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1、工業化水平尤其是重工業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2、工業占國民經濟比重低。
3、工業分布不合理,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
1、近代以來,民族資本主義以發展輕工業為主,導致工業經濟比例失調,先天不足,發展畸形。
2、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基礎薄弱,急需提高工業水平,重工業是較好的選擇。
3、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已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其實踐對我國工業發展有借鑒作用。
㈡ 中國城市化為什麼低於工業化水平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工業化(Instrialization)[1]與城市化(Urbanization)是相互依存和協調推進的,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已證明了這一點。但我國過去由於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城鄉分割體制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型工業化戰略,導致工業化與城市化嚴重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由此造成了第三產業發展落後、二元結構惡化等不良後果。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協調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今後一段時期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的主要成因
為什麼我國的城市化嚴重滯後於工業化?主要是由如下四個相互影響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型工業化戰略導致了工業化超前或城市化滯後。
建國初,我國面臨一些特殊的國際國內背景:一是國內工業化基礎非常薄弱[2]; 二是國際上強國都是工業發達國家,蘇聯在發展的初期成功地實現了重工業化,這給我國以強大的示範作用;三是西方國家的 和敵視,使我們不得不重點發展國防和軍事工業等重工業;四是1840年來被淪為半殖民地的屈辱歷史使我國政府和人民對軍事、國防和高科技格外重視;五是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從心底深處渴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盡快將中國建設成一個現代化強國;六是當時的經濟發展理論大都支持加速工業化[3]。在這種背景下,循序漸進、各產業和城鄉協調發展的工業化戰略難以獲得廣泛認可,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型工業化戰略則成為巨大的誘惑。 趕超型工業化戰略,一方面使重工業超常規發展,使以工業產值比重為衡量標準的工業化水平超常規上升;另一方面使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基礎受到破壞,使廣大農民難以積累起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的起始資本,城市化的正常機制被破壞。因為在工業基礎薄弱且沒有多少外援的情況下採取趕超型工業化戰略,必然要以剝奪國內農業和農村為代價,以農民相對貧困為代價。
其次,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保證了趕超型工業化的實施。
趕超型工業化戰略是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主要特徵的,重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而我國當時資本極為稀缺。如何在資本稀缺的情況下,將資本需求很大的重工業快速發展起來,是一個必須突破的難題。顯然,遵循比較優勢的市場體制是不可能在資本稀缺的資源稟賦下優先發展資本密集的重工業的,趕超型工業化戰略只能靠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來推進。因此,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在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應運而生。中央政府通過計劃手段,一方面將城鄉資源強行配置到工業部門,使工業產值或工業化水平超常規增長;另一方面強行轉移農業剩餘,並阻止農民進城(即直接阻礙城市化),以維持城市居民的高福利、低工資,加速工業化原始積累。
再次,城鄉分割體制直接阻礙了城市化進程。
以戶籍制度、城鄉差別勞動就業和福利保障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城鄉分割體制直接阻止了城市化進程。在這種體制下,市民享有福利保障等特權,而農民不僅不能分享國家的許多福利保障待遇,而且要通過「剪刀差」等途徑為工業化做奉獻。農民進城意味著政府財政負擔的加重和市民平均福利「蛋糕」的縮小,因此政府通過嚴格的戶籍制度將農民阻止在城門外,持續推行「就地消化」方針[4],以減輕自身的財政負擔,並維持市民對城市文明的壟斷特權。政府、國有企業和城市居民顯然都不歡迎農民進城,這是阻礙我國城市化進程最深刻的經濟利益根源。
為了保證城鄉分割體制的實施,在農村實現了人民公社制度和統購統銷制度。人民公社以集體生產、集體生活的形式剝奪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自主權、財產和收益支配權;統購統銷制度則剝奪了農民的生產成果支配權和流通自主權。這些都為強制轉移農業剩餘、控制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提供了制度保障。
