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鄭韓故城手抄報
鄭韓故城手抄報文案
鄭韓故城,位於河南省新鄭市市區周圍,雙洎河(古洧水)與黃水河(古溱水)交匯處。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城垣周長20千米,城內面積16平方千米。
鄭韓故城是東周時期的列國都城之一。故城由春秋時期的鄭國始建,韓滅鄭後,即遷都於此,鄭韓兩國先後在此建都長達539年。鄭韓故城平面呈不規則的三角形,中有一南北向隔城牆,將故城分為東西兩城:西城為政治中心,鄭、韓兩國的宮殿區、貴族府邸等都在西城集中分布。東城為經濟中心,分布著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宗教禮儀性祭祀區和鄭國貴族墓葬區等。鄭韓故城出土了大量文物與建築遺址,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
新鄭退職軍官李銳的老宅院(因建有二層磚瓦樓房,得名李家樓)里,一群工人正在打一口水井。工人們挖到地下10米多深的時候,意外挖到了四件青銅器。駐兵鄭州的北洋陸軍第14師師長靳存青認為,鍾鼎重器非一般文物,應歸國有。將前期出土的70多件銅鼎、銅鬲等物品,運往鄭州保存,並派官兵監護現場。挖掘工作到了10月5日,獲得的青銅器、碎銅片、陶器和貝幣已有1500多件,它們被統一命名為「新鄭彝器」,發掘的古墓也被稱為李家樓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