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碳工業戰略布局的總體原則是什麼

碳工業戰略布局的總體原則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10-26 19:26:53

⑴ 鋼鐵工業的布局主要有哪些因素

鋼鐵工業布局

鋼鐵工業是最重要的基礎工業,是其他工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有了鋼鐵,就使得我國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成為可能。同時,鋼鐵工業的發展也有賴於煤炭工業、採掘工業、冶金工業、動力、運輸等工業部門的發展。由於鋼鐵工業與其他工業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許多國家都把發展鋼鐵工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並把這種發展與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互相協調起來,保持正常的比例關系。

(一)鋼鐵工業生產的特點

鋼鐵工業是一個龐大的物質生產部門。從礦石的開采,依次將礦石熔煉成生鐵,將生鐵煉成鋼,將鋼軋製成各種形狀規格的鋼材,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產過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可以分為礦山開采(包括采礦、選礦)、煉鐵、煉鋼、軋鋼等四個相對獨立的階段。一個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它的生產過程包括若干廠礦,如采礦、選礦、燒結、煉焦、耐火材料、煉鐵、煉鋼、軋鋼等主要生產部門,以及化工(氮肥、三苯等)、電力(熱電站、電廠等)與其他(如爐渣製品、水泥等建材生產)一系列工業企業。如武鋼就是由15個主體廠礦和30多個輔助生產部門所組成。

鋼鐵工業需要大量的礦石原料和燃料。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基本原料,地球上含鐵化合物有300多種,但具有工業價值的只有五種,即磁鐵礦,赤鐵礦、鐵的氫氧化物(以褐鐵礦為主)、菱鐵礦和含鐵線泥石。鐵礦石的儲量和品位直接影響利用價值及礦山的服務年限和開采規模。焦炭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石灰石、錳礦石、螢石和耐火材料等是鋼鐵工業的輔助材料。所以鋼鐵工業的發展必須伴隨著一系列不同類型的礦山開發和建設。

鋼鐵工業的生產過程是化學、物理的變化過程,對環境污染嚴重,被列為污染危害最大的三大部門(冶金、化工和輕工)、六大企業(鋼鐵、煉油、火電、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和造紙)的首位。環境污染主要反映在氣、水、渣三個方面。廢氣主要是從燃燒系統排出的。污染過程很復雜,污染也是多方面的,有毒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烴、粉塵等。附近居民受二氧化硫的影響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系統的病症。廢水主要有焦化廠的廢水,它含有酚、氰化物、氯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質。廢水就地浸透污染地下水;排入江河、湖泊則污染地面水,使生活飲用水和水生生物含有害物質,對人體引起不良後果。所以應積極處理好廢水,合理排放,以免污染環境。同時在選廠時應盡量把工廠建在不透水層的地帶,減少工廠廢水對深層地下水的污染。廢渣主要是高爐渣,要有一定的堆放場地,平均每年生產一噸生鐵,相應排放出0.6噸的爐渣。目前一般都可利用來製造水泥、渣磚、渣棉或製作肥料。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工藝的革新,如採用電爐煉鋼、冷軋工藝等,其污染的程度可得到改善。

(二)鋼鐵工業的建設條件

鋼鐵工業的建設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用地面積較大:每生產一噸鋼鐵一般需要2平方米左右的用地,再加上鋼鐵企業的建設,需要一批為它服務的和被它帶動發展起來的工業企業用地,則范圍就更大,一般要比鋼鐵廠本身的用地擴大2~3倍。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多採用大型高爐多座聯立裝置,要求地基承壓力高。同時要求廠區面積形狀上適合於現代化鋼鐵工業生產工藝流程的要求,有儲備大量原料和半成品的倉庫、場地,並保證有繼續發展的預留地。

用水量大:一個年產350萬噸的鋼鐵廠需水6米3/秒,其中冷卻用水佔5米3/秒;如用直放式,平均每煉一噸鋼需水100~200立方米,故鋼鐵工業應有足夠水源保證。目前我國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大都位於幾條主要河流的沿岸,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考慮了用水和運輸條件。在北方缺水地區建廠應考慮循環用水。

用汽量大:生產一噸生鐵一般需要0.3~0.4噸/小時的蒸氣。為了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最好在廠區附近建立熱電站供電、供熱,也可建自備鍋爐供熱。

