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與兩次工業革命脫軌的原因
提供三次:
在世界經濟現代化的三百年裡,中國喪失了三次經濟現代化的良好機遇。中國是經濟現代化的後發國家,起步就比別人晚,喪失重大機遇,更是給中國經濟現代化雪上加霜。趙德馨先生曾指出中國喪失了三次現代化機遇。
第一次是1793年錯失第一次工業革命擴散的機遇。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在1763年前後,1825年英國議會解除機械出口限制,工業革命向歐洲大陸擴散。1793年,也就是工業革命開始後的第30年,英國國王喬治派使者訪華,請求建立外交關系。當時的清朝皇帝乾隆,拒絕與英國建立外交關系,使中國工業化的起步晚了約70年。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錯失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步的機遇。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朝沒有及時調整經濟政策,反而用幻想來欺騙自己,拒絕去認識外面的世界,拒絕改變舊制。當時的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在醞釀之中。1870~1913年以電氣化為主要特徵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的經濟格局。美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抓住機遇並獲得成功。盡管1860~1894年的洋務運動是中國工業化的起步,但這種工業化是被迫的和被動的。
第三次是1957~1976年錯失第三次產業革命技術轉移的機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進入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發生了以自動化為主要特徵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工業技術,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中國則接連發生政治運動,失去接受工業轉移的機遇。
Ⅱ 急,初三歷史,工業革命對生活生產力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之所以會發生鴉片戰爭,就是因為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對資源的需要越來越大,促使西方列強拓展工業原料產地來促進工業革命的發展,這就帶來了掠奪。中國資源富饒,卻一直以來的閉關鎖國,使得西方列強將目標指向了中國。
西方帝國主義利用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國門,是中國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的附屬。
鴉片戰爭,使西方資本主義進入中國,帶動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中國沿海開始有外資企業,開辦工廠,打破自己自足的小農經濟,農民進入工廠務工。西方思潮和生活習慣也開始影響中國,剪辮、吃西餐、開始學習西方婚禮穿婚紗西服等。
參考一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Ⅲ 為何所有的工業革命都是在國外發生的,當時中國在干什麼
對於各位了解我們國家歷史的朋友來說,都應該非常的清楚,在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國家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最鼎盛的時候,其他國家都要派人到我們國家來學習一些文化之類的。其實大家也很好奇,如此強大的中國居然沒有發生過工業革命,為何所有的工業革命都是在國外發生的,當時中國在干什麼?當時還處於封建社會,我們國家的皇帝忙著處理朝政,沉迷於自己的大國之中。
其實這個來訪的人就是為了來和中國達成一些協議,希望我們國家打開大門,然後和他們一起謀發展,一起開展工業革命。但是因為 當時的皇帝一直居高臨下,一口否決了這個使者的請求,認為這沒有意義。就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我們國家才開始慢慢的和西方一些國家拉開了差距,最後導致越來越落後,就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太驕傲自大,沒有能跟上世界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