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領域如何使用綠色能源

工業領域如何使用綠色能源

發布時間:2022-04-22 14:58:35

A.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如何實現循環經濟(農業呢)

循環經濟包括清潔生產(工業)和生態農業。
一、循環經濟與傳統經濟
傳統經濟是「資源-產品-廢棄物」的單向直線過程,創造的財富越多,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廢棄物就 越多,對環境資源的負面影響也就越大。
循環經濟則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使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相互和諧,促進資源永續利用。 因此,循環經濟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經濟模式的根本變革。其基本特徵是:
在資源開采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
在資源消耗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廢棄物產生環節,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
在再生資源產生環節,要大力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舊資源。
在社會消費環節,要大力提倡綠色消費。
一句話,傳統經濟是消耗資源,產生污染。循環經濟盡量做到全環節的無污染,循環利用。

二、實現的三條技術路徑
(一)資源的高效利用。
資源效率的提高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提高資源的利用水平和單位要素的產出率。
1、在農業生產領域,一是通過探索高效的生產方式,集約利用土地、節約利用水資源和能源等。如推廣套種、間種等高效栽培技術和混養高效養殖技術,引進或培育高產優質種子種苗和養殖品種,實施設施化、規模化和標准化農業生產,都能夠提高單位土地、水面的產出水平。通過優化多種水源利用方案,改善溝渠等輸水系統,改進灌溉方式和挖掘農藝節水等措施,實現種植節水。通過發展集約化節水型養殖,實現養殖業節水。二是改善土地、水體等資源的品質,提高農業資源的持續力和承載力。通過秸稈還田、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等先進實用手段,改善土壤有機質以及氮、磷、鉀元素等農作物高效生長所需條件,改良土壤肥力。利用酸鹼中和原理和先進技術改造沿海的鹽鹼地,或種植特效作物對鹽鹼地進行長期土壤改良,提高鹽鹼地的可種植性。控制農葯用量,嚴禁高毒農葯,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膜,推廣可降解農膜,減少其對土壤的侵蝕;畜禽養殖排泄物採取生態化處理,減少其對水體污染。適時調整放養密度和品種、合理投餌與施肥,防止養殖水域和灘塗的水質與塗質惡化。減少使用抗生素等葯物,保證農作物產品和畜禽產品滿足健康標准。
2、在工業生產領域,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主要體現在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資源的綜合利用等方面,是通過一系列的「高」與「低」、「新」與「舊」的替代、替換來實現的,圍繞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過高效管理和生產技術替代低效管理和生產技術、高質能源替代低質能源、高性能設備替代低性能設備、高功能材料替代低功能材料,高層工業建築替代低層工業建築等來促進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圍繞資源的合理利用,在一些生產環節用余熱利用、中水回用,零部件和設備修理和再製造,以及廢金屬、廢塑料、廢紙張、廢橡膠等可再生資源替代原生資源、再生材料替代原生材料等資源化利用等以「低」替「高」、「舊」代「新」的合理替代,實現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
3、在生活消費領域,提倡節約資源的生活方式,推廣節能、節水用具。節約資源的生活方式不是要削減必要的生活消費,而是要克服浪費資源的不良行為,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