用電量大:一個年產100萬噸規模的鋼鐵廠,要有3萬千瓦的電力設備配套。由於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供電要可靠,要求有二個以上的電源或至少用二條線路供電。

運輸量大:一個大型的鋼鐵廠生產一噸鋼鐵,廠內外平均貨運量20噸左右,其中原料運輸5.5噸。沉重和大量熾熱的貨物運輸,要求長達上百公里的鐵路專用線,因此,鐵路專用線的接軌、編組站的設置、鐵路構築物的位置、地勢的情況,對鋼鐵工業的選址以及對工廠總平面的布置都有很大的影響。同時運輸出入量極不平衡。一般原材料運入量占總運輸量的73~83%,而成品、副產品的運輸量只佔17~27%,所以必須考慮運輸工具的合理利用問題。

協作面廣:主要有產品原料的協作,如鋼鐵廠和焦化廠、重機廠和化工廠之間的協作;副產品和廢品回收的協作,如爐渣製造建築材料,部分可供鋼廠利用;輔助工廠的協作,與為鋼鐵廠服務的工廠建立協作關系;此外,在廠外工程方面如水、電、氣、管線、運輸方面的協作等。總之,鋼鐵企業本身是一個有機聯系的生產綜合體。

職工人數較多:由於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產系統,不僅擁有的生產部門很多,同時職工人數也很多;因此在布局上不僅要滿足工業生產的要求,而且要滿足城市建設的要求,正確處理工業與城市、工業區與生活區的相互關系,合理組織上下班的人流交通。

(三)鋼鐵工業的布局特點

我國年產100萬噸以上的鋼鐵聯合企業稱為大型企業,如鞍鋼、武鋼、包鋼、馬鋼等;年產10~100萬噸的為中型企業;10萬噸以下的為小型企業。合理配置鋼鐵工業,對於均衡合理布局生產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工業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鋼鐵工業的規模有越來越向大型化方向發展的趨向。如在五十年代末,我國所建的最大高爐容積只有1500立方米,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建成規模也只有100~300萬噸/年。而現在我國擁有的最大高爐容量為2500立方米,最大鋼鐵企業的規模為600萬噸/年。國外六十年代以來新建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多在600萬~1200萬噸/年之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的規模已達1600萬噸/年。一般說來,擴大企業的規模,採用工藝先進的大型設備,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原材料與燃料動力的單位消耗,降低生產成本,有的甚至還可以減少單位產品的平均投資,這是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的。但同時工業規模的擴大,必將引起同類生產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對集中。工業企業的規模越大,其分布條件受地理條件的制約性也越大。如建設一個1000萬噸/年規模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需要開發鐵礦石儲量二、三十億噸以上的大礦山,建設1500萬噸/年以上的煤礦和發電容量達100萬千瓦的大電站,為其供應原料、燃料和動力,需要佔地30多平方公里,還必須有很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以適應5000萬噸/年廠外運輸量的需要。按上述要求,象這樣龐大的生產綜合體,必然會給選擇合適的廠址增添不少困難,從而使其分布只能局限於個別地區。所以,大型鋼鐵聯合企業雖然是國家工業體系的骨幹與基礎,但它們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為數不多的。

