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蘇聯能在建國後短短十年內,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強國呢
蘇聯成立於十月革命之後,蘇聯成立於1924年。到1936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德國,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革命前被歐洲視為落後國家的沙俄,由於種種原因,在短短十幾年裡經歷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首先,沙俄本身工業化水平比較高。雖然俄國在歐洲眼中一直是一個落後的國家,但即使在沙俄時代,俄國的工業化水平在全世界也是比較高的。特別是19世紀下半葉,俄國工業發展迅速。革命後,這些工業基地被接受,這是蘇聯迅速崛起的歷史基礎
第五,斯大林正確的領導也是不可或缺的。雖然後人對斯大林,有很多爭議,但沒有斯大林,就沒有強大的蘇聯是無可非議的,十月革命結束後的早期經濟政策是在斯大林時期,國內政局逐漸穩定,蘇聯成為中央集權國家,民族團結得到加強,從而能夠把全國變成一盤棋,按照中央的計劃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第六,蘇聯是在一戰炮火下誕生的,革命後經歷了漫長的軍事斗爭,才排除了外來干涉。此後,蘇聯調整了外交政策,沒有繼續一戰前沙俄和英國在亞和歐全境大打出手的擴張政策,而是有選擇地支持各國革命,這也起到了擴張蘇聯、遏制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作用,從而為蘇聯進行和平建設贏得了一個窗口期。
正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段短暫的和平時期,可以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恢復和建設,使蘇聯能夠迅速從戰後的廢墟中崛起,成為一個強國,從而為下一次世界大戰做准備。如果不是斯大林,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恢復和建設,如果它繼續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爭奪霸權,恐怕俄國在德國強大的攻勢下也擋不住,更別說把莫斯科和斯大林蓋勒變成決定二戰戰爭勝負的關鍵。
② 蘇聯是如何用20年時間閃電般崛起成為超級大國的
1905年老牌列強沙皇俄國被亞洲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打敗了,沙俄由此成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被亞洲黃種人國家所打敗的歐洲列強。與此同時沙俄國內保留著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在錯綜復雜的 社會 矛盾作用下革命運動風起雲涌,因此列寧把這一時期的沙俄稱為「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沙俄國內一系列政治、經濟、 社會 矛盾的演變結果就是導致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後爆發。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接手的是沙俄所遺留下來的國土和經濟基礎,而且蘇聯還沒能完全繼承沙俄的全部領土:波蘭和芬蘭在沙皇政府倒台後成為了獨立國家。按說蘇聯要用比沙俄更小的國土、更少的資源搞定沙俄留下的爛攤子似乎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然而蘇聯只用了兩個五年計劃就發展成為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與此同時也成為了經濟總量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到了二戰結束之後蘇聯更是一躍成為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
從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5年二戰結束只有28年,這其中前五年是蘇俄紅軍和白軍殘部內戰的時期,最後四年是與德國法西斯作戰的時期,真正的國內建設時期只有19年。尤其是二戰更是令蘇聯損失慘重:蘇聯在二戰中的傷亡數字是2960萬,其中死亡者2660萬,幾乎每個蘇聯家庭都有人員傷亡。與此同時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在戰爭中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二戰結束後西方國家普遍認為蘇聯將從世界大國的名單中被除名。
然而不被看好的蘇聯卻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試爆了一枚當量為22000噸TNT的原子彈,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58年蘇聯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蘇聯成功把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從而在美蘇太空競賽中贏得了先手。與此同時蘇聯構建了以自己為核心的 社會 主義陣營,世界逐漸朝著美蘇兩極爭霸的格局發展,蘇聯成為全世界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蘇聯為什麼能在接手沙俄留下的爛攤子且經歷慘烈的戰爭打擊之後強勢崛起的呢?
