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做好工業設備銷售
在面對面的銷售中,銷售員應以一種自然而然的方式激起顧客的購買慾望。這種方式就是提問,通過提問題我們可以得到下列結論:客戶腦子里究竟在想什麼?客戶的真正的動機如何?客戶相信什麼?通過提問題,你就擁有掌控權,並引導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進入你所想要的狀態。但是,切記,當你向客戶提出問題後,從客戶的口中得到一定要是「是」、「對的」等等一些肯定的答案。這樣才可以讓顧客感到舒服,讓對方認同你。
❷ 工業機械如何開拓國際市場
隨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企業已不滿於只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如何在國際市場謀求更大發展空間,是許多工程機械企業面臨的重大抉擇。近年來,出口在許多企業營銷體系中所佔比重都已得到大幅提升。然而,僅依靠銷售網路維系的海外市場並不穩定,抗風險能力不強。單一的簡單模式會讓工程機械企業海外發展面臨限制。因此,如何更好地與目標市場取得直接溝通,是企業所必須深入考慮的事情。
通過分析一家企業要做的有特色有實力,有兩個模式,一是靠自身內源式擴大營銷加強服務等的成長,二是通過並購布局等跨越式發展,曾幾何時,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火爆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參與其中,這些企業的擴張方式無一例外伴隨著生產及銷售的本地化。
對比這些企業,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史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意義——只有實現生產本地化,才能更好地佔領市場。在海外建設自己的企業布局,無論是設立辦事處還是直接投資建廠都是緊跟市場的戰略性必然調整,如此呈現給市場的是一個完全用戶導向的全新價值鏈體系,呈現給未來的則是一個世界頂級企業標准框架下的全新管控架構和商業模式。當下在工程機械行業調整期的不景氣背景下,對於中國工程企業來說如何更有效的選擇國際化發展,緊跟市場趨勢和要求,進而為自身贏得更廣大的生存發展空間是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
自主品牌海外設廠,僱用當地的勞工,不僅能有效的降低人力成本,更能與當地政府搞好關系,做到本土化生產。
三一重工開拓巴西市場經驗談
三一集團副總經理兼拉美總經理崔仲陽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三一重工自進入巴西後,銷售額持續增長,市場佔有率穩步上升,而其中的奧秘就在於集團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加之穩健的發展策略,牢牢抓住了巴西基礎設施建設迅猛發展的巨大機遇。
近幾年巴西經濟增長乏力,企業經營普遍困難,但三一重工巴西公司卻逆勢而上。數據顯示,2010年,公司在巴西的銷售額為2億元人民幣,2011年增長255%,至7.1億元人民幣。2012年,在巴西經濟僅增長0.9%的不利形勢下,三一重工銷售額仍實現了48%的增長,達10.5億元人民幣。
起重機和挖掘機是三一重工在巴西市場的兩大拳頭產品。2012年三一重工在巴西起重機市場佔有率超過30%,連續第二年名列第一;在競爭更為激烈的挖掘機市場,2012年三一產品佔有率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還多,升至5%。
崔仲陽介紹,作為2014年世界盃決賽場地和2016年奧運會主會場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其改建工程使用的設備就包括三一重工產品。此外,奧運體育中心、奧運村、淡水河谷公司鐵礦、瑪瑙斯市機場、貝洛山水電站、聖保羅環城公路等大型工程都在使用三一起重機、挖掘機和壓路機。
談到三一在巴西的成功之道,崔仲陽說,性價比高和售後服務好是三一產品贏得當地市場的最重要因素。他強調,其中最突出的優勢在於三一產品的高性價比。同時,國內強大的研發團隊能夠按照當地客戶的需求進行升級改進,研發新產品。
此外,崔仲陽指出,三一在巴西之所以取得現在的成績,還得益於三一集團對開拓新市場一直採取謹慎穩健的策略。2007年,三一開始向巴西派駐人員,深入調研當地市場,對巴西工程機械市場的容量、布局、客戶偏好、當地政策等方面進行了透徹研判後方決定投資。
世界盃和奧運會的場館建設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為巴西工程機械業帶來巨大商機,三一重工抓住這個機遇打開了市場。兩大體育盛事之後,巴西政府將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經濟增長的重點,巴西對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對三一來說不啻為巨大利好。
