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石油化工工業發展史
石油化工是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學工業。起源於美國。初期依附於石油煉制工業,後來逐步形成一個獨立的工業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迅速發展,50年代在歐洲繼起,60年代又進一步擴大到日本及世界各國,使世界化學工業的生產結構和原料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很多化學品的生產從以煤為原料轉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石油化學工業的新工藝、新產品不斷出現。70年代初,美國石油化工生產的各種石油化學產品,多達數千種,當前石油化工已成為各工業國家的重要基幹工業。
初創時期 隨著石油煉制工業的興起,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煉廠氣。1917年美國C.埃利斯用煉廠氣中的丙烯合成了異丙醇。1920年,美國新澤西標准油公司採用此法進行工業生產。這是第一個石油化學品,它標志著石油化工發展的開始。1919年聯合碳化物公司研究了乙烷、丙烷裂解制乙烯的方法,隨後林德空氣產品公司實現了從裂解氣中分離乙烯,並用乙烯加工成化學產品。1923年,聯合碳化物公司在西弗吉尼亞州的查爾斯頓建立了第一個以裂解乙烯為原料的石油化工廠。在20~30年代,美國石油化學工業,主要利用單烯烴生產化學品。如丙烯水合制異丙醇、再脫氫制丙酮,次氯酸法乙烯制環氧乙烷,丙烯制環氧丙烷等。20年代,H.施陶丁格創立了高分子化合物概念;W.H.卡羅瑟斯發現了縮聚法制聚醯胺後,杜邦公司1940年開始將聚醯胺纖維(尼龍)投入市場。表面活性劑烷基硫酸伯醇酯出現。這些原來由煤和農副產品生產的新產品,大大刺激了石油化工的發展,同時為這些領域轉向石油原料創造了新的技術條件。這時,石油煉制工業也有新的發展。1936年催化裂化技術的開發,為石油化工提供了更多低分子烯烴原料。這些發展使美國的乙烯消費量由1930年的14kt增加到1940年的120kt。
戰時的推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至40年代末,美國石油化工在芳烴產品生產及合成橡膠等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戰爭對橡膠的需要,促使丁苯、丁腈等合成橡膠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1941年陶氏化學公司從烴類裂解產物中分離出丁二烯作為合成橡膠的單體;1943年,又建立了丁烯催化脫氫制丁二烯的大型生產裝置。1945年美國合成橡膠的產量達到 670kt。為了滿足戰時對梯恩梯炸葯(即TNT)原料 (甲苯)的大量需求,1941年美國研究成功由石油輕質餾分催化重整製取芳烴的新工藝,開辟了苯、甲苯和二甲苯等重要芳烴的新來源(在此以前,芳烴主要來自煤的焦化過程)。當時,由催化重整生產的甲苯佔全美國所需甲苯總量的一半以上。1943年,美國杜邦公司和聯合碳化物公司應用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的技術建設成聚乙烯廠;1946年美國殼牌化學公司開始用高溫氧化法生產氯丙烯系列產品;1948年,美國標准油公司移植德國技術用氫甲醯化法(見羰基合成)生產八碳醇;1949年,乙烯直接法合成酒精投產。石油化工的不斷發展,使美國在1950年的乙烯產量增至680kt,重要產品品種超過100種,石油化工產品佔有機化工產品的60%(1940年僅佔5%)。
蓬勃發展 50年代起,世界經濟由戰後恢復轉入發展時期。合成橡膠、塑料、合成纖維等材料的迅速發展,使石油化工在歐洲、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區受到廣泛的重視。在發展高分子化工方面,歐洲在50年代開發成功一些關鍵性的新技術,如1953年聯邦德國化學家K.齊格勒研究成功了低壓法生產聚乙烯的新型催化劑體系,並迅速投入了工業生產;1955年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建成了大型聚酯纖維生產廠;1954年義大利化學家G.納塔進一步發展了齊格勒催化劑,合成了立體等規聚丙烯,並於1957年投入工業生產。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1957年美國俄亥俄標准油公司成功開發了丙烯氨化氧化生產丙烯腈的催化劑,並於1960年投入生產;1957年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的方法取得成功,並於1960年建成大型生產廠。進入60年代,先後投入生產的還有乙烯氧化制醋酸乙烯酯,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等重要化工產品。石油化工新工藝技術的不斷開發成功,使傳統上以電石乙炔為起始原料的大宗產品,先後轉到石油化工的原料路線上。在此期間,日本、蘇聯也都開始建設石油化學工業。日本發展較快,僅十多年時間,其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蘇聯在合成橡膠、合成氨、石油蛋白等生產上,有突出成就。
石油化工新技術特別是合成材料方面的成就,使生產上對原料的需求量猛增,推動了烴類裂解和裂解氣分離技術的迅速發展。在此期間,圍繞各種類型的裂解方法開展了廣泛的探索工作,開發了多種管式裂解爐和多種裂解氣分離流程,使產品乙烯收率大大提高、能耗下降。西歐各國與日本,由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貧乏,裂解原料採用了價格低廉並易於運輸的中東石腦油,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大型乙烯生產裝置,大踏步地走上發展石油化工的道路。至此,石油化工的生產規模大幅度擴大。作為石油化工代表產品的乙烯,1980年全世界產量達到35.8Mt,創歷史最高水平。1960年以後,有機合成原料自煤轉向石油和天然氣的速度加快。
新階段 70年代,國際石油價格發生了兩次大幅度上漲,乙烯原料價格驟升,產品生產成本增加,石油化工面臨巨大沖擊。美國、日本和西歐地區主要乙烯生產國,紛紛採取措施:如關閉部分生產裝置,適當降低裝置開工率,節約生產能耗,開展副產品綜合利用,進行深度加工(見石油煉制過程),發展精細化學品,加強代油原料研究等。1983年下半年起,生產又趨復甦。與此同時,世界石油化工的格局也有了新的變化。全世界大約有1000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所用原料油約占原油總產量的8.4%,用氣約占天然氣總量的10%,這些企業大多為少數跨國生產廠商所控制。最近,這種情況在起變化,油、氣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正在更多地建設起自己的石油化工企業。
② 中國石油的發展史的簡明歷程是什麼
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史
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溯到兩千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成就。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奮斗,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將有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下面我們分三個部分介紹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概況。
1.恢復與發展
