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5G+工業互聯網」,「+」出哪些新變遷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數字技術向製造業加速滲透、融合,工業領域數字化場景不斷豐富、數字應用程度不斷加深。「5G+工業互聯網」,「+」出哪些新變遷?
晶元掃描,可為每套服裝智能調度面料、輔料;數據追蹤,就能掌握每件產品的生產、分揀、包裝狀態……藉助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智能化方案和供應鏈「共享」,服裝製造商青島瑞華集團實現生產流程數字化,訂單響應周期由原來的20天減少至7天。
這是服裝業的觸「網」之變。當工業互聯網與5G結合,大量設備入網上雲,海量數據毫秒級傳輸,更多行業正擁抱數字升級的機遇。
降本――通過平台上的數據共享和生產協同,很多製造企業快速感知市場、匹配供應商、降低備貨成本和庫存壓力;藉助遠程設備操控等實現無人化、少人化生產,在礦山等領域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率。
增效――通過設備的聯動和數據資源的共享,製造、運輸、質檢等多個環節的效率不斷提升。
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現運單和運力的匹配,中國建材集團旗下網路貨運平台與網路智能雲合作,實現貨車路線規劃、批量算路等智能操作,提升車與貨的匹配效率;利用5G物聯網實現數據與雲端的互聯,聯想武漢數字化工廠主板生產測試車間,30分鍾便能實現產品換線。設備協同作業、人工智慧質檢……「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 探索 在多領域提速。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說,目前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1800個,覆蓋原材料、裝備製造、消費品等數十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和領域。「5G+工業互聯網」產業熱情度高、創新活躍、成效顯著。
將直播電商數據與服裝、消費電子等領域的企業聯動,通過消費數據反饋在珠寶加工等產業集群增添質檢倉、配套倉,快手 探索 直播賦能產業集群的新模式。
京津冀地區,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特色產業為主,形成一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方案;在西部地區,企業集中在煤炭開采等領域進行智能化創新,已成為示範性較強的應用實踐。
製造向服務延展,催生出更多增長空間。生產與市場結合,帶動產業集群質效提升。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達3.6萬家,2016至2020年,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9%。
「5G+工業互聯網」創新活躍,應用不斷豐富。但也要看到,仍然存在不同區域、產業、企業間發展不平衡問題,數字技術基礎、產業鏈價值鏈掌控力等有待提升。在工業場景下,仍需要進一步提升企業對「5G+工業互聯網」的系統認識。
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幾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期,要把發展和安全統籌好,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關鍵技術和產品創新中心,培育一批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和示範基地。
「要在進一步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撐服務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大力推動製造業數字化升級。」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說,工信部將統籌抓好智能製造工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賦能行動,同時鼓勵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利用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進行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並將加快標桿網路建設、重點工業設備和企業上雲,讓應用場景向更多實體經濟行業延伸。
❷ 工業大數據如何改變製造業
工業大數據如何改變製造業
工業大數據是互聯網、大數據和工業產業結合的產物,是中國製造2025、工業互聯網、工業4.0等國家戰略在企業的落腳點。對於製造業而言,了解行業大數據產生的背景,歸納行業大數據的分類和特點,從數據流推動本身價值創造的視角看待、重造工業價值流程,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工業大數據如何改變製造業1、精度更高高成功率的製造是製造商的核心競爭力,在大數據出現之前,最好的方法是投資更好的設備,或對員工進行更好的培訓,但都無法太大的減少失敗率帶來的額外損失。然而,使用大數據,製造商可以使用計算機程序來優化流程,並更加巧妙地分析錯誤,從而防止這些錯誤產生。2、產量更高大多數製造商購買原材料並製造成品,他們銷售價格高過製造成本。在該系統中,製造商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每個成品使用的原材料越少),企業的經營就更有利可圖。新的大數據應用程序使製造商能夠更好地了解其整體產量,並有機會改進其運營方法,生產產品獲得更多的利潤。3、更好的預測製造商可以根據各種情況預先判斷需要生產多少產品,淡季的時候減少生產量,以及在倉庫中的庫存或出貨量。大數據有助於製造商更好地掌握這種供需關系的變化,因此可以在最有價值的生產條件下進行生產。4、預測和判斷蹤供應商的產品優劣製造商也可以使用大數據跟蹤供應商的優劣。例如,如果供應商提供劣質產品比例較高,通過大數據計算證明這些事情,就可以確定選擇新的供應商是否更加具有成本效益。5、更高的可追溯性大數據還使製造商的流程更加透明和可追溯。製造商的原材料在生產過程中以及生產階段有多少損失?給定批次產量多少,目前存儲在哪裡?運送需要多長時間,一旦需要運送,產品在哪裡?大數據可幫製造商跟蹤生產和交付的所有這些階段,並提供對可能效率低的領域的洞察和分析。6、高級自定義工作大數據顯示,通過在以往的努力中獲取數據並創造更好地利用原材料的方法,有可能創建高級定製工作。它也可以幫助製造商採取逆向工程,為熟悉的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7、投資回報率和運營效率大數據使製造商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其運營的真正效率,以及升級時產生的投資回報率(ROI),例如新設備或新的廣告策略。這對製造商意味著什麼?更高的盈利能力傳統製造業受到原材料成本和生產限制等因素的限制,而大數據的降臨,讓每個生產環節得更多的收益,極大的較少了成本,企業主能夠利用這些機會,賺取更多的收入。更大的競爭壓力隨著製造商採用大數據戰略,競爭對手感受到採取類似甚至更好的方法的壓力。越來越多的競爭迫使越來越多的傳統製造商升級內部系統,因此未來的技術發展將會越來越活躍。對新角色的需求精益的數據應用程序對外部人員或不熟悉數據分析的人員來說具有極大的挑戰性。新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但他們要求有足夠知識和經驗的人來實施和管理它們。因此,製造商需要專業的人或者公司來協助完成這些變化。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傳統製造業也隨著大數據的普及在不斷的進行產業升級,在競爭激烈的新時代,大數據給製造業帶來的改變是否會引領新的工業革命呢?這些相信各位看官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❸ 工業互聯網平台如何幫助企業產業進行轉型升級
