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生態工業園區如何持續發展

生態工業園區如何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4-04-20 23:47:03

1. 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規劃指南的園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 指導思想
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將發展生態工業與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相結合,與引進高新技術、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相結合,與區域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生態保護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
2. 基本原則
園區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
(1) 與自然和諧共存原則:園區應與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保持盡可能多的生態功能。對於現有工業園區,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和對環境的壓力。新建園區的選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容量,調整列入生態敏感區的工業企業,最大限度地降低園區對局地景觀和水文背景、區域生態系統以及對全球環境造成的影響。
(2) 生態效率原則:在園區布局、基礎設施、建築物構造和工業過程中,應全面實施清潔生產。通過園區各企業和企業生產單元的清潔生產,盡可能降低本企業的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通過各企業或單元間的副產品交換,降低園區總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過物料替代、工藝革新,減少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築材料、能源使用、產品和服務中,鼓勵利用可再生資源和可重復利用資源。貫徹「減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園區各單元盡可能降低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
(3) 生命周期原則:要加強原材料入園前以及產品、廢物出園後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應鼓勵生產和提供資源、能源消耗低的產品和服務;鼓勵生產和提供對環境少害、無害和使用中安全的產品和服務;鼓勵生產和提供可以再循環、再使用和進行安全處置的產品和服務。
(4) 區域發展原則:盡可能將園區與社區發展和地方特色經濟相結合,將園區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要通過培訓和教育計劃、工業開發、住房建設、社區建設等,加強園區與社區間的聯系。要將園區規劃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並與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方案相協調。
(5) 高科技、高效益原則:大力採用現代化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節能技術、節水技術、再循環技術和信息技術,採納國際上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准,要求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最佳平衡,實現「雙贏」。
(6) 軟硬體並重原則:硬體指具體工程項目(工業設施、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的建設。軟體包括園區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統的建設、優惠政策的制定等。園區建設必須突出關鍵工程項目,突出項目(企業)間工業生態鏈建設,以項目為基礎。同時必須建立和完善軟體建設,使園區得到健康、持續發展。

