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安寧後工業街區什麼時候建設

安寧後工業街區什麼時候建設

發布時間:2025-02-11 18:22:05

『壹』 城市結構的特徵

如上所述,中國城市地域是由眾多單位地域構成的,而單位既包括有提供工作場所的工業、商業等用地,又都附帶有居住用地,因此,居住用地廣泛分布且與其它城市用地相互混合是中國城市地域的一大特色。
中國城市中的居住區,自市中心區向外大致可分為舊居住區、單位居住區和新居住區3類。
舊居住區是以舊城區為主的市中心區居住地區。主要由行政機關、商業和服務業設施、一些街道工廠及其家屬區組成。1949年以前建設的低層住房多,房屋配套設施差,建築密度大,各種用地混合嚴重,居住環境差,並且人口密度大,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相對較多,職、住接近上班方便,利用市中心區各種設施便利等為舊居住區的特點。一般說來,這里的居民對遷往郊區有抵觸情緒。進入80年代以後,許多城市開始了大規模的舊城改建,舊居住區的景觀和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首先表現在居住用地的縮小和與之對應的商業、服務業用地的增加;其次是建築的高層化和利用上的多功能化,即改建、新建後的中、高層建築有的全部用於住宅,有的則為住宅和商業、服務業共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研究表明,舊居住區的人口密度在下降。但也有一些中等城市,舊城改造不是起了分散人口的作用,而是加速了人口向市中心區集聚。因此,不同規模和性質的城市的舊居住區,經舊城改造後表現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居住結構等方面的特徵。
單位居住區是指1949年以後的30年間圍繞舊城區、以單位的形式建設而成的居住地區。其特點是4~6層的中層住房多,配套設施較全,居住環境質量較舊居住區為好,絕大部分住房是工廠、行政機關、科研教育單位的住宅,就近上班者多。人口密度普遍較大。中層住宅區每平方公里2~3萬人,高層住宅樓集中地區每平方公里高達5~6萬人。
新居住區是80年代以後在建成區周圍開發、建設的郊區居住地區,其最大特點是職、住分離性。中、高層住宅多,配套設施全,生活環境好,核心家庭多。其居住者有兩種類型:①自己購房的高收入階層,趨向於高級住宅及花園式住宅;②單位組織搬遷者,多住中、高層樓群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近年中國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以解決中、低收入階層和住房困難戶的住宅為目的的康居工程加速了新居住區的發展。這些以小區成片改造、開發為主的住宅建設,增加了城市居住類型的多樣性,促進著城市居住地域的分化,形成著獨特的中國城市居住地域結構。 關於中國城市中心區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成果較少。隨近年許多城市要建設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呼聲的提高,出現了關於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西安市等大城市中心商務區的實證研究。這里以上海市的研究為基礎,說明中國城市中心區的特徵。上海市中心商務區的范圍一般是指西藏中路以東至外灘、蘇州河以南至金陵東路之間的區域,分屬外灘、南京東路、人民廣場和金陵東路4個街道轄區,總面積4.96平方公里。早在19世紀後期,上海中心商務區已初步成形。發展到本世紀30年代時,已經有以外灘為中心的金融為主的中心事務區和以今南京東路為中心的中心商業購物區。但是,從1937年到80年代初的40多年間。上海中心商務區處於發展停頓階段,與國外大城市CBD的發展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進入80年代後,中心商務區又再次進入發展期。
根據嚴重敏等的研究,上海中心商務區的高層建築比重不高,垂直利用有待調整和開發。中心商務區的主要3條街道de,外灘以六七層以上的高層建築為主,南京路南北兩側以3層建築為豐,而西藏路2層以下的建築佔一半(表101)。中心商務區的土地利用特徵基本上從建築物的底層利用狀況得到反映(表102)。也就是說,底層建築的55%用於商業,而用於金融的只有2%,用於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用房佔7%,用於旅館業為5%,說明。七海中心商務區中心商業購物區的性格強,尚未形成金融業和辦公業發達的中心事務區。這也是許多中國大城市中心區的共同特徵。另外,建築物的垂直利用特點是,低、中層以商業和居住為主,中、高層以辦公和旅館占優勢。 中國城市中工業用地所佔比例一般都較大,並且,許多城市裡的工業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發展起來的,工業用地有圍繞市中心區向外擴展分布的特點。一般來說,中國城市地域中的工業區可劃分為3個地帶:①市中心區街坊工廠為主的舊工業地帶;②包圍舊城區由大、中型工業企、Ik構成的混合工業地帶;③新興的郊區工業地帶。
