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商周時期什麼官營手工業發達

商周時期什麼官營手工業發達

發布時間:2024-07-02 08:51:21

『壹』 我國古代手工業的主要形態和基本特點分別有哪些它們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

古代手工業的主要形態和基本特點:
1.冶鑄業

(1)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業的主要部門;商朝青銅鑄造規模大;西周青銅產品趨向生活化。

(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銅鑄造工藝有新的創造,出現了金銀錯新技術。

(3)魏晉時期:北魏相州以製造軍刀著稱;百煉鋼技術相當成熟;發明了灌鋼法。

(4)唐朝時期:冶鑄業已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5)明朝中後期:廣東佛山冶鐵生產規模擴大。

跟蹤思考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在哪些方面領先世界?

2.紡織業

(1)商周時期:出現斜紋提花織物,還出現刺綉。

(2)曹魏時期:在紡織業中心襄邑、洛陽等地設有專門的織造機構;吳國培育出八輩之蠶;蜀錦聞名遐邇。

(3)唐朝時期:絲麻織品遍布全國各地;絲織品品種繁多,有綾、錦等十幾類,每類又分為許多品種;有的絲織品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4)明朝中後期:蘇州絲織業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

跟蹤思考

魏晉、隋唐時期,我國紡織業的發展有哪些突出的表現?明朝絲織業中出現的新經濟現象是什麼?2005年,美國、歐盟等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能否說明我國的紡織技術仍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3.陶瓷業

(1)商周時期:出現了原始瓷器,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2)魏晉時期:制瓷技術日臻成熟。南方盛產青瓷,器皿形制美觀;北方創制出白瓷,為我國制瓷業開辟了廣闊前景。

(3)唐朝時期:出現了唐三彩,為後代彩瓷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還出現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

跟蹤思考

想一想:明清時期,陶瓷業在生產方式上是否有所突破?

4.造船業

唐朝時,能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稱;還能製造使用推進器的各型戰艦,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輪船雛形。

關鍵提示

宋朝指南針的發明對我國造船技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明朝鄭和下西洋反映出我國造船技術的高超水平。

5.手工業著作

(1)戰國時期出現了有關手工業工藝的專著《考工記》,記述了齊國官營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製造工藝。

