ac溫度感測器是多少正常 瀏覽:197
嘉定汽車過戶在哪裡 瀏覽:536
上海恆大汽車工廠叫什麼 瀏覽:744
寶馬車主俱樂部轉人工審核要多久 瀏覽:906
賓士後驅為什麼不造了 瀏覽:570
賓士cla鎖車如何留個縫 瀏覽:267
海陽瑞浦工業屬於哪個村 瀏覽:762
吉林省哪個市工業比較多 瀏覽:366
從成都東如何到萬安工業園 瀏覽: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