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工業者和小手工業者有區別嗎
佔有少量手工工具、作坊、原料等生產資料,自己從事獨立的手工業生產,以其成品出賣,作為全部或主要生活來源的人,稱為小手工業者,或獨立生產者。小手工業者一般不僱用工人,有時僱用輔助性質的助手和學徒,但仍以本人的手工業勞動無產階級是由於工業革命而產生的,這一革命在上個世紀下半葉發生於英國,後來,相繼發生於世界各文明國家。
而手工業者則是對從事手工業的人的統稱,或者可說小手工業者即為手工業者,兩兩者無實質區別。
⑵ 手工業者是工人階級嗎
是。工人階級以掙工資而被僱用、通常從事體力勞動者的階級,亦指這些工人組成的社會階級、等級或階層,手工業者符合標准。
⑶ 手工技術業指的是什麼
手工技術業是指依靠手工勞動,使用簡單的手工工具從事小規模生產的加工行業。
我國的手工技術業歷史久、行業多、分布廣。它最初與農業密切聯系,屬於個人副業性質的家庭手工業。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傳統的手工業者多是民間的藝人,他們巧奪天工的工藝技術水平及其豐富多彩的產品,代表了我國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淀。
⑷ 手工業者屬於哪個階級
無產階級 因為那個時候的手工業者一般不僱用工人,有時僱用輔助性質的助手和學徒,但仍以本人的手工業勞動為生
⑸ 無產者和手工業者有什麼區別
1、手工產品,指的是手制的物品,純手工製作,用到簡單的工具,通常跟藝術有關,其創作需要技巧、熟練度,以及一定程度的美感。
媒體材質大概包括編織、陶藝、紙藝、綉縫、木作等等。
手工產品通常通過一定的藝術構思,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加工製作。
手工產品製作工藝在國民間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豐富的門類、傳世佳作蜚聲海內外。
幾千年來,傳統手工藝產品始終是代表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產業。
傳統的工藝產品既是文化藝術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時尚手工在現代都市如此紅火並流行,確實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有人說這是因為懷舊,是一種對往昔手工歲月的追憶;
在追求個性化的今天,手工製作工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裝飾和實用的性能、手工產品隨心所欲的樂趣,已經不可抗拒的在身邊流行起來,她像風一樣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
⑹ 城市裡自己釀酒賣的人、幫別人縫補衣服的人、賣爆米花的人、修自行車的人、貨兒郎,哪些是手工業者,其他
釀酒,縫衣,修車是手工業,其他屬於中下等(加3分)
⑺ 什麼是工廠手工業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僱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工場手工業」一詞譯自馬克思所稱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譯為「工廠手工業」,1945年商務版《德華大詞典》同。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譯《資本論》作「手工製造業」。後馬列著作編譯局譯作「工場手工業」。本文中,「工場手工業」指其經濟性質,具體組織依習慣,如綢廠、布廠、磨坊、油坊、機房、鐵作、木器作等;類稱用「手工廠」。
手工工場有分散和集中兩種形式,在工場手工業時期之初以分散的手工工場為主要形式。生產者仍分散在各自家庭中勞動,但是他們在企業家的組織下形成一個生產集體,有一定的勞動分工。商人為保障其貨源,將統一購買來的原料交給雇傭工人去加工,付給一些報酬,然後銷售成品。所謂報酬實質上就是工資。這已是資本主義的僱傭關系,但又不徹底,因為加工的工具大都是那些受雇者自己的,勞動過程也是工人在各自家裡分散進行,每一種產品是依次經過不同的家庭工人的勞動製造出來的。
工場手工業的資本主義性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資本最低限額的增大,使越來越多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數量較多的工人受資本家指揮,是一般協作的自然起點,也是工場手工業的出發點。單個資本家所必需使用的最低限額的工人人數,要由現有的分工來規定。分工愈發展,所需的工人人數就愈多。為了進一步得到分工的好處,工人人數必須按比例增加。隨著工人人數的增加,可變資本必須相應地擴大,就會有更多的生活資料轉化為資本。隨著可變資本的增加,不變資本必須相應地增加,就會有更多的生產資料轉化為資本。所以,「單個資本手中的資本最低限額越來越增大,或者說,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資本,這是由工場手工業的技術性質產生的一個規律」。
第二,工場手工業使勞動力更加隸屬於資本。工場手工業和簡單協作一樣,執行職能的勞動體是資本的存在形式。但是,工場手工業比簡單協作更進一步,它產生了分工,在工人中間形成了不同的等級劃分即熟練勞動與非熟練勞動,並從根本上侵襲了工人的勞動力,「把工人變成畸形物」,喪失了生產整個產品的獨立能力。過去,工人因為喪失了生產資料,不得不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現在,他們如果不把勞動力賣給資本家,更無法單獨進行生產。工場手工業進一步使工人變成了資本的附屬物,使勞動對資本在形式上的隸屬進一步發展為實際上的隸屬。
