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軍力強大的印度不斷豪購美俄等大國的武器,印度軍工業水平到底有多差
印度的工業水平在世界上是排不上名次,其實道理很簡單,印度進行工業革命很晚,所以他沒有基本的工業藍圖,我國還好我國早期有許多的優秀人才回國幫我們建設出來一幅幅工業藍圖,雖然印度工業水平很低下,可是他願意出錢購買最新型的戰鬥武器,抵禦外敵。
印度現在計劃拿出4000億美元推進軍事現代化,可以想見很大一部分將落到外國軍火商的口袋裡,於印度本國的國防工業發展並無多大作用。但如果真的打仗的話,印度短時間還可以應付,如果是長時間作戰的話,印度這一軟肋就出現了。
⑵ 印度現做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為什麼印度成為不了世界工廠
印度是不會成為世界工廠的,首先印度的人民文化程度低,其次印度的工人的工作效率低,並且印度生產的商品質量不行,如果印度不改變這些現狀就沒法替代中國更為世界工廠。雖然印度國土面積很大,人也很多,但是印度人大都沒有受過教育。
而且我覺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是有原因的畢竟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還擁有著完整的國內市場,最重要的是中國有著大量受過基礎教育的廉價勞動力,而且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足夠完善。並且印度現在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國內市場,每個行政區之間還存在著收取關稅的現象,這樣下去印度在發展十年也不會代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
⑶ 二戰結束之後,印度的發展是如何漸漸落後於中國的
印度一開始也是學蘇聯,但學的不徹底,外面是計劃,裡面還是自治,這樣一來,中國建國初很多工程順利實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爛尾了,因為沒有集中優勢辦大事。這樣一來,印度的工業化進程就變慢了,而且它的改革開放比中國還晚。本來起步就晚,社會根本問題又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國了。
中國和印度都是鄰國,都是人口大國。人口規模本身就是實力,但中國人口規模和印度不一樣。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鄰緬甸,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達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印度斯坦族為主體民族,約佔中國總人口的46.3%。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誕生於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於今天的巴基斯坦)。大約1500年前,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小的奴隸制國家,建立了種姓制度。吠陀宗教開始發展成婆羅門教。
總結:印度一開始也是學蘇聯,但學的不徹底,外面是計劃,裡面還是自治,這樣一來,中國建國初很多工程順利實施,印度的大工程很多都爛尾了,因為沒有集中優勢辦大事。這樣一來,印度的工業化進程就變慢了,而且它的改革開放比中國還晚。本來起步就晚,社會根本問題又沒有得到解決,自然印度就不如中國了。
⑷ 印度工業化水平不高,為什麼空氣污染還這么嚴重
全球環境正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是真的,但有些國家未免是不好得太嚴重了些,比如印度。據統計數字來看,全球有15個城市是空氣污染最厲害的,而印度一下佔了14個。據說印度首都的PM2.5濃度最高達到過810,難怪被英國稱為「毒氣室」呢。
相反,工業就不產生污染嗎?那是肯定的,但問題是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會將大量的市場拓展以及品牌價值帶到城市,而其他的生產等工序則放於農村。這樣就直接造成了農村污染更加嚴重的現實,這個鍋農民背得冤不冤?
另外,農業焚燒秸稈等產生的污染是事實,那為什麼不進行對應的改造呢?這種空氣污染源頭的改造應該是國家、城市最先進行的項目,可在印度卻從來沒這方面的改變。相反那些生活於貧民窟的農民,幾乎已經到了無干凈水源可飲用的地步,吃飯更是問題,這時你能單方面要求他們不焚燒固體物來改變環境嗎?