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不妨先看看蘇聯從沙俄手中接管的到底是怎樣的基礎。事實上沙俄所謂的落後不過是同其他列強比起來相對落後。1913年一戰爆發時沙俄有2280萬平方公里國土、1.7億人口,鐵路營業里程高達70156公里,鋼鐵產量位居歐洲第三位,發電量位居歐洲第四位,本土石油產量位居歐洲第一位,農業完全實現自給。當時的沙俄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在工業產值上僅次於美、德、英三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執政的20年間俄國在增加了6000萬人口的同時還實行了農業改革。
1908年沙俄開始普及小學義務教育,同時大幅增加教育預算,從而使俄國人受教育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全球經濟危機的1911—1912年俄國經濟卻呈上升趨勢。俄羅斯的經濟檔案《統計年鑒》顯示:1906—1910年糧食、酒精、咖啡、糖、茶、煙草、棉花的消費量基本上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我們的教科書中說蘇聯把俄羅斯從一個農業國改造成為了一個工業國,然而俄羅斯最早的工業基礎可不是在蘇聯時代奠定的。沙俄盡管不能稱為一個工業國,但已具備了早期的工業化基礎。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曾說過:「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一輛 汽車 、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製造「。由此可見新中國的工業化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之上,然而相比之下蘇聯的工業化基礎要雄厚得多。事實上沙俄並沒缺席前兩次工業革命,尤其是在1861年農奴制改革後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得十分迅速,以致於只用了幾十年時間就完成了其他歐洲國家幾個世紀才完成的轉變。
1861 1881年間俄國的布匹生產量增加了兩倍,與此同時織布工廠已排擠了手工織布業。1860 1890年俄國的生鐵產量由2050萬普特增至5660萬普特;鋼產量由1250萬普特增至52000萬普特;煤的產量由1800萬普特增至36700萬普特。1866年俄國的工廠不到3千個,然而到1903年已有近9千個了。隨著國內市場的擴大使鐵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長:1865 1895年俄國的鐵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俄國經濟正沿著普魯士道路緩慢地向資本主義過渡。
19世紀80年代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標志就是鐵路建設: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特別強調工業和戰略鐵路的建設。沙俄在10年間修通了烏拉爾鐵路,同時把巴庫和第比利斯連成了一線,還建成了從克拉斯諾夫克經塔什干延伸到阿富汗邊境的東裏海鐵路。這一時期機器生產已在俄國的工業生產中占據統治地位,基本已完成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化大工業的過渡。19世紀80年代末俄國工業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重工業在工業結構中的比例加大,形成了頓巴斯煤礦工業區和巴庫石油工業區。
1913年沙俄的鋼產量已是1880年的11倍,能源消耗是1880年的9.3倍,城市人口是1880年的4倍,經濟增速已達到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見俄羅斯最早的工業基礎其實是在沙皇時代奠定下的,只不過由於農奴制改革的不徹底使俄國保留了太多封建小農經濟殘余。沙俄所謂的落後只是相比於美、德、英等列強而言,但千萬不要以為蘇聯的工業化和新中國一樣是完全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沙皇時代實際上已奠定了俄羅斯最早的工業基礎,然而封建農奴制的束縛使俄國的工業化進程長期滯後於西方。
提起中國 歷史 上第一代睜眼看世界的人士所著作品可能大家首先會想起的是林則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國圖志》,實際上當時還有一部系統介紹世界各國概括的作品就是徐繼畲的《瀛寰志略》。在這部書中徐繼畲對俄羅斯的記載是怎樣的呢?首先徐繼畲指出俄羅斯是「外徼第一大國」。這顯然是就俄羅斯的幅員面積而言的,與此同時他認為俄羅斯的國力相比當時的英、法等國則「未能定霸一方」。在徐繼畲那個年代得出俄羅斯的國力不及英、法等國是完全正常的——克里米亞戰爭就是最佳證明。
幅員遼闊的俄羅斯為何國力不及英、法呢?對此徐繼畲是這樣解釋的:「彼所有者多北裔窮荒之土,其東部層水積雪,草不繁,牲不育,不可游牧,故漠北諸部棄而不居,俄人得之,政其皮、礦其利,所謂人棄我取,非力能驅除而據為己有也......舟楫之利、火器之精、心計之密又遠遜於諸國,逐鹿海隅往往瞠乎其後」。俄羅斯的國土主要集中在北方高寒地帶。盡管地域遼闊、土地肥沃,然而國土開發難度大、工農業水平落後,甚至就連漠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難以在此生活。
當地只生活著一些最為原始的漁獵採集部落,俄羅斯得以較為容易地征服廣袤的領土,然後通過這些地區的皮毛、礦物獲取利益,然而俄羅斯地處歐洲文明圈邊緣的俄羅斯就其文明與體制的進化程度一直滯後於西方,加之缺乏較好的出海口、保留了太多封建農奴制殘余使當時的俄羅斯在整體國力上同英、法等國有差距。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在當時的國際體系中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所以徐繼畲在做出上述分析後還是跟了一句「因其疆土之廣,窮系海內大國,故諸國亦未敢輕視之」。