大數據+工匠精神的結合對於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而大數據的實時、感知和預測等特點確實可以為製造企業在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升效率,細分產品定位,優化流程和決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轉型的挑戰巨大,製造企業所搭建的內部信息系統比如ERP、CRM和SCM等收集處理的數據還是交易類結構化數據為主,對生產設備數據、機器數據以及日誌數據的收集及關注比較低。而工業大數據應用未來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如何能將這些實時產生的機器數據更好地用起來,尤其是在預測性維修類應用方面。
❹ 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行業
說到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行業只能通過實例說明才能更好的了解,以下通過徐工漢雲針對江蘇某港口集團的種種經營問題實例給大家進行說明。
1.港口設備類型較多(新舊無明顯區分,還有部分是進口設備),管理起來難度極大;
2.生產服務人員未能使用信息化軟體管理,同時也沒有建立精細化管理流程;
3.由於港口設備基本上都是滿負荷運轉作業,平時出現小故障基本不做處理或維修保養,設備故障問題日積月累,最後導致設備無法使用,同時故障無法快速定位。
針對以上問題,徐工漢雲為其打造布局了智能設備管理平台,經實施後,該集團設備資產利用率提升了25%,運營人員工作效率提升了20%,設備故障修復時間減少了30%,不僅解決了集團所存在的問題,還全面提升了集團整體效益。
❺ 典型應用場景快速推廣「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
來源:經濟日報
典型應用場景快速推廣——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千行百業
「5G+工業互聯網」正在加速賦能千行百業。在日前舉行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總工程師韓夏介紹,以賦能實體經濟為目標,「5G+工業互聯網」已融入千行百業,典型應用場景已在采礦、電力、鋼鐵等22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深度應用、快速推廣,「5G+工業互聯網」支撐實體經濟降本、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作用不斷顯現。
聚焦下一步發展,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加快5G基站建設和行業虛擬專網規模化發展,增強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公共服務功能。同時,著力激活數據潛能,加快研製工業數據交互等基礎共性標准, 探索 建設數據交易平台,提升數據管理和開發利用水平。
賦能基礎更加堅實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的光纜生產車間里,工業機器人有序分揀著不同規格的光纖配盤,又快又准。長飛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庄丹介紹,「5G+光雲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落地,讓長飛公司提高了訂單及時交付率達20%以上。
促進融合發展,基礎設施要先行。「截至今年10月底,湖北已累計建設5G宏基站4.76萬個,每萬人擁有5G宏基站數量達到8.3個。去年一年就新建2.76萬個5G宏基站,超過此前三年建設的總和。」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呂曉華說。
據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張權介紹,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超過115萬座,97%實現了共享,5G基站數量佔全球70%以上,有力支撐了我國5G網路全球覆蓋最廣、信息消費增長最快、數字經濟發展最活躍。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基礎日益堅實。韓夏表示,當前,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初具規模,5G基站超過129萬座,特別是滿足工業生產需要的大型傳輸、高精度定位等難點技術加快突破,工業5G的模組、網關等關鍵產品相繼推出,價格明顯下降。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路、平台、安全、數據、體系一體化推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和158個二級節點穩定運行,標識注冊量近600億。
融合應用日益深入
11月21日,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公布了58個典型應用案例,包括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安全等多個領域。比如,天津省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台項目就是智慧安全領域的應用案例,依託360公司的數字化安全能力框架,通過「國家—省—企業」三級架構,形成了「全國一盤棋」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風險實時監測、動態感知、快速預警的安全監測保障體系,能有效提升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安全保障能力。
據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介紹,「5G+工業互聯網」已經率先在采礦、鋼鐵、電力、電子設備製造、裝備製造等10個重點行業形成了遠程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自檢、無人智能巡檢等典型應用場景,標桿示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工信部數據顯示,「5G+工業互聯網」全國在建項目已經超過1800個,覆蓋22個重點行業,推動平台化設計、智能化製造、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典型應用模式向更多重點行業延伸。