2. 如何大力發展生態工業

生態產業集群是指特定區位各種社會經濟因素和生態因素有機結合,實行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所形成的經濟效率高、生態功能強的新型產業集群。同傳統產業集群相比,生態產業集群具有遵循生態規律,整合經濟、社會和生態功能,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特徵。從國內外實踐來看,目前至少形成了三種比較成熟的生態產業集群模式。一是主副產業衍生模式,即以一種或多種產業為主產業,從中衍生出多種副產業,彼此配套,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二是多種產業共生模式,即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兩個以上具有共生關系的產業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優勢互補。各個產業共生聚集,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資源輸入和產品輸出,同時相互之間利用對方的排放物,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三是動脈與靜脈產業循環模式,動脈產業是指從原料開採到生產、流通、消費、排放所形成的產業,靜脈產業則是指將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所形成的產業,這兩類產業緊密結合,構成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這幾種模式可以交叉和相互轉化。在一個大型生態產業集群中,某些產業之間可以是主副衍生的,也可以是互利共生的。一種模式可以兼具其他模式的某些特徵。x0dx0a 發展生態產業集群,需要作出正確的路徑選擇和制度安排x0dx0a 對傳統產業集群實行生態化改造。目前各地都形成了一些產業集群,它們對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傳統產業集群存在資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嚴重等問題。特別是有些產業集群出現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混合的集群污染,迫切需要進行生態化改造。首先需要制定產業集群生態化改造的科學規劃,將區域國土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生態環境規劃和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融為一體,促進城鄉結合、工農結合、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結合;同時淘汰現有產業集群中的一些技術落後、效率低下、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一些能夠提高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的新項目,逐步達到生態產業集群的要求。x0dx0a 引導各種經濟園區朝生態產業集群方向發展。多年來,各地興辦了許多經濟園區,從長遠來看,這些經濟園區都應朝生態產業集群方向發展。目前可以挑選部分條件較好的園區來建設生態產業集群示範點。合理選擇產業項目,包括共生和衍生項目,逐步建成多種模式的生態產業集群。及時總結交流和推廣國內外發展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地區的成功經驗,確立一批具有示範意義的生態產業集群,帶動生態產業集群發展。x0dx0a 促進動脈產業與靜脈產業的良性循環。在動脈產業基礎上發展靜脈產業,形成配套完整的良性循環體系,是構建生態產業集群的一種可行路徑。當前迫切需要擴展和完善全社會資源回收網路,包括回收工業廢舊設備和居民廢舊消費品的體系,加快靜脈產業發展。例如汽車和家用電器生產廠家有義務回收本廠生產經消費後需要回收的廢舊產品,可以由本廠定點回收或上門回收,也可由多家企業聯合回收或委託第三方回收。在不同區域建立回收廢舊產品並集中進行資源化處理的靜脈產業,並同相關動脈產業結合起來,實行以後者扶持和帶動前者發展的政策。x0dx0a 在改革創新中做好構建生態產業集群的制度安排。要建立促進生態產業集群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實行財稅和金融政策的適當優惠和傾斜,引導各地對產業項目的優選;完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將環境資源消耗納入企業總成本核算管理,建立全面反映經濟與環保共贏情況的核算體系;變革環境管理方式,形成政府、社區、市場三位一體的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根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實行有差別的政績考核辦法,加大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方面的考核分量;在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提高補償水平等;加快環境友好型技術研發,為生態產業集群的發展不斷提供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和新途徑;培育掌握必要生態環保知識的決策人才,利用各種教育形式和宣傳渠道,進一步宣傳和普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觀,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3.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特色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的高起點科學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色工業園區的規劃工作要突出科學性、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持續性,著重發揮比較優勢,注重環境容量,科學確定總體布局、產業導向、功能區塊、生態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工業園區可從已有一定基礎的工業園區中選擇,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努力提高規劃編制水平和檔次,以園區管理機構為主體,由具有相應城鄉規劃資質的單位承擔規劃編制,充分借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中介機構等社會組織力量,做到規劃編制與組織實施相結合。
特色工業園區產業規劃要符合所在地政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以及產業布局規劃,要與區域、流域生態資源和環境保護規劃相銜接,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實現生態、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
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特色工業園區必須走特色發展道路。要切實突出特色,在打造特色中彰顯優勢,從當地的資源條件、產業基礎、產品優勢、核心技術、區位優勢、人文特點出發,突出產業特色,明確發展定位,帶動和促進上下游企業的聚集與產業鏈的延伸,發展關聯性強、集約水平高的產業集群和特色鮮明的區域產業。要突出園區特色經濟概念策劃,把握產業特徵,突破行業概念,樹立國內外知名、體現區域特點的園區品牌,以特色佔領競爭市場制高點,逐步在同行業中形成較強的向心力。特色工業園區應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在自身特色領域形成以專利權為主的自主知識產權。
