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陶瓷名鎮怎麼變成工業城市

陶瓷名鎮怎麼變成工業城市

發布時間:2024-10-24 03:53:07

① 景德鎮地區經濟

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以其豐富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中占據著重要的發展坐標。在經濟轉型的道路上,景德鎮致力於挖掘和提升陶瓷產業的多元發展,涵蓋了功能陶瓷、結構陶瓷、生物陶瓷、工藝陶瓷以及精品建築陶瓷等多個領域。同時,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培育也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力求打造世界瓷都的國際地位,以及贛東北工業重鎮和文化生態旅遊城市的美譽。


2011年的數據顯示,景德鎮的外貿表現強勁,進出口總值達到了127101萬美元,同比增長57.1%,在全省占據了4.0%的份額,增速位列全省第九。出口總額更是達到了123870萬美元,同比增長59.6%,佔全省的5.7%,增速位列全省第八。盡管進口總值為3231萬美元,但同比略有下降2.5%。旅遊業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成果,當年的旅遊收入首次突破80億元大關。財政收入方面,2011年景德鎮達到了69億元,顯示出經濟的穩健增長。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樣不容忽視,2011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9000多元,農民收入也超過了7500元,排名中部省份包括安徽、湖北、湖南在內的人均收入第13位。景德鎮的經濟發展輻射力進一步增強,以景德鎮城區為中心,聯動浮梁、鄱陽、萬年縣城和樂平市區,形成了一個輻射贛東北的城鎮群,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此外,景德鎮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定位也十分明確,作為直升機航空產業基地和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景德鎮正朝著多元化、高端化的方向邁進,為區域經濟的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1)陶瓷名鎮怎麼變成工業城市擴展閱讀

陶瓷之都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歷史上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鎮並稱為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景德鎮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國家甲類對外開放地區。到2007年,景德鎮已經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生城市,江西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號。

② 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粘貼於佛山政府網政務公開專欄)

摘要:經過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佛山已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生產基地,陶瓷產業的發展對佛山經濟的發展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國內外陶瓷行業競爭的加劇和形勢的發展,佛山陶瓷產業面臨著一系列制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受內外因素影響,佛山陶瓷產業發展面臨不進則退、小進也退的嚴峻局面。

本文首先詳細闡述了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其次,分析佛山陶瓷產業的現狀,包括其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最後,展望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前景,指出其發展的方向是:走可持續道路、做強區域品牌、增強自主創新、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等。

關鍵詞:佛山;陶瓷產業;發展歷程;展望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談及陶瓷,就不得不令人想到佛山。佛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佛山的歷史文化多種多樣,而陶瓷文化無疑是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響力、傳播最廣的。石灣陶瓷則更是佛山的一張亮麗「名片」,它使佛山獲得「南國陶都」的桂冠,並延伸發展了「大佛山陶瓷」地域經濟的概念。

一、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

佛山是鑲嵌於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佛山陶瓷歷史源遠流長,南風古灶,五百年窯火不斷,石灣公仔,享譽中外。佛山陶瓷生產始於唐,奠於宋,鼎盛於明清,今天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陶瓷產地之一,其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一)建國以前的輝煌與沒落

佛山石灣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中已揭開其燒陶的歷史序篇。秦漢時期,石灣制陶技術已有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動物、器皿等,證明此時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藝術。六朝時期,石灣人已掌握了陶釉技術。唐代,石灣已出現陶瓷商品性的生產。宋代,石灣陶瓷產品已由圓型窯生產向龍窯生產過渡,逐漸形成了陶瓷商品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明代,石灣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這時的石灣,作為民間陶瓷商品生產的集中地(即所謂民窯),已經形成顯著的行業生產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窯生產技術和高溫釉彩的普遍使用,使石灣陶瓷製造技術日趨完善,美術陶瓷以一種極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藝術開始出現,又極大地提升了石灣陶瓷的藝術品位。《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瓷生產的地位。清代,石灣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產和風格獨特的陶塑瓦脊、建築裝飾構件、陶塑神仙佛像、園林用品、外陳設品、文房用具、藝術人物以及花鳥蟲魚等美術陶瓷的生產,不僅經營著中國華南多個省、區的廣闊市場,而且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國市場,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達的陶瓷生產營銷基地,為當時佛山形成與湖北漢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並稱全國四大名鎮,列為全國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清代中葉以後,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後,佛山的陶瓷業由停滯而趨向衰弱。國民黨統治時期,佛山陶瓷業不但不能發展,而且日漸蕭條、衰退,洋瓷輸入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至解放前夕,佛山的陶瓷業已奄奄一息。盡管如此,它仍然頑強地生存下來。

