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第一家製造鉛筆的工廠誕生與什麼時候(多少世紀多少年代)
中國1932年在香港九龍建立第一家大華鉛筆廠。其後相繼建成北平中國鉛筆公司和上海華文鉛筆廠,均為半成品加工廠。
1934年在上海建立中國標准國貨鉛筆廠,開始自製鉛芯和著手研究採用國產原料製造鉛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哈爾濱、北京、天津、濟南、大連、福州、沈陽、蚌埠等10多個城市陸續建成年產 1.5~2.5億支較大規模的鉛筆廠。鉛芯製造和油漆、印花裝飾技術也不斷提高,並開發了全塑鉛筆、樹脂細鉛芯和細芯活動鉛筆。研製成膠板束夾乾燥機、自動上漆機、電隧道燒芯爐、搭板機及各種包裝機等新型設備。
② 祝塘鎮歷史
祝塘鎮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江陰、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5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0公頃,擁有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和1個省批工業集中區、1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祝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境內有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祖居、承先橋、千年銀杏古樹等歷史遺跡,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曾長期隱居於此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其中武松打虎等千古不朽的文學章節正誕生於此。
拖爐餅
-概述
流傳在張家港市楊舍、江陰市北漍、長涇一帶的地方傳統風味小吃,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是楊舍、塘橋兩地的著名傳統風味小吃。該餅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50多年。
拖爐餅-製作
製作工藝獨特,烘烤時需用兩只爐,下面一隻為底爐(平底),上面一隻為頂爐(尖頂,呈錐狀),烘烤時兩只爐同時加熱吻合,並以頂爐的熱量將餅吊熟,大有頂爐拖底爐之勢,故稱拖爐餅。拖爐餅採用上等白麵粉、白糖、凈板油(加工過的生豬油)、薺菜、芝麻、桂花等為原輔料。口味油而不膩,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於一體,外形飽滿,色澤金黃,酥層清晰。
隨著時間的變遷,工藝的改革,目前製作拖爐餅已由傳統的吊爐改為電爐烘製,雖然電爐烘製的拖爐餅較之吊爐烘製的要遜色一些,但仍基本上保持了沙洲拖爐餅的特色,不愧是一種傳統小吃中的佳品。
祝塘 古鎮祝塘是江陰四大名鎮之一,也是江蘇省綜合實力百強鎮之一。文人如林的美稱名聞遐邇,外貿之鄉、針織之鄉的美譽響徹海內外,小巧玲瓏的斗山和碧波盪瀾的盪南白盪,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祝塘民性淳樸,生活富裕,全民素質較高。 家鄉情是傳情的線,聯緊的絲、返家的橋,是傾訴念家的港灣、是尋求逝去童年的心音之所、是聯緊友情動人的歌,希望這里能成為您休憩的港灣!
祝塘鎮是徐霞客的祖居,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江陰、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5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0公頃,擁有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和1個省批工業集中區、1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
祝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境內有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祖居、承先橋、千年銀杏古樹等歷史遺跡,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曾長期隱居於此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其中「武松打虎」等千古不朽的文學章節正誕生於此。
近年來,祝塘鎮在市委、市 *** 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 *** 」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幸福江陰」建設統攬全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知名度日益提升,被譽為「江南外貿第一鎮」。該鎮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全鎮擁有工商企業1000多家,目前全鎮已形成紡織、服裝、輕工機械、有色金屬製造為特色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118.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3%;完成利稅總額8.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7%;財政收入4.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47%,被列入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排名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千強第131位。