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使農民通過合作化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合作制理論和中國農村的實際相結合的結果。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在《論合作制》等著作中明確指出,在無產階級掌握了國家政權以後,用組織合作社的辦法,吸引農民參加社會主義事業,是無產階級改造個體小生產的農業經濟的惟一出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合作化的基本原理,在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情況和農村的階級狀況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找到了中國農業合作化的道路。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53年底,以發展互助組為主,同時試辦初級社。第二階段,從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大辦初級社。第三階級,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合作化運動高潮段。1955年7月,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總結了農業合作社的歷史經驗,系統闡述了農業合作化的理論、方針和原則。同年10月召開的中共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加速了全國農業合作化高潮的到來。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使5億多農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是:第一,積極領導,穩步前進,在土地改革後「趁熱打鐵」,採取先合作化,後機械化,不失時機地引導農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第二,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創造了從互助組到初級社、高級社這樣從低級到高級的過渡形式;第三,依靠貧農、下中農,鞏固地團結中農,對富農採取從限制到逐步消滅的政策。
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樣採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在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步驟上和形式上,採取了從手工業供銷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改變手工業的生產關系。到1956年底,基本上實現了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與此同時,漁業、鹽業、民間運輸業、小商小販等個體勞動者也基本實現了合作化。手工業合作化的基本實現,大大促進了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並為手工業逐步進行技術改造創造了條件。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⑵ 解釋手工業時代
手工業(祥褲handicraft instry )是指臘宴告依靠手工勞動,使用簡單手工工具從事小規模生產勞動的工業。最初與農業密切聯系,屬於農民副業性質的家庭手工業。經過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脫離農業,形成獨立的個體手工業。其特點是一家一戶為單位,用私有生產資料分散經營。主要類型有:自產自銷的手工業,直接為消費者服務的流通手工業和為買主或工廠進行加工的手工業。以後發展為資本主義簡單協作的手工業作坊和工場手工業。 中國手工業歷史久、行業多、分布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1949年以後,手工業者走上了社會主義合作化道路,並逐步納入了現代化的軌道,手工業得到了振興,機械化水平不斷提輪明高,民族優良傳統得到發揚,並有所創新 。發展手工業對生產日用消費品,創作藝術珍品,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手工業有很大發展,手工業品不僅能在國內市場上暢銷,而且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歡迎,為國家創造外匯,增加積累發揮一定的作用。
⑶ 大家談一談,為什麼要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這是根據當時的國情制定的一項國策。在當時只有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才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走向社會主義道路。所以,在當時必須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保真正走向社會主義道路。
⑷ 為什麼在1950中國實行了土地改革,後來還要對農業,手工業進行社會改造
1.首先你要看,1950土地改革是為了保障國家的新生政權,為了給國家的發展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這就是為什麼進行土地改革的原因及其目的。這里需要注意的一點,土地改革的時候土地是屬於個人所有,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屬於私有制的。
2.再來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目的是什麼,就是為了將私有轉為公有,這也就決定了他必須在土改過後還進行三大改造,使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國家。將這些私有的資產轉為公有的,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行保駕護航。
3.總的來說,土地改革就是一個過渡階段,所以說三大改造是歷史必然進行的一個環節。
⑸ 歷史農業手工業合作化的原因,時間,形式,目的,性質
農業、手工業合作化
1.原因:土地改革後,農民和手工業者分散經營,影響生產發展,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2. 時間:1953~1956年(1953年開始—1955年高潮—1956年結束)。
3. 形式:組織分散農民和手工業者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4. 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5. 性質:社會主義改造,變生產資料私有制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公有制)。
6. 成果: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農業合作化推動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94%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⑹ 古代手工業&商業發展原因和影響