鋼鐵工業基地的位置,如果既接近鐵礦產地,又接近燃料基地,這是很理想的配置方案。如我國的本溪、渡口等鋼鐵基地,就具備了上述的優越條件。但在多數的情況下,原料和燃料卻往往不能在空間上結合,這就增加了鋼鐵工業廠址選擇的困難和技術經濟比較上的復雜性,使鋼鐵工業的分布在原料與燃料基地二者之間擺動。十八世紀後半期和十九世紀初,在用焦炭冶煉生鐵的最初發展階段上,由於單位產品的燃料消費量很大,如煉一噸生鐵需用5噸煤煉成焦炭的時候,鋼鐵廠的位置選擇在燃料產地較為有利。因為把礦石運到煤那裡比把煤運到礦石那裡更為經濟。十九世紀後半期和二十世紀初,隨著冶煉焦比下降,生產一噸生鐵所需要消耗的煉焦煤減少到2噸,而目前每煉一噸生鐵所需的焦炭則進而減少到0.5~0.8噸,而所需的鐵礦石則是2~4噸。同時,鋼鐵工業對冶金焦用煤的質量要求很嚴,一個鋼鐵企業往往要求有多個煤礦提供不同煤種與牌號的煤炭。因而,隨著冶煉生鐵所消耗的煤和焦炭比例的減少和貧鐵礦的開采量的增加,鋼鐵工業特別是大型鋼鐵企業,大多數靠鐵不靠煤分布了,使鋼鐵工業明顯地出現向鐵礦基地分布的趨向,如我國的武鋼、包鋼等都是如此。因此,鋼鐵工業的最優布局,應是同時接近煤鐵資源,或採取以接近鐵資源為主,並能方便地取得煉焦煤的位置上。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概如此,如蘇聯的庫茲巴斯鋼鐵基地的布局就位於燃料基地。庫茲巴斯是蘇聯東部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生鐵、鋼的年生產能力接近1000萬噸,所產的鋼軌佔全蘇1/3,各種鋼材供應周圍廣大地區。就整個鋼鐵基地而言,直到目前,大部分原料(鐵礦石)仍依靠區外,但生鐵的成本在全蘇各大鋼鐵廠中是最低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庫茲巴斯有發展鋼鐵工業的優越條件,可以就近供應優質煉焦煤和動力。在蘇聯,長期以來,有一種「鍾擺式」的理論指導鋼鐵工業的布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由於工業生產聯合化、協作化的發展,選礦和運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種帶傾向性的意見,認為鋼鐵廠接近燃料產地一般說來更為有利。其根據是:現代大型鋼鐵工業的生產,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電力,而隨著鋼鐵工業中心的建立,很容易吸引機械、化工、電力等工業部門,形成一個較大的工業綜合體。而鋼鐵廠及與其結合在一起的電力、化工、機械等工業的聯合,實際上表現為變相的燃料動力工業綜合體。根據他們的計算,直接的冶煉過程每生產一噸鋼材約需要1.2噸標准燃料,但對整個綜合體系來說,每生產一噸鋼材則需要消耗2.6噸標准燃料,而鐵精礦原料只需1.3~1.4噸。因此,他們提出,即使利用中央區的鐵礦,大部分成品再返回中央區,在西西伯利亞建廠(規模為500萬噸/年生鐵),每年節省費用6000~7000萬盧布。西西伯利亞鋼鐵工業基地正是根據這個原理來建設的。

以上例子,也說明了鋼鐵工業對於原料(鐵礦石)和煤炭資源的依賴性。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實踐也一再證明:發展鋼鐵工業,首先必須有充足的原料和燃料。必須大力開發礦山資源,使礦石和煤炭資源有足夠的保證。例如,我國冀東地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主要礦山多靠近鐵路和灤河,交通、水電等建設條件也很好,區內煉焦煤與冶金輔助原料資源也相當豐富。因此,大力開發冀東地區的鐵礦資源,對於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上所述,大型的鋼鐵聯合企業,是鋼鐵生產集中化和聯合化的反映。這種類型的鋼鐵工業,對原料、燃料、建設條件、協作關系要求都比較高。現代化的大型聯合企業雖然數量不多,但它能帶動一批為它服務的工業企業的發展,而且能吸引一大批其它工業在其附近發展。同時往往又以用電、交通條件為發展其他工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一個現代化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的布點與建成意味著新的工業中心的形成,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因此,必須在全國和大區域范圍內統一布局。在布局上除了考慮接近原料和燃料產地外,還要考慮全國和地區之間的生產平衡和國防安全的原則,以充分發揮它在部門或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骨幹作用。

中小型鋼鐵企業,由於能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建設周期短,建廠的技術經濟條件比較容易滿足,因此,必須因地制宜適當發展,使其與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互相配合、分工協作。

因各地的資源條件、建設條件、消費對象的需要不同,可以建立相對獨立的礦山、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和鐵合金廠,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大工業中心服務,或為礦區附近某些工業服務等。

總之,影響鋼鐵工業布局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它不僅受原料、燃料與建設條件的影響,同時也受社會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制約。眾所周知,鋼鐵工業的布局應該接近原料或燃料產地,這是一條重要的原則。但位於日本沿岸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原料、燃料全靠國外供應,產品亦大量出口。在生產遠離原料地和消費地的情況下,日本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仍具有競爭能力。之所以如此,除了企業本身採用了先進技術和大型高效設備外,其中方便的海運條件無疑也是一種重要因素。