舊工業地帶中的街區工廠主要是服裝和印刷業等典型的城市型工業,廠房破舊,設備簡陋,用地緊張,運輸困難。工廠和居住、行政等用地混雜在一起,工業對居民區的干擾大,環境污染嚴重。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城市的中心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退二進三」,部分工廠外遷或倒閉,工業用地大幅度下降,商業、服務業用地比例增大。廣州市的研究表明,老城區及其周圍的工業區的工廠數和職工人數比重呈負增長,城市工業由城區向邊緣區和郊區擴散,工業郊區化趨勢不僅加快,而且范圍很大。因此,中國大城市中的舊城區工業地帶正在逐漸消失。
混合工業地帶指的是50年代至80年代之間建設的、以國營大工廠單位群為主要形式的、包圍舊城區的新建成區工業地帶。盡管單位內都包括工廠以及住宅等設施,但由丁工廠佔地大,工廠和住宅之間有一定距離,能明顯看出工業區的分布范圍。並且,在城市工業用地規劃下,一般都有專門化分工不同的若干個工業區。例如,蘭州市新建成區工業地帶內分布有鹽場堡醫葯、紡織和日用品生產工業區,西站石油機械、交通機械和紡織工業區,安寧電器、電子工業區,東崗機械、鋼鐵工業區,西固石油精煉、石油化工區等。另外,混合工業地帶形成期及形成以後,其內部不斷充填住宅樓,外部又建設新居住區,以致形成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包圍和反包圍的千層糕式空間結構。
郊區1:業地帶是80年代以後新建的、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特色的新型工業區。與前兩個工業地帶明顯不同的特點是,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分離,其主要形式則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開發區。例如,有名的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利用海淀區大學和科學院的高智力密集優勢以及國家的特殊優惠政策,促使科研成果產業化、產品化,推動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這種成功的經驗又很快輻射到中國的各大中城市,給城市工業增添了活力,促進了城市工業地帶的擴展、更新和合理化。但是,多數郊區工業地帶中沒有統一的較為完善的生活居住條件和必要的商業、服務業及文化福利設施,職工生活主要依賴城區,導致了只有工業分散而沒有人口分散、部分職工從城區向郊區通勤的現象。
城市內部商業中心地結構
1949年以來,中國城市在變消費型城市為生產型城市的城市建設方針指導下,不重視發展商業、服務業以及設施網點的配置問題,導致城市商業用地比例極小,商業地域的形成及分化不明顯。城市零售商業以國營百貨店為主,主要布局在市中心部的傳統商業區和各個區的中心部。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商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各種層次的商業中心逐步建立,形成著中國城市內部商業中心地體系。
根據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研究,中國城市內部商業中心地結構分為3級。
市級商業中心
第一級是市級商業中心。如北京市的王府井、前門和西單,上海市的南京路,廣州市的中山五路等。市級商業中心一般都位於歷史上形成的市中心部傳統商業區內,其特點是商店數目多,經營商晶品種多,並且以高級、專門用品為主,特色店和名店多。這里行人流量大,比如上海市南京路平均每天的行人流量高達100萬人次。這些市級商業中心經過舊城改建後,新建、擴建了一些超級購物中心,職能更加齊全化、高檔化,加上交通便捷性的改善,吸引全市和大量域外的購買人口。 第三級是小區級商業中心。相當於鄰里商業中心和一些大型單位內部的商業設施。主要職能是糧油、食品、果品、小百貨、點心、醫葯、菜場、煤炭、煙酒、理發等,以及一些小修錶店、服裝店等,起著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購物的作用。其服務范圍小,大致為一個居民小區,服務人口為5萬人左右。
此外,在中國城市零售商業中不可忽視自由市場的存在。遍及全市域的各種類型的自由市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蔬菜、果品等飲食類用品的重要購物去處。規模較大的集貿市場多設在小區級以及區級商業中心內,眾多的小自由市場散布在居住區內及交通路口等處。

閱讀全文

與安寧後工業街區什麼時候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就業前景如何 瀏覽:442
汽車管家是什麼東西 瀏覽:657
賓士a級車cd怎麼放 瀏覽:625
寶馬汽車哪些是易損件 瀏覽:919
我的世界工業沒有水泵怎麼抽岩漿 瀏覽:509
有哪些汽車維修品牌 瀏覽:531
榮威i5汽車換大燈換模塊多少錢 瀏覽:713
國內的工業母機有哪些 瀏覽:5
寶馬a200電池在哪裡 瀏覽:755
亞新科汽車有哪些 瀏覽:934
賓士gle什麼時候國內生產 瀏覽:293
長途汽車多久能跑 瀏覽:139
賓士為什麼每個地方價格不一樣呢 瀏覽:244
西安汽車六年以上檢測在哪裡 瀏覽:36
汽車天窗漏水修理需要多久 瀏覽:609
江西豐城小汽車過戶要多少錢 瀏覽:669
北京到宣化汽車要多久 瀏覽:34
汽車為什麼不把備胎掛在車上 瀏覽:836
我的世界工業電池背包如何開關 瀏覽:213
重慶歇馬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