(二)資源的循環利用。
通過構築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建立起生產和生活中可再生利用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道,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減少向自然資源的索取,在與自然和諧循環中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1、在農業生產領域,農作物的種植和畜禽、水產養殖本身就要符合自然生態規律,通過先進技術實現有機耦合農業循環產業鏈,是遵循自然規律並按照經濟規律來組織有效的生產。包括:一是種植——飼料——養殖產業鏈。根據草本動物食性,充分發揮作物秸稈在養殖業中的天然飼料功能,構建種養鏈條;二是養殖——廢棄物——種植產業鏈。通過畜禽糞便的有機肥生產,將豬糞等養殖廢棄物加工成有機肥和沼液,可向農田、果園、茶園等地的種植作物提供清潔高效的有機肥料;畜禽糞便發酵後的沼渣還可以用於蘑菇等特色蔬菜種植;三是養殖——廢棄物——養殖產業鏈。開展桑蠶糞便養魚、雞糞養貝類和魚類、豬糞發酵沼渣養蚯蚓等實用技術開發推廣,實現養殖業內部循環,有利於體現治污與資源節約雙重功效;四是生態兼容型種植——養殖產業鏈。在控制放養密度前提下,利用開放式種植空間,散養一些對作物無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產動物,有條件地構築「稻鴨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雞等種養兼容型產業鏈,可以促進種養兼得;五是廢棄物——能源或病蟲害防治產業鏈。畜禽糞便經過沼氣發酵,產生的沼氣可向農戶提供清潔的生活用能,用於照明、取暖、燒飯、儲糧保鮮、孵雞等方面,還可用於為農業生產提供二氧化碳氣肥、開展燈光誘蟲等用途。農作物廢棄秸稈也是形成生物質能源的重要原料,可以加以挖掘利用。
2、在工業生產領域,以生產集中區域為重點區域,以工業副產品、廢棄物、余熱余能、廢水等資源為載體,加強不同產業之間建立縱向、橫向產業鏈接,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再生利用。如圍繞能源,實施熱電聯產、區域集中供熱工程,開發余熱余能利用、有機廢棄物的能量回收,形成多種方式的能源梯級利用產業鏈;圍繞廢水,建設再生水製造和供水網路工程,合理組織廢水的串級使用,形成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產業鏈;圍繞廢舊物資和副產品,建立延伸產業鏈條,可再生資源的再生加工鏈條、廢棄物綜合利用鏈條以及設備和零部件的修復翻新加工鏈條,構築可再生、可利用資源的綜合利用鏈。在生活和服務業領域,重點是構建生活廢舊物質回收網路,充分發揮商貿服務業的流通功能,對生產生活中的二手產品、廢舊物資或廢棄物進行收集和回收,提高這些資源再回到生產環節的概率,促進資源的再利用或資源化。
(3)廢棄物的無害化排放。
通過對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減少生產和生活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農業生產領域,主要是通過推廣生態養殖方式,實行清潔養殖。運用沼氣發酵技術,對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進行處理,化害為利,生產製造沼氣和有機農肥;控制水產養殖用葯,推廣科學投餌,減少水產養殖造成的水體污染。探索生態互補型水產品養殖,加強畜禽飼料的無害化處理、疫情檢驗與防治;實施農業清潔生產,採取生物、物理等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農葯的使用量,降低農作物的農葯殘留和土壤的農葯毒素的積累;採用可降解農用薄膜和實施農用薄膜回收,減少土地中的殘留。
在工業生產領域,推廣廢棄物排放減量化和清潔生產技術,應用燃煤鍋爐的除塵脫硫脫硝技術,工業廢油、廢水及有機固體的分解、生化處理、焚燒處理等無害化處理,大力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液和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擴大清潔能源的應用比例,降低能源生產和使用的有害物質排放。
在生活消費領域,提倡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消費方式,培養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

