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為什麼工業化需要大量的糧食

為什麼工業化需要大量的糧食

發布時間:2024-12-09 02:35:46

Ⅰ 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多重要呢

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沒有糧食的話,國民就不可能正常的生活下去,肯定會產生很多的不良影響的。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一直和自然環境做抗爭。人們努力發展那麼多年,就是為了想要在這個惡劣的環境當中生存下去。糧食是維持人類正常生活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糧食的話,大家就沒有辦法吃飯,也就沒有辦法生活。

也就是說農業雖然不被大家所注意,但是所有的社會分工都離不開農業發展。在古代打仗的時候糧草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戰爭的時候有一方糧食庫存不足,那麼這一方可以說是不戰而敗了。由此可見,糧食充足無論是對於一個國家還是對於一個軍隊來說,都是尤為重要的。

Ⅱ 糧食對一個國際的重要性

首先對國防的重要性。一旦發生戰爭,國外切斷糧食進口來源,就只能靠自身供應。
第二是對國家穩定的影響。糧食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一定的糧食儲備對穩定人民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是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糧食是糧農的重要經濟來源,也是很多工業產品的原料。充足的糧食供應,對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或:食安全與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並稱為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確保糧食安全不僅是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基本條件,而且是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

糧食問題是安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糧食不像其他商品,少一點只會漲價,糧食少一點都會餓死人,是一個硬需求。而穩妥,就是要保證糧食運輸、銷售等環節的穩定,波動不能太大,讓每一個人都能吃到糧。糧價如果上漲過快,低收入人群就會迅速陷入飢餓狀態。日本、歐洲在二戰後,美國在大蕭條後,都曾經在這個問題上有過沉痛教訓。美歐日現在每年在糧食生產上支付著巨大的補貼.中國是否一定不能依靠糧食進口,倒也不是。前蘇聯就曾經長期進口糧食。如今世界畢竟要講人權,如果中國陷入飢荒,美國也不至於真對我們禁運,只是援助多少會附加一些條件。即便什麼條件也不附加,恰好那一年美國糧食也減產呢?2008年糧價上漲時,不少糧食出口國立即宣布禁止出口,人家首先要保證本國安定的。如果中國要依賴糧食進口,那必然就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空軍,方能確保糧食安全。所謂確保,就是在糧食出口國減產時,我們也能把糧食運回國內,而置當地人於飢餓狀態。當然,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接受某個強權的保護。但這也有個前提,即你的糧食需求不會嚴重沖擊國際供給。但很不幸,基於中國眾多的人口,這個前提是不存在的。

不能將自己的飯碗放在他人手上。中國是一個糧食生產大國,也是一個糧食消費大國。中國的糧食生產和供求情況不僅關繫到中國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且會影響國際糧食的供求和價格狀況。如果我們大量從國際上進口糧食,就會造成國際糧源的緊張,拉動糧食價格的上漲。從國家安全戰略角度看,我國人口眾多、農業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影響較大,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中,糧食始終被視為特殊商品和戰略物資,如果放鬆國內糧食生產,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無異於將自己的飯碗放在他人手上,在戰略上極易受制於人,在關系國家生存發展的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

實現糧食安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從全球糧食供求格局角度看,我國年糧食產量和消費量大約佔世界糧食產量和消費量的四分之一。目前,全球年糧食貿易總量將近2.5億噸,僅相當於我國年糧食消費量四成多,由於國際市場糧食供求呈偏緊態勢,大量進口糧食不僅會引發國際市場糧價大幅度上漲,而且國際市場也根本無法滿足我國巨大的糧食需求。隨著人口增長、城市化進程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導致的糧食需求結構的變化,我國的糧食需求總量將保持剛性增長趨勢,未來糧食供給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實現糧食安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綳緊糧食安全這根弦,長抓不懈,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

二、糧食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命脈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這是基辛格在上世紀70年代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的話。

糧食作為生活必需品很早就滲入了政治因素。中國歷史上,就有"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明成祖朱元璋的"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的帝王之道,以及毛澤東"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政治哲學都表明糧食問題始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政治問題。糧食也始終以一種潛移默化、化大象為無形的方式左右著古代中國政治。糧食問題幾乎是所有農民起義的導火索,太平天國時期的《天朝田畝制度》就是典型的代表。糧食以一種獨有的隱喻講述著真實的歷史,任何政治家都難以逃脫糧食的政治。

Ⅲ 農業對新中國工業化的貢獻

農業對新中國工業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農業為工業化提供了基礎資源。

新中國成立後,農業不僅滿足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為工業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豐富的農產品如糧食、棉花、油料等,為工業提供了原料和市場。此外,農業中的畜牧業和漁業也為工業提供了肉類、蛋類、奶類等重要的食品資源。這些資源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對於早期的新中國工業發展至關重要。

二、農業剩餘支持了工業資金的積累。

在工業化初期,資金短缺是一個普遍問題。農業通過向國家繳納稅收和提供低價農產品等方式,間接支持了工業的資金積累。部分農業剩餘轉化為工業發展的資本,推動了工業部門的擴大和生產能力的提高。

三、農業勞動力的轉移促進了工業的發展。

隨著工業化的推進,部分農業勞動力逐漸轉移到工業部門,這不僅為工業提供了勞動力資源,也促進了農村的經濟轉型和發展。農業勞動力的流動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結果,對工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農業技術的改進提高了工業的生產效率。

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也為工業提供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方法。例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工業機械製造業提供了市場需求和技術支持,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農業在新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僅為工業提供了基礎資源和市場,還通過勞動力轉移和技術進步等方式,推動了工業的快速發展。農業的持續發展及其與工業的良性互動,為新中國工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Ⅳ 「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為什麼可以保障工業化戰略實施歷史學霸幫忙

大體上說

當時工農業產量都不大,沒有足夠余糧,也沒有足夠工業產品,大量的工業化建設項目還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同時一部分勞動力要從農業生產上被轉移到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上,而且建國初期無論國家還是人民手裡都沒錢,也不可能需要的東西都從外國進口。如果按一般規律,糧食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工人吃不飽飯是干不好活的,沒有最基本的工業化建設必須設備和物資也造不出東西(盡管蘇聯援助了一部分但中國可是個大國,需求也更大),所以當時通過糧食供給制度,強制規定每家每戶能分到多少糧食,確保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有足夠的糧食供應,同時省下來一部分糧食出口換取少量外國物資設備。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工業化需要大量的糧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4s店怎麼提升保值率 瀏覽:659
比亞迪奇瑞五菱電動汽車哪個好 瀏覽:88
祿勸哪裡有汽車服務 瀏覽:740
桂林哪裡可以汽車擺攤 瀏覽:538
白雲哪裡工業區多 瀏覽:928
汽車之家怎麼看排名 瀏覽:396
靖江哪裡有賣奧迪4s店 瀏覽:437
渦輪增壓汽車氣門積碳多久清理 瀏覽:386
寶馬卡鉗品牌哪個好 瀏覽:995
開業汽車銷售需要准備什麼 瀏覽:760
汽車底棚清洗多少錢 瀏覽:608
汽車鍍膜廣告怎麼做 瀏覽:311
德州到石島汽車車票多少錢 瀏覽:50
寶馬油多少錢一升 瀏覽:122
汽車保養哪個部位不會主動去做 瀏覽:376
汽車氙氣大燈多少w 瀏覽:535
寶馬支架多久更換一次 瀏覽:460
工業鹽檢測項目有哪些 瀏覽:271
寶馬1系手動有哪些 瀏覽:778
青州到壽光工業園多少公里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