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製造業未來將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1、利好政策推動中國智能製造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進高端裝備、智能製造發展的政策,為智能製造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據城市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規模超17000億元。
中國智能製造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5G時代的到來,將推動科技的發展,讓智能製造更上一個台階。前瞻預計,到2024年,我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0億元。前瞻分析認為,我國智能製造市場發展空間較大,投資前景較好。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製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2. 工業設計在未來五年的發展前景如何
這一行還不錯,主要和你自己的能力有關。
360行行有有狀元。
近幾年中國工業設計在南方快速的發展,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行業。嘩如寬
中國這幾年的工業和電子業發展的勢頭大家也都知道,而帶動產業升級的
動力裝置就是產品設計,工業設計。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助力器。
只要中國大踏步的在發展,工業設計在中國的地位,行業的重要性都是不可小視
的,你現在要好的學習這一行,這一行的知識廣,問題深。要立於這行,沒有
10年實際操作,是不行的。還有學習工業設計的亂亮大學生,有一個誤區,就是
設計軟體玩好了,設計的實力就好,這這種觀點不對,設計重在IDEA。不是玩軟
件。好了,不多說了。你只要好好的學習,很多知名的設計公司在等你。很多的
設計機構在等你們橡慧
3. 中國工業的未來專業人士回答一下
經過近四十年的建設發展和改革,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國現有工業企業 50 萬個(不包括村辦個體工業)。截至 1987 年,中國工業投資累計達 16000 億元,工業新增固定資產累計達到 8000 億元,比 1952 年全部工業固定資產增長 50 倍還多。
工業的發展,使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4.4%增長到 1987 年的 59.8%,工業凈產值占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19.5%提高到 45.7%。在發展更新傳統工業行業的同時,許多新興工業,如石油化學工業、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汽車工業、造船工業、飛機製造工業等等,也已建立並得到迅速發展;電子、原子能、自動控制、激光、射流等尖端科學技術已在工業中使用。主要工業品的品種與產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均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例如煤炭產量已跨越 10 億噸,水泥超過 1 億噸,居世界第一位,鋼鐵接近 8000 萬噸,居世界第 5 位,石油居世界第 6 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輕工業發展最快。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服裝、玩具的供應國,大量出口到西方發達國家和世界各地。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發展也十分迅速。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彩電生產國,電視和洗衣機、電風扇、冰箱已是中國的普通老百姓的消費品。計算機工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已研製生產了 10億次的銀河——Ⅱ巨型機,同時微電腦也在逐步得到普及,已開始進入家庭。中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是令世人矚目的,預料還將持續發展下去。
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專家預言,中國在下一個世紀用不了多少年就將趕上西方國家水平,這種估計顯然誇大了中國的實際發展水平,然而也表明中國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
4.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工業化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兩步走」戰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現代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包括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等多個方面。工業是國民經濟中規模最大、創新最活躍的物質生產部門,工業現代化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具有支撐和保障作用。綜合來看,工業現代化既遵循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又體現國家間的差異性;既具有時代性特徵,又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推進的歷史進程。對此,我們需要全面理解、綜合把握。
工業現代化具有規律性。各國工業發展都會經歷規模從小到大、水平從低到高的過程。工業現代化是工業發展的高級階段。綜合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來看,工業現代化是指一國工業在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國際競爭力、分工地位等方面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具有全球價值鏈掌控力、產業鏈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狀態。實現工業現代化,需要有一批具有活力的微觀主體作支撐。對我國而言,這些具有活力的微觀主體具體包括,由國家實驗室體系、大學和科研機構、企業研發力量等構成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由全球領先的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構成的企業群體,由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等構成的人才隊伍。
工業現代化具有差異性。對於各個國家而言,雖然工業現代化的外在表現特徵大致相同,但由於各國在資源稟賦、經濟體制、產業沿革等方面存在差異,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內部結構、產業政策、企業主體等方面會存在很大不同,工業現代化在各個國家的內在表現也會不同。我國擁有齊全的產業門類、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完善的產業配套,推進工業現代化需要保持這一優勢,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前沿科技創新,加快提升工業技術水平,為推進工業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工業現代化具有時代性。當代工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數字化和綠色化。要看到,各個時代具有不同的技術條件、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工業現代化也會帶上它所處時代的烙印。當前,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的突破、成熟,數字化智能化成為工業發展的方向,推動工業部門的生產要素、生產方式、組織結構、生產流程、產品形態等發生全方位的深刻變革。還要看到,綠色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綠色是現代工業的底色,這對工業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原材料以及生產工藝、最終產品、環境影響、回收循環等提出更高的標准。工業部門必須大力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深入實施綠色製造,提升綠色低碳技術、綠色產品、服務供給能力,從而更好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支撐。