附:高中地理課本豬——沼——田,那就是循環經濟在農業上的例子。
工業例子有一道題,葡萄生產葡萄酒,然後葡萄皮製葯。。。

B. 如何推動新興清潔能源發展

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

在全球面臨的能源短缺大環境下,鑒於化石燃料資源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加速消耗,必須找到一個產品來替代自然界緩慢消耗的碳和能量循環,以此解決能源、資源和環境問題,甲醇則是一個非常適合的能源和碳循環的載體。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著名有機化學家喬治.奧拉曾撰寫了《跨越油氣時代——甲醇經濟》,論述了利用甲醇作為當今日益短缺的礦物燃料的替代品可行性問題,針對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提出了一個解決能源問題的新概念:甲醇經濟,作為應對後油氣時代能源問題的一條解決途徑。

什麼是甲醇經濟?甲醇經濟的進展如何?我國的甲醇經濟的現狀與未來怎麼樣?這一系列問題,成了國內專家深入研究的熱點。而國內一些企業也開始涉足其中,致力研發、生產新興清潔能源。

新興清潔能源的優勢

早在10年前,作為我市的工業大區之一,涪陵區就開始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新能源的開發利用。2014年,涪陵區引進重慶市大為能源有限公司落戶,並與重慶大學、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聯合組建甲醇應用工程研發中心,重點研發醇基混合燃料,正式向新興清潔能源市場進軍。

醇基混合燃料的特點在哪裡?作為新興清潔能源,在市場應用方面有哪些優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醇基混合燃料主要由甲醇構成,具有安全、經濟、環保、節能、可再生五大優勢。產品以甲醇為主要原料,與核心添加劑配製而成。其主要特點在於能夠提高火焰的溫度,使火焰溫度達到1400°C。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無煙、無塵、無刺激性味道,實現了高清潔高環保和節能減排。產品以液態儲存,較氣體燃料所需的壓力低,降低了儲存的風險。

醇基混合燃料面市後,得到我市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肯定。2013年,市安監局、市經信委、市科委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推廣使用醇基混合燃料及促進行業安全發展的意見》,決定在我市大力推廣應用醇基混合燃料。

醇基混合燃料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到目前為止,醇基混合燃料已經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大大緩解了石油和液化氣資源緊缺的緊張局勢,在餐飲、熔煉、陶瓷、玻璃、烘烤等行業領域開始廣泛使用。

醇基混合燃料的發展

醇基混合燃料走向市場,是甲醇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五礦進出口商會專家表示,甲醇經濟在我國已經快速發展。

相關數據統計,截止2012年底,我國的甲醇經濟產值達到1936億元左右。到目前為止,甲醇投資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大型裝置投資還在加快。

預計「十二五」期間,甲醇裝置投資將達到2214億元,未來15年甲醇產能將突破2億噸以上,甲醇經濟產值將達到1萬億左右。

市安監局局長助理金正德表示,醇基混合燃料比液化氣安全,至今為止還沒有發生過一起爆炸事故。希望專家們能夠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為醇基混合燃料的發展「把脈」獻策。

據了解,醇基混合燃料除了在我市應用之外,還在福建、廈門、湖北等地廣泛推廣使用。

C. 綠色能源有哪些呀

綠色能源有

綠色能源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地熱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這些能源。

綠色能源消耗後可得到恢復補充,不產生或極少產生污染物。如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水能,地熱能,氫能等。中國是國際潔凈能源的巨頭,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風力與環境科技公司的發源地。

在生產及消費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氣等)和利用清潔能源技術處理過的化石能源。

核能雖然屬於清潔能源,但消耗鈾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投資較高,而且幾乎所有的國家,包括技術和管理最先進的國家,都不能保證核電站的絕對安全。

綠色能源

人們常常提到的綠色能源,如太陽能、氫能、風能等,但另一類綠色能源,就是綠色植物給我們提供的燃料,我們就管它叫做綠色能源,又叫生物能源或物質能源。其實,綠色能源是一種古老的能源,千萬年來,我們的祖先都是伐樹、砍柴燒飯、取暖、生息繁衍。

這樣生存的後果是給自然生態平衡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沉痛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利用生物能源,維持人類的生存,甚至造福於人類,必須按照它的自然規律辦事,既要利用它,又要保護它,發展它,使自然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但在綠色能源中,另一種資源是草類。

據統計資料表明,目前世界上的草場面積有26億公頃,絕大部分是天然草場。它既能放牧,又是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樂園。還有一部分草場專為牲畜越冬提供飼料,極少部分的草場才是為人們生活提供燃料的。

近年來,由於廣大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氣化程度也在不斷地提高,大多數農民們的燃料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許多農民朋友,冬季取暖不再用柴火燒炕,而是電熱毯一插溫暖如春,做飯也不再燒柴、燒秸稈了,而是用上了蜂窩煤爐、液化氣灶以及沼氣。

即使燒秸稈,也是邊遠山區極少一部分,或個別農家。而大量的秸稈堆放在田間,成堆成山,有的甚至侵佔了農田。因此,有的農民在田間大量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污染,甚至影響高速路行車和飛機起降。