(2)明朝後期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朝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貳』 中國古代手工業和商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一、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
1.冶鑄業
(1)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業的主要部門;商朝青銅鑄造規模大;西周青銅產品趨向生活化。
(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銅鑄造工藝有新的創造,出現了金銀錯新技術。
(3)魏晉時期:北魏相州以製造軍刀著稱;百煉鋼技術相當成熟;發明了灌鋼法。
(4)唐朝時期:冶鑄業已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5)明朝中後期:廣東佛山冶鐵生產規模擴大。
跟蹤思考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在哪些方面領先世界?
2.紡織業
(1)商周時期:出現斜紋提花織物,還出現刺綉。
(2)曹魏時期:在紡織業中心襄邑、洛陽等地設有專門的織造機構;吳國培育出八輩之蠶;蜀錦聞名遐邇。
(3)唐朝時期:絲麻織品遍布全國各地;絲織品品種繁多,有綾、錦等十幾類,每類又分為許多品種;有的絲織品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4)明朝中後期:蘇州絲織業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
跟蹤思考
魏晉、隋唐時期,我國紡織業的發展有哪些突出的表現?明朝絲織業中出現的新經濟現象是什麼?2005年,美國、歐盟等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能否說明我國的紡織技術仍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3.陶瓷業
(1)商周時期:出現了原始瓷器,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2)魏晉時期:制瓷技術日臻成熟。南方盛產青瓷,器皿形制美觀;北方創制出白瓷,為我國制瓷業開辟了廣闊前景。
(3)唐朝時期:出現了唐三彩,為後代彩瓷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還出現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
跟蹤思考
想一想:明清時期,陶瓷業在生產方式上是否有所突破?
4.造船業
唐朝時,能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稱;還能製造使用推進器的各型戰艦,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輪船雛形。
關鍵提示
宋朝指南針的發明對我國造船技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明朝鄭和下西洋反映出我國造船技術的高超水平。
5.手工業著作
(1)戰國時期出現了有關手工業工藝的專著《考工記》,記述了齊國官營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製造工藝。
(2)明朝後期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朝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二、古代商業的發展
1.商朝的商業
(1)商朝重視商業,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
(2)商朝以貝作為貨幣。
(3)商朝都城已成為繁榮的商業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之稱。
2.春秋戰國時期的商業城市
(1)春秋戰國時期,商品交換發展迅速,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交流頻繁。在中原市場上可以買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和西方的皮革。
(2)許多城市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經濟發達,都聚集著許多人口。
關鍵提示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特點是以政治中心為主,主要是諸侯國的都城。
3.隋唐時期商業的繁榮
(1)隋唐時期的商業比前代更為繁榮,商人的足跡遍及全國。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驛驢」,供客商騎用;運河、長江上商船往來不絕。
(2)隋朝的貨幣是五銖錢;唐高祖以後,「開元通寶」成為通用的貨幣,唐以後歷代的貨幣都以它為範式。
(3)隋唐的市場較前代更為發達,城市裡有固定的貿易場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櫃坊,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這比歐洲地中海沿岸一帶的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一些繁華大城市裡有了夜市,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有定期舉行的草市。
(4)唐政府允許外商在境內自由貿易,胡商遍布各大都會。
關鍵提示
古代商業的發展一般從商品種類的增多、市場的擴大、商人的活躍、交通的發達、貨幣的種類、城市的繁榮等方面表現出來,海外貿易也是商業發展的表現。
跟蹤思考
隋唐時期商業繁榮的條件是什麼?有哪些具體表現?
4.明清時期的商業繁榮和對外貿易狀況
(1)明清時期商業繼續繁榮的表現:國內市場擴大,大量農產品和手工業品投放市場;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還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商貿城市;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蓬勃興起。
(2)對外貿易狀況: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政策,一方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來華貿易;中國的出口商品僅占市場商品總量的3%左右,對外貿易在整個經濟中的份額極小,難以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關鍵提示
對外貿易既屬於商業范疇,又屬於對外關系范疇。
跟蹤思考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哪些重要表現?
三、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1.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國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門供居民出入,城內有整齊寬廣的街道。
2.春秋戰國
諸侯國的都城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都聚集著許多人口。
3.隋唐城市的興旺
隋朝修建了大興城,唐朝擴建為長安城。該城整體設計合理,建築規模宏大,體現了城市建築的高超技術。隋唐兩朝,長安和洛陽是全國的商業大都會。長江流域的商業城市,以揚州、成都為東西兩個中心。唐朝後期,揚州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和洛陽,繁華的夜市是當時揚州城的一個特點。
4.明清時期
明成祖時,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了北京城。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共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商貿城市。
5.城鎮化進程的加速
城鎮化又稱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經濟、文化模式由農村型轉向城市型的過程和趨勢,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關鍵提示
關於城鎮化進程問題,注意與地理學科的聯系,注意聯系近代中國城市興起的區域,並聯系我國的沿海開放城市等內容。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十分緩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1978~2000年,城鎮數量由193個增加到663個,小城鎮由2173個增加到20312個,市鎮總人口由1.7億增加到4.56億,城鎮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
我國城鎮化的道路是多樣的,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農民實現向非農業領域轉移的重要途徑。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人數大增,使小城鎮迅速崛起,在城鎮化過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進入2l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02年,政府提出實施積極的城鎮化戰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
跟蹤思考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城市?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發展、夭折
1.明朝中後期,在江南一些地區的一些生產部門,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明朝中期以後,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逐漸興起,並在江南一些地區發展成為獨立的手工工場。如蘇州出現以絲織為業的機戶,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機戶和機工之間的僱傭關系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關鍵提示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徵是僱傭剝削關系。
2.清朝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