俄羅斯憑借自己龐大的體量即使在技術相對落後的情況下也能以數量彌補質量的方式實現規模效應。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就此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發展態勢:每當世界政治、經濟、軍事體系出現結構性變革之際俄羅斯就會因為自身文明與體制的滯後而被西方甩在身後;而當世界政治、經濟、軍事體系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後俄羅斯的體量優勢就會逐漸彌補文明、體制、技術上的不足。19世紀下半葉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歐 美文 明整體躍進。在這一過程中英、法、德、美等國的國力得到了質的突破。
這時的俄羅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落後的 社會 結構束縛制約下在機器化大工業的發展過程中落後於其他列強,因此沙皇俄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淪為了「帝國主義的薄弱環節」。然而當世界由轉型期轉向平穩發展的時期後決定各國實力強弱的首要因素已不再是創新而是體量。說到底新技術、新制度總是會在世界范圍內傳播的:曾幾何時英國在第一次產業革命中獨領風騷,然而英國發明的蒸汽機等產品必然是要在世界范圍內傳播開來的。
新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使後起的國家盡管在技術層面可能仍與先進國家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這種差距的大大縮小使各國之間已不存在明顯的代差,所以這時擁有龐大規模體量的國家即使在技術上略微落後一些也完全可以通過質量不夠數量湊的模式彌補自己的短板缺陷。更大的規模體量意味著更大的潛在兵力、更多的勞動生產力、更大的戰略縱深、更大的國內市場和更強有力的資源調度能力。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種百萬級人口的國家曾因為抓住 歷史 機遇而率先崛起。
然而到了工業革命時代世界霸權就向英、法、德這種千萬級人口的國家轉移,在經歷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德等國的地位又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取代。從近五百年間世界格局的變化過程不難發現:世界霸權是向國土面積更大、人口規模更大的國家轉移的。深受封建農奴制困擾的俄羅斯帝國並不擅長創新,所以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早期階段被抓住時代機遇改革創新的西方列強迅速超越。然而當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體制和技術創新日漸平穩後俄羅斯自然也會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
盡管經過學習後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仍有差距,但這種差距完全可以通過俄羅斯的體量規模得到彌補。當蘇聯於1922年正式成立時距18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已過去半個世紀。50年間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端技術變得更為成熟,推廣和普及的成本已大大降低,效率和實用性已大大提升。這一切已使俄羅斯具備了大范圍運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可能。沙皇政權崩潰後波蘭和芬蘭的獨立使蘇聯的國土面積比起沙皇時代有所縮水,不過沙俄的主要國土仍大體被蘇聯所繼承。
蘇聯廣袤的國土為其提供了遼闊的戰略縱深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麥金德的地緣政治學說中提到俄羅斯是占據國際地緣政治心臟地帶的國家。歐亞大陸心臟地帶三面為山系環繞,河流都流向內陸湖或北冰洋,是海上無法到達之處,是天然的巨大堡壘。無論是在沙俄時代或蘇聯時代這種地緣優勢是一直存在的,然而在機器化大工業時代到來之前人類對高寒凍土地帶的開發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屬於高緯度地帶,所以在沙皇時代廣袤領土所潛藏的地緣能量並未得到充分釋放。
蘇聯繼承了沙俄廣袤領土上的資源和人口,然而蘇聯已不再是一個封建農奴制國家。蘇聯通過具備高效動員能力的舉國體制推行徹底的工業化政策。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的確存在明顯的弊端,這也成為了蘇聯晚期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在 歷史 上就從未取得過任何成效。事實上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特定的 歷史 時期也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由於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從而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
這樣做的好處是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的合理化,避免了資本主義國家 歷史 上出現過的生產過剩現象。事實上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以及戰後西方國家一度盛行的凱恩斯主義經濟理念就是在維持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鑒吸收蘇聯計劃經濟的可取之處——強化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當然這種經濟模式忽視市場需求,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這也是導致這種經濟發展模式被市場經濟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 歷史 時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確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
