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I在工業上的應用之缺陷識別
說起AI,大家想到的可能是非常高大上的事物,或者覺得AI是無所不能的。實際上,AI的門檻比想像得要低得多。 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縮寫,中文叫人工智慧。
從其定義來說,確實是可以無限擴展。但從其研究 領域來看,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等。其他可能比較高大上,但圖像識別離我們的生產生活相對比較近。按這樣的領域劃分,只要能夠實現圖片識別就可以稱之為AI技術。如常見的刷臉,停車場的車牌識別,違章抓拍等等都可以歸為AI技術。這樣一來,是不是感覺AI的檔次低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是平平無奇的產品,會冠以AI、人工智慧的名頭。
雖然AI很接地氣,圖片識別離我們很近,但並不表明技術水平真的很低。圖片識別在工業上有個大有作為的領域,就是缺陷識別。缺陷識別就是普通質檢員的工作,應用了AI技術後,部分行業的質檢員有點危機了。從應用場景看,其他跟車牌識別一樣,拍一張照片給出是否合格,不合格的給出缺陷。
要實現這樣的功能,先要將缺陷的分類制定標准,然後訓練、判定準確率。這是一個很難的過程,可能比培訓一個合格的質檢員困難多了,而且還不知道是否會成功。所以,僅有簡單技能的普通質檢員會存在淘汰的風險,勇於 探索 、善於總結的質量從業者仍然是稀缺的。目前而言,訓練人工智慧是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擔當的,隨之產生了人工智慧訓練師這樣的崗位。一旦訓練成功,那就是可以無限復制的了。當然,這樣的識別應用范圍是有限的,對於外觀的檢查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