在清朝,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手工工場的規模擴大了,分工細密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了。
3.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從明朝中後期出現,到鴉片戰爭前夕,雖有壯大,卻無突破,始終在萌芽狀態中徘徊,整個生產未能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其力量遠不足以分解封建生產方式,在全國范圍內,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仍佔主導地位。究其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地阻礙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這主要表現在:第一,農民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極端貧困,因而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晶。第二,地主和商人將賺來的錢大量買房置地,嚴重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第三,封建國家設立眾多關卡,對商品徵收重稅,並嚴格限制手工業生產規模。第四,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數次禁止海外貿易。
4.鴉片戰爭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被摧殘
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遭受嚴重摧殘。中國舊有的手工作坊多數破產,真正能從手工作坊發展成為近代企業的寥寥無幾。
跟蹤思考
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的主要標志是什麼?清朝前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何發展緩慢?後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否長成一棵近代資本主義的參天大樹?
思維拓展
拓展1:古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之間的關系
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經濟作物的推廣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料,農業生產力革新的要求又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市場;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產品商品化的趨勢為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商業的繁榮又反過來刺激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商品生產。所以盡管古代統治者始終把農業看作「本」業加以重視,而把工商看作「末」業來加以限制,但由於農、工、商之間這種互動的關系特點,古代的工商業還是代代有所發展甚至出現繁榮局面。
拓展2:中國古代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
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就成為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主要生產武器等軍用品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國家權力征調最優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非常精美。民營手工業由民間私人經營,主要生產供民間消費的產品。家庭手工業是農戶的一種副業,產品主要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剩餘部分才拿到市場上出售。在中國漫長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家庭手工業佔有相當的比重。(引自新課程標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3: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作用
在封建社會的不同時期,商品經濟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統治起著不同的作用,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①封建社會初期,商品經濟發展促進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和封建統治的加強。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中很大一部分人就來自擁有雄厚資產的商人。一些商業繁榮的城市,成為封建政權的中心,如臨淄、邯鄲、大梁、郢等。②封建社會中期,商品經濟發展,有利於封建政權的鞏固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陽、長安、開封都是當時的商業中心。商業稅收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封建社會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緩慢發展,在經濟上瓦解著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動搖著封建統治秩序,在思想上沖擊著封建制度。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導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產生。黃宗羲作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擊君主專制,指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拓展4:對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
(1)農業是我國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重農抑商政策實質上是保護封建地主經濟。
(2)評價重農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歷史階段性。在封建社會前期,它的實行對於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新興地主政權,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產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礙了產品的流通,妨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到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的消極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統治者把商業和農業對立起來,採取各種措施,極力壓抑和束縛資本主義發展。這些做法違反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導致國家落後,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積極作用。
拓展5:明清時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①發達的農業。明朝中後期,農作物產量提高,經濟作物普遍種植,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發達的手工業生產。明中期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規模大,水平高,培養了一批熟練工人。③發達的商業。全國30多座大中商業城市的興建,農產品、手工業產品廣泛投入市場,對外貿易的繁榮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活躍。④充足的貨幣條件。大量貨幣流通,到明朝中後期,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⑤傳統科技的發展。
不利條件:①自然經濟的頑固性和封閉性,造成國內市場狹窄。②缺乏資本積累,手工業難以擴大再生產。③封建制度的束縛。重重關卡,徵收重稅,抑制工商業的發展。④對外轉向閉關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場。⑤傳統觀念習俗的影響,自然科學和技術不能使生產力發生質變。
拓展6:城市化的含義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出現的、變傳統落後的鄉村社會為現代先進的城市社會的自然歷史過程。城市化的內涵十分豐富,主要內容包括: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傳統的農村文明向現代化的城市文明轉化。城市化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社會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城市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現代化是在城市化的基礎上,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推動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優化的過程。城市化有三個主要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高考鏈接
高考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專題的主要內容為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商業、城市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等,並鏈接到當前的城市化進程這一熱點。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近年來,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城市化進程相關的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在高考中也備受重視。2004年廣東卷從唐都長安城和北宋東京城的比較角度出一大題;全國文綜卷中「劉家功夫針鋪」一題也出自這一熱點;上海卷「徐家匯掠影」一題也指向城市化進程這一熱點。2005年各地高考題中仍有不少相關題目出現。廣東卷從揚州城市商業角度出一材料解析題。