D. 綠色能源的資料(急用)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電力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當使用電燈、電視、電冰箱、空調等電器時,也許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電力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實際燃煤發電對環境的破壞是很大的。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號溫室氣體的排放大國,而常規電力生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發電,已經成為我國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而且燃煤還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當我們使用常規電力時,我們其實是間接的污染者,因為我們對電力的需求才產生了供給,從而間接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同時我們又是污染的受害者。

北京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城市,特別作為一個正在申辦奧運會的城市,應該向世界展示北京改善環境的能力和行動。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北京的用電結構非常不合理,幾乎沒有使用綠色電力,北京每年的用電量將近300億度,94%來自於燃煤發電。北京市近郊有九家發電廠,除了兩家水力發電廠外,其餘均為火力發電廠,新建的三河火電廠距市中心只有50公里。據統計1998年北京發電廠消耗原煤591.62萬噸,佔全市1998年消耗原煤總量2677.7萬噸的20%以上;燃油38.19萬噸,燃氣21119萬立方米,並且每年要排放二氧化碳將近1035萬噸,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14.6萬噸,幾乎佔全市工業排放總量的一半;此外,燃煤發電廠需要消耗大量水資源,沖灰水的排放及重金屬汞等污染物的排放對水體造成的污染也是殛待解決的問題,這對原本就缺水的北京地區來說,無疑是十分嚴峻的。
北京地區的外購電基本上來自內蒙古、山西等地的火力發電,這些火力發電自然在當地也造成不可忽視的環境污染。
北京目前正在積極申請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並提出了響亮的綠色奧運的口號。北京市政府也表示出極大的決心要改善北京環境狀況,讓奧運的天空變藍。
眾所周知悉尼綠色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環境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更為世人所稱道。能源保護和可更新能源的利用被他們列為環保的首要目標。在悉尼奧運村,建設者採用了太陽能技術,使奧運村成為真正的綠色村落。沿著奧運大道步向主體育場一側,一?quot;長"得像長頸鹿的太陽能塔直沖雲霄。這是奧運村的供電設備,可以滿足全部體育場館的照明。
綠色北京也需要綠色能源,而且北京周邊省份不乏綠色能源的供應。內蒙古地區就有著豐富的風能資源,其風能儲量可達10.1 億千瓦,從1989年到1999年,內蒙古共實施了12個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45375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億度。因此內蒙古風電公司完全有能力向北京提供優質可靠的綠色電力。內蒙古地區的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是北京近年來沙塵暴加強的原因之一,如果能通過風電帶動內蒙經濟的發展,對改善內蒙地區的生態環境將大有裨益,無疑也將對北京環境的改善起到重大作用。因此相比悉尼奧運村太陽能的利用意義,綠色電力對北京意義的更為深遠。而與北京相鄰的內蒙古有著豐富的風能資源,目前其風力發電的年發電量已達到了1億度,完全有能力向北京提供優質可靠的綠色電力。

綠色電力實際上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機會選擇對環境有益的綠色能源消費,他們只需要付出比常規電力稍高一點的價格就可保護環境,也間接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選擇使用綠色電力的行為更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身體力行。 大力提倡使用綠色能源,有效控制北京及周邊地區新建燃煤電場,是根治環境的明智選擇。
使用常規電力,意味著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和污水。
使用綠色電力,意味著享受清新的空氣和清潔的水。太陽能
太陽是一個巨大、久遠、無盡的能源,同時也是許多能源的來源。盡管太陽輻射到地球大氣層的能量僅為其總輻射能量(約?3.75×1026W)的22億分之一,但已高達173,000T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鍾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500萬噸煤。 地球上的風能、水能、海洋溫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質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來源於太陽;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從根本上說也是遠古以來貯存下來的太陽能,所以廣義的太陽能所包括的范圍非常大,狹義的太陽能則限於太陽輻射能的光熱、光電和光化學的直接轉換。 太陽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的資源豐富,既可免費使用,又無需運輸,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但太陽能也有兩個主要缺點: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強度受各種因素(季節、地點、氣候等)的影響不能維持常量。這兩大缺點大大限制了太陽能的有效利用。

