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的小農經濟的消失是什麼時候,有什麼標志
小農經濟在今天依然大面積的存在,怎麼能消失呢?
應該是解體。鴉片戰爭後,隨著列強的廉價商品來到中國,沿海地區的家庭紡織業和農業分離,一批農民放棄糧食作物經營而另謀其他,標志著小農經濟開始解體。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從1953年到1956年,經過對農業的改造,以家庭為主的農業開始被集體勞動所代替,特別是人民公社化時代,小農經濟的形式沒有了,但是靠天吃飯,男耕女織的局面沒有徹底改觀。
家庭聯產承包後,又恢復到原始狀態。
近幾年,隨著土地的流轉承包,一些強勢群體大面積的承包土地,進行機械化生產,才有了大農業的味道。
也許,不久的將來,小農經濟會從中國大地徹底消失。
『貳』 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
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
時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特點:第三次工業革命相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不再局限於簡單機械,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人工材料、遺傳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產品和技術得到了日益精進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幾乎把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聯系了起來,工業中的生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人類在這個時代的「野心」不再局限於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並且在航天技術的高速發展下得到了實現。
(空間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空間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1958年,美國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
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衛星成為最先把物體送上月球的衛星。
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飛船率先進入太空。
1969年,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實現了人類登月的夢想。70年代以來,空間活動由近地空間為主轉向飛出太陽系。
1970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宇航空間技術迅速發展,現已躋身於世界宇航大國之列。
1981年,美國第一個可以連續使用的哥倫比亞太空梭試飛成功,並於2天後安全降落。它身兼火箭、飛船、飛機等3種特性,是宇航事業的重大突破。
(原子能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5年,美國成功試制原子彈。
1954年,蘇聯建成第一個原子能電站。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利用和發展)
1946年,出現第一代計算機為電子管計算機。
1959年,出現第二代計算機為晶體管計算機。
1964年,出現第三代計算機為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0年,發展為第四代計算機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機。
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
時間: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比較模糊,2010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0》,把工業確定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到今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並沒有覆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規模。我們現如今應處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的過渡期。
特點:在《高技術戰略2020》中,德國政府希望在未來10-15年的時間里,最大程度地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承擔核心技術支持,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會代替人工,甚至是完全替代,實現「無人工廠」。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人工的解放做到了極致,但是有關於高度智能的機器人在具有「思維」後會對人類產生不利企圖的擔憂也隨之而來。
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家電、人機交互、3D技術、網路通訊技術、物聯網、資源整合、移動互聯網、數字化製造、大數據革命、機器自組織、雲計算、高度數字化
『叄』 話說你身邊有哪些快要消失的傳統技藝呢
我們這是山東省汶上縣,魯西南地區,身邊傳統消失的大概有這么幾種:瞎腔,花鼓,雜技,柳子戲,焗鍋焗盆,木匠,鐵匠等等,即將消失的有山東梆子,魯西南鼓吹樂,傳統喪葬習俗,傳統婚嫁習俗,傳統過年習俗,家譜宗祠等等。感覺很多東西真的是很可惜的,希望有的人能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