城鄉分割體制從如下幾個方面阻礙了城市化進程:一是通過戶籍制度限制農民進城,直接阻礙城市化;二是通過資金等生產要素從農村向城市的過度輸出,破壞了農村自身正常的積累機制,削弱了農村進一步發展的基礎,阻礙了農村小城鎮的發展或農村城市化進程;三是使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量滯留在越來越少的耕地上,造成人地關系高度緊張,抑制了農業的現代化,導致糧食等農產品在相當長時期的供給不足以支撐人口的城市化;四是城市工業、農村農業的產業分布格局,嚴重抑制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就業水平的提高,制約了城市化進程。
第四,嚴格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化方針和「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農村工業化方針抑制了城市化。
自1980年以來長期實施的「嚴格控制大城市,適當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的城市化方針,阻礙了城市化的正常發展。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出現一批大城市、特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都是完全正常的。但長期以來,為了維護現有大城市居民的利益,我們過分強調防止「城市病」,而相對忽視人口擁擠在耕地越來越少的農村也會出現嚴重的「農村病」,無視大城市所具有的聚集效益和規模經濟,而過分將城市化的重心放在農村小城鎮和中小城市身上[5]。
「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農村工業化方針也阻礙了城市化的正常發展。因為如果允許勞動力和資金等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則許多農村的中小企業完全可以轉移到聚集效益較好的城市和城鎮,這樣可以大大促進城市化。而當鄉鎮企業在農村分散發展的情況下,許多本來可以城市化的人口被滯留在農村,延遲了城市化進程。2000年鄉鎮企業職工為1.27億人,占鄉村勞動力的1/5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50%。
二、協調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對策
協調推進工業化與城市化、逐步消除城市化滯後的對策可以分為體制改革和發展戰略調整兩個大的方面。
(一)體制改革對策
第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消除農民進城的身份障礙
根據世界各國通行做法和20世紀50年代我國憲法曾確定的國民有遷徙自由的原則,允許廣大農民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能力在全國各地自由選擇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點,實行國際上通行的以身份證管理為核心的人口流動制度,及以居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戶籍登記制度,使全體公民在戶口身份上完全平等。根據近幾年石家莊等城市的大膽實踐,那種擔心放開戶籍會導致天下大亂的擔心是多餘的。
第二,加快勞動就業制度改革,消除農民進城的就業障礙
改革阻礙農民進城的勞動就業制度、建立鼓勵農民進城的勞動就業制度,是消除城市化滯後的核心舉措。為此,要打破「城市保護主義」,取消嚴格限制民工就業范圍的歧視性政策;促使城市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改革僵化的勞動用工制度和人事制度,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招聘包括農民在內的各類人才;堅決取消農民外出務工許可證和流動就業證等制度,歸還、賦予和保護農民自由擇業的權利;保障民工的勞動權益,保證民工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權利(如子女教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失業保險、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將就業培訓和就業指導推廣到城鄉所有勞動者;加快城鄉就業信息網路建設,建立全國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供求信息中心,促進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形成等。
第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農民進城的產權障礙
土地不能順利流轉,土地收益不能得到補償,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礙。因為進城農民難以徹底「離土」,不得不成為城鄉「兩棲」公民。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使農民獲得永久的土地使用權或部分土地所有權,讓土地盡量流轉起來,使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能與其他要素形成優化配置,使進城農民能順利地將土地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出去,獲得應有的土地收益,增加進城創業的啟動資本。城鎮土地制度改革的重點是改土地的無償使用為有償使用,培育土地市場,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實行將新興城鎮或新城區規劃區范圍的建設用地同進城農民承包地按級差收益比例調換或置換的政策。
第四,加快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消除農民進城的利益障礙
以住房、醫療、養老、勞保、就業、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城鄉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鄉分割體制的內核,戶籍制度只是外殼和表象。二元福利保障制度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礙。因此,必須逐步消除市民的福利保障特權,大力推進城市住宅、醫療和養老等方面的改革,讓農民也回到福利保障的大家庭中來。中國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長遠目標模式應該是高度統一、社會化、法制化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但現階段可以考慮建立一種既符合社會保障制度發展趨勢,又適合當前國情的、過渡性的、能夠使城鄉社會保障有機銜接的、由「全民基本保障」、「單位補充保障」、「個人附加保障」組成的「三層次」社會保障模式。此外,從土地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建立農民進城保險基金。