「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的最終目的,是展現應用價值。」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表示,工業互聯網對網路的要求不同於個人用戶,其中最突出的是對「確定性」的追求,更需要「說到做到」的新型網路能力,而對網路的接入改造是第一要務。比如,浪潮以5G+多制式接入技術融合創新,為東風 汽車 打造了一張能力全面、架構融合、運維智能的多制式網路,靈活支撐東風 汽車 多元、泛在的全連接需求。
「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路徑也日益清晰。「基礎電信企業、工業企業、通信設備企業、軟體企業深度合作,形成多樣化的商業運營模式,團體賽打法更加成熟,各地聚焦重點特色行業,舉辦多場行業現場會,服務地方產業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的格局更加清晰。」 韓夏說。
優勢互補空間廣闊
「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賦能各行各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量,兩者優勢互補效應快速顯現。工信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提出,要持續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典型應用場景推廣。
目前我國仍有大量傳統產業企業處於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改造階段,工業互聯網將為5G應用開辟更廣闊的空間。肖亞慶表示,工信部將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深化開放共享等方面發力,加快「5G+工業互聯網」發展。
「5G、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支撐。我們將拓展融合應用場景,堅持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全面推進5G、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產業化、規模化應用。」肖亞慶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要加快釋放「5G+工業互聯網」潛能,還需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要解決5G工業晶元模組價格高的問題,消除產業瓶頸;二是要解決5G終端匱乏問題,不斷豐富5G通用終端和行業終端;三是要進一步優化「5G+工業互聯網」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胡厚昆提出,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數據驅動是關鍵,要實現數據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連接更多設備、降低人工智慧門檻、發展工業軟體等,是現階段的重點投入領域。
「在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工業互聯網通過數據把傳統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工業企業加速智能化升級。這同時也帶來挑戰,需要建立內生安全、保障經營安全,確保工業互聯網安全發展。」奇安信集團總裁吳雲坤說。
韓夏表示,要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入更多行業和領域,增強產業鏈企業發展能力,提高產業鏈協作效率和供應鏈一體化水平。同時提升服務能力,支持領軍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輸出更多可供中小企業借鑒的成熟方案和先進經驗,著力培育一批行業應用公共服務平台和解決方案供應商,降低中小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的門檻。
❻ 物聯網+ 傳統產業是如何被改造的
物聯網技術」這一概念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時最早提出來的。所謂RFID,是指一種感測器技術,RFID技術是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技術,廣泛應用於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等領域。
在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同名報告中,物聯網的定義和范圍已經發生了變化,覆蓋范圍有了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於RFID技術的物聯網。也就是在2005年,物聯網技術得到普及,人們對於物聯網的認識不再存留於表面。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僅是對中國,對於全球經濟都有重大影響。一方面由於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率,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動力。
物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
無論是智慧交通、智慧醫療還是智慧教育等,都無可迴避的一個話題,那就是物聯網對傳統產業的影響。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超乎人們的想像,手機、電視、甚至是手錶都能夠上網,人們不知道下一個改變的將會是什麼?但是它卻對於傳統行業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甚至決定傳統行業未來命運。
不同於互聯網,物聯網將人們的生活信息化,無時無刻不進行信息交流,大大提升了人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從而使許多行業生產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人們對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感受最深的莫過於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所涵蓋的交通信息系統、管理系統、公共公交系統、車輛控制系統、貨運管理系統、電子收費系統以及緊急救援系統。物聯網對於交通領域的影響在於運用先進的定位技術、實時掌控交通動態,選擇最優出行路線,實現車輛調控,甚至實現車輛的無人駕駛。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出行交通,在車輛管理中心,根據車輛實時狀態合理安排發車、收車計劃是至關重要的。在早晚上班高峰,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增加運營車輛,減少發車間隔,以確保安全運送超量的乘客。目前,地鐵能夠實現的最快發車間隔是前車出站後車進站。近乎零間隔的發車,依賴於物聯網技術的准確的感測系統與定位系統,得以實時掌握列車動態,更依賴與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容量。