(二)建國之後的重新崛起

新中國成立後,通過沒收官僚資本,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個體手工業,我國陶瓷業獲得了迅速的恢復和發展,建立了社會主義的陶瓷工業體系。在這一時期,佛山陶瓷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以石灣為中心,生產美術、化工和建築陶瓷產品,在國內及出口方面佔有重要的地位,出口量在70年代佔全國的20%。

但佛山陶瓷產業的高速發展還是在改革開放後三十年。改革開放後,以石灣為龍頭的佛山陶瓷業抓住千年未遇的發展良機,迅速調整生產布局,引進先進設備,改革生產技術,開發建築裝飾陶瓷,創造了千年陶都的再度輝煌。在只有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歷程中,佛山陶瓷業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改革開放至二十世紀80年代末。佛山建築衛生陶瓷開始起步,標志著我國現代化建築衛生陶瓷生產的興起。1982年廣東佛陶集團率先在中國大陸引進第一條義大利年產30萬平方米彩釉磚自動生產線,80年代中期,佛陶集團又率先在中國大陸從德國引進了第一條現代化的衛生陶瓷生產線,標志著中國陶瓷業邁出了告別傳統工藝和傳統生產方式的第一步。期間主要以國有企業為骨幹,政府在投資、技術裝備引進或開發等方面大力扶持。大型國有企業廣東佛山陶瓷集團可以稱之為中國建築衛生陶瓷發展的領軍企業,當時的條件下,該企業在投資、生產、技術、產品、管理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培養了大批陶瓷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為佛山陶瓷高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佛山陶瓷集團作為我國建築衛生陶瓷的基地,聚集了當時各方面技術力量,生產不斷上升,企業效益不斷增長,因此帶動了當地一些國有及集體陶瓷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陶瓷產品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由於當時建築衛生陶瓷生產線許多設備要引進,投資大,項目建設審批、貸款等環節較多,建設周期長,生產技術門檻較高,所以生產的發展跟不上需求的增長,形成了賣方市場,企業的效益極好,壓磚機被喻為「印鈔機」。

第二階段是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佛山建築衛生陶瓷產業實現多種所有制企業並存發展,供需達到平衡。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適逢由佛山直接管轄的四個縣接連改為由佛山代管的縣級市,如南海縣改為南海市、順德縣改為順德市,這些剛成立的縣級市政府為發展經濟,鼓勵發展陶瓷產業,石灣周邊的鄉鎮,如順德的樂從和南海的南庄、西樵、羅村大建鄉鎮陶瓷企業。同期廣東率先進行企業轉制改革,個人資本開始進入陶瓷產業,部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開始轉制為民營企業,體制和機制的改變,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生產格局。同時佛陶集團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採取技術入股的形式為鄉鎮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或咨詢,促進了陶瓷業的快速發展,也為佛陶集團自己培養了競爭對手。這時的技術裝備仍以進口為主,由於技術引進投資大、投資成本高、資金籌措難,裝備國產化進程不斷加速,不斷有新的國產設備投入,如大型球磨機和噴霧乾燥塔等。隨著陶瓷企業數量的增加,生產能力的擴大,產品產量成倍增長,佛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生產基地。佛山陶瓷產業在這一階段獲得快速發展,與政府的鼓勵分不開。但是,因政府對陶瓷產業沒有統一的規劃,隨處建廠房,還沒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佛山出現處處冒煙現象,陶瓷無序競爭現象也在這一階段開始出現。此時,佛山陶瓷產業供需達到平衡,產品價格穩中有降,產品的內銷主要靠本地和各地的陶瓷批發市場,產品的出口以補償貿易為主,出口量不大。