本專題復習時應注意如下幾點:①古代手工業要注意掌握冶鑄、陶瓷、紡織、造紙等主要手工業部門技術進步的情況,注意聯系鴉片戰爭後傳統手工業破產情況和新中國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內容。②古代商業的發展要注意從商品、市場、貨幣等方面掌握每個時期發展的表現,還要注意中國重農抑商經濟政策對商業發展的影響。③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要注意聯系晚清時期被列強入侵所摧殘的內容,並聯系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相關內容進行綜合比較。④城市化問題要注意將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以及歐美有關工業革命後城市化的內容聯系起來,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釋疑解惑
1.古代官蕾工商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封建社會的官營工商業,其目的不是為了擴大再生產,而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消費需要和為封建王朝聚斂財富。在封建社會里,統治階級是最奢侈的消費者,他們所需要的各種手工業品雖然可以用貢或賦稅的方式直接從民間掠奪,但仍有相當大一部分要靠自己的作坊手工業生產。毫無疑問,官辦手工業所生產的產品基本上是供上層統治集團消費的,因此屬於非商品性質。
官辦手工業的產品往往具有最高的工藝水平,其原因在於:第一,皇室、貴族、百官需要享用最高級的手工藝品;第二,官營作坊中往往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有條件生產這些產品;第三,官營手工業既然不是商品生產,統治者又具有窮奢極欲的特性。所以,在生產上就不計成本,不惜浪費。
官營手工業扼制了民間工商業的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皇室和官僚集團是最富有的階層,他們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數量極其龐大,因此,也是社會上最大的消費者。然而,由於其所需要的各種名目繁多的物品絕大部分是由官營手工業直接提供的,致使民間工商業失去了這一巨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同時,由於官府憑借強大的政治特權,直接控制著鹽、鐵、茶、酒等人民日常生活需求量最多的幾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並用嚴刑峻法禁止民間自由經營,這就進一步縮小了商品生產與流通的范圍,限制了自由競爭,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2.晚清時期我國傳統手工業的興衰情況
鴉片戰爭後,手工業發生顯著變化,一部分手工業部門衰落,另一部分手工業部門則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走向衰落的手工業主要有以下部門:①那些與進口洋貨直接對抗的手工業,受到洋貨的沖擊而衰落。受到打擊最嚴重的是分布最廣的農家棉紡織業,其次是土法煉鋼、制針、制燭、木版印刷等行業。②有一些行業,雖然沒有受到洋貨的沖擊,但由於自然原因,在鴉片戰爭後也衰落了。這主要是一些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興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業,它們的興衰隨自然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如陝西的採伐業,由於老林伐盡而衰落;廣東的冶鐵業和雲南的銅礦業,因礦藏資源枯竭而衰微。③出現衰落的還有官府手工業。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民戰爭,摧毀了清政府在江南的官營絲織業機構;還有軍火手工業和傳統制錢業,逐漸為同類的機器製造業所代替。
也有一部分手工業得到發展。①土洋長期並存、機製品無法完全取代的手工業品。如造紙業,雖然受洋紙進口的沖擊,但土紙製造業並未受到嚴重影響而繼續發展,這與印刷業不斷進步、紙張市場需求量大,以及國產紙有一定特色有關。②一些較少受外國商品競爭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工藝手工業繼續發展。③一些依附於國際市場和適應外國資本需要的手工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如茶業和絲織業,受出口貿易刺激得到發展。另一部分如銅錫製造業、煅鐵業等,主要是為外商輪船和外資船廠提供零部件,從而擴大了生產規模。這些有所發展的手工業大都處於手工業集中、與國外市場聯系便利的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區。
從總的情況看,鴉片戰爭後,少數手工業衰落了,多數手工行業向前發展著。不過,晚清手工業的部分發展是一種依附性發展,其興衰隨著世界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其發展極不穩定,未能在晚清時期大規模地向現代機器工業轉變。
3.明朝中後期重商思想出現的原因
明朝中期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轉變,重商思想普遍出現,市民和手工業者的反抗斗爭不斷爆發。
在對外通商問題上,明初是厲行「海禁」的。到明朝中葉,中央政府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斗爭相當激烈。以朱紈為中心的一派反對對外通商,主張對海盜採取嚴厲鎮壓的政策,由此遭到沿海地主階級的反對,朱紈一派最後失敗。這說明隨著商業資本的日益發展,商人的社會地位上升,商人和地主在明政府內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代表通商利益的官僚、地主在政治上已經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
明初,官僚不準經商,尤其是禁止四品以上的官員經商。雖然有些官僚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為官者暗中也從事商業活動,但這是不合法的,是不敢公開的。而到了明中葉,官僚經商比較普遍,不論大官、小官,還是文官、武官,就連皇帝、貴族、外戚都搶著做買賣,經營手工工場。
明中葉後,出現了一些重視商業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徐光啟、李贄、許孚遠等。在徐光啟的思想中,反映了許多保護商人權益的要求;李贄堅持要封建政府減稅以「惠。商」;許孚遠堅持反對「海禁」,要求進行海外貿易。
4.中國近代現代城市的演變情況
鴉片戰爭後
(1)概況:①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代,城市的發展也深受影響。《南京條約》規定在東南沿海開辟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這一時期,原有的商業中心廣州和新興的上海商業貿易最為興盛。上海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點,是進出長江流域的門戶,水陸交通便利,周圍物產豐富,商品經濟發達,市場廣大。到19世紀50年代,貿易中心逐漸由廣州移到上海。《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規定增開漢口、九江、煙台、南京、鎮江、汕頭、瓊州、天津等多處通商口岸。與此同時,英、美、俄等國商人在香港、廣州、上海、漢口、九江、福州和廈門等地開設了許多船塢和工廠。19世紀90年代,《馬關條約》又規定沙市、重慶、蘇州和杭州為商埠,列強還取得了在內地開設工廠的特權。19世紀末,列強在中國大量修築鐵路,建立廠礦企業。②民族工業興起和發展時期,中國城市發展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和上海、天津等地開設了許多軍用和民用企業。隨著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與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興辦了許多民族工業。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及平津地區。紡織中心也由長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發展,天津、青島、武漢等地成為新的紡織中心。
(2)特點:①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和平津等地。②上海成為經濟發達城市。③隨著通商口岸的增加,內地城市也逐漸發展。
(3)原因:①海運、水陸交通便利及鐵路運輸的發展。②封建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商品經濟的發展。③眾多通商口岸的開辟。④民族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工礦企業的興起。
新中國建立後
(1)概況:隨著工業建設和城鎮、工礦區的發展,城鎮人口迅速增長,1953年比1952年增加660多萬人,比1949年增加2000多萬人。隨著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工礦業的發展,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並在沿海、沿江、沿鐵路干線、沿高速公路地區形成了城市軸線,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城市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國家確定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4個城市為經濟特區,又進一步開放了天津、上海、福建、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此後,海南島成為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成為對外開放區,許多內地省區也設立了一些開放城市。同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村小城鎮有了進一步發展,一些鄉鎮已經向城市化邁進,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
(2)特點:①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沿海地區,並不斷向內地擴展。②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的城市發展較快。③農村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並逐步向城市化發展。
(3)原因:①一些城市原有的經濟基礎較好。②黨和政府的正確決策,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