目前一些國家正在研究採用更新的技術從根本上改變提取金屬的方法,如不需要再設置高爐,平爐和其他復雜車間;正在設想從礦石中直接使金屬還原,將以粉末狀的金屬放入電爐再熔煉,或將其直接壓製成必需的產品;正在擬議用中子照射加工金屬的新方法。一旦冶金工業實現了新工藝,將會對鋼鐵工業的布局,以及鋼鐵廠的布置產生深刻的影響。

PS:鋼鐵工業的生產,需要的原料品種多(如鐵礦石、焦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數量大,消耗的燃料和水也較多,產品也都是笨重的鋼錠、鋼材,所以鋼鐵工業是一個巨大的復雜的生產系統,影響其布局的因素也很多。從提高生產的經濟效益出發,運費因素應是影響鋼鐵工業布局的主導因素,因而不論是原料還是成品,貨運量都是極其龐大的,為了降低運輸費用,鋼鐵工業的布局應接近原料地和消費地,或擁有良好水運條件的地區。
參考資料:http://218.63.248.165/RESOURCE/GZ/GZDL/DLBL/DLTS0115/14919_SR.HTM

⑵ 全力推進綜合改革要什麼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經濟轉型升級為主線,以縣(市、區)為主體,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試點先行和整體推進相結合,總結推廣縣域經濟體制改革試點成功經驗,全面建立要素分層定價、企業分類指導、農村產權「確權、活權、同權」、擴大民間資本進入社會領域、企業投資高效審批和創新驅動發展等體制機制,切實提升改革綜合效應,為全省經濟發展提供體制保障。

(二)基本原則。

突出問題導向。圍繞落實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部署,研究分析和解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面臨的突出問題,通過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增強經濟發展動力。

注重系統推進。強化改革的全局意識,注重經濟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推進重點改革任務落實和重大改革措施落地,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堅持依法有據。把先行先試和於法有據統一起來,重大改革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及時開展地方法規、政府規章的梳理、修訂工作,加快形成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適應的法規、規章體系,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發揮綜合效應。進一步解放思想,留足改革創新空間,在鼓勵和支持地方、基層、群眾發揮首創精神、率先探索試驗的基礎上,整合可復制推廣的試點經驗,實現以試點突破之功收全局推進之效。

二、主要任務

(一)全面建立以「畝產效益」為導向的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

1.建立健全「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結合區域產業結構和企業規模特點,綜合考慮畝均產出、畝均稅收、單位能耗、單位排放等指標,建立健全分類分檔、公開排序、動態管理的企業綜合評價機制,構建客觀合理反映實際情況、科學衡量企業效益的指標評價體系。(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2.完善差別化的資源要素價格機制。根據企業綜合評價情況,建立差別化電價、非居民用水超計劃累進加價、污水處理復合計價收費、用能總量核定和指標交易、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等制度,推進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調整,倒逼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牽頭單位:省經信委、省物價局)

3.建立區域性要素交易綜合平台。整合排污權、用能指標、土液粗晌地、產權、人才、技術等各類要素,推動綜合性要素交易平台建設。整合提升要素交易平台功能,完善運行規則和交易流程,推動土地、排污權、用能、碳排放權等資源要素自由交易、市場化配置。(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金融辦)

4.建立生態環境財政獎懲制度。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要求,在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全面建立財政獎懲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財政生態補償與出境水質和森林覆蓋率掛鉤機制。(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環保廳)

(二)全面推進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相結合的產業結構調整創新機制。

1.建立「三位一體」的項目投資准入制度。規范產業投資項目准入標准,建立以空間准入、行業准入和項目准入為主要內容的「三位一體」准入制度,促進產業向主平台集中、項目向重點產業集中、要素向優質項目集中。建立工業投資項目准入標准動態調整機制,對符合產業投資項目准入標準的新建項目,在供地、融資、排污權指標、能耗指標、審批服務、財政扶持等方面給予優先保障。(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經信委)

2.建立以「四換三名」為核心的企業分類指導制度。依託企業綜合信息平台,建立「企業體檢檔案」和綜合績效評價辦法,實施企業分類指導、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鬧鋒、產業政策分類引導聯動機制,加快推進「四換三名」,激勵和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落後產能退出。(牽頭單位:省經信委)