第三階段是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到末期。這是佛山建築衛生陶瓷發展提高時期。一些鄉鎮企業及私人企業,在當地政府(主要是鎮級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以其機制靈活、資金有保證,藉助國內開發出的大型噴霧乾燥塔、大噸位壓機、寬斷面輥道窯、拋光線等裝備及新的生產技術,以低成本進入、低成本生產,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佛山陶瓷產業的主角。1997年下半年至1998年上半年的一年時間里,佛山地區就有近200條新生產線上馬,建築衛生陶瓷的生產能力急劇擴大,增幅達到60%,業內人士稱之為「白色恐怖」,供大於求的局面開始出現。由於市場競爭開始升級,一些國有、集體企業,因管理機制落後,設備經十多年的使用,已顯落後,同時因沒有技術改造資金,產品的質量不穩定,市場競爭力下降,最後被自己培養的競爭對手打垮,只有選擇退出。與此同時,從國有企業出來的各種技術人才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開始從事與陶瓷相關的配套產業,如化工原料、色釉料、陶瓷機械及廣告公司等,促進了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壯大。產品經銷制和展廳銷售的出現,也促進了陶瓷產業的發展。產品的內銷還是靠批發市場銷售為主,據統計1998年佛山石灣的陶瓷批發市場就有13個之多,但因產品的品種和花色增加,部分企業已開始建大面積的展廳來展示產品,直接面向顧客銷售,同時建立自己的營銷隊伍,到全國各地推銷。因企業購買的設備主要是國產設備,出口補償貿易逐步減少,一般貿易增多,但增速較慢,至1999年,佛山陶瓷年出口金額大約為7000萬美元。

第四階段是二十一世紀初至今。佛山陶瓷開始走上技術創新、產品品牌戰略和市場開拓的發展之路。因國內市場供大於求,陶瓷生產企業開始注重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大噸位壓機、先進的寬斷面輥道窯及自動化的新型布料系統被廣泛使用,陶瓷產品品種不斷創新,天然石類拋光磚、仿古磚、高檔釉面磚和大規格的瓷磚等被開發出來,產品不但在國內具有領先水平,而且部分達到國際水平,有較強的競爭力。在這一時期,佛山陶瓷企業開始重視品牌的建設,在產品展示、廣告宣傳和市場推廣等方面下功夫,出現了較多知名的品牌。在這一階段,佛山陶瓷產業呈現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據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2006年佛山陶瓷企業547家、工業總產值572.74億元、工業增加值164.92億元、資產總計323.94億元、利潤總額21.41億元、稅收總額21.93億元、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數151280人,分別比2000年增長59.9%、245.9%、270.7%、51.4%、1197.6%、192.8%和31.8%,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8.1%、23.0%、24.4%、7.2%、53.3%、19.6%和4.7%。2007年,佛山規模以上陶瓷工業企業366家、工業總產值614.45億元、工業增加值184.62億元、出口交貨值65.05億元、資產總計293.72億元、利潤總額36.44億元、稅收總額18.09億元、全部從業人員年平均數124180人,分別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5.5%、7.3%、7.9%、3.5%、6.6%、9.2%、5.9%和7.8%。2007年佛山陶瓷產品出口總值14.9億美元,佔全市出口總值的5.7%,市場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輕工商會公布的2005年中國陶瓷出口50強中,佛山有13家,佔全國的26%,佔全省(23個)的56.5%。

二、佛山陶瓷產業現狀

作為全國陶瓷產業中心之一的佛山,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和積累,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快速發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

(一)佛山陶瓷產業發展的成就

1、成為了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生產基地

目前,佛山有陶瓷生產線1000多條,建築、衛生陶瓷年生產能力約佔全國的40%和16%,全球的25%和5%,陶瓷機械約佔全國的80%,陶瓷色釉生產約佔全國的50%。