『叄』 商朝時期哪三個行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農業、手工業、商業。
農業: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農具,但是由於青銅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木製農具的使用依然很普遍。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開始被廣泛應用於生產之中。
手工業:夏商周時期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由官府壟斷,被稱為「官營手工業」。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冶銅技術。商朝時,人們已經能夠燒制出原始瓷器,也有了織機,能夠織出多種絲織品。西周時,鐵器出現。春秋時期,民營手工業出現。
商業:商朝時商業就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貝成為了一種實物貨幣。西周時,在較大的城邑都出現了市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金屬鑄幣的技術,此時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商業發展繁榮。

『肆』 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有哪些特徵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高中歷史課程標准》要求「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徵」.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有哪些特徵呢?許多同學感到很難全面認識,在此,筆者進行粗淺的分析,希望對廣大同學的學習有所幫助.
第一,歷史悠久,並且不斷發展進步.
遠古時期的陶藝,紡織和玉器製作等已經表現出相當高的工藝水平,如半坡人面網文盆、龍山文化中的玉器.在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就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相當成熟.春秋戰國時期,鐵器鑄造成為重要的生產部門.漢代的煉鐵、鑄鐵和制鋼業、絲織業及造紙業的發展,是當時經濟繁榮的主要標志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灌鋼法,這成為古代最先進的制鋼方法,成功燒紙出的白瓷,是制瓷技術的重大突破.隋唐五代時期,出現緙絲技藝,制瓷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宋元時期,宋代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元代黃道婆發明腳踏三錠紡車,燒制出青花和釉里紅.明清時期,棉紡織業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部門,燒制出鬥彩、五彩瓷、粉彩和琺琅彩.
第二,多種經營方式長期並存,其中官營手工業長期占統治地位.
在商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經營,即所謂「工商食官」.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和小農經濟的形成,開始出現專業的私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此後,官營手工業、專業的私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成為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呈現出長期並存的格局.官營手工業資金雄厚、規模經營、分工細致、組織形式嚴密,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管理嚴格,推動了手工技藝的提高,代表中國古代生產技藝的最高水平.從西周到明代前期,官營手工業一直占據主導地位.
第三,古代手工業的發展與農業經濟密不可分,且始終處於農業經濟的從屬地位.
除了受資源、交通限制較大的礦業外,歷史上發達的手工業區都分布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地帶.如前期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後期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精耕細作的農業地帶能提供與農業息息相關的中國傳統手工業大量的原料,如紡織業、製糖業、制茶業、釀酒業等,此外,手工業的發展也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如金屬冶煉業的發展,尤其是冶鐵業和冶鋼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盡管中國古代手工業很發達,但由於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的場合,手工業服務於農業,始終處於農業經濟的從屬地位.
第四,手工業的區域分工和專業化水平受商品經濟活躍程度的影響.
早期手工業的發展和布局受自然資源分布影響較大,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商業的發展,區域性和全國性統一市場的形成,手工業的發展突破了原料產地的限制,產品走向全國,這些都為手工業專業化生產中心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如宋代溫州「地不宜桑而織紉工,不宜漆而器用備」(《永樂大典》).明清時期,《天工開物》載:「凡倭緞製造起東夷,漳泉海濱效法之,絲質來自川蜀,商人萬里販來,以易胡椒歸里.」景德鎮制瓷業也是「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可見,如果沒有活躍的商品經濟,統一的國內市場,各地區的手工業分工及專業性手工業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
第五,手工業的發展與社會生活的變遷相互影響.
宋代在造紙業大發展的基礎上,雕版印刷得到普及,民間印書業繁榮,南方出現眾多私人刻書中心,過去「難得」的書籍作為商品周流天下,唾手可得,《百家姓》、《千字文》一類識字課本的流行,使民間教育有了很大普及,識字率提高,學術下移,促進了民間文化藝術的繁榮和發展.隨著文化的發展,為了節省印刷費用,提高印刷效率,社會迫切要求改進雕版印刷技術,推動了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第六,手工業中心分布地區與經濟重心的南移呈相應變化.
大約到南宋時期,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完成了從北方到南方的轉移.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有不少手工業部門、手工品的主要產地也從北方轉移到南方.以絲織業為例,西周至唐代,中國的絲織業中心都在北方,基本以長安為中心.南宋時代,蘇州、杭州、成都等地設置織錦院(官營絲織業機構),各有織機數百架,工匠數千人.民間私營作坊更多,生產大量精美絲織品,如武康與安吉的絹紗、鵝脂棉,均屬上品,嘉善魏塘的宓家所織畫絹,遠近聞名.這些表明絲織業中心由北方轉移到南方.