地熱能
地熱能是來自地球深處的可再生熱能,它起源於地球的熔融岩漿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其利用可分成地熱發電和直接利用兩大類。 地熱能的儲量比目前人們所利用的總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構造板塊邊緣一帶、該區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發區。如果熱量提取的速度不超過補充的速度,那麼地熱能便是可再生的。地熱能在世界很多地區應用相當廣泛,據估計,每年從地球內部傳到地面的熱能相當於100PW·h。 不過,地熱能的分布相對來說比較分散,開發難度較大。

風能
風是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處受熱不同,生溫差,從而引起大氣的對流運動形成風。據估計到達地球的太陽能中雖然只有大約2%轉化為風能,但其總量仍是十分可觀的。全球的風能約為2.74X109MW,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X107MW,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
風能是一種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無污染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對沿海島嶼,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地廣人稀的草原牧場,以及遠離電網和近期內電網還難以達到的農村、邊疆,作為解決生產和生活能源的一種可靠途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即使在已開發國家,高效潔凈的風能也日益受到重視。

海洋能
大海,不僅為人類提供航運、水源和豐富的礦藏,而且還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它將太陽能以及派生的風能等以熱能、機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裏,不像在陸地和空中那樣容易散失。
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過各種物理過程接收、儲存和散發能量,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溫度差、鹽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於海洋之中,分述如下:
潮汐與潮流能來源於月球、太陽引力,其他海洋能均來源於太陽輻射,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1%,太陽到達地球的能量,大部分落在海洋上空和海水中,部分轉化成各種形式的海洋能。
海水溫差能是熱能,低緯度的海面水溫較高,與深層冷水存在溫度差,而儲存著溫差熱能,其能量與溫差的大小和水量成正比。
潮汐、潮流,海流、波浪能都是機械能,潮汐能是地球旋轉所產生的能量通過太陽和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傳遞給海洋的,並由長周期波儲存的能量,潮汐的能量與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潮流、海流的能量與流速平方和通流量成正比;波浪能是一種在風的作用下產生的,並以位能和動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儲存的機械能,波浪的能量與波高的平方和波動水域面積成正比。
河口水域的海水鹽度差能是化學能,入海徑流的淡水與海洋鹽水間有鹽度差,若隔以半透膜,淡水向海水一側滲透可生滲透壓力,其能量與壓力差和滲透流量成正比。因此各種能量涉及的物理過程開發技術及開發利用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生物能
生物質是指由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生物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一種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種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是獨特的,它是貯存的太陽能,更是一種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轉化成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
據估計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達2x1011t,含能量達3x1021J,因此每年通過光合作用貯存在植物的枝、莖、葉中的太陽能,相當於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能是第四大能源,生物質遍布世界各地,其蘊藏量極大。世界上生物質資源數量龐大,形式繁多,其中包括薪柴,農林作物,尤其是為了生產能源而種植的能源作物,農業和林業殘剩物,食品加工和林?品加工的下腳料,城市固體廢棄物,生活污水和水生植物等等。

氫能
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因為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製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可以直接從地下開采,這種能源總有枯竭的一天,而氫能若能從中生產,則可望能抒解能源危機的警戒。
在自然界中,氫已和氧結合成水,必須用熱分解或電分解的方法把氫從水中分離出來。燃料電池即是將氫與氧直接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與水,一個步驟就可發電,發電較傳統方式有效率。商品化後,這樣的發電系統不但適合一般家庭使用,其副產品所產生的熱水,大約在攝氏40到60度間,相當適合家庭洗澡與廚房利用,一舉兩得。
如果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燃燒所產生的熱或所轉換成的電支分解水制氫,那顯然是劃不來的。現在看來,高效率的制氫的基本途徑,是利用太陽能。如果能用太陽能來制氫,那就等於把無窮無盡的、分散的太陽能轉變成了高度集中的乾凈能源了,其意義十分重大。

E. 怎樣減少碳排放

1、採取化石能源的替代技術積極應對,主要包括清潔能源替代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新能源技術。

2、提高能效,進而通過減少能耗實現削減CO2排放。採取清潔生產等技術來提高能效,特別是煤炭的清潔利用技術在未來15年中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效技術不僅減少能源利用、減少排放、提高成本效益,還能通過技術轉移發揮更大潛力。