隨著物聯網的突飛猛進,原有的通信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壯大的物聯網的需求。在北京,已經實現地鐵的無人駕駛。無人駕駛對於技術的需求不僅僅是准確、迅速、及時還要穩定。
在這種背景下通信5G應運而生。為物聯網而生的5G技術不同於之前的4G、3G、2G,它不僅僅是移動通信技術,更是多種無線接入技術演進集成後解決方案的總稱。
單看傳輸速度,5G技術是原有4G的100倍,不僅如此,高容量能夠支持多種設備連接,500公里/小時的移動性,增加了網路穩定性,使萬物互聯成為可能,更為交通領域的無人駕駛奠定基礎,通過移動終端控制整個家庭網路的智能家居也成為可能。
不僅僅是交通、家居領域,在5G技術下,在線醫療、遠程手術都將成為可能。遠程手術,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醫生通過患者現場手術影像,將醫生的動作轉化為數字信息傳遞給患者,控制當地醫療器械操作。這種可能,如果轉化為現實,則為落後地區醫療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目前各國已開始搶食5G蛋糕,從全球范圍看,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均已開始部署5G項目的相關研發工作。相關廠商也開始布局5G領域。華為、中興通訊、大唐電信、中國移動等中國企業已投入巨資進行5G技術標準的研發。
5G技術的興起,不僅僅是原有技術的演進,更是一種創新和發展。而這種技術,給現有產業所帶來的並不是顛覆,而是與產業更加的深度融合,為萬物互聯提供了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以上由物聯傳媒轉載,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❼ 「5G+工業互聯網」如何顛覆傳統行業
工業互聯網是一個基礎設施,依託這個基礎設施,可以在各行各業發生效率上的更大提升。有專家指出,工業互聯網其實並不只是一個網路,它是一個連接的結點,它的發展會像移動互聯網一樣,產生一批新興業態的科技公司,並且在這些公司的發展過程中,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數字化的改革,無論是生產,銷售,還是營銷都將獲得更大的進步。該專家還指出,我國在工業互聯網產業的標准制定上,獲得了突破,為來5G網路60%都是應用在產業互聯網上,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將獲得更大的突破。
有權威機構的數據顯示,到2035年的時候,5G網路使全球的GDP增長13萬美元,對全球GDP的共享也將達到7%,可以說5G網路的普及,為全球經濟帶來非常積極的效果,所有人都將受益於5G網路的建設。
❽ 工業互聯網如何賦能產業發展
你好這個問題有點難
❾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
5G+工業互聯網向各行各業延伸,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技術的不斷成熟,為5G毫米波的落地應用打下了基礎。「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將呈現梯次落地
在數字技術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延伸的過程中,「5G+工業互聯網」引領著技術變革,深度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和產業升級。
在近日舉辦的「推進製造強國網路強國建設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布會、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5G+互聯網高峰論壇」和「2021中國國際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上,「5G+工業互聯網」再度掀動熱潮。與會者表示,當前我國正全力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促進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5G+工業互聯網」
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
首先,進一步提升產業支撐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標准研製。深入推進網路、標識、平台、安全體系建設,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其次,進一步增強應用創新水平,推動工業互聯網、「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跨行業跨領域資源和能力共享,促進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
第三,進一步壯大融合發展生態,加強部門協作、央地協同,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政策體系。在標准研製、技術驗證、先導應用等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國內外交流合作,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近年來,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全國各地,尤其是產業各方,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
趙志國說,未來幾年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期,要把發展和安全統籌好,一手堅定不移抓發展,一手堅定不移保安全、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將推出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抓好兩個工程,即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開展兩類示範,一類是工業互聯網產業基地示範,一類是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示範。同時,研究進一步完善新的政策工具包。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融入千行百業。同時也要豐富應用場景,呈現千姿百態。
工業互聯網賦能賦智賦值作用凸顯