第三,工場手工業使工人的身心萎縮,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對立越來越加深。個體農民或獨立手工業者,在生產中必須運用他自己的知識、判斷力和意志,考慮生產的全部過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是結合在一起的。但在工場手工業中,這種能力轉移到與工人相對立的資本身上。工人被畸形化為局部工人,掌握整個生產的能力逐漸喪失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離開來。所以,馬克思說:「工場手工業分工的產物,就是物質生產過程的智力作為別人的財產和統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對立。這個分離過程在簡單協作中開始,在工場手工業中得到發展,在大工業中完成。在簡單協作中,資本家在單個工人面前代表社會勞動體的統一和意志,工場手工業使工人畸形發展,變成局部工人,大工業則把科學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能力與勞動分離開來,並迫使它為資本服務。」工場手工業的分工,一方面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力,另一方面使局部工人畸形化,造成人民群眾身心的萎縮。因此,「資本在社會生產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個人生產力上的貧乏為條件的。」
第四,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創造了新的生產力,同時也成為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特殊方法。以分工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最初是自發形成的。但是,「一旦它得到一定的鞏固和擴展,它就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有意識的、有計劃的和系統的形式。」這是因為,一方面,工場手工業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勞動組織,「發展了新的、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另一方面,由於工場手工業分工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獨特創造,是依靠工人的畸形化來發展社會生產力,加強了資本對勞動的統治,因而它「只是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即靠犧牲工人來加強資本……自行增殖的一種特殊方法」。馬克思精闢地概括了工場手工業分工的兩重作用:「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成過程中的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剝削手段。」
⑻ 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是什麼性質
農業,手工業屬於個體經濟。
個體經濟,指在勞動者個人佔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個體勞動和個體經營的私有制經濟。個體經濟具有規模小、工具簡單、操作方便、經營靈活等特點。基本上無剝削。
個體經濟有兩個明顯的特徵:一是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歸個人所有;二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
個體經濟中,生產者既是直接的勞動者,又是生產資料的私有者,勞動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是一種不帶有剝削關系的私有經濟。
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本拉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個體經濟投資對整個社會的資本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1980年,個體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19.0億元,2001年達5429.6億元,增長了45.6倍,平均年增長率為21.0%,高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平均增長率(20.4%)。
個體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1980年為13.1%,1990年前後提高到20%以上,90年代初以後呈下降趨勢,但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01年為14.6%。
⑼ 中國古代為什麼出現手工業世代傳習的特點它對於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1、中國手工業生存不易,市場很狹小;
2、手工業者是國家無償征調的徭役的主要承擔者,生產和生存困難;
3、生存的希望就是壟斷技術——提高競爭力,維護自己的地位。
導致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
⑽ 手工工匠是手工業者嗎
木匠呢,只不過是手工業者的一個尊稱,對他們精湛藝術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