推行差異化發展戰略,實現特色工業園區間的錯位發展。要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特點,引導和協調特色工業園區合理分布、發展有所側重,逐步形成層次遞進、產業互動、特色鮮明、協調發展的園區布局。長春市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軌道客車、農業機械、玉米深加工、光電子和光電子信息、現代中葯、皮革加工、鹿產品加工、軟體開發等;吉林市重點發展有機化工及精細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化纖紡織、建材、精品鋼及爐料等;四平市重點發展換熱器、農副產品加工、玻璃及製品、鹿產品深加工等;遼源市重點發展襪業、皮革製品、生物制葯等;通化市重點發展精品鋼材、醫葯、石油機械、果仁食品、林產加工等;白山市重點發展礦泉水、林產加工、人參加工、硅藻土深加工、煤炭深加工等;白城市重點發展農業雜糧深加工、電力設備製造、建材等;松原市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石油鑽采機械、糧食深加工等;延邊州重點發展林產加工、有色金屬開采加工、醫葯、人參製品、軟體開發等特色工業園區。各地區要結合實際,發揮各自優勢,再打造一批特色突出、帶動作用強的高端產業園區。
四、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建立富有活力的發展機制
特色工業園區發展必須堅持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政府運用市場經濟機制、手段和方法推動發展的職能作用,構建由政府推動與市場主導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各級政府要制定鼓勵性產業政策,做好引導、協調和服務工作;要建立和完善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市場,不斷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著力完善特色工業園區的知識產權制度,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提高其自主創新水平。特別是在特色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上,要實行市場化運作,廣泛吸引各類資金投入和生產要素聚集;鼓勵民營企業投資管理特色工業園區的道路、給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五、扶持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高綜合配套服務能力
鼓勵和扶持特色工業園區建設為主導產業服務的融資擔保、技術創新、投資咨詢、企業孵化、質量檢測、人才培養、營銷策劃、物流倉儲、網路信息、綜合配套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圍繞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鼓勵國家、省重大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及產業技術研究機構落戶園區;支持龍頭企業建立和完善專業性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按照標准組織對平台建設進行認定,自認定之日起三年內,對其技術服務平台的儀器設備、專利技術等給予適當傾斜;對服務於特色工業園區內各類企業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的收入,免徵營業稅。鼓勵園區引入投資咨詢機構開展業務,促進園區不斷提高投入產出比例。強化園區孵化器建設,省級特色工業園區要建設10萬平方米以上的孵化基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免費或低價的政策、法律、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咨詢服務和低價的辦公場所。鼓勵質量檢測部門在園區內設立專業質檢中心,推進質量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參與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凡取得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制定和修訂資格的單位,在安排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和申請科技發展計劃項目上給予重點傾斜;引導園區企業採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標准,主動接軌國際製造業標准體系,推進產品國際標准認證。鼓勵園區利用 「外腦」開展市場調研、選取營銷方式、確定價格策略。努力培植第三方物流企業,推動與園區內企業的物流活動相結合。加快信息化建設,提升特色工業園區的產業層次和管理水平。
促進特色工業園區內以企業為主體的各類行業協會和商會的建立和完善,園區管委會要為其提供工作場所和活動條件。協會和商會在制定公平公正規則的基礎上,對園區相關產業集聚進行細化指導和服務。
六、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增強建設開發能力
支持在特色工業園區設立以服務區內企業為主的各類金融企業及分支機構。單獨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投資公司等享受國家和省相關扶持政策。鼓勵開發適應區內企業實際需要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開展信用貸款、集合類聯保貸款,鼓勵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行集合式企業債券,支持園區內企業利用股權、知識產權等質押貸款。實施特色工業園區企業上市支持計劃,對有上市意願、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內企業優先培訓、輔導,進入輔導期的,享受50萬元的經費補助。積極吸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園區內企業。省級創業投資基金要向園區重點傾斜。按照稅法有關規定,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特色工業園區內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滿2年以上的,可以按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創業投資企業向特色工業園區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居民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購買上市公司流通股票連續持有不滿12個月的除外),所取得的股息、紅利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
以特色工業園區為市場主體,整合土地、稅收、財政等各種資源,構建 「政府信用+企業信用」為主的信用結構體系,建立市場化、企業化、現代化的投融資平台,支持特色工業園區和區內企業發展。
七、吸引人才集聚,強化園區支撐能力
鼓勵特色工業園區建立人才服務中心,支持科研院所、職業技術學院、技工學校、培訓機構以及各類人才市場進入特色工業園區,開展人才供需信息、人企對接、專業職業培訓等工作。要採取資源共享、融資推介、資金扶持等措施,鼓勵大專院校畢業生及各類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入園投資和創業。選派省直相關部門優秀處級幹部對口到省級特色工業園區掛職幫助工作。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向特色工業園區傾斜。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的骨幹企業聘任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經園區主管部門認定後,可由園區對其進行適當獎勵。