祝塘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全鎮綠化覆蓋率達37%以上。境內「五福島」是蘇南地區保持完好的次生態濕地,已成為祝塘的一張綠色名片。 [編輯本段]城鄉環境 設施環境:祝塘鎮集鎮建設水平較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鎮區道路縱橫貫穿,建有2座11萬伏的變電所,一個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水廠,設有3座污水處理廠,同時省重點中學、市級人民醫院、三星級賓館、公寓式住宅、世紀公園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祝塘正加快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區、歷史文化展示區、人文生態和諧區、人居創業適宜區,已逐漸成為長三角洲一顆璀璨的明珠。
氣候條件:祝塘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度,年平均濕度82%)。
生態文明:中國國土經濟學研究會認為:祝塘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完全符合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評定標准。在全國20多個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中,祝塘位列江蘇省所屬兩個實驗區之一,是蘇南地區首個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
五福島:鑲嵌在祝塘鎮南的斗山鬱郁蔥蔥,風景如畫。在祝塘鎮南端的五福村區域集中了全鎮五分之四的水面,由五條自然白盪構成的「五福島」連片水面面積3000多畝,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是江南區域極具開發潛力的次生態濕地。 [編輯本段]城鄉交通 祝塘鎮地處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放區的幾何中心,被江蘇省列為重點中心鎮。
▲航空: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00公里,距浦東國際機場140公里,距無錫碩放機場25公里。
▲陸路:距沿江高速霞客道口3公里;距京滬高速最近道口4公里。
▲鐵路:距京滬線無錫貨運站23公里;距新長江鐵路江陰站15公里。
長塘鎮位於上虞市西南,與紹興縣富盛鎮為鄰,東接曹娥街道,南和湯浦鎮接壤,北和東關街道緊緊相依。長塘原屬紹興,1954年歸上虞縣管轄,名稱轄區數度變更,1992年撤並入東關鎮,2001年11月又設為長塘鎮。
長塘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唐天寶元年(908),錢鏐移民開荒,遂形成村落,至今已有1096年的悠久歷史。該鎮文化積淀深厚,人才輩出,群星燦爛,造就了羅萬化、羅淇等文武狀元,造就了嵇康、杜亞泉、馬一浮等文化名人。
希望能夠幫到您!
自3200年前泰伯奔吳起始,古代吳文化的發源地、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和現代鄉鎮企業的誕生地,在漫長的歲月中,無錫為中華民族創造了一大批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當2005年無錫獲得了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然就成為全市人民奮力追逐的又一新目標。而在11日剛剛結束的全市「建設文明無錫,打造文化名城」工作會議上,市委、市 *** 出台的《關於建設文明無錫打造文化名城的決定》和配套實施的《無錫市「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向世人表明了無錫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邁進的姿態和切實舉措。 近日,記者走訪了上述出台文件的參與者,去了解「1234」的起步計劃,去認識專門成立的文化遺產局,去感受即將在無錫大地上鋪就的「一圈三帶三區」文化發展宏偉藍圖……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1234工程」為新突破 「十五」期間,無錫市擁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由1處增加到15處,省級文保單位由21處增加到58處,市級文保單位由176處增加到285處……無錫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速度」令人驚嘆,「十五」成為無錫文化騰飛的一個重要節點,而已經到來的「十一五」更將是文化事業迅猛發展的一個嶄新時期。 「到2010年,國家級文保單位達18處,省級文保單位達70處,市、區各級文保單位完好率達到98%以上,重點實施1234工程。」這是市委市 *** 確定的文保「硬指標」。「1」是圍繞一條古運河,全面保護沿河傳統民居和工業遺產;「2」是指建設鴻山遺址、闔閭城遺址兩大遺址公園;「3」為構建泰伯瀆、泰伯墓、泰伯廟三大歷史人文景觀;「4」乃修繕清名橋古運河水弄堂、惠山古街、榮巷、小婁巷四大歷史街區。 有關人士評價,「1234」既是無錫向新目標邁進的起步工程,更是一個全面保護和利用無錫傳統文化遺存的工程,其中四個歷史街區可以說是無錫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這個工程在設想之時就以保護主城區歷史遺存為重點,通過一片地區的「示範」,使無錫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向更加全面和縱深的方向推進。