第五,改革投融資體制,形成新的城市建設擴張機制
改變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單一靠政府財政投入的老辦法,向政府投資、社會集資、企業投資、居民入資、國外引資等多渠道發展,即變「國家建城,居民享受」的政府單元投資體制為政府、企業、居民多元投資體制。通過政策引導,提高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共同參與城市建設的積極性。鼓勵大企業以市場運作方式參與城鎮建設。將部分基礎設施逐步商品化,對市政設施逐步實行有償使用,實行合理的服務收費。通過城鎮建設體制改革,逐步改變人們進城收益總是絕對大於進城成本或政府投資總是得不償失的不均衡狀況,即逐步緩解城鎮居民與城鎮基礎設施的矛盾,消除政府對城鎮人口增加的恐懼,形成正常的城鎮擴展機制。
(二)戰略調整對策
第一,調整工業化戰略,促進各產業協調發展
徹底改變由政府主導優先或重點發展某種產業(如優先發展重工業、重點發展信息產業之類)的計劃經濟思維和做法,充分相信市場,由市場來決定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由市場來決定各地的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由市場來決定產業布局。要防止政府以「結構調整」為名,過度干預和介入產業結構調整和競爭性行業的項目開發。不能將工業化狹隘地理解為工業發展,而要理解為各產業按照市場需求和自身競爭力協調發展的過程,為此有必要將工業化的衡量標准由工業產值比重改為專業化分工推進的程度等。
第二,調整「城市偏向」戰略,統籌城鄉發展
農村與城市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農村與城市的比重是由經濟發展的階段決定的,既不能以政府幹預方式搞「城市偏向」,通過剝奪農村來發展城市,也不能搞「農村偏向」,通過剝奪城市來發展農村,而要由市場來決定人口和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分布。當前,尤其要盡快切斷城市剝奪農村的一系列渠道,如城鄉征稅起點不一致、農民負擔過重、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財政支出過度向城市傾斜、農村金融資金過度流出、農村土地增值收益轉移等。同時,要防止部分地方以推進城市化為名,大搞與國情不相稱的只惠及少數人的高檔城市現代化工程,而將城市化的真正重點——吸納農民進城拋於腦後或放在次要位置上的不良傾向。
第三,調整城市化方針,促進各級城市協調發展
要調整以城市規模為內容的城市化方針,通過市場制度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城市帶和城市群的形成。新的城市化方針可以確定為:「盡快改革城鄉分割體制,掃除城市化的障礙,恢復城市化的正常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盡可能多地吸納農村人口為主要目的,大力發展新體制新興城鎮和新城區;避免城鎮的過分分散發展,遵循城市化的普遍規律,形成完整的城市體系和網路」。
備註:
[1]本文的工業化是指產業化,不僅包括工業發展,而且包括農業的產業化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2]1952年,人均國民收入僅有39.74美元(當時的匯率是1:2.617),資金高度匱乏;87.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業勞動力佔全社會勞動力的比重高達83.5%;農業和輕工業占國民收入的比重高達69%;全社會能提供的積累僅為130億元,其中生產性積累只有66億元。
[3]除了斯大林的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外,西方經濟學中也有不少支持加速工業化發展的理論,如:二元經濟結構理論中的劉易斯模型;激進主義發展理論中的普雷維什和辛格的「貿易條件惡化論」;赫爾希曼建立在「聯系效應」基礎上的「不平衡增長理論」;佩魯(F.Perroux)的「發展極」理論等。
[4]1956年12月30日,國務院簽發了《關於防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7年3月2日,國務院發了《關於防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補充指示》;1957年9月14日,國務院再次發出《關於防止農民盲目流入城市的通知》;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於制止農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60年代初,我們將2000多萬城市職工遣返原籍;1966年冬,近千萬市民在被「批倒斗臭」後被遣返原籍;1968年,2000多萬青年學生從城市走向農村「上山下鄉」。70年代,我們執行了社隊企業「三就地」方針,即要求社隊企業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80年代,我們執行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方針(郭書田,劉純彬等,1990)。
[5]1999年,中國建制鎮和3萬個集鎮的鎮區人口為2.2億人,其中非農業戶口1.4億人,分別佔全國城市總人口和「非農業戶口」人數的56.57%和44.36%。在全國667個城市中,市區非農業戶口人數在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佔54.72%,中等城市佔32.38%,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比重僅為13%。
㈢ 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很發達,為何非洲許多國家卻還沒有走上工業化道路
因為非洲雖然在努力的往工業化這條路上發展,卻沒有很大的成效,很多方法不恰當甚至不適合,不能很好的融入國際,也不能很好的發展當地經濟,處於一個兩難的地步,不過在非洲的大力改革下,工業化對於非洲來說應該不是很困難。
