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井鎮的各村基本情況
1、觀佳村:轄區面積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350畝,林地19000畝(其中經濟林2000畝),菜地300畝,園地200畝。觀佳村有10000立方庫容的新塘水庫,全村渠道長1200米。該村有兩個工業企業,多多熟食加工廠,白石木材加工廠。
2、西山村:轄區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00畝,林地4500畝(其中經濟林300畝),菜地190畝,果園200畝。全村渠道長18000米,有完小一個,佔地面積為10畝,學生人數有365人,教職工12人,村部一個,圖書館一間。該村有長沙脫甲西山鑄造廠。
3、王梓園村: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3547畝,林地12460畝,菜地300畝。王梓園水資源豐富,梭沖水庫有140000立方的庫容,藕塘水庫118000立方的庫容,蛤蟆塘80000立方的庫容。渠道總長4800米,其中松山高乾渠4000米,王梓園引水渠800米。王梓園村有松山小學一個佔地面積10畝,學生人數80個,教職工4人。
4、金龍村:轄區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為2333畝,林地為3100畝(其中經濟林為1600畝),菜地164畝,園地100畝(其中花卉苗圃為15畝)該村有三個工業企業,金龍鑄造廠,金井茶廠,金井製革廠。該村有金井中心小學,佔地面積為48畝,學生人數為896人,教職工也27人。
5、拔茅田村:轄區面積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637畝,林地面積為8000畝,菜地60畝,花卉苗圃6畝。該村有土洞水庫350000立方庫容,田清水庫100000立方庫容。草塘水庫120000立方庫容。全村渠道長3000米。該村有民主小學,佔地面積為2畝。
6、九溪源村:耕地面積為2249畝,林地為3200畝,菜地200畝,園地75畝(其中35畝)果園15畝。該村有九溪源小學,佔地面積為10畝。學生人數為38人,教職工5人。有村部一個,圖書室一間。
7、東山村:轄區面積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100畝,林地7800畝(其中經濟林為800畝),菜地150畝,果園200畝。全村渠道長11000米。有靈觀坪小學,佔地面積為5畝,學生人數為200人,教職工5人。8、沙田村:轄區面積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800畝,林地6000畝(其中經濟林140畝),菜地32畝。該村有四清水庫庫容為110000立方,有小學一個,佔地面積為5畝,學生人數為32人,教職工為3人。
9、蒲塘村:轄區面積為1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240畝,林地面積為17600畝(其中經濟林為620),菜地為120畝,全村渠道長2200米,小學一個,學生人數為240人,教職工為12人。
10、龍泉村:轄區面積為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1300畝,林地面積為10395畝(其中經濟林為500畝),菜地面積為120畝,果園為50畝。該村工業企業有龍泉機械廠,職工人數23人。
11、金井社區:其中耕168地面積為1畝,林地面積為600畝,菜地26畝,全村渠道4000米。有長嶺鑄廠,佔地面積為15畝。
12、澗山村:轄區面積為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540畝,林地面積為3800畝(其中經濟林為150畝),菜地120畝,園地25畝(其中花卉苗圃面積為6畝),果園4畝。全村渠道長5000米,小學一個,學生人數45人教職工人數為4人。
13、新沙村:轄區面積為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080平方公里,山地面積為4500畝,旱地20畝,茶園180畝。總人口為2100人,586戶。勞動力數為820個,人均經濟收入為2100元。有完小一個,學生85人,教師6個。
14、惠農村:轄區面積為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075畝,種總人口為3019人,935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80元。完小一個,學生220人,12個教職工。該村主要植藠頭5000畝,其他蔬菜3000畝,優質稻1000畝。有藠頭加工廠,菜食加工廠。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6250萬元。
15、脫甲村。
16、脫甲居委會。
『貳』 石角鎮的區域概況