工業現代化具有動態性。工業現代化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科技創新永不停息,不斷催生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並會推動既有產業發生變革,給工業現代化注入新的內容。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升級,對工業現代化也提出新的要求。此外,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斷變化,要求一個國家參與全球分工合作的水平、模式作出相應調整,工業現代化也將具有新的內涵。
總的來看,我國推進工業現代化,需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充分發揮我國體制機制、市場規模、產業基礎等方面的優勢,堅持新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全面提升我國工業技術、生產效率、數字化綠色化水平和全球分工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補短板,縮小我國在產業鏈關鍵環節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技術差距,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又要大力推進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增強國際競爭力,還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搶佔新興產業發展新機,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5. 工業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向
工業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向: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不僅在物質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顯的改善。豐富多樣的工業產品日益增多,滿足了人們正常生活的需要。但工業設計在中國的發展還處在萌芽階段。下面我結合時下一些熱門話題談談對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趨勢的看法。
一、綠色設計
進入21世紀,因世界各國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重視,有關環境保護法規的建立,企業間的競爭,使得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綠色設計」潮流逐步有了現實意義。基於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了解,人們已從20世紀60年代的過於激進的「綠色運動」,發展到現今相對成熟的「綠色消費」行為,這為「綠色設計」帶來了新的契機。「綠色設計」著眼於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在設計過程的每一個決策中都充分考慮到環境效益,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對工業設計而言,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即Rece、Recycle 和Reuse,不僅要盡量減少物質和能量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產品及零部件能夠方便地分類回收並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
綠色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要求設計師放棄那種過分強調產品在外觀上標新立異的做法,而將重點放在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上面,以一種更為負責的方法創造產品的形態。「綠色設計」今後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點:
使用人造材料來代替天然的材料,以保護我國的自然資源;2.把懷舊的簡潔的風格和「高科技」相結合,使用戶感到產品是可親的、溫暖的;3.實用且節能;4.強調使用材料的經濟性,摒棄無用的功能和純裝飾的樣式,創造形象生動的造型,回歸經典的簡潔;5.產品與服務的非物質化;6.組合設計和循環設計。
為此,我國應該對傳統工業產品開發設計的理論與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設計既要滿足人們的需求和解決問題,又要節能環保。同時還要出台一些相關政策來鼓勵工業設計師多設計一些綠色設計的產品。
二、傳統美學文化在工業設計上的繼承及發展綠色設計是當今時代的大趨勢,傳統文化在工業設計上繼承及發展也不能不提,當今的世界是個多元化的世界。張揚個性,傳承文化,讓世界認識中國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
進入20 世紀,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對待傳統文化的處理方面,一些發達
國家的做法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地處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在設計領域中崛起,並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十分廣泛的斯堪的納維亞的風格。這種風格與藝術裝飾風格、流線型風格等追求時尚和商業價值的形式主義不同,它不是一種流行的時尚,而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為基礎的設計態度的一貫體現。這些國家的具體條件不盡相同,因而在設計上也有所差異,形成了「瑞典現代風格」 、「丹麥現代風格」等流派。
但總體來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的設計風格有著強烈的共性,它體現了這些國家多樣化的文化、政治、語言、傳統的融合,以及對於形式和裝飾的剋制,對於傳統的尊重,在形式與功能上的一致和對於自然材料的欣賞等。斯堪的納維亞風格既注意產品的實用功能,又強調設計中的人文因素,避免過於刻板和嚴酷的幾何形式,從而產生了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日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日本設計在處理傳統與現在的關系中採取了所謂的「雙軌制」。一方面,在服裝、傢具、室內設計、手工藝品等設計領域保持傳統風格的延續性;另一方面,在高科技的設計領域則按現代經濟發展的需求進行設計。這些設計在形式上與傳統沒有直接聯系,但設計的基本思維還是受到傳統美學觀念的影響,如小型化、多功能及對細節的關注等。這種「雙軌制」,使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發揚光大,並產生了一些優秀的作品。無論是手工藝和功能主義融合在一起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還是「雙軌制」的日本,都是在借鑒了國外優秀理念的基礎上對本國的傳統美學和手工藝進一步發展和繼承,這些做法對我國的工業設計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三、未來中國工業設計發展趨勢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工業設計發展的必由之路。1.繼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中國傳統美學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藝術內在的本質和規律。
如:「大象無形,大音稀聲」,道德經關於形態的釋疑與樸素設計觀建立;「形隨功能,形隨形」的形態觀衍變過程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沉厚內斂、無中生有、氣韻生動」的中國傳統藝術哲學,使基於中國哲學思想的形態觀建立成為可能。這些都是我國傳統美學的精華,是應該繼承的。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又有其時代局限性,所以,繼承必須是發展的、批判的,要給傳統文化賦予生命。
