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每個城市建很多工業園,開發區啊
當然是為了發展經濟啊,廠辦起來了就會湧入大批務工人員,生產出產品,賣到外地賺錢,政府有稅收。有錢了就擴產研發新產品或投資其他行業比如金融,房地產,餐飲,酒店等等創造更多的財富。政府有錢了就可以改善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等的建設。把他們集中在一塊是因為,生產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污染物,便於集中處理,不影響人們生活,城市也會井然有序。總之好處多多。
『貳』 工業園區是做什麼的
工業園是建立在一塊固定地域上的由製造企業和服務企業形成的企業社區。
工業園的目標是在最小化參與企業的環境影響的同時提高其經濟效益褲臘,這類方法包括通過對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和園區企業新加入企業和原有經過改造的企業的綠色設計、清潔生產、污染預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業內部合作。
在園區規劃方面,作為工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工業園區在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刺激地區經濟發展,向社區提供各種效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園區選址四大耐純悉要素
所選地址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土地總體利用規劃,這是由於工業園發展一般都體現著區域經濟發展,必須要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還需要考慮整個城市的土地總利用規劃。要充分考慮現有設施的建設狀態及拆遷難度,以及昌乎環保要求。
前者是工業園在原有物業基礎上建設時所要考慮的因素,而後者則包括在空地上建工業園所要遵循的原則,尤其是近幾年來,工業園建設一般都要過得了環保這一關。符合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如高科技還是醫葯業、食品加工業等。這主要是說工業園選址要結合地方資源稟賦來考慮,這樣既能實現就近原材料的目的,又有利於特色產業的發展。
『叄』 建設工業園區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一)工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助推器。
(二)工業園區化是推進城市化的重要動力。
(三)工業園區化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總之,建設工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也必須指出,在建立和發展工業園區時必須遵循客觀規律,避免盲目性。工業園區必須有足夠多的具有發展潛力的自願入園企業為前提,而且必須形成產業集聚,必須與區域經濟既有的特色優勢相結合。只有如此,才可能是一個區域經濟需要的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園區。
『肆』 工業園區是什麼意思
工業園是指建立在一塊固定地域上的由製造企業和服務企業形成的企業社區。在該社區內,各成員單位通過共同管理環境事昌孝宜和經濟事宜來獲取更大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整個企業社區能獲得比單個企業通過個體行為的最優化所能獲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
工業園的目標是在最小化參與企業的環境影響的同時提高其經濟效益。這類方法包括通過對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和園區企業(新加入企業和原有經過改造的企業)的綠色設計、清潔生產、污染預防、能源有效使用及企業內部合作。工業園區選址四大要素:
第一,所選地址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土地總體利用規劃。這是由於工業園發展一般都體現著區域經濟發展,必須要融入城市總體規劃中,還需考慮整個城市的土地總利用規劃;
羨棚第二,要充分考慮現有設施的建設狀態及拆遷難度,以及環保要求。前者是工業園在原有物業基礎上建耐派稿設時所要考慮的因素,而後者則包括在空地上建工業園所要遵循的原則,尤其是近幾年來,工業園建設一般都要過得了環保這一關;
第三,符合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如高科技還是醫葯業等。這主要是說工業園選址要結合地方資源稟賦來考慮,這樣既能實現就近原材料的目的,又有利於特色產業的發展;
第四,交通環境、產業配套以及配套設施。
評價一個工業園區的成熟有:1、最重要是看產業聚集度,即產業鏈的成熟度及相關上下游企業的聚集度;2、交通配套;3、商業生活配套,工作生活環境的優美及便利。
『伍』 為什麼要發展工業經濟工業園區在其中的作用。從著名的理論角度出發說
工業園區(1nstrial Park),日本和韓國稱工業團地,中國香港稱工業村。它是二戰後一些發達國家為發展經濟、改善城市布局結構,所採取的一種重要的企業地理集中的建設方式。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工業園區起到了引進外資、促進工業發展、解決就業、擴大出口和增加外匯收入的作用。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興辦各類工業園區對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新技術研發、振興出口導向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上早期建設的工業園區中,美國矽谷、中國台灣新竹、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法國索菲亞·安蒂波里斯、韓國大德、以色列拉馬特-霍瓦烏和愛爾蘭國家科技園等八大工業園區的成功都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認可,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發展迅速,擁有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的產業領域,關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建立了一套適合園區自身發展的模式,例如矽谷,它通過技術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來應對當地經濟衰退,最終成為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之地。