一、原因
1、政治方面: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2、經濟方面:
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國家政策:
統治者相對寬松的政策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
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5、金融:
貨幣、金融機構的出現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二、影響
1、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由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商人。
2、秦漢以來商業艱難發展:
秦漢時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經商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商業總體水平不高。但還是有所發展,「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
3、隋唐商業的發展:
(1)邸店在各大商業城市不斷興辦,都市商業不斷發展;
(2)農村集市貿易也發展起來,出現了草市;
(3)出現了櫃坊和飛錢。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類似後世的匯票;③城市繁榮:長安、洛陽、益州、揚州;
(4)市場發展:城市中「市」( 商業區:長安有東市、西市)「坊」(住宅區)分開,商業受空間限制;
(5)規定「日中為市」,商業受時間限制;
(6)對外貿易: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唐設市舶使。
4、宋元商業繁榮
(1)表現:
①城市繁榮,徹底打破「市」「坊」界限(這是隋唐城市和宋元城市的最大區別),「草市」比較普遍,商業活動不受空間限制;
②出現了「早市」、「夜市」,商業活動不受時間限制;
③商業交換品種迅速增加,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投向市場;
④世界上最早紙幣交子出現並推廣;
⑤出現娛樂場所:勾欄和瓦肆;
⑥貿易發達:邊境貿易和海外貿易發達。
(2)宋元時期商業空前繁榮的原因:
①宋朝結束分裂、元完成統一,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②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③ZF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⑤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3)宋朝時期「商業革命」的表現:
①商品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②坊市界限被徹底打破;城市人口激增;
③商業中心崛起;
④海外貿易興盛;
⑤紙幣——交子的出現。
(4)宋朝的「商業革命」未能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的原因:
①傳統的自然經濟阻礙了新的生產關系的萌芽;
②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業的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使地方缺失自主性;
③理學的保守性(存天理,滅人慾;重義輕利)使社會思想限於僵化;
④中國是大陸文明體系,缺少海洋文明的進取精神。
(6)為什麼要手工業改革擴展閱讀:
一、重農抑商
1、政策簡介
在我國漫漫兩千年封建歷史長河中,「重農抑商」政策總是與歷史相隨相伴的。
它產生於封建制度產生鞏固的春秋戰國,發展於封建制度興盛的秦漢,之後便被後面的朝代繼承,中古時代的中國是和波斯,緬甸,印度,埃及相似的東方專制封建農業帝國,與歐美迥異。
歷代封建王朝都強調「以農為本」。
中國封建社會採取這種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部門是農業。
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提供給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當作根本性的大事來抓,採取一系列督促、鼓勵、組織農業生產的措施,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
2、產生原因
重農抑商政策與封建制度相始終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一個國家或政權實行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所決定的。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而把工商業當成「末業」來加以抑制。
其實,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重農抑商」的根本原因還是中國「封閉式大陸」的獨特地理環境。「中華民族的主體從遠古開始便生活在黃河、長江流域。
大約在6000年前左右已逐漸擺脫狩獵和採集經濟,進入以種植經濟為主的原始農業經濟。先民勞動、生息、繁衍的這塊大陸,東臨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則是極其險峻的青藏高原。
在邁入文明門檻的前夕,在交通極不方便的條件下,這里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天地,與印度次大陸類似。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於外部世界還知之甚少。
在這樣的環境中主要從事原始農業經濟,這是認識中國由氏族社會發展成國家的基點。」(摘自王立民主編《中國法制史》)顯然,這與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地中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迥異。
二、中國古代民間手工業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手工業為社會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和基本的生產工具,它與農業一起,以眾多的發明創造和精湛的手工技術,創造了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
並且,它還推動著社會分工、商品貨幣關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到封建社會後期,民間手工業行業中已經開始孕育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胚胎。
但它的發展同時又受到封建經濟關系的嚴重束縛。在民間手工業內部,也還存在著手工業者墨守成規、封鎖技術、後期行會的束縛以及大型作場內的封建剝削和壓迫等問題,從而窒息著技術進步,阻礙了民間手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