2、形成了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陶瓷商品集散及會展中心

目前,佛山形成了青柯、置地、華藝、沙崗、河宕等五大陶瓷專業批發市場,中國陶瓷城和華夏陶瓷博覽城兩大陶瓷展示和會展中心,江灣路和南庄大道兩大陶瓷專業街,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同時,佛山擁有佛山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和中國陶瓷城兩大會展場館,經過2004年的陶瓷會展業整合之後,形成了陶瓷產品展(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陶瓷工業展(佛山中國(國際)陶瓷工業展覽會)和陶瓷藝術展(陶藝節)三足鼎立的陶瓷會展格局。

3、已形成產業集群和成熟的產業鏈

隨著陶瓷產業的發展壯大,相關的配套產業如陶瓷機械、陶瓷原料、耐火材料、陶瓷配件和陶瓷包裝等專業生產廠家也迅速在佛山發展起來,並形成了專業化的分工協作。佛山還有陶瓷研究所、陶瓷產品檢測中心、專業院校、發達的專業媒體、廣告公司、運輸公司、陶瓷批發市場和展覽場所,目前佛山市這類相關企業和部門就有1千多家,形成了很長的產業鏈,聚集效益明顯。據專家評估,佛山陶瓷產業發展的成熟程度,在全國領先,已與義大利著名的薩斯索羅鎮很相近。

4、技術在全國領先,部分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經過三十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和自我創新,佛山陶瓷產業已在技術上自成體系。從生產裝備看,雖然總體水平與發達的陶瓷生產國義大利、西班牙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設備佛山都有,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從創新技術看,佛山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塊彩釉磚、水晶磚和拋光磚等,可以生產出國外還不能生產的弧形磚,創新能力處於國內領先,部分技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從研發中心看,廣東佛陶集團陶瓷研究所為國家級技術中心,佛山市禪城區南庄鎮與景德鎮陶瓷學院合作建立的中國建陶研發中心是國家級陶瓷研究所,而且部分企業內部還有省、市級技術中心。從產品檢測機構看,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陶瓷實驗室是國家級建築衛生陶瓷檢測實驗室、佛山質量檢驗監督檢驗所陶瓷實驗室是廣東省陶瓷技術監督檢驗站。眾多的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及檢測中心為佛山陶瓷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後盾。

5、形成了一批龍頭企業和著名品牌,成就了區域品牌

涌現出佛陶、鷹牌、東鵬、新中源、新明珠、嘉俊、蒙娜麗莎、博德精工、歐神諾和能強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同時,培育出一大批著名的企業品牌。目前,佛山陶瓷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東鵬、新中源、新明珠、蒙娜麗莎、ARROW),「中國名牌產品」7個,「中國陶瓷行業名牌產品」28個,「廣東省著名商標」34個,「廣東省名牌產品」28個。此外,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佛山陶瓷的區域品牌,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己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佛山陶瓷」的普通商標。「佛山陶瓷」已成為讓世界認識佛山,讓佛山走向世界的漆金名片,成為弘揚佛山歷史文化和宣傳城市形象的重要媒介。

6、造就了大批陶瓷產業相關專業人才

由於產業的集聚效應,各類陶瓷管理人才、研發人才、營銷人才、策劃人才、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人齊集佛山,為佛山陶瓷產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佛山陶瓷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佛山陶瓷產業發展的瓶頸

1、資源瓶頸

一方面是能源緊缺。陶瓷產業是典型的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行業。在陶瓷的生產中,燃料成本約佔30%,近兩年油價飆升已使燃料成本提高到約40%,這對以燃油為主要原料的陶瓷企業產生特別大的沖擊。隨著石油價格上升,化工原料、色釉料、包裝材料等也跟著上漲,加上技術工人短缺,人工費用增多,佛山陶瓷產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但陶瓷產品的價格卻並未出現相應的上揚,把企業逼到了困難的境地。另一方面是瓷土資源緊缺。市場需求逐年攀升,陶企「斷炊」的威脅將是陶瓷行業的切膚之痛。