我國工業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起步於1979年的深圳蛇口工業區,到2000年底,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擁有總資產111億元,凈資產由開發時的2億元人民幣滾動發展到56.3億元,年銷售收入47億元,稅後利潤近4億元,連續8年取得AAA級信用評級,有下屬全資和合資企業 70多家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經過二十多年的創業,現在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金融、證券、旅遊文化娛樂、商貿、港口、房地產、石化儲運與銷售、供水供電及通訊、電子、軟體、信息技術等現代高科技產業於一體的現代綜合性企業集團。蛇口工業集團以改革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出中國改革和經濟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奇跡,在這里誕生了全國第一家企業銀行———招商銀行;全國第一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成為中國改革的「試管」、對外開放的「窗口」,並以經濟建設的「蛇口模式」為世人關注。
近30年來,隨著黨中央、國務院對工業園區各項政策的不斷完善,工業園區發展不斷加快,其作用日益顯現。工業園區的建設直接促進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如今,全國已經建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含享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政策的蘇州工業園區、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寧波大榭開發區、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海南洋埔經濟開發區)。長期以來,54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都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長速度,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器」。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2006年,中國5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實現工業增加值7414億元,工業總產值 30219億元,稅收收入1570億元,出口1492億美元,進口1339億美元。工業園區作為現代產業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載體,其重要性愈加凸顯。
首先,工業園區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發動機,是拉動GDP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火車頭。以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區為例,該工業園區是亞洲最早成立的開發區之一。二戰後,新加坡是一個缺乏資源、工業基礎落後、失業率極高的彈丸之地。為了改變這種面貌,新加坡建立了開發區,選擇了以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為主的發展道路。裕廊位於新加坡島西南部的海濱地帶,距市區約10多公里,面積為60平方公里。此地區原本為荒蕪之地,大部分地貌是沼澤和丘陵,但是具有建設現代化工業區的良好自然地理條件。1961年政府計劃在裕廊劃定6480公頃土地發展工業園區,並撥出1億新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1968年園區內的廠房、港口、碼頭、鐵路、公路、電力、供水等各種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同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裕廊鎮管理局(JTC),專門負責經營管理裕廊工業區和全國其它各工業區。截止到2003年底,新加坡島內已建立了30多個工業園區,共佔地8025公頃,已開發5069平方公里,包含了7000多家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對新加坡GDP的直接貢獻率為25%,僱傭了全國1/3以上的勞動力。裕廊工業園區的成功建立使新加坡實現了快速工業化,且時至今日依然保持發展活力。其開發模式一直是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和模仿的對象。
又如,江蘇省的蘇州工業園區是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十三年來,園區的開發建設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達40%左右,累計上交中央和省市各類稅收460億元。200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億元,增長19%,超過了青海全省GDP總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2.5億元,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395億元,增長11%;進出口總額500億美元,其中出口251億美元,分別增長23%和31%;新增注冊外資3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在較高平台上繼續穩步增長。目前,園區以占蘇州市4% 的土地和人口、7%的工業用電量,創造了全市15%的GDP、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26%的注冊外資、到帳外資和30%的進出口總額。