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點面結合責任到位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這是無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上始終堅持的方針。惠山泥人、宜興紫砂、梁祝傳說、吳歌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錫劇、道教音樂、錫綉、竹刻、紙馬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已經列入「保護范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可厚非將是保護的重點,並且無錫將積極推進古運河無錫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需要我們保護的就只是這些「特別珍貴」的文化遺產嗎?當然不是!在《「建設文明無錫打造文化名城」項目任務責任書》中,我們幾乎可以看見所有無錫民間和民俗方面「同樣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字,它們被列入了切實的「保護計劃」中—— 江陰市負責九獅舞、江南絲竹、蓮湘、段龍舞、米酒釀制工藝等項目;宜興市則負責男歡女嬉、宜興手工刻紙、三跳道情等項目;洛社鳳羽龍製作工藝、玉祁雙套酒釀制工藝是惠山區的責任項目;還有濱湖區的江南藍印花布、太湖龍舟、馬燈舞、太湖漁俗,崇安區的無錫醬排骨、王興記小吃傳統工藝,南長區的太湖船點、無錫絲綢傳統工藝等,北塘區的錫式鐵具和新區盪湖船與花燈……「包干」到區還不夠,落實到點才是「實措施」,因此在《責任書》中,市文管中心、園林局、房管局、教育局等單位都各自領到了「文保指標」,這樣一種遍地開花、將保護責任分解落實到最基層的方式,必然會在全市形成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欣欣向榮態勢。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追求的不僅僅是第一 「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原本就是相依相存的一對兄弟,我們在保護歷史文化遺存的時候一定不會忽視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像在對惠山古街進行保護的時候我們不可能撇開惠山泥人,在保護古運河文化的同時就一定會關注沿河的名人故居、工商遺存等。」市文化局負責人如是說。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在「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正式掛牌運行了,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全國首個文化遺產局」,從更深層的方面來說,它更是無錫在保護歷史文化遺存方面的「創舉」。 在加大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的同時,對那些瀕臨消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這是文化遺產局成立的重要意義。從科學依據上來看,國家早已開始使用「文化遺產」這一概念,它比較全面和完整,既包括了物質的、也包含了非物質的,這
記得採納啊
江陰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地屬延陵,曾是吳公子季扎的封地,後為楚春申君黃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之稱,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
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
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2001年6月,江陰市將28個鎮合並為20個鎮:長壽鎮並入周庄鎮,陸橋鎮並入華士鎮,要塞鎮並入澄江鎮,河塘鎮並入長涇鎮,文林鎮並入祝塘鎮,石庄鎮並入璜土鎮,西石橋鎮並入利港鎮,桐岐鎮並入青陽鎮,其它鎮行政區劃不變。即:周庄鎮 璜瑭鎮 馬鎮鎮 南閘鎮 月城鎮 青陽鎮 峭岐鎮 顧山鎮 山觀鎮 北國鎮 申港鎮 華士鎮 利港鎮 夏港鎮 新橋鎮 雲亭鎮 澄江鎮 璜土鎮 長涇鎮 祝塘鎮
2003年11月,江陰市再次對部分鄉鎮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北氵國鎮原轄區域並入顧山鎮;山觀鎮原轄區域法律上並入澄江鎮,具體操作上,將其區域的管理納入江陰經濟開發區,與原長山辦事處合並,成立新城東辦事處;峭岐鎮、馬鎮鎮、璜塘鎮3個鎮的原轄區域合並成立霞客鎮。
2005年,江陰市有16個鎮,305個行政村,7 102個村民小組;7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雲亭、霞客、周庄日?9個行政村進行調整優化試點,撤並自然村102個。江陰市 *** 所在地在澄江鎮。
祝塘鎮(Zhùtáng Zhèn)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5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5.977萬,鎮人民 *** 駐地在祝塘景陽西路10號,在市 *** 駐地東南向20多千米處。鎮駐地建成區面積6.5平方千米。東接長涇鎮,南鄰無錫錫山區,西至霞客鎮,北靠周庄鎮。轄永昌、建南、北山頭、塘頭巷、香草、文南、湘南、河湘、南丈、北灣、石堰、富陽、西陽、西順、茂龍、金鵝墩、漫水、孔西庄18個村和文林、景陽2個社居委。
1951年後,設祝塘、永平、金庄、祝北等鄉,1955年合為祝塘鄉,1958年9月改鄉成立祝塘人民公社,1984年4月又設為祝塘鄉,1987年7月撤鄉建祝塘鎮。2001年6月,文林鎮與祝塘鎮合並,仍稱祝塘鎮。
經濟狀況不太清楚,感覺整個江陰的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