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境內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適於種植各種農作物,是廉江市水果生產大鎮,盛產荔枝、龍眼、西瓜、甜玉米、茶葉、速生桉經濟林等,鎮內的滑石、瓷土、石英、雲母等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已有利用本地資源發展的多家企業。此外,石角的旅遊資源也較豐富,鎮內有鶴地水庫、新荔湖生態旅遊觀光帶、三合竹寨溫泉、石角老街、廉化陸博邊革命紀念碑、三合革命紀念館等旅遊景點。目前,石角鎮社會治安穩定,商貿活躍,是投資置業的理想寶地。
農業資源豐富。石角鎮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已形成了荔枝、龍眼、西瓜、茶葉、速生桉豐產林、家禽、淡水魚養殖等七大農業特色產業。種植有荔枝3.8萬畝,龍眼0.6萬畝,西瓜500多畝,茶葉600多畝,速生桉經濟林4.2萬多畝,鎮內盛產荔枝、龍眼、西瓜等亞熱帶水果及茶葉、肉雞、淡水魚、速生桉經濟木材等。同時,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石角優質荔枝「石角蜜糖荔」 更以其肉質爽脆、清甜如蜜,帶有一種特殊香味而聞名,深受人們喜愛,2003年還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工業穩步發展。鎮內交通便利,本地資源豐富,加上國家給予庫區移民的優惠政策等,吸引了不少客商到石角投資置業,引進了木材加工廠、創板廠,瓷土加工廠、電飯煲膠粒廠等一批企業,逐步形成了沿廉石線和庫區東線公路的工業帶。鎮內水果、林業等農業資源、花崗岩石、瓷土、滑石礦、建築用沙、石英、雲母等礦產資源及勞動力資源豐富,為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旅遊資源豐富 境內有鶴地水庫、三合竹寨溫泉、石角「中英街」、三合革命紀念館、廉化陸博邊革命紀念碑等旅遊資源。其中鶴地水庫是省級旅遊區,是全國十大水庫之一,素有「人造海」之稱,以湖光山色秀麗而聞名。而作為廉江古八景之一的「三合竹寨溫泉」則以出水量大、水溫高、富含礦物質而聞名,是廣東省乃至全國有名的溫泉;石角老街因與廣西古城盤龍街連為一體,被人們稱為「中英街」, 極具兩廣特色,每當圩日,更是遊人如鯽。同時,境內的三合革命紀念館、廉化陸博邊革命紀念碑也以環境清悠、富有歷史教育意義而聞名,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特別是近年,石角鎮按廉江市委部署,利用荔枝、龍眼、紅橙、西瓜等水果生產基地與紅湖農場水果生產基地連成一片,一望無際,氣勢磅礴的生態優勢和優美的自然環境,積極創建沿線生態文明示範村,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致力打造新荔湖生態文明示範區,該旅遊區從河唇楊桃溝起,途經新荔湖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核心區域石角鎮木馬生態文明村、洞濱大橋、油房、相古坑、石角圩、園山、水圳、曲江新村,遊程約40公里,遊人可品嘗佳果,吃農家飯,游覽沿途湖光山色和生態農業。集賞果、飲食、娛樂、觀光於一體。荔枝、龍眼、紅橙、西瓜、紅楊桃是該區的主栽水果,扣肉、水庫魚頭湯、水庫魚煲更是該旅遊區的特色食品。
交通、通訊發達 境內鐵路、公路交通發達。黎湛鐵路經過境內,在境內設有佛子嶺站。境內的廉石二級公路(廉城至石角)與廣西陸石二級公路在石角圩對接,該公路上通廣西陸川、玉林,下通湛江,是連接祖國大西南的重要通道。同時,境內鶴地庫區東線水泥硬底化公路也已建成通車,北可通陸川、玉林,南通河唇、廉江、湛江,東連本省化州市。此外,境內各鄉道四通八達,連接各村委會,交通非常便利。同時,全鎮郵電通訊發達,水電充足,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醫療事業全面發展。
石角鎮轄區內各村(居)委會基本情況
石角鎮下轄19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居民區設居民委員會)、1個林果場和1個農業示範場,共184個自然村。
1、山腰村委會,駐地山腰村。現有自然村14條,862戶4892人,勞動力2026人,漢族;姓氏有劉付、唐、陳、胡、劉五姓,主要姓氏劉付;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2091畝,山地8811畝。主種水稻、花生、蔬菜、蠶桑,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老虎垌、山角、伏塘、田寮、上村坡、馬路嶺、大塘排、大人塘、下村、山塘尾、山腰、長垌、玉石咀、竹山等14個村。
2、田頭村委會,駐地坑尾頭村。現有自然村9個419戶,2524人,勞動力1086人;漢族;姓氏有劉付、劉、胡3姓,主要姓氏為劉付;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1111畝,山地4647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蠶桑,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農村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何八塘、棉地、城角頭、林坡、何木根、新安坡、坑尾頭、田頭、烏塘等9個村。