其次,工業園區在產業集群化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產業集群化是21世紀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工業園區專業化開發建設是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最主要的力量。工業園區在依託一定的區域條件和資源稟賦基礎上,對產業鏈下的各個產業聚集能力越高,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就越強,也就越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進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聚至麾下。有「亞洲矽谷」之稱的印度班加羅爾軟體園就是一個突出的範例。經過20年的發展,目前該園已經成為世界聞名的 IT產業集群,英特爾、微軟、惠普等IT巨頭在此均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又如,國內珠江三角洲各工業園的專業化發展形成了以計算機、家電為主的產業集群,百公里內即可完成90%以上計算機零部件、80%以上的手機部件以及100%的彩電部件的采購。工業園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不僅可以形成資源高地、技術高地、人才高地,還可以大幅提高輔助產業的專業協作程度和產出效率。
再次,工業園區已成為產業升級與和諧發展的孵化器。園區經濟的發展,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周邊區域逐步走向城市化,工業園區隨之也由單一工業化的經濟功能區逐漸向多元功能的新城區發展,這是工業園區發展的大趨勢。近年來一些優秀工業園區的實際情況已印證了這種轉變。崑山工業園區已經與崑山市融為一體,無錫高新技術工業園已與無錫新區融為一體,營口沿海產業基地甚至直接將市政府等行政中心機構及商務區、生活區規劃在工業園一期的核心地帶。
第四,工業園區的發展對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1955年法國發展經濟學家佩魯提出了「增長極」理論,其核心觀點是:在經濟增長中,由於某些主導部門或有創新能力企業或行業在一些地區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種資本與技術高度集中、具有規模經濟效益、自身增長迅速並能對鄰近地區產生強大輻射作用的「增長極」,通過具有「增長極」的地區優先增長,可以帶動相鄰地區的共同發展。如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以政府推動型的發展模式設立若干個經濟特區,從而改變了我國傳統產業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徵,建立了以新興城市為圓心、以新興產業鏈的邊界為半徑的動態的增長極。由於這種增長極的形成有著顯著的偶然性,所以在後發優勢地區內利用以政府為主的開發區建設模式,可以在資金、土地、勞動力要素供給方面提供低成本的流動,從而加速本區域內增長極的形成。增長極往往也會帶來很大的技術溢出,從而改變區域產業結構和建立區域競爭優勢。
顯而易見,工業園區的發展絕不是僅僅實現資源轉換、循環利用、增加GDP、增加稅收和解決就業,更重要的是工業園區能通過引進和發展高新技術,提升全省的科學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培育一批高素質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成為青海今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業基地。
『陸』 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海國際工業園
西海國際工業園位於高天鐵路西南、錦州港以北的區域,西部與葫蘆島市接壤,規劃面積10.9平方公里,將重點發展石化、冶金等產業。經過兩年的開發建設,西海國際工業園水、電、路、排污、通訊等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服務功能全面完善。西海大街、赤峰街等兩條園區主幹道已經建成投入使用。園區內西海口村動遷、蝦池預征、海防堤建設等前期工作全面展開。 白馬綜合工業園位於西海路以北、崑山路以南、疏港大街以東、渤海大街以西的區域,規劃面積11.86平方公里,以東方國際集裝箱生產基地為代表的裝備製造產業,以玥寶塑業、天泉玻璃為代表的新興建材產業,以生化制葯、九洋葯業為代表的生物制葯產業等工業體系。
白沙灣行政辦公生活園位於西海大街以北,華山路以南、三角山(老龍頭)以西,渤海大街以東,規劃開發面積11平方公里,將建成集行政、商住、旅遊於一體的行政辦公生活園區,成為開發區未來發展的中心區域。國際知名企業新加坡裕廊集團按照高水平、國際化的濱海行政商務生活中心對園區進行規劃設計,總體規劃方案已通過了市委、市政府審議,概念性規劃和主要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編制完成。
2006年1月23日,省政府下發了《關於鼓勵沿海重點區域擴大對外開放的若干政策意見》,將西海工業區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我省對外開放的五個重點區域之一,在稅收、貸款、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許可權等方面給予特殊的優惠政策支持,為西海工業區的開發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隨著西海工業區的建設,必將對遼西沿海城市群一體化的戰略思想和錦州港口要素集聚優勢、錦州開發區建設臨港大工業園區,全面提升和增強區域集聚力、牽動力和輻射力,促進遼西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