八、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發展建設步伐
特色工業園區招商工作列入全省專項招商引資工作計劃,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切實做好入園企業的跟蹤服務。省經合局與省工信廳配合,要按園區屬性,組織產業類型相近的園區,參加國際國內大型專業展會,積極利用特色工業園區產業鏈及配套項目的集群優勢,突出 「龍頭」項目及上下游配套產品項目開展特色工業園區專題招商活動。鼓勵已入駐的企業做好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促進企業配套項目或後續項目進入特色工業園區發展;有條件的特色工業園區,實行招商選資,提高招商的質量水平;充分利用中介組織進行招商。選擇特色工業園區內的優秀企業家,兼任園區管理職務,加強園區招商力量。落實好現有的優惠政策,做好招商策劃和組織工作。
九、引導同類和關聯產業集聚,提升產業化水平
增強骨幹企業的凝聚力和輻射力。重點支持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內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骨幹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產品優勢,打造產業集群的龍頭。注重培育對特色工業園區發展具有先導作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企業,推進與園區主導產業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以及相關產業配套發展,推進同業集聚和產業協作。鼓勵產品市場前景好、有一定技術開發能力和有技術創新內在要求,成長性好的企業優先進入特色工業園區。
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遷入與遷出相結合,促進同類和上下游企業聚集。要按照特色工業園區規劃要求,實現「兩個轉移」,一是鼓勵不同地區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逐步向特色工業園區轉移;二是引導市、縣城區內工業企業,按照主導產業方向,利用企業改制、資產重組等機遇,逐步向特色工業園區轉移。對進行異地遷移企業的稅收分成,由原項目所在地和遷入項目的特色工業園區協商解決。建立健全退出機制,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積極支持發展循環經濟,對符合國家循環經濟政策的園區和企業,省級節能專項資金要予以傾斜;對已入園的企業,凡是與該園區的特色不符,或者對其主導產業有影響的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向所屬特色工業園區轉移,推進園區產業的專業化和特色化。
按政府統一規劃要求,遷入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的企業,在處置原房地產時,可向房地產所在地稅務機關提出免稅申請,經審核後免徵土地增值稅;繳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且符合條件的,可向地方稅務機關申請減免稅照顧。
十、培育特色品牌,加強宣傳推介力度
充分發揮特色工業園區的輻射效能,把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和區域品牌、資源品牌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具有較大影響和競爭力的特色品牌體系。支持特色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申請注冊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重點支持中國棉襪工業園、中國汽車城、中國換熱器城、中國礦泉城、中國醫葯城、長白山葯谷、中國鹿鄉、皇家鹿苑、御用石材、關東木椅第一鎮等一批集體品牌,符合地理標志條件的申請注冊地理標志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鼓勵有關商會、協會、聯合會或其他企業運用行業自律手段和行業組織影響力保護地理標志,加大境外維權力度。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鼓勵特色工業園區內企業使用區域品牌、資源品牌,共創品牌,同享收益。
加強特色工業園區宣傳推介工作,提高園區產業、企業、產品和品牌的知名度。要建立 「吉林省特色工業園區」網站,統一打造全省特色工業園區對外宣傳、項目招商、產品銷售、品牌推介、信息發布的網路平台,省工信廳具體負責網站的前期投入和設計製作。要加強對特色工業園區、區域品牌、資源品牌的新聞宣傳和廣告宣傳,在全省的機場、火車站、標志性建築、主要公路入口處的廣告牌位置及其價格方面,給予優先權和優惠。
十一、加大扶持力度,重點打造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省政府認定一批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產業特色鮮明、產業聚集度高、專業化協作配套能力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省工信廳按照國家工信部的相關要求,以特色工業園區為基礎,制定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的具體條件和評審標准,省政府給予命名。要結合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創建,對在國家或省級開發區、工業集中區外的貢獻突出、拉動作用明顯的特色工業園區,專門研究制定優惠政策,給予重點扶持。對重點特色工業園區所需土地年度利用指標,優先予以保證。對我省支柱、優勢產業,如汽車、軌道客車、石化、農產品加工、電子信息、鋼鐵、碳纖維等產業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要逐步制定差別化的專項政策措施,實行分類指導和重點培育。
為支持全省特色工業園區的發展,各級政府要加大對特色工業園區的投入,主要用於扶持省級特色工業園區的公共平台建設。省級企業技術改造與結構調整、產學研聯合、資源節約利用、創業投資引導、企業信息化、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省級特色工業園區傾斜。
十二、強化組織領導,推進管理創新
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特色工業園區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搞好服務協調。省工信廳和省經合局負責全省特色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省直相關部門要從全局出發,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特色工業園區快速發展。各市 (州)、縣 (市)要加快建立健全指導、協調工作機制,加強對特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的組織和領導。
積極推進特色工業園區管理體制創新。特色工業園區的管理和服務,對各級政府來說是一個新生事物,對特色工業園區管理機構、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不能一刀切,鼓勵和支持以市場為導向,創新園區管理體制。要根據各自的不同特點,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用改革的方法解決好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把握服務取向,把做大做強特色工業園區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4. 如何大力發展生態工業