3、榕樹村委會,駐地垌福下村。現有自然村14個,806戶、4284人,勞動力1780人;漢族;姓氏有劉付、馮、唐、劉、宋5姓,主要姓氏劉付;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1616畝,山地4655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蠶桑,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糧油加工、鋁合金加工、釀酒、運輸等,有一條長達二百餘米中心街,兩邊林立四十餘家商鋪。所轄自然村有新開田、高段子、大田、赤子口、豐田垠、元子徑、下坡、溫存角、蘇茅垌、豐旺垌、垌福下、油麻坡、元垌子等14個村。
4、豐滿村委會,駐地竹園村。現有自然村21個,1203戶6237人,勞動力3370人;漢族;姓氏有馮、黃、羅、莫、梁、張、劉付、劉8姓。主要姓氏馮、黃、羅3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3279畝,山地8643畝。主種水稻、蔬菜,屬農業高產區。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燒磚瓦、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雞子社、和平嶺、大嶺垠、排口尾、秧地咀、羊頭窩、而村、老呂塘、長江嶺、豐垌、上垌、肖屋、石子垠、馬子塘、大平、竹園、良岸、甘坡、豐樹墩、樟木垠,塘背等21個村。
5、木馬村委會,駐地木馬村二隊。現有自然村1個,分成6個小組,220戶、1105人,勞動力579人;漢族;姓氏有羅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330畝,山地2868畝。主種水稻、水果,盛產荔枝、龍眼,是國家A級綠色食品蜜糖荔原產地。工副業有釀酒、運輸等。
6、油房村委會,駐地欖子田村。現有自然村13個,411戶1918人,勞動力938人;漢族;姓氏有鄧、黃、李3姓,主要姓氏為鄧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892畝,山地2825畝。主種水稻、蔬菜、水果、林木,盛產荔枝、龍眼、西瓜、甜玉米、速生桉。工副業有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嶺子頭、塘尾、大窩坦、大嶺、塘背嶺、欖子田、荔枝園、嶺頂、里麻塘、壩下、雙巴石、彭村、江吉嶺等13個村。
7、蕉坡村委會,駐地豐窩村。現有自然村7個542戶、2209人,勞動力1052人;漢族;姓氏有黃、鍾、李、鄧、賴等5姓,主要姓氏為黃、鍾2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700畝,山地6770畝。主種水稻、蔬菜、水果,盛產荔枝、茶葉、速生桉。工副業有木材加工、茶葉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蘇茅墩、蕉坡、茶嶺、高浪、豐窩、大路下、仁里等7個村。
8、石東村委會,駐地排子嶺村。現有自然村9條432戶、1850人,勞動力902人;漢族,有姓氏劉付、鍾、羅、高、葉、麥、黃、盧劉等9姓,主要姓氏劉付;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933畝,山地5196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水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釀酒等。所轄自然村有俄尾垌、潭活、潭活壩、樟木橋、坡頂、樟山窩、排子嶺、中間車、相古坑等9個村。
9、橫新村委會,駐地華角村。現有自然村5條383戶、1867人,勞動力935人;漢族;有姓氏鍾、葉、李3姓,主要姓氏為鍾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818畝,山地2969畝。主種水稻、玉米、蔬菜,盛產龍眼。工副業有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華角、山角、上壩、揚屋、擔傘塘等5個村。
10、橫石村委會,駐地文河村。現有自然村9條533戶、2581人,勞動力1205人;漢族;單姓鍾,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835畝,山地4470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石料加工等。所轄自然村有擔傘塘村、田背、里豐、撿錢嶺、鋪子下、元嶺排、坡禾地、文河、塘背山等9個村。
11、曲江村委會,駐地曲江村。現有自然村7條222戶、938人,勞動力473人,漢族,姓氏有李、鍾、陳3姓,主要姓氏李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511畝,山地1772畝。主種水稻、速生桉、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子嶺、水圳、曲江、草塘坳、大窩口、旺嶺頸、山咀等7個村。