3.建立「五化聯動」的企業自主創新服務機制。建立健全創新主體企業化機制,全面實施在企業逐級培育、梯隊建設重點企業研究院制度,深化技術創新開放合作機制,推進企業主導與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建立推廣企業技術創新激勵人本化機制,提高企業科研人員創造性勞動分配比重。健全完善科技創新發展平台化機制,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創新服務平台、高新區等創新平台發展凳枯。健全完善技術成果商品化機制,深化技術中介機構的企業化運作改革,推進技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創新服務社會化機制,大力推行「創新服務券」等購買公共服務方式,推進公共科研資源向社會開放共享。(牽頭單位:省科技廳)

(三)全面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1.全面推進「三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改革。加快推進農村「三權」確權頒證,盡快將權證發放到人(戶),以「精準確權」全面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加快完善「權跟人(戶)走」配套制度,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綜合交易服務平台,支持和鼓勵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農村「三權」保證保險貸款試點,探索開展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以「充分活權」全面激活農村沉睡資產。(牽頭單位:省農辦、省農業廳、省金融辦)

2.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根據中央統一部署,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市場交易規則和服務監管制度,逐步形成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和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自願有償退出的農村宅基地制度。(牽頭單位:省國土資源廳、省財政廳)

3.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改革。促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壯大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各類主體通過相互參股等形式開展合作。探索建立農業公共服務委託和購買等有效形式和機制,促進農業服務產業發展壯大。深化供銷合作社、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和農村合作金融體系改革,加快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牽頭單位:省農辦、省農業廳)

4.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建立供水、公交、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運行機制,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共建共享。完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機制,推進城鄉義務教育資源統籌配置和合理流動,建立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長效機制,完善分級診療模式,推動形成合理有序就醫格局。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依附於原有戶籍基礎上的各項差異政策。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推進城鄉社會救助等制度並軌。(牽頭單位:省發改委)

(四)建立健全鼓勵和吸引民間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社會事業投資經營公平準入競爭機制。簡化審批程序,優化規劃、用地、招生、大型設備配備、醫保定點、技術許可等審批流程,完善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混合經營的體制機制。堅持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原則,嚴格控制城市公立醫院、公辦非義務教育學校、公辦養老機構、公辦體育文化場館的建設規模和標准,拓展民間投資空間。(牽頭單位:省發改委)

2.建立健全國有和民辦社會事業人才雙向流動機制。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第三方水平考試、資格認證和人事代理機制,改革完善行業執業注冊制度,進一步消除對民辦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的限制條件。深化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制度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改革,保障民辦機構參與公平競爭。(牽頭單位:省人力社保廳、省財政廳)

3.創新完善民間資本投資社會領域回報機制。加大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引導基金對社會事業領域的支持。探索建立民間資本投資社會事業適度回報和獎勵制度,試行投資者自取得收入之日起,每年可按年貸款基準利率的一定比例提取投資收益;完善股權變更、機構解散和清算機制,依法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投資者將民辦醫院、學校、養老院、體育文化場館等無償捐獻的,當地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財政廳)

(五)全面建立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制度。

1.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審批事項。根據國務院下放和取消審批事項文件,清理和取消一批審批事項,落實好下放事項承接工作,建立省市縣三級行政審批事項動態目錄。推廣嘉興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試點經驗,結合各地實際,下放一批省級管理許可權到市、縣(市、區),下放一批市級管理許可權到縣(市、區),基本實現市縣同權,切實提升審批效率。(牽頭單位:省法制辦、省發改委)

2.完善企業投資項目並聯高效審批機制。推廣柯橋試點經驗,制定深化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改革實施方案。實施整合前置審批、聯合測繪、開工前聯合審查、建設協同監管、竣工聯合驗收等制度,實行並聯審批和全流程優化,加快形成企業投資項目高效審批機制。探索開展自土地轉徵用審批至施工許可全流程50天高效審批試點,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牽頭單位:省發改委)

3.積極探索企業投資項目政府不再審批改革試點。完善試點地區企業投資項目政府不再審批的負面清單制、准入標准制、企業依法承諾制、備案制等制度,鼓勵其他地區探索制定企業投資項目政府不再審批相關辦法。(牽頭單位:省發改委)

4.建立完善投資項目網上審批機制。加快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實現縱橫連貫聯合審批「一張網」,推動落實投資項目網上並聯核准制度。加快浙江政務服務網與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台的互聯互通,促進投資審批等信息資源公開和共享,實現「制度+技術」的有效監管。(牽頭單位: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