生態工業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

生態工業基本特徵

它要求綜合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一切有利於工業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的現代科學技術。

(1)從宏觀上使工業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耦合,協調工業的生態、經濟和技術關系,促進工業生態經濟系統的人流、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的合理運轉和系統的穩定、有序、協調發展,建立宏觀的工業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

(2)在微觀上做到工業生態資源的多層次物質循環和綜合利用,提高工業生態經濟子系統的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效率,建立微觀的工業生態經濟平衡。從而實現工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提高,走可持續發展的工業發展道路。

如何發展生態工業

一.主副產業衍生模式,即以一種或多種產業為主產業,從中衍生出多種副產業,彼此配套,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

二.多種產業共生模式,即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兩個以上具有共生關系的產業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優勢互補。各個產業共生聚集,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資源輸入和產品輸出,同時相互之間利用對方的排放物,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

三.動脈與靜脈產業循環模式,動脈產業是指從原料開採到生產、流通、消費、排放所形成的產業,靜脈產業則是指將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所形成的產業,這兩類產業緊密結合,構成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促進動脈產業與靜脈產業的良性循環。在動脈產業基礎上發展靜脈產業,形成配套完整的良性循環體系,是構建生態產業集群的一種可行路徑。

閱讀全文

與生態工業園區如何持續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德州工業級葡萄糖多少錢 瀏覽:995
新買的汽車嬰兒多久能坐 瀏覽:955
寶馬車5系的新款式多久上市 瀏覽:326
汽車回訪電話什麼時候打最合適 瀏覽:361
深圳木棉灣附近有什麼工業區 瀏覽:34
廣西哪個市有工業品牌 瀏覽:534
門第裡面寶馬多少錢 瀏覽:168
廣西哪裡買奧迪 瀏覽:886
深圳到長汀汽車要多久 瀏覽:524
美國傳統工業為什麼向外遷移 瀏覽:846
賓士e怎麼分時尚還是豪華 瀏覽:2
用工業鹽熱敷會怎麼樣 瀏覽:437
工業設備店鋪如何推廣 瀏覽:899
珠海x86工業主板哪裡有 瀏覽:808
日本工業發展呈現什麼特點 瀏覽:786
維修汽車電子用哪些編程器 瀏覽:98
華晨寶馬x3滅火器放在什麼地方 瀏覽:89
商務賓士怎麼倒車 瀏覽:633
賓士c輪轂多少錢合適 瀏覽:726
長樂汽車年檢站在哪裡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