12、文峰村委會,駐地坳下村。現有自然村7條461戶1935人,勞動力872人,漢族,姓氏有李、鍾、陳、羅、黃5姓,主要姓氏李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1114畝,山地2001畝。主種水稻,盛產荔枝。工副業有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黃樹塘、火燒涌、坳下、葉下、知背、白墳腳、坳背等7個村。
13、大旺垌村委會,駐地優甘嶺村。現有自然村7條368戶1728人,勞動力878人,漢族,姓氏有黃、廖、李、鍾、曾、陳、羅等7姓,主要姓氏黃、廖、李3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590畝,山地2726畝。主種水稻,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上村、井子壩、平和垌、優甘嶺、榕樹江、大平、陸子塘等7個村。
14、山合村委會,駐地山合村。現有自然村8條606戶3065人,勞動力1439人,漢族,姓氏有何、劉、葉、李、羅等5姓,主要姓氏何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1225畝,山地5912畝。主種水稻、玉米、速生桉、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陸軸、排仔、沙羅涌、山合、學斗、吊天竹、落業涌、上村等8個村。
15、環下村委會,駐地新屋村。現有自然村9條701戶3245人,勞動力1633人,漢族,姓氏有塗、陳、鍾等3姓,主要姓氏塗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面積1048畝,山地5423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石岩下、北京塘、車頭涌、新屋、而古、欖樹下、環下、甘塘背、陸仔塘等9個村。
16、丹斗村委會,駐地丹斗村。現有自然村8條719戶3249人,勞動力1536人,漢族,姓氏有塗、鄧、陳、黃、羅、李、廖、曹、彭等9姓,主要姓氏為塗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838畝,山地6503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西瓜。工副業有木材加工、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潘羅、潘羅坡、佛子嶺、獅子頭、寶堯塘、齋社、坡仔、丹斗等8個村。
17、竹寨村委會,駐地竹寨村。現有自然村10條648戶3425人,勞動力1539人,漢族,姓氏有羅、黃、廖、李、邱、劉、張等7姓,主要姓氏羅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784畝,山地4449畝。主種水稻、蔬菜、速生桉,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溫湯、竹寨、大堝口、湖背、大垌排、陸岸、下中壩、缸瓦廠、谷壩、下陂萬等10個村。
18、野鴨塘村委會,駐地野鴨塘村。現有自然村2條359戶2028人,勞動力984人,漢族,姓氏有羅、黃等2姓,主要姓氏羅姓;語言為話。耕地總面積216畝,山地5811畝。主種水稻,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野鴨塘、南木水等8個村。
19、三合村委會,駐地石涌村。現有自然村12條565戶2902人,勞動力1424人,漢族,姓氏有羅、塗、巫、周、劉、劉付、邱、潘、鄭、鍾等10姓,主要姓氏羅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895畝,山地4583畝。主種水稻、蔬菜、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石料加工、木材加工、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茅夾山、鴨母涌、鴨利塘、園山、略地、高垌、三甲仔、中間村、大壩、塘、力垌等12個村。
20、石角居委會,駐地居民隊。現有自然村10個1347戶4778人,勞動力21782人,漢族,姓氏有宋、肖、李、鍾、劉、黃等7姓,主要姓氏宋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總面積312畝,山地1745畝。主種水稻、甘蔗、水果,盛產荔枝。工副業有木材加工、糧油加工、鋁金加工、釀酒、運輸等。所轄自然村有新村、上村、園山、塘背嶺、旺峰嶺、白沙塘、稔子壩、潭佰營、居民隊、石角隊等10個村。
21、洞濱林果場,駐地洞濱村。現有自然村1個63戶301人,勞動力195人,漢族,單姓羅;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面積124畝,山地1356畝。主種水稻、水果,盛產荔枝、龍眼。
22、農業示範場,駐地橫窩村。現有自然村1個26戶107人,勞動力62人,漢族,姓氏有黃、鍾、劉付等3姓,主要姓氏為黃姓;語言為哎話(客家話的一種)。耕地面積25畝,山地1634畝。主種水稻、水果、茶葉,盛產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