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工業發展怎樣
1.民國初期民族工業發展背景
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後,為民族工業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同時,中華民國的建立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系列發展實業的法令提高了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還有當時主要的社會思潮——實業救國;以及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思想運動,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在這一系列的背景下,紡織業,麵粉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中,張謇、周學熙、榮宗敬和榮德生兄弟等人都為這些工業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在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必定具有一定缺陷:發展不均衡,同時主要以輕工業為主。盡管如此,小編認為還是很大程度上有了發展的。
2.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的發展
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政府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在1935年進行了幣制改革,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和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小編認為美中不足的是,這段時期的發展是十分短暫的。
3.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狀況
在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由於抗戰時期,民族工業遭到了嚴重的摧殘。官僚資本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企業。官僚資本進行經濟壟斷,殘酷擠壓民族企業。都是使民族工業遭到打擊的原因。
4.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後,小編想說一說民族工業對中國發展歷史的地位和作用。在經濟方面,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非常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在政治方面,它導致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和力量的發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提供社會基礎,也導致無產階級壯大,為民主主義革命和共產黨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在思想方面,它有利地沖擊和動搖著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貳』 我國工業分析的現狀如何
導語: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
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實現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以下對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工業的現狀
(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分門類看,製造業年均增長9%,采礦業年均增長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年均增長3.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年均增長4.4%;集體企業年均增長2.4%,股份制企業年均增長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年均增長6.1%;私營企業年均增長10.4%。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外需疲軟的現象未明顯改觀,主要發達經濟體回升不及預期,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普遍回落。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2013年至2015年期間,世界製造業年度同比增速僅在2%至4%的區間徘徊,我國工業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位居前列。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趨於復雜嚴峻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實現中高速增長尤為不易。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2013年至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2%。其中,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8.6%,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從人均創造的主營業務收入看,單位勞動產出的上升體現出企業提質增效的進展。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人均主營業務收入達117.4萬元,與2012年98.8萬元的水平相比,三年內提高了18.6萬元,提高18.9%。
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
據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呈現以下幾點:
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增長狀態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我國工業發展的內外部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導致工業的潛在增長率出現趨勢性下降。這種下降不僅是周期性的變化,而是具有發展階段轉換帶來的趨勢性減速特徵。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我國工業30多年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條件,低成本要素的保障程度不斷下降,工業增長面臨著全方位的高成本約束,原有的「低成本投入、低水平擴張、低價格競爭」的增長模式面臨重大挑戰。但另一方面,我國技術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在部分產業領域取得突破。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指引下,我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技術創新環境得到改善,技術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在外部需求低迷、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影響下,我國一些行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產能過剩長期持續不僅導致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而且阻礙企業技術進步,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當前,我國資源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資源成本越來越高;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矛盾正在集中顯現。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下,工業發展亟待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的傳統發展模式向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精益發展模式轉變,在資源利用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約節約型轉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
『叄』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有何特點
在貧窮時期艱難起步,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成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並強調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系。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拓展資料:
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性質 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後者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僱傭勞動者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榨取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依靠對國內外人民的殘酷剝削來實現的。前者是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已成為國家主人的勞動者直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目的,它立足於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會主義的內部積累,同時也根據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來實現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各國無產階級尤其是原來經濟落後的國家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所面臨的共同任務。只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進生產資料來裝備、改造工業、農業、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盡快提高勞動生產率,滿足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才能加強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獨立,履行工人階級的國際義務,並逐步地為在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准備好物質條件。對於已經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但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使社會主義國家擁有自己的強大的物質基礎以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肆』 中國未來工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工業將建立在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動平台之上,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更為科學地整合起來,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網路化、系統化,而生產製造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常態。企業利用互聯網採集並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於個性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企業應進一步整合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的需求與發展趨勢,為製造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提供決策支撐。
『伍』 中國現在的工業體系如何
中國的工業體系就兩種情況:國家壟斷的洋打工仔和痛苦掙扎的民營企業!
先說大型國企:這兩年炒得好厲害的就是那那個國企又進世界五百強了,在我看來這都是自欺欺人,進五百強的那個是製造業的?別的不說,就說汽車,一汽二汽這兩年沒干別的,就給國外的大公司做品牌了,人家讓你生產寶來,你就出寶來,人家讓你產寶馬,你就做寶馬,完全的加工廠,沒有自主的產權可以證明實力,人家那天不在你這做了,你就得關門!國家廢這么大的力氣投了這么多錢,到現在成了外資的生產車間!看看人家韓國和印度,不做訂單只發展自己的品牌,現在都成了世界的汽車巨頭了!
再說說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真的有做得很好的,可是他們沒錢,好容易有點利潤也就夠開銷的,再就是不敢花的,所以很少有敢於投資做研發的,國家給國企投了那麼多錢,我看還不如投給優秀民企,最起碼民企能夠開拓進取,不像國企換了領導就換政策,錢都打水漂!
再說說政府,應該保護好的民營企業,不要那個做好了,外資一買就賣了,這么多年的心血白白送人了,好多龍頭企業剛要做強就被斬首,這是在自毀長城!
『陸』 二戰時期中國的工業為什麼很落後後來是怎麼追上來的
二戰時期的中國工業落後是因為中國當時多年的戰亂當中,沒有發展工業的機會,而且本來就落後,後來能夠追趕,是因為國家動用一切人力物力集中發展工業, 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三、集中一切人力物力發展工業
雖然工業落後,但是國家還是要建設,於是國家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將目標放在了工業上。所謂預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想讓其他的行業通過發展,那麼必須要有一個堅實的工業基礎,所以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中國的工業終於追上了世界列強。
『柒』 中國工業水平如何
中國目前仍是農業國,工業水平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正式確定了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部署,即: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捌』 中國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如何
中國國家統計局工業司4月9日發布消息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工業和服務業發展質量效益繼續提升。首先是工業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改善。從工業生產看,工業增加值增速有所加快,生產結構持續優化。今年1-2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2%,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9%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7和1.2個百分點。
從服務業企業情況看,服務業企業營業規模穩中有升,服務業小微企業綜合經營狀況創近四年最佳開局。對5.3萬家服務業小微企業調查顯示,一季度,83.9%的企業反映經營狀況良好和平穩,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玖』 中國是如何實現工業化的
新中國的現代化,主要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學化和理性化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核知心是工業化問題。
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新中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先合理調整後社會主義改造;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等措施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全面道起步。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基本建設投資近千億元,石油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也有較大發展,但「大躍進」三年造成了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③文革時期(1966-1976年):受「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除交通運輸業外其他版均處於倒退的局面,新中國工業出現了嚴重挫折。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為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農村中權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市中企業管理體制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沿海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辟,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從而大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進程。
『拾』 中國的工業化水平如何
工業化率達到20%-40%,為正在工業化初期,40%-60%為半工業化國家,60%以上為工業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