2、環保門檻不斷提高

陶瓷產業的廢氣、二氧化硫及工業粉塵的排放量均居各行業中的前列。而佛山陶瓷企業多為民營企業,多數企業家的環保觀念不強,不注重環境保護,對環保方面的技術改造投入不夠。目前,佛山市政府已意識到陶瓷產業與城市發展不相融洽的被動局面,正大力對佛山陶瓷產業進行大力度的產業優化升級改造,勒令不達標的企業必須整改或關停,但這一過程仍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

佛山陶瓷的技術裝備國內領先,但與陶瓷強國義大利、西班牙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技術創新和改造方面,大多數企業投入不足,缺乏研發能力,出現偷技術、產品同質化、技術糾紛多的不良現象,核心競爭力不強;產品設計方面,新產品數量不多,大部份企業缺乏自主開發能力,仿效性嚴重;產品開發方面,沒有走出經驗型、引入型、模仿型和實用型之路。另外,佛山也缺乏國際知名的品牌和企業,品牌戰略與品牌經營水平與國內江浙地區相比也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導致佛山陶瓷在市場上未樹立應有的品牌和價值。

4、出口阻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佛山陶瓷的出口大幅增長,佛山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建築衛生陶瓷出口基地。但是,這對國外的同類產業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這些國家和地區紛紛通過設立技術壁壘、反傾銷及關稅等其他貿易壁壘來阻止我國陶瓷出口,佛山陶瓷出口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佛山陶瓷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自主品牌、出口單價太低、產品質量和檔次不高等。

三、佛山陶瓷產業展望

佛山陶瓷產業經過改革開放後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其生產要素的豐裕程度發生了相對變化,原材料、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減弱,而資本、技術、生產管理水平等構成了佛山的優勢要素。佛山陶瓷行業往前發展,必須要有新高度的目標定位,不是僅僅發展製造業,而是發展整個產業鏈,技術、文化、品牌都涵蓋其中。為發揮佛山陶瓷產業的比較優勢,促進佛山陶瓷產業與城市的發展,佛山陶瓷產業的調整勢在必行。

(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狠抓環保治理,發展循環經濟,實現陶瓷行業持續發展。陶瓷行業雖是佛山市四大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對地方經濟做出了較大貢獻。但隨著佛山市現代化大城市的建設,陶瓷行業由於資源、能源、污染等問題,與城市建設極不相融,因此必須強調節約資源、強調清潔生產。陶瓷產業作為典型的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產業,發展循環經濟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有效途徑和必然出路,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內在要求。

(二)做強區域品牌,生產文化陶瓷

佛山陶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它代表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產業發展創新的典範。要建立一個這樣的品牌並不容易,它需要文化和市場的繁榮。陶瓷行業在佛山不僅是做磚做潔具那麼簡單,它的寓意非常深刻廣泛,具有廣闊的文化內涵。目前,佛山陶瓷已經成為佛山一個強勢的區域品牌。而佛山陶瓷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認知度高——原料、能源、運輸、人力等成本卻比其他區域要高,因此,佛山陶瓷只有走高端品牌之路,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當前,國際產業競爭已由加工、製造的生產階段轉移到包括研究開發和營銷、品牌在內的自主創新階段。目前,佛山陶瓷生產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應推動其從跟蹤模仿階段向以技術、品牌、標准為主的自主創新階段演進,實施差異化戰略。一是應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和發展現有的陶瓷生產裝備,二是應用高新技術,開發具有知識產權的陶瓷新產品。