『伍』 中國古代手工業為何能夠享譽世界

原因:古代手工業主要的一個形態官營,也使得大批的能工巧匠和精美的物質資料都被皇家壟斷,從而產出了大批優秀的手工業產品。

在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就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術相當成熟。春秋戰國時期,鐵器鑄造成為重要的生產部門。

漢代的煉鐵、鑄鐵和制鋼業、絲織業及造紙業的發展,是當時經濟繁榮的主要標志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灌鋼法,成功燒紙出的白瓷,是制瓷技術的重大突破。

隋唐五代時期,出現緙絲技藝,制瓷業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宋元時期,宋代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元代黃道婆發明腳踏三錠紡車,燒制出青花和釉里紅。

明清時期,棉紡織業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部門,燒制出鬥彩、五彩瓷、粉彩和琺琅彩。

(5)商周時期什麼官營手工業發達擴展閱讀:

歷史上發達的手工業區都分布在農業上精耕細作地帶。如前期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後期的長江中下游地區。

精耕細作的農業地帶能提供與農業息息相關的中國傳統手工業大量的原料,如紡織業、製糖業、制茶業、釀酒業等。

此外,手工業的發展也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如金屬冶煉業的發展,尤其是冶鐵業和冶鋼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盡管中國古代手工業很發達,但由於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的場合,手工業服務於農業,始終處於農業經濟的從屬地位。

閱讀全文

與商周時期什麼官營手工業發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臨沂嘉祥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205
邵東市哪個工業園工廠多 瀏覽:627
奧迪a6換電瓶斷電怎麼辦 瀏覽:242
汽車經銷大亨如何買車 瀏覽:180
工業煙怎麼加工 瀏覽:466
賓士新款s400保養燈怎麼歸零 瀏覽:944
汽車都需要貼什麼標志 瀏覽:816
奧迪a6倒車雷達沒有聲音怎麼辦 瀏覽:138
寶馬儀表盤右下角顯示的是什麼 瀏覽:710
新能源汽車板塊是什麼 瀏覽:146
清遠中冠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411
寶馬x2後座如何推回去 瀏覽:485
汽車電瓶燈在哪裡 瀏覽:454
賓士e檔位怎麼轉換 瀏覽:781
張浦德國工業園區有哪些廠 瀏覽:331
汽車劣質配件有哪些 瀏覽:536
賓士大g柴油版的多少錢 瀏覽:936
新能源汽車上游的產業鏈有哪些 瀏覽:518
汽車檔泥板多少錢 瀏覽:484
工業用地電器店怎麼辦營業執照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