2.要借鑒一些國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如:「點、線、面」的元素分析法為科學分析「形態」與「美」開創了可鑒的先例;黃金分割律與圓極限的對稱和諧在數理領域內對美學研究形成支撐;設計的生產性與實用性需求使尺度與美之間的距離縮短,數理學科與藝術學科的關聯成為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由工藝美術運動發端,經歷功能主義、現代與後現代主義,再到現今的人機工程學、感性工學等多元化設計科學研究趨勢,為分析「形態的動因與動量」提供了歷史性的開題依據。這些都是西方美學的傳統理念,我們要吸收其精華來豐富我們的傳統美學和理念,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工業設計道路,來推動我國的工業設計的發展。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積淀,而且文化形式豐富多樣,這對工業設計事業來說是巨大的寶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這一代人要合理地開發這筆寶貴的財富,走出一條繼承、借鑒與創新、可持續發展的設計之路,這才是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的正確方向。
6.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如下:
經過幾十年來的工業化及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具備發展智能製造的基礎和條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相關的基礎研究成果,掌握了長期制約產業發展的辦法智能製造技術,如機器人技術、感知技術、復雜製造系統、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等。
以新型感測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代表的智能製造裝碧侍埋備產業體系逐步形成。另一方面,我國製造業數字化具備一定的基礎。目談和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研發設計方面應用數字化工具普及率已達54%,生產線上數控裝備比重已達30%。
企業推進智能製造精益先行的發展趨勢:
目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建設進程正在加快推進,而智能工廠建設已成為製造企業的主攻方向。企業智能工廠建設應包含透明工廠、互聯工廠、精益工廠、綠色工廠以及數字化工廠5個維度。
對於企業而言,精益生產是實現智能製造的基礎,而智能製造為企業實現精益生產提供支撐,在企業推進智能製造與智能工廠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悔螞到精益先行。當前,已經有很多企業推行精益生產理念,以智能化提升與先進管理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推動智能工廠建設。
7. 現在工業裝備前景怎麼樣
中商情報網訊:工業自動化裝備是現代化工廠實現規模、高效、精準、智能、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應用十分廣泛,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當前僅有40%的製造企業實現數字化管理,5%打通工廠數據,1%使用智能化技術,而預計2025年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製造企業佔比將達到70%、30%、10%。數據顯示,中國工業自動化裝備市場規模近幾年穩步上升,在2019年達1,865億元。隨著未來我國自動化核心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2021年中國工業自動化裝備市場規模將達2220億元。
數據來源:工控網、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發展困境
1.創新能力不足
自動化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製造業的基石。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實施了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戰略。而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明顯不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技術和產品少,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
2.高端專業人才緊缺
自動化精密製造裝備業涉及自動化控制、電子、機電一體化、精密測量、精密機械、光學與機器視覺、軟體等多個技術領域,企業不僅要加深多門類的學科技術與產業技術的融合,還需不斷保持技術創新。這就要求企業研發及技術人員不僅要有復合知識背景、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對下遊行業有深度的理解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為客戶設計高品質的產品製造解決方案。而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起步相對較晚,人才培養和儲備不足,高端專業人才的緊缺對行業的迅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3.資金壓力較大
精密裝備製造產業對技術創新要求較高,前期的研發投入較多,研發周期較長,同時設備購置、人才引進、廠房建設等均需大量資金的支持,而企業往往資金來源有限,融資渠道單一,資金短缺限制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自動化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自動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水平集中體現了國家的綜合實力。國家為了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不斷出台鼓勵性政策支持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發展。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的清晰導向和有力支持,為我國自動化裝備製造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發展機遇。
2.人口紅利遞減將加大製造業對自動化精密裝備的需求
近幾年,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退,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同時,我國勞動力單位成本也不斷上升,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國內製造業的成本優勢逐漸消失,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為減少人口紅利遞減的影響,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精密度,我國製造業急需加大對自動化裝備的投入和改進,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8. 中國未來工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工業將建立在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動平台之上,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更為科學地整合起來,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網路化、系統化,而生產製造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常態。企業利用互聯網採集並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於個性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企業應進一步整合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的需求與發展趨勢,為製造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提供決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