如此可以看出,甩鍋給農民,只是印度城市居民,甚至是全國家的優越感在作祟,對他們而言,根本不是如何去從源頭改變污染,只是想體驗自我感受的良好度。
⑸ 未來印度經濟有可能超過中國嗎
不大可能
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懶惰,印度人相對東亞民族是很懶的(熱帶的民族相對溫帶寒帶的都比較懶)。甚至可以說寧願窮也不願意費力去拼搏。例如印度耕地是超過中國的,氣候更是使其一年三熟,但其糧食產量卻差中國很多。
第二個是種姓和官僚,印度雖然自稱民主,但其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由高種姓家族壟斷的官僚階層,怎麼看都更像封建國家而不像民主國家。要知道,即使是西方的調查結果,印度的腐敗程度都是排在天朝前面的。而天朝官僚你按照套路打點好了,那效率會很高,印度官僚你打點了都快不起來。
第三個,宗教勢力過於強大,宗教是國家發展的阻礙,西方也是拜託了神權統治進入文藝復興才發展起來。但印度的宗教勢力仍然十分龐大,洗腦國民使之逆來順受,認為自己遭受的不公現狀是前世的懲罰,所以不會願意去力圖改變。缺乏變革的力量。要知道印度的獨立都是非暴力不合作乞討來的。
第四個,地主力量過於龐大,印度鄉村依然是地主控制,由於沒有受過革命的洗禮,這些封建勢力保留完好。這嚴重阻礙的印度的交通建設,征地時極為困難的。印度鐵路里程相對獨立時英國留下的,這么多年根本沒有多少增長,高速公路更是沒影。
第五,復雜的民族宗教構成。印度歷史上就是處於長期分裂。各種宗教民族亂七八糟,只是在英國的力量下勉強成為一個國家。根本沒有天朝這種漢族絕對統治地位,也沒有漢文化大一統思想,更沒有天朝傳統的中央集權。印度政府的地方的掌控能力遠遠不如天朝。
第六,抵抗意志的薄弱,印度常年處於被征服狀態(中國雖說有元清,但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很少有統一的時候,英國用幾萬人的軍隊就能統治印度幾百年,這很難想像。
⑹ 印度是怎樣發展的
印度的發展是一種產業結構的畸形發展,沒有工業現代化,特別是重工業的現代化發展,特別是對於人口大國是談不上會強大的。首先在沒有大型農業機器裝備的條件下就無法提高農業商品生產效率,糧食等農副產品供應不充足,那麼多人吃什麼?也即農業基礎不牢。
第三產業的發展必須得在第二產業工業的發展已不在話下的情況下,由於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排擠勞動力而引發的第三產業發達和人數增加,才是符合產業發展不斷升級規律的正常發展。但對於象新加坡那樣的小國和台灣、香港等的小地方來說,通過發展某一產業或行業是可以的,但對於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大國,這樣的的產業結構就是不合理的。
當然,對於印度那種的私有制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國家,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各個資本家的私有資本必竟是有限的,很難辦大事,又沒有國有大企業來做基礎設施那樣的賠本買賣,資本市場又不發達,國家產業政策指導的力度又軟弱無力,資本家又不服天朝管地各行其事地只能辦小事,因此,其只能從做小買賣的第三產業開始積累。
而中國如果沒有毛時代的集中大錢辦大事的發展重工業,並對農業、輕工業等的現代化機器裝備全面武裝所引發的跨越式發展,現在中國的發展程度不會比印度強多少。
⑺ 有專家預測,未來10年印度會成為工業強國,是真的嗎
我覺得是假的,這次疫情讓全球的經濟都倒退了將近10年,根據近期的外媒報道的數據,我們能夠看到,在世界幾大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狀況最為慘烈,在印度剛剛發表的第二季度經濟報告中,印度經濟同比下降了23.9%,這也是印度經濟有史以來最大的降幅,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發展成工業強國還是挺困難的,而且印度最強的領域在電子。
不管怎麼樣,目前全球的經濟都處於一個蕭條的狀態,這並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需要所有國家一起努力,印度也難避免,如果現在個別國家繼續自以為是的搞單邊主義,那麼這個國家近期的經濟將繼續朝著反方向發展。
⑻ 印度學者說印度製造業還未到巔峰,對此國際社會如何評價
首先從事實上來說,印度的製造業確實還沒有到巔峰,嚴格來說,印度的製造業還處於一個前工業化時代。首先印度絕對是有發展製造業的能力的,畢竟擁有足夠的人口基數。其次就是印度本身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印度沒有足夠的教育資源。最後就是印度本身的種姓制度的鍋了,如果這個制度不消除的話,那麼印度永遠也發展不起來。
最後就是印度本身的種姓制度的鍋了,如果這個制度不消除的話,那麼印度永遠也發展不起來。從這方面倆看,印度其實就是一個披著國家外衣的宗教。在宗教內部,人和人之間是天生不同的。所以這種方式造成了印度的每一個人從出生就決定了它是什麼人,永遠無法上位。
⑼ 印度的工業布局有什麼特色
印度獨立之初,工業高度集中在少數沿海大城市。僅孟買、加爾各答和阿默達巴德所在的三個邦,工業產值佔全國的70%以上。
近年,工業過分集中的狀況已有改善。目前,印度可分為五個比較重要的工業區域:
1、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工業區:這里是全國最早形成的工業區。近幾十年略有衰退。麻紡織和機械是本區的兩大工業部門。產值佔全國的40%和30%。
2、以孟買——浦那為中心的工業區:勞動力比重與加爾各答區相當,產值較大。棉紡織工業長期居優勢地位,佔全國的30%。此外機械、化工、煉油等部門近來有較快的發展。
3、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工業區:規模相當於加爾各答的一半,以傳統工業為主。
4、以馬德拉斯——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發展最快的工業區,規模已接近於加爾各答區。區內集中了電力、飛機製造、造船、煉油等工業部門,輕、重工業並舉。
5、以那格浦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5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有印度的「魯爾區」之稱。
印度的工業布局具有:集中程度高 呈點狀分布 主要布局類型是煤鐵復合體型和臨海型以及新興的「臨路型」。
(9)印度未來工業化怎麼樣擴展閱讀:
工業
在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印度工業以紡織和采礦為主。獨立以後,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工業都有所發展,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
印度的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
印度擁有兩大汽車企業:塔塔汽車和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車於2008年收購捷豹路虎,馬亨德拉則於2010年收購雙龍汽車。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
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
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
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
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發達國家澳洲相差無幾。
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
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
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
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印度經濟以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印度外匯存底充足,匯率穩定,未來官方也將全面解除外匯管制,由市場決定幣值。
印度製造業出口已經開始下滑,全國很多地區電力供應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口,目前是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體出口國以及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
印度實行民主政治的同時實行社會主義,政府對私人經濟活動,外貿,外國資本直接投資嚴格控管。
不過,1991年通過經濟改革,放鬆對外貿和外資的管制,逐漸開放國內市場。國有企業民營化和部分領域開放對私人以及外國投資的設限,至於相關的政治爭論持續不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
⑽ 印度比中國更有優勢成為"世界工廠"嗎
印度到現在都是一個農業國,談什麼世界工廠?!
印度既沒有實力,也沒有機遇成為下一個中國,西方媒體再吹捧也沒用!
中國自所以能成為世界工廠,一是靠擁有全工業體系的龐大工業基礎!
二是搭上了低油價時代的最後一班末班車!
三是靠受教育程度良好,工作效率高,而且非常廉價自律的龐大勞動力!
四是開放初期幾乎是卑躬屈膝的政府部門,不但盡量滿足投資方的要求,還壓制工人的不滿!
以上四點,印度有的永遠也做不到,有的永遠失去了機會!
首先,印度的GDP構成主要是農業和服務業,有限的所謂工業就是組裝,可以說沒有真正的工業!
然後,如今的高油價時代,導致生產和生活成本高漲,再加上中國製造的沖擊,印度只剩手工業作坊了!
接著,印度落後的教育體系和南亞文化,按中國的標准,印度有一多半人都是文盲,而且又懶又自大!
最後,印度並不是一個中央集權式國家,各邦的自治權力很大,中央的政令很難得到有效執行!
這還不包括印度的種姓制度,宗教沖突,糟糕的基礎設施,缺水停電公路少,過於嚴厲的勞工法,地方保護主義的稅收制度,腐敗低效的官僚體系,土地的私有化造成征地難等等!
印度這幾年GDP增速超過中國,還是靠莫迪老仙不斷修改GDP統計基礎年份得來的!
印度成為"世界工廠"?你在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