這種經濟模式使蘇聯得以避免資本主義 社會 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從1929年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迫使資本主義各國不得不陸續松開對蘇聯的封鎖,於是大量資本和技術工人開始紛至沓來,為蘇聯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在這種形勢下蘇聯的國土資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工業體系開始飛躍式發展,地緣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用斯大林的話說:」蘇聯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一共只花費了13年左右的時間」。1937年4月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這表明蘇聯在工業發展速度方面已超過了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這時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此期間有4500個新工業企業建成和投產,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也已基本完成。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長了1.2倍,同期國民收入增長了1倍,生產資料保持著年均17.1%的增長率。尤其是蘇聯的機器製造業大大超額完成了計劃指標:1937年蘇聯的機器製造業和金屬加工業的產值比1932年增長了1.9倍,而原定的計劃指標是1.1倍。
隨著納粹德國的崛起已使斯大林敏銳察覺到未來潛在的戰爭風險,所以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有時間賽跑的意味。三五計劃期間蘇聯政府加緊在東部地區發展重工業:當時東部地區建設的高爐佔到了全部新建高爐的3/4左右。這么做其實就是為防範未來可能爆發的戰爭。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外貝加爾、烏拉爾、阿穆爾河流域等地建立了新的冶金工廠,中亞地區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廠,遠東地區建立了新的 汽車 裝配廠、制鋁廠、軋管廠和水電站。
蘇德戰爭期間蘇聯西部的工業基地遭到了重創,但擁有全世界最遼闊國土的蘇聯通過將自己的工業基地向東遷徙渡過了難關:烏拉爾、中亞、遠東等地並未遭到戰火的洗禮,因此這些地區的工業基礎得以保留下來。況且即使是在被戰火破壞嚴重的西部地區也並沒完全喪失之前兩個五年計劃奠定的工業化基礎:蘇、德、日等國在二戰後的重建復興並不是像新中國一樣的白手起家——戰爭所摧毀的只是有形的廠房和機器,然而這些國家在戰前所積累的技術和管理層面的無形優勢卻並沒被摧毀。
蘇聯作為一個在二戰前就已基本完成工業化的國家盡管在二戰中蒙受了重大損失,但並未喪失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如果我們將中等體量的西歐國家同美、蘇這樣的洲級大國各自的人口、資源和工業生產能力加以比較就不難看出蘇聯這種大洲級體量的國家所具備的優勢:1940年德國的總人口約7000萬、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為630億千瓦時;此 時尚 未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的對應數字是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而在技術上落後於德國的蘇聯則為1.7億、1830萬噸和480億千瓦時。
盡管德國此時已用閃電戰征服了西歐絕大部分地區,可即使德國得以調動整個西歐的資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鋼產量和發電量稍微領先於剛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蘇聯,但後者的勞動力資源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蘇聯憑借二戰前的兩個五年計劃已建立了強大的工業體系,蘇聯已由一個農業國過渡成為一個具備自主齊全的工業體系的工業國。從1940年到1944年德國殫精竭慮把自己的軍火產量提高了200%,然而在技術水平上相對落後的蘇聯仍使自己的軍火產量始終保持在德國90%以上。
盡管蘇聯在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戰爭中蒙受了重大損失,但並沒損失喪失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二戰後的蘇聯仍得以保持自己在規模體量上的優勢和兩個五年計劃所奠定的工業化基礎。盡管蘇聯在二戰中的傷亡高達2960萬人,但戰後的蘇聯仍是擁有1.67億人口的大國,這為蘇聯的戰後重建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二戰後期的蘇聯在收復失地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擊德軍至國門之外,而隨著二戰後殖民體系的坍塌為蘇聯傳播 社會 主義理念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戰後蘇聯將東歐國家以及蒙古、朝鮮、越南、古巴等國納入到以自己為核心的 社會 主義陣營。二戰之前蘇聯作為全球唯一的 社會 主義國家在國際上處於孤軍奮戰的境地,然而二戰後隨著以蘇聯為核心的 社會 主義陣營的形成使蘇聯得以擺脫外交上的孤立狀態,從而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此同時蘇聯也在這一過程中擴大了自己的原料產地和市場銷售地:蘇聯可以從古巴獲得廉價的糖和橡膠等熱帶產品,從羅馬尼亞獲得便宜的石油。