還有就是,現在國際上的氛圍並不適合非洲國家的發展。這是因為很多國家對於不同的產品收的進口稅是不同的,而不同國家對於相同的產品收的稅也是不同的,這對於非洲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很多工業上發展的產品就不如農產品的進口,因為負擔不起稅,這樣工業的發現更加舉步艱難。
㈣ 轉貼一個國家工業化為什麼那麼難
想工業化,需要
1、技術。除了老牌列強,其它國家大多缺乏相關技術和人才。要麼得到強國的支援,譬如中國、印度得到蘇聯的援建。要麼是發展一項或幾項專長,譬如盧森堡的鋼鐵工業,瑞士的鍾表技術,這適合於小國家。
2、市場。工業化意味著產能的幾何級數擴張,動輒是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通常在滿足本國市場後還有大量過剩,這就需要對外國市場銷售。可是全球市場就那麼大,成熟市場早就被老牌國家瓜分完畢。只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借產業轉移的機會,才能進入成熟市場。問題是,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工業化過程中釋放的產能也是巨大的,擠佔了太多的市場份額,必然受到打壓。只有像模里西斯這樣的小國,100來萬人口,競爭威脅小,所以不但沒受打壓,反而獲得了各種優惠待遇。
3、原料。工業需要大量的初級原料,從礦產到農產品,最重要的是石油。發達國家更希望多數落後國家作為原料供應地,而不是工業產品的競爭對手。
㈤ 為什麼伊斯蘭世界,沒有產生工業化的強國
知乎網友裴沐瀟
工業化既代表生產力,也代表生產關系,一個國家能否實現工業化,或者說工業化能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所依賴的條件是非常多的。以當今世界來看,能稱為具有工業化水平的國家,高水平和大規模特徵至少擁有一個的,除去澳洲,其實也不過歐美和東亞。如果以水平論,還要除去發展中的中國,那麼真正具有較高水平和較大規模並能夠稱之為實現工業化的,也只有八個國家。沒錯,就是八國集團。可以看出,世界上能走上工業化軌道的是少數,大部分地區都難以具備工業化水平。
這些實現工業化的國家,本質上就是擁有了其他國家沒有的技術(也包括配合技術實施的管理手段和金融體系)。而一旦一個國家擁有了某項技術,它就出現兩個傾向。一個傾向是把這個技術(產品)推廣到世界各地(個別如核武器除外),甚至常規武器也有推廣的傾向。因為技術就意味著產品的增值,意味著豐厚的收益,無論政治家企業家還是發明家都在推動。這個傾向促使該國把別國作為自身工業化的附庸,作為原料的提供商和消費市場,也就是通過技術使他國稱為雇員,而自己成為僱主。而另一個傾向就是對技術的保護,希望自身永遠擁有該項技術優勢,不想讓別國掌握。這兩個傾向相互作用,並不矛盾。
這樣作用的結果就是,除非一個國傢具有實現工業化的普遍願望(注意是普遍)和落實工業化的切實行動(注意是切實),否則,工業化是不會自己落到某國頭上的。換而言之,工業化是實打實干出來,而且是在排除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的基礎上干出來的。因為已經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受前述兩種傾向,不會坐視一國實現工業。他們會一方面將你納入世界市場,根據你的特點獲得一個角色,讓你不至於活不下去;一方面又會封鎖技術,控制資金,阻擋你實現真正的工業化。換而言之,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克服干擾自主搞工業化,那麼他想置身事外不被納入剝削體系也基本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可以拒敵於外又能剝削於內,這是很少見的)。
美國人不獨立不廢奴,實現不了工業化;蘇聯(包括沙俄和俄羅斯)不擺脫別人的操縱,實現不了工業化;日本不維新,實現不了工業化。也就是說,「主動追求」工業化並切實而獨立的行動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再看穆斯林國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產油大國,而石油是世界工業的血液。也就是說,他們早早就是世界市場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是世界工業巨頭需要爭相控制的一部分。從這一點講,這些國家難以主動地自主地追求工業化。
產油國想要實現工業化,首先需要的就是放棄部分石油帶來的真金白銀,放棄自己輕而易舉可以獲得的小康或土豪生活,轉向工業建設。從躺著數錢,轉向站著掙辛苦錢。這一步是,極為困難的。有人叫做「資源陷阱」。
然而,他們沒有解釋,「資源陷阱」不是因為資源造成的陷阱,而是因為你有資源,其他國家和國內既得利益者不願你跳出這個陷阱。比如說,假如中東崛起一位有為的政治家,利用石油獲得的利益,發展軍事和工業,不想再乖乖提供石油換錢,而且要走自己的道路,這對各個強國就是威脅。如果這個不願服從世界秩序安排的人上台並開始行動了,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毫不猶豫地消滅他,趁他羽翼未豐的時候。如果不具備發動戰爭的條件,那就支持他國內其它團體,與之對抗,顛覆或阻礙,至少讓他不能實現目標。如果還不放心,那就在他們中間用他們的土地建立一個國家,這樣他們就永遠不得安寧。
能保證一個地方永遠聽話,永遠不脫離控制的辦法,就是製造分裂。土地的分裂,宗教的分裂,民族的分裂。兩極格局下超級大國都是這樣做的,沒有兩極的時候,五大流氓和八大宗師也是這樣做的。
同時這個地方還是連接東西方的通道,恰好這個地方還教派林立,民族復雜,部落紛爭,這樣就連帶著把一些資源並不豐富的國家比如埃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卷了進來。海灣諸王國的封建集團就是靠著石油資源續命,工業化帶來生產關系的變化,他們自然會被淘汰。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堅持走民族主義和世俗化,結果屢受打壓,近乎滅亡。土耳其有凱末爾這樣的偉人,帶來了革命遺產,到今天也算消耗殆盡了。
真的,能主動走中東特色工業化道路的,看來也就伊朗了。
㈥ 試析影響中國國家工業化的不利因素(請簡明扼要)
1·人口大國
2·經濟水平有限
3·環境污染的壓力
4·經濟結構不合理
5·宏觀調控的影響
6·就業問題
7,資金問題
8·資源浪費與相對貧乏
9·地域限制
10·全民教育水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