玉門油礦解放後,為創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1952年8月,毛澤東主席命令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第57師轉業為石油工程第一師,為建設一支具有嚴格組織紀律,高度獻身精神的石油產業大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達到43.5萬噸,為1949年的3.6倍,為舊中國最高年產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門油礦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石油工業建設的重點。為了加強勘探,廣泛採用「五一」型地震儀和「重鑽壓,大排量」鑽井等新技術,先後發現了石油溝,白楊河,鴨兒峽油田,並開始按科學程序進行全面開發,採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業等措施。按照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國西北地區展開。1955年10月,克拉瑪依第一口井--克1井噴油。克拉瑪依油田的開發建設,有力地支援了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質部發現冷湖構造帶的基礎上,在冷湖5號構造上打出了日產800噸的高產油井,並相繼探明了冷湖5號,4號,3號油田。在四川,發現了東起重慶,西至自貢,南達敘水的天然氣區。1958年石油部組織川中會戰,發現南充,桂花等7個油田,結束了西南地區不產石油的歷史。到50年代末,全國已初步形成玉門,新疆,青海,四川4個石油天然氣基地。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373.3萬噸,四川天然氣產量從1957年的6000多萬立方米提高到2.5億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經過擴建和改造,東北各人造油廠的產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1959年人造油產量達到97萬噸,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煉油工業在十分薄弱的基礎上,先後擴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瑪依,冷湖,蘭州,大連等8個年加工能力為10-100萬噸的煉油廠。1959年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234.9萬噸,主要石油產品自給率達到40.6%.
2.歷史性轉變
從1955年起,地質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後在華北平原與松遼盆地展開了全面綜合地質調查。根據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場關系石油工業命運的大規模的石油會戰在大慶揭開了序幕,並取得了重大的進步。1963年,全國原油產量達到648萬噸,同年12月,原油產量的急劇增長,需要煉油工業同步發展。在此期間,擴建和合並了一系列煉油廠,並大力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此外,還研究,設計,建設了加氫裂化等裝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裝置13套,大大縮小了同當時國外煉油技術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產汽,煤,柴,潤四大類油品617萬噸,自給率達97.6%,提前實現了我國油品自給。
在大慶石油會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後,石油勘探隊伍開始進入渤海灣地區。1964年,經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東東營以北的沿海地帶,開展了華北石油會戰。到1965年,在山東探明了勝利油田,拿下了83.8萬噸的原油年產量,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355萬噸。 1970年4月,大慶開始了油田開發調整工作。到1973年,底下形勢惡化的情況得到扭轉,全油田原油產量比1970年增長了50%以上。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量突破5000萬噸,為全國原油年產上1億噸打下了基礎。 同時石油三廠,六廠經過擴建,改造成為加工天然原油的煉油廠。為發揮中央和兩個積極性,以石油部為主,陸續興建了七個大型煉油廠和一大批中型煉油廠。到1978年,全國原油年加工能力已達9291萬噸,基本上與我國原油生產規模相適應,從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產量以每年遞增18.6%的速度增長,年產量突破了1億噸,保證了國家的需要,緩和了能源供應的緊張局面。從1973年起,我國還開始對日本等國出口原油,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
3、石油工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79年至今)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從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各條戰線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石油戰線的廣大職工經過艱苦努力,戰勝了十年動亂帶來的嚴重困難,石油工業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生產發展迅速,到1978年突破了1億噸。此後,原由產量一度下滑。針對這種情況,為了解決石油勘探,開發資金不足的困難,中央決定首先在石油全行業實行1億噸原由產量包乾的重大決策,以及開放搞活的措施。這一決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國原油產量從1982年起,逐年增長,到1985年達到1.25億噸,為世界第六位。
為了多元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我國於1982年成立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1983年7月,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成立。中國第三家國有石油公司---中國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也於1997年1月成立。至此,我國石油石化工業形成了四家公司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國石油工業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2001年,石油集團銷售收入3401億元,利潤總額530億元;石化集團銷售收入3600億元,利潤總額128.1億元;中海油銷售收入303.8億元,利潤總額96億元。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戰略的推進,各公司的資產規模,海外影響力,利潤總額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與國際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國石油公司在運營的主要指標上均有一定差距。
③ 中國石油的歷史
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新興而古老的事業。它成為中國現代能源生產的一個重要工業部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而中國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技術的歷史卻可追蒴到兩千年以前,並且在技術上曾經創造過光輝的成就。
中國近代石油工業萌芽於十九世紀中葉,經過了多年的艱苦歷程,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它的基礎仍然極其薄弱。回顧這一歷史過程,將有利於認識當代中國石油工業的崛起。
我們分五個部分介紹中國石油工業發展概況,其中不乏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