蘇聯在二戰中還獲得了直接的領土收益:戰後對芬蘭、波蘭、德國、羅馬尼亞等國的領土調整使蘇聯增加了近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蘇聯還與美國、英國、法國一起對德國進行了分區佔領,蘇聯將蘇占區內的廠房設備拆除後運回蘇聯,還從蘇占區掠奪了一部分高 科技 人才,至於德軍戰俘則成為了蘇聯的免費勞動力。1950年1月1日蘇聯中央統計局以1938年國際市場美元價格計算:1945年8月至1948年1月1日蘇聯累計從德國獲得各種賠償物資的價值總計為33.442億美元。
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後也將當地的日本機器設備運回了蘇聯,同時將抓獲的七十萬關東軍俘虜運到西伯利亞當苦力。領土的增加、經濟物資和勞動力的獲得大大加速了蘇聯的戰後恢復重建工作。尤其是從德國所獲得的核物理等領域的技術人才為蘇聯日後的核武器研發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盡管德國直到戰敗也未能造出原子彈,但在鈾礦石的加工和同位素分離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戰後蘇聯克格勃領導人貝利亞在蘇占區搜羅了300餘名德國核物理學家和工程師。
1945年6月首批德國科學家和他們的家屬就抵達了蘇聯。8月斯大林下令撥款用於建設科學家們的辦公和科研大樓以及住宅。12月內務人民委員會成立了專門負責管理在蘇聯工作的德國科學家的第9局。這些人後來直接參與到蘇聯的核武器研發計劃中。1947年10月蘇聯以德國V2導彈為藍本設計製造的第一枚國產彈道導彈R1實現了首次試射。1949年8月29日蘇聯第一顆原子彈在哈薩克的米什克瓦核試驗場成功試爆。龐大的核武庫恰恰正是蘇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叫板的底牌。
二戰在削弱蘇聯的同時也削弱了蘇聯的競爭對手:德國和日本作為戰敗國在戰後受到了嚴格的政治軍事限制。迄今為止日、德兩國盡管 科技 發達、經濟繁榮,但在國際政治軍事影響力上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在二戰中國土淪喪的法國已成為大國角逐中的邊緣化角色。即使是和美、蘇一同參加三巨頭會議的英國也在二戰後淪為了國際 社會 的二流角色。隨著英、法、德、日等傳統列強的普遍削弱使戰後國際格局呈現為明顯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兩極對立分庭抗禮的形勢。
③ 短短十多年,為什麼蘇聯就能在一戰廢墟中建成強大國家
蘇聯從十月革命之後建國,到1924年成立蘇聯,到1936年時,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超過德國,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從革命前被歐洲視為落後國家的沙俄,經過短短十幾年時間,就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沙俄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比較高的工業化水平。雖然在歐洲眼裡,俄國一直是落後國家,但放在全世界范圍內來說,即便是沙俄時代,俄國的工業化水平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19世紀下半葉,俄國的工業發展比較快。革命後接收了這些工業基礎,這是蘇聯能夠迅速崛起的歷史基礎。
其次,蘇聯基本上全盤繼承了沙俄時代的領土,具有巨大的規模優勢。在沙俄時代,通過不斷擴張,到革命前,沙俄已經成了地跨亞歐兩大洲,領土面積廣大的大型帝國。森林、礦產、水利、農業和工業等各方面資源都非常豐富,可謂地大物博。英法等國需要通過對外擴張和殖民才能獲得的工業資源,蘇聯在本土就能獲得。因此,只要俄國完成組織體系的革命,國力就會迅速提高。
第三,社會主義的制度性優勢。我們現在常講,社會主義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其實第一個發揮這個優勢的就是蘇聯。正是因為革命後蘇聯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所以能夠通過全國性規劃來統一建設從重工業到輕工業、采礦、農業和商業,減少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重復建設和浪費,集中資源進行建設,把蘇聯地大物博的資源優勢最大化。
第四,同樣是因為社會主義的制度性優勢,蘇聯並未受到1929年全球經濟的太多沖擊。當時的蘇聯仍在恢復和建設時期,正在集中精力進行工業基礎建設,也沒有過多的捲入全球經濟體系,所以,當其它資本主義國家在1929年遭遇經濟危機,出現全球大蕭條時,蘇聯的經濟仍然在持續增長。其它國家的危機對蘇聯來說,恰好是一個超車的好機會,而蘇聯也確實抓住了這個機會。
第五,斯大林的正確領導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雖然後世對斯大林有許多爭議,但無可非議的是,沒有斯大林,就沒有強大的蘇聯。正是在斯大林時期,結束了十月革命之後初期的經濟政策,逐步穩定了國內政治形勢,讓蘇聯變成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加強了全國的統一,從而有能力使全國變成一盤棋,可以按照中央的計劃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建設,把各方面的積極性都充分調動起來。
第六,蘇聯是在一戰的炮火中橫空出世的,革命之後又經歷了長期的軍事斗爭才排除了外部干預。這之後,蘇聯在外交政策上進行了調整,沒有延續一戰前沙俄與英國在遍及整個亞歐大陸進行大博弈的擴張政策,而是有選擇的支持各國革命,同樣起到了擴大蘇聯的影響,同時又牽制其它帝國主義國家的作用,從而為蘇聯爭取到了一個能夠進行和平建設的窗口期。
也正是能夠充分利用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這個短暫的和平時期進行恢復和建設,才讓蘇聯能夠迅速從戰後的廢墟中崛起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從而為接下來的二戰做好了准備。如果不是斯大林,如果沒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恢復和建設,如果仍然繼續與其它帝國主義國家進行爭霸戰爭,恐怕在德國的強大攻勢面前,俄國也撐不住,更不可能在二戰中把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變成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