5.建立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貫徹落實《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切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意見》(浙政辦發〔2015〕75號),制定以市場准入標准為基礎,開工許可、施工監管和竣工驗收為主要內容的事中事後監管辦法。對監管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明確監管責任主體,強化現場監管,推進協同監管和綜合執法。推進統一投訴舉報平台建設,建立健全聯合執法協調指揮機制。建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抽查機制,規范部門自由裁量權。加強監管綜合信息平台建設,構建監管信用體系,鼓勵行業自律和社會參與,全力構建事中事後監管體系。(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編委辦)

6.加快推進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全面清理現行行政審批前置環節的技術審查、評估、鑒證、咨詢等有償中介服務事項,規范服務時限和收費項目,出台中介服務目錄。推進中介機構與機關事業單位脫鉤改制,研究制定國有資產處置、人員安置等配套政策。加快市縣中介市場建設,實現網上中介市場或相對集中中介超市全覆蓋。(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人力社保廳、省編委辦)

三、配套政策

(一)差別電價政策實施主體和責任主體由各設區市人民政府調整為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當地電力公司收繳的差別電價款可直接繳入當地財政。各縣(市、區)在執行國家、省和所在設區市有關差別電價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並組織認定執行。(牽頭單位:省經信委、省物價局、省財政廳)

(二)在污水處理費標准不低於國家最低標準的前提下,非居民生活污水處理收費價格,由市、縣(市、區)政府自行確定。(牽頭單位:省物價局、省財政廳)

(三)產業功能區塊外關停企業可納入復墾開發,對閑置土地,依法可徵收土地閑置費的,按出讓或劃撥土地價款的20%徵收;依法可無償收回的,堅決無償收回。(牽頭單位:省國土資源廳、省財政廳)

(四)在已將土地管理相關審批許可權委託下放給試點縣(市、區)的基礎上,根據前期試點工作評估情況和縣(市、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際,報經省政府批准後,穩步有序推進有關委託下放工作。(牽頭單位:省國土資源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加強組織協調和指導服務,審定各縣(市、區)經濟體制綜合改革總體方案。省級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綜合改革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加大財稅、價格、金融、土地等方面支持力度,並於2015年底前出台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各設區市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推進機制,加強對綜合改革工作的支持和指導。各縣(市、區)要切實承擔改革主體責任,認真制定綜合改革方案和年度工作要點,抓好改革項目的推進落實工作。2015年11月底前將綜合改革方案報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15年底前啟動實施綜合改革。

(二)加強督促考評。建立綜合改革工作台賬制度,縣(市、區)改革推進情況定期報送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綜合改革工作評估考核機制,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加強對改革面上推廣與點上試驗的進展評估,綜合改革年度及階段性評估報告提交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級相關部門,綜合改革實施情況作為市縣領導班子和省直部門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加強宣傳總結。加強對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工作的輿論引導,大力宣傳推廣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和實施的重大改革舉措,對改革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和提煉,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協調解決綜合改革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重大問題及時報告,確保改革順利實施。

閱讀全文

與碳工業戰略布局的總體原則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mini後車標字母怎麼拼 瀏覽:293
工業洗地機為什麼拖不幹凈 瀏覽:762
汽車坐墊怎麼裁剪 瀏覽:67
汽車氣動打蠟機叫什麼 瀏覽:47
如東大型工業垃圾處理怎麼收費 瀏覽:117
想買一個汽車配件哪裡買 瀏覽:671
奧迪a32012款怎麼樣 瀏覽:55
博瑞和寶馬5系哪個長 瀏覽:645
如何看工業用電指數 瀏覽:439
混動奧迪a3多少馬力 瀏覽:530
汽車空調濾芯的雜物是如何進去的 瀏覽:476
汽車貼個改色膜多少錢 瀏覽:578
賓士a級180l上路多少錢 瀏覽:592
寶馬長城合資能玩多久 瀏覽:459
賓士邁巴赫內色雙拼色是什麼款 瀏覽:782
寶馬加長版帶什麼字母 瀏覽:645
霸道和寶馬5系哪個更好 瀏覽:20
賓士s350分動箱多少錢 瀏覽:716
新手如何學畫寶馬m4 瀏覽:553
汽車棉麻座套如何清洗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