在農業方面,提高化肥利用率。在保證作物產量的前提下,實現減少化肥消耗量,對於減少化肥生成過程中的CO2排放和保護環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運用稅收等財政金融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技術改造進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的作用。

4、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增加陸地生態系統碳吸收,即造林、林地恢復、豐產林管理、採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蟲害控制等可增加森林固碳量,減少碳排放。及合理的農業管理措施(包括平衡施肥、合理種植、增加秸稈還田、少耕免耕等)和減少土壤侵蝕能大大提高農業土壤固碳量。

5、人類生活消費中減少碳排放。居民的生活用能具有巨大的節約空間,在基本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單是在住房、汽車、摩托車和家用電器節能這幾項就可以節約能源2176.3萬噸標准煤,佔2002年居民生活行為用能的11.0%,相當於每年減少1628.8噸碳的CO2排放。

F. 怎樣推動工業經濟的綠色發展

「一個驅動」即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探索全方位的創新道路,從理念、技術和制度3個層面開展創新。理念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經濟正在加速邁向低碳化和綠色化,綠色經濟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大跨越。這勢必改變工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工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提出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綠色技術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前沿性強,需要持續地大規模研發投入,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這就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戰略和政策引導,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供給。與此同時,工業技術的綠色創新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綠色產業,也要高度重視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制度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保障。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加快工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戰略規劃、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給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
「五個轉變」即要素投入、主導能源、製造方式、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的轉變。在要素投入轉變方面,從主要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識、信息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投入轉變。在主導能源轉變方面,從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轉變。在製造方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的減材製造、非智能製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約利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製造、智能製造轉變。在發展模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要素投入型、規模擴充型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約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型。在治理體系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工業綠色治理體系轉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首先,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科學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度指標,形成中長期目標約束和政策誘導。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並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動路線圖。根據各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因地適宜,分類施策,建立以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為核心的約束性指標體系,完善相關獎懲問責機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完善節能環保技術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和雙向激勵機制,促進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活垃圾和廢舊物質回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在保持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淘汰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推動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退出。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打通傳統產業與綠色技術之間的通道,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大力發展新興綠色技術和產業,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對接三大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工業布局。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產能,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同時,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強度。落實「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各項沿海、區域開發戰略的配套政策,優化國內工業布局,協調地區之間的綠色轉型進程,縮小轉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緩解工業綠色轉型中的地區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綠色供給,培育綠色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步牽引工業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要素創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業整體勞動生產率和質量效益。實施綠色製造工程,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培育再製造產業。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文化,實施綠色政府采購計劃,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更多的綠色需求。
第五,重點推進政績評價考核、資源品價格、環境生態補償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核算,建立並完善基於SEEA(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打破資源型行業壟斷,推進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補償資金渠道,鼓勵探索資源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模式,鼓勵異地開發等新型區域生態補償方式。

閱讀全文

與工業領域如何使用綠色能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城市買寶馬五系便宜 瀏覽:532
賓士買哪個配置 瀏覽:106
奧迪q5為什麼是韓泰輪胎 瀏覽:312
銀川汽車市場有哪些 瀏覽:505
銀色汽車和白色車哪個好 瀏覽:833
06年寶馬5系電池在哪裡 瀏覽:50
我國法律是如何區分工業和商業的 瀏覽:546
汽車局部改色什麼顏色好看 瀏覽:106
寶馬三系好出什麼毛病 瀏覽:250
奧迪q5進氣門多久能清洗 瀏覽:96
工業電容價格多少錢一個 瀏覽:668
奧迪機油亮白燈後還能開多久 瀏覽:708
工業煙塵怎麼排放 瀏覽:142
工業品牌焊機質量怎麼樣 瀏覽:87
汽車連電腦是查什麼 瀏覽:640
2001款奧迪a6怎麼樣 瀏覽:174
山東哪裡能買寶馬踏板車 瀏覽:684
羅村鎮有什麼工業 瀏覽:676
工業機器人專業買什麼電腦好 瀏覽:778
汽車第三方保險買哪些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