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般工業固廢的處理規定
法律分析:建立本單位一般固體廢物管理規定;按公司及事業部要求,跟蹤管理一般固體廢物出廠流向,確保運至合同指定地點,跟蹤運輸、處置單位按環保要求進行規范管理;建立一般固體廢物產生、貯存、處置、利用等記錄台賬,按時上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三十六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污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建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台賬,如實記錄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可查詢,並採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措施。
禁止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投放工業固體廢物。
第三十七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委託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對受託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約定污染防治要求。
受託方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污染防治要求,並將運輸、利用、處置情況告知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外,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受託方承擔連帶責任。
第三十八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依法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合理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資源,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降低工業固體廢物的危害性。
第三十九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許可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供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有關資料,以及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促進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並執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第四十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採取無害化處置措施。貯存工業固體廢物應當採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准。
『貳』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綜合利用量、貯存量、處置量是什麼意思啊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 指通過回收、加工、循環、交換等方式,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資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體廢物量(包括當年利用往年的工業固體廢物累計貯存量),如用作農業肥料、生產建築材料、築路等。綜合利用量由原產生固體廢物的單位統計。
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產生的都是,危險廢物除外
綜合利用:比如煤渣用於鋪路,廢塑料用於回爐再加工,廢紙外賣再造紙等
貯存:用容器儲存起來放置於廠內,一般用於危險廢物
處置:將固廢交給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填埋,衛生填埋,焚燒,或無害化處理的方法.這里的處置並非通常所說的處理.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釋義: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二條 在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禁止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
【釋義】本條是關於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禁止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的規定。
一、按照本條規定,下列區域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的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
1.自然保護區。根據1994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自然保護區條例》,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體或者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具有衫升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建立自然保護區:一是典型的自然地理區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區域以及已經遭受破壞但經保護能夠恢復的同類自然生態系統區域;歷跡二是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域;三是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域、海岸、島嶼、濕地、內陸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四是具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地質構造、溶洞、化石分布區、冰川、火山、溫泉等自然遺跡;五是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護的其它自然區域。
2.風景名勝區。根據1985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區。該條例第八條第三款還規定,在風景名勝區及其外圍保護地帶內的各項建設,都應當與景觀相協調,不得建設破壞景觀、污染環境、妨礙游覽的設施。
3.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指為保護生活飲用水而依法劃定的特殊保護區域。水法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採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體污染,保證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此外,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和1989年國家環保局、衛生部、建設部、水利部、地礦部聯合發布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規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可以分為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和飲用水地下水源保護區,按照不同的水質要求和防護要求均可以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其他等級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具體范圍按照不同水域特點進行水質定量預測並考慮當地具體條件加以確定,以保證在規劃設計的水文條件和污染負荷下,供應規劃水量時,保護區的水質能滿足相應的標准。
4.基本農田保護區。根據土地管理法和1998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規定,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基本農田保護區就是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現有耕地,特別是那些優質高產田,防止耕地流失。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下列耕地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一是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批准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地;二是有良好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三是蔬菜生產基地;四是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五是國務院規定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其他區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應當占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的80%以上。可見,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我國耕地的「紅線」,對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滿足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需求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應當實行嚴格制度予以保護。