(四)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並舉

陶瓷產業粗放型的增長方式不適合目前佛山經濟發展的狀況,必須從生產加工低端的價值鏈環節升級到價值鏈的高端環節,才能適應產業發展的需要和佛山發展的需要。陶瓷產業升級即從以前生產大、營銷與科研小的「腰鼓型」,轉變成生產小、營銷與科研大的「啞鈴型」產業結構,使產品的價值鏈盡量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而陶瓷產業是專業性生產比較強的行業,從行業中完全退出來並不容易,許多企業更多地選擇把價值鏈上處於低端的生產環節轉移出去,在佛山保留企業總部和產品的研發部門,從而推動佛山陶瓷產業升級。另外,生產成本的地區差異、環境污染等也將促使佛山陶瓷產業轉移。

PS: 陶瓷是一個大產業當中有很多的素材可供創作,有其他問題可以HI我,我會盡量為你提供素材

③ 重慶是怎麼從一座小山城進化成工商業重鎮的

2018年1月下旬,重慶公布2017年經濟數據顯示,GDP同比增長9.3%。高增速下,GDP總量達到19500.27億元,由此超過天津,排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之後。

過去幾年,重慶經濟增速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一直居於前列,並因其主要依靠基建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增長,經濟結構偏重而被外界冠以「重慶模式」。重慶經濟結構偏重,其實由來已久。始於抗戰時期的重工業內遷,使重慶從一個西南商貿中心,變為當時最重要的工商城市,乃至臨時首都。建國後的「三線建設」時期,重慶又是西南工業基地的領軍城市。

據研究近代工業史的學者統計,抗戰前重慶萬元以上工廠為77家,僅佔全國的1.96%。到了1940年,重慶工廠數已佔大後方的三分之一,遠高於其他後方其他大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工業中心。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大批工廠返遷,幾十萬人離開重慶,巔峰歲月一去不復返。但此一短暫時期,給重慶帶來了深遠影響。

建國後,重慶雖被撤銷直轄市,但依然是副省級市。在計劃經濟年代,重慶在建國前已有的工業基礎,助其成為「三線建設」時期的重工業城市。昔日工商業發達的外貿型城市,轉身變為計劃經濟的工業堡壘。

這個趨勢一直維持到重慶成為直轄市以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甚至因為重慶特殊的發展模式和特殊吸引力,而使產業結構越來越重。以至於直轄20年後的今天,重慶還要設法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偏重的產業結構。

具體而言,重慶一方面改造機械、冶金、化工等傳統重工業為高附加值的高端製造業,另一方面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同時,大力發展商貿、金融和交通運輸業,鞏固其自古以來的傳統商業優勢,終於見到了一些減輕的成效。

自古以來,因商而興的重慶,背依大西南地區,控扼長江流域上游,是一座重貿易輕製造的輕型城市。每當西南地區在國家事務中變得重要,重慶的經濟結構才會逐漸變重。

在經濟結構上由重變輕,並強化商貿中心地位,是重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的崛起之道,也是回歸城市本質,順應區位使命的必然。

閱讀全文

與陶瓷名鎮怎麼變成工業城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寶馬需要多交一些什麼費用 瀏覽:523
紅旗汽車1040什麼意思 瀏覽:295
山西工業導軌油哪裡買 瀏覽:857
清朝舊工業是什麼 瀏覽:941
奧迪q5l中央通道怎麼使用 瀏覽:772
寶馬m1汽車是什麼價格 瀏覽:144
汽車機油多久更換一次啊 瀏覽:369
奧迪a4座椅無法調節什麼問題 瀏覽:419
鴨嘴岩工業區屬於懷化哪個區 瀏覽:240
如何淘報廢汽車配件 瀏覽:424
電鍍工業廢水處理什麼價錢 瀏覽:637
奧迪q7頂配和賓士gle哪個好 瀏覽:911
奧迪首保卡質量怎麼樣 瀏覽:190
賓士m1400多少錢 瀏覽:457
奧迪五菱榮光小卡多少錢 瀏覽:742
三輪汽車剎車過緊是什麼原因 瀏覽:674
賓士s如何退出地圖 瀏覽:72
宜興至南京汽車到南京哪個站 瀏覽:989
賓士e300行車記錄保持多久 瀏覽:518
汽車亮出esp是什麼原因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