文化融合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日漸壯大,「走出去」的腳步在不斷加快,越來越多企業邁出國門,與海外市場接軌。跨國並購、海外建廠、海外經銷等已經不再稀奇,然而,這些亮麗的光環之下,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國際化,怎樣才能穩步走下去。
什麼是企業的國際化?也許大多數人都認為,到國外進行投資的中國企業就可以被稱為國際化。馬雲卻說:「那隻是企業開展國際業務、從國外賺錢,而不是國際化。」企業國際化,必須是「思想國際化,戰略國際化和組織的國際化」,簡言之,國際化,不僅要勇敢「走出去」,更要學會如何「走進去」。
匹克推出以「黑人歷史月」為主題的籃球戰靴,就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體育品牌走進美國本土文化的積極嘗試。在中國企業國際化的過程中,對企業最大的約束不是資本,而是文化的融合。我們發現,金錢並不能解決收購成功的大部分問題,在錢的背後,外國員工如何管理?兩國文化如何融合?都是企業國際化以後面臨的巨大問題,甚至是影響到企業如何生存下去的基本問題。
「走出去」,「走進去」,看似方向相反的兩個命題,卻是層層遞進、缺一不可的營銷智慧。
如何使工程機械行業對外貿易市場發展壯大
從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分析來看,工程機械行業對外貿易現狀使人堪憂。2013年增長幅度微小或是持平。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應該抓住時機,開闊視野及高度來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為下一個周期發展提高競爭力。前幾年投資拉動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給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隨著投資規模過大,CPI高居不下,國家對投資規模不斷收緊,國內市場需求2012年繼續快速萎縮。雖然發改委在2012年四季度出台了一些基建項目,但是從批准到實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傳導到工程機械行業。
我國工程機械出口市場主要是在亞洲,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2.72%,但此數據卻是近5年中的最低點,比2011年同比減少了近3個百分點。歐洲市場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第二市場,基本平穩,市場份額16%。非洲稍稍超過拉美位居市場份額的第三位,非洲也是波動較大的市場,經常會出現2%~3%的市場波動,由於非洲市場設施薄弱,市場潛力小。拉美略低於非洲居於第四位,但是拉美市場呈緩慢穩步上升的趨勢。以美國為首的北美洲市場是相對穩定的大市場,2012年美國市場同比增長23.55%,似乎看到了一些經濟復甦的希望。中東市場從來不應該被忽視,2012年我國工程機械對中東出口15.63億美元,同比增長28.96%,沙特、阿聯酋和伊朗三國傳統市場佔到了近70%的份額。大洋洲市場基本是澳大利亞市場,2012年對澳大利亞出口同比增長29.53%,表明市場環境良好,經濟發展穩定,工程機械出口穩步增長。
❸ 工業機械設備產品網路推廣方案
❹ 朋友弄來機械加工的設備,想接點機加工的活,去哪兒找機械加工的訂單,那...
1. 朋友弄來的機械加工設備,激起了接機的加工活的念頭。那麼,如何尋找機械加工的訂單呢?
2. 一種途徑是利用工業B2B平台,這些平台聚集了大量的製造企業,是尋找外協加工訂單的有效場所。
3. 另一種方式是參加行業展會,這是一個展示技術和接訂單的絕佳機會,可以現場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系。
4. 外協訂單,簡單來說,就是其他單位因為設備或技術上的限制,無法獨立完成某項整體製造加工任務,因而向外部單位訂購或訂作部分零部件或半成品。
5. 例如,一個機床廠在生產某種精密機床時,可能發現自己廠對其中一種精密齒輪的設備和技術尚未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6. 為了確保機床產品的整體質量,該廠會選擇向外部專業廠家訂購這種精密齒輪,這就是外協加工的典型例子。
❺ 我是維修工業設備的怎樣和客戶溝通
問負責人~什麼需要維修~有什麼不對的情況~~然後你自己檢查~~然後維修,自己試機,好了讓負責人試,好了就拿錢走人,走時候留下聯系方式,告訴他有問題聯系你,這樣以後也會有外快
❻ 工業品銷售渠道都有哪些
在工業品市場上,通常是一個代理商、傭金商或經銷商;而在消費品市場上,這個渠道中間商則通常是零售商。在工業品市場上,這兩個渠道中間商通常是代理商及批發商;而在消費品市場上,這兩個渠道中間商則通常是批發商和零售商,所以一般工業品市場可以在零售商和代理商以及經銷商處購買,工業品龍頭分銷商眾業達就是工業品銷售的一個渠道。 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網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