5.其它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所謂「其它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是指與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區性質相同、功能類似,對環境、資源、民生、科學等有重要價值的,需要對固體廢物污染加以特殊控制的區域。具體哪些區域應納入,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確定。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本條規定,並不是所有的自然保護區、風肢塌並景名勝區等區域都不得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只有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區域,才適用本條的規定。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自然保護區分為國家和地方兩大類,只有國家自然保護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適用本條規定。按照《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風景名勝區也分為市、縣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只有後兩類風景名勝區執行本條規定。但是,所有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區均不得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
二、考慮到上述區域環境保護的特殊性,本條規定,在上述地區不得建設以下設施或場所:
1.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這里所指的工業固體廢物,包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所謂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是指專門用於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處置的區域性設施、場所。本法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工業固體廢物,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進行無害化處置。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必須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准。《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准》(GB18599-2001)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建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准》(GB18597-2001)要求危險廢物集中貯存設施必須建在距離居民區800米以外,地表水域150米以外。《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18598-2001)也要求填埋場不得建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
2.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的衛生填埋是目前生活垃圾處置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置手段,也是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置的主要方式。生活垃圾填埋場是處置生活垃圾的一種陸地處置設施,它由若干個處置單元和構築物組成,主要包括生活垃圾預處理設施、垃圾填埋設施和滲濾液收集設施等。生活垃圾填埋場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應當嚴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標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監測技術標准》等要求執行。比如,《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准》(GB16889-1997 )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應當合理選址,不得建設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內,也不得建設在居民密集居住區、直接與航道相通的地區、地下水補給區、洪泛區、淤泥區、活動的坍塌地點、斷裂帶、地下蘊礦帶、石灰坑及岩溶地區。
需要注意的是,對自然保護區等特定的區域,本條只規定了禁止建設上述兩種設施或場所。除此之外的其他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並不在禁止之列。比如,生活垃圾焚燒、堆肥設施、生活垃圾臨時貯存設施等只要滿足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標准,在不造成環境污染的情況下,是允許在上述區域建設的。這是充分考慮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不同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的不同特性等現實情況的結果。如果一律嚴格禁止,即使在類似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外圍保護地帶等區域也不允許建設所有類型的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實踐中恐怕很難操作,尤其是一些人多地少的省份,將很難找到合適的有關設施、場所建設地點,這也不利於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肆』 環評師輔導: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的規定
固體廢物貯存、處置設施、場所的有關規定
《固防法》第21、22條
第21條 對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固體廢物的設施、設備和場所,應當加強管理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和使用。
第22條 在國務院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賀冊用水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禁止建設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
第32條 國家實行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制度。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
前款規定的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
第33條 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其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滾兆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採取無害化處置措施。
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必須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准。
注意:本條的針對的工業固廢的利用;主體是企事業單位,不是環保部門。
第34條 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設施、場所;確有必要關閉、閑置或者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准,並採取大拍租措施,防止污染環境。採集者退散
注意:本條針對的不是固廢本身;並且要求的是禁止「擅自關、閑、拆」不是不能,而是要經過縣以上政府環保部門核准(不是批准)。
『伍』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制度
法律分析:1、目的
為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及生活垃圾管理,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
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一般工業廢物類別
主要是指本公司在生產中產生的包裝材料的廢紙箱、廢木箱、廢塑料、廢紙、廢鋼等。屬於可回收利用的
一般固體廢棄物。
3、生活垃圾
辦公樓和宿舍樓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食堂產生的食物垃圾及生活垃圾等。
4、職責
公司基建辦負責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負責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處置。
公司倉儲部負責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收集、存放和外售回收利用。按所產生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
量、去向及處置方式做好記錄,及時有效無害的清除和處理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
5、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收集、存放、處置
(1)各畢稿車間、庫房應按照廢棄物分類,設置臨時放置點,並分別設置明顯標識。
(2)廢棄物產生後,應按不同類別和相應要求及時放置到臨時存放場所。臨時的存放場所,應具備防雨、
泄漏、防飛揚等設施或措施。
(3)一般固體廢棄物存放
產生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放在臨時存放場所。已經報廢不能使用的設備放入報廢設備區。
(4)一般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應優先考慮資源的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可回收的廢棄物由各單位安排
人員整理,再轉賣給物資回收部門。
(5)委託處理
倉儲部應與被委託單位簽訂委託回收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協議,明確雙方職責和在運輸、利用及處置過程
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6)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記錄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情況應記錄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台賬》中。
6、生活垃圾
各生活垃圾產生點設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由物業公司統一運送到垃圾場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第四十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生前搜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手悔孝者採取無害化處置措施。貯存工業固體廢物應當採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