前不久,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開通「5G+工業互聯網」系列科普問答欄目。科普內容顯示,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日益成為支撐實體經濟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對於為什麼要發展「5G+工業互聯網」的解釋是,一方面,5G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將為5G應用開辟廣闊空間。
據專家介紹,「5G+工業互聯網」是指利用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5G技術對人、機、物、系統等全面連接,構建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製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發展提供新的實現途徑,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綠色、安全發展。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600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100個,接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台套;工業互聯網已延伸到約40個國民經濟大類,網路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一些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興起,賦能、賦智、賦值作用凸顯。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認為,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5G+工業互聯網」將主要發揮基礎性作用、聚合性作用、融合性作用,推動產業升級與行業轉型。
相關企業應搶抓機遇盡早布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表示,國內外工業互聯網發展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國外企業因信息化程度相對較高,更加註重通過信息化、大數據來挖掘其中的價值,向智能化升級;國內也有大企業致力於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級,但大量的中小企業則是藉助工業互聯網實現數字化補課並獲取資源。基於工業互聯網,許多行業和企業正實現市場拓展和要素優化配置。
對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趨勢,胡堅波認為,應不斷強化數字孿生支持能力,使平台的「工具箱」屬性不斷增強,由技術工具向商業工具轉變。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柴森春表示,4G的應用場景更多與消費相關,而5G最大的應用場景應該是工業。當前,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方面的人才還比較短缺,如何實現「5G+工業互聯網」對產業的支撐還沒有成熟經驗,也缺乏可復制的成熟模式。
柴森春認為,「5G+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融合創新,其中工業軟體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需要通過基於工業互聯網的工業軟體來實現大范圍知識迭代。工業軟體是支撐工業企業生產運行的基礎,自主工業軟體是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橋梁,在產業數字化時代,國內工業企業亟須在工業軟體方面發力。
相關專家建議,當前國內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尚處在初級階段,相關企業應搶抓機遇,盡早布局,盡快實現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和深度融合,有效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100萬個,覆蓋全國所有的地市級城市,以及95%以上的縣城城區和35%的鄉鎮鎮區。5G在廣泛進入日常生活的同時,還加速滲透到眾多垂直行業,其中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也被人們寄予厚望。
根據十部門聯合印發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5G+工業互聯網」已被列入行業融合應用深化行動,未來三年將推動5G應用到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營管理、產品服務等多個環節,打造典型應用場景,並通過示範引領進行復制推廣。目前來看,我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已超過1600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100家,接入設備總量超過7600萬台套,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相對於大家熟悉的消費者應用場景,工業領域要考慮到生產效率、生產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對5G網路連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5G毫米波具有大帶寬、高速率、低時延等優勢,可以滿足工業互聯網海量數據傳輸、實時控制等方面的需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不過,也是因為毫米波的特點,頻率高、波長短,信號傳播的過程中衰減較大,導致同一個基站的信號覆蓋范圍較小,還有信號遮擋、移動性等方面的問題,曾被認為無法用於移動通訊。公開信息顯示,高通已經與產業夥伴合力解決了阻礙5G毫米波商用的這些技術難題,例如在信號覆蓋方面,通過波束成型的辦法讓波束越來越窄,增強傳輸能力,提升信號覆蓋范圍。
技術的不斷成熟,為5G毫米波的落地應用打下了基礎。在前一段時間舉辦的一場5G毫米波技術研討會上,高通高級資深工程師劉志平分享了一個智慧工廠相關的應用案例,即在面積約為3100平方米的廠區里安裝15個5G毫米波小站,為整個廠區提供5G毫米波網路覆蓋,從而可以支持以下三類業務的運作。
首先是自動搬運車的運行 ,支持搬動車在廠區搬運貨物,同時車上安裝了高清攝像頭,還能夠完成智能巡檢的功能。5G毫米波網路支持超高速數據傳輸,可以將高清攝像頭拍攝的畫面實時傳送到控制中心,使總控室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好地監測廠區內設備的運行情況,帶來工作效率的提升。
其次是 設備的 遠程協作維修 ,當某個地方的設備發生故障時,趕到現場的維修工程師可以通過攜帶的AR(增強現實)設備,與遠程進行故障排障分析的工程師進行溝通。在5G毫米波高速、低時延無線網路的支持下,AR設備能夠很好地工作,從而協助現場和遠程的工程師排查並修理好故障。
第三是創新科普項目的實現 ,該工廠是一個中水處理廠,其業務涉及環境保護。在5G毫米波網路的支持下,前來參觀的觀眾藉助AR、VR等設備可以生動、直觀地體驗到中水處理的過程,形成類似於科技館的應用場景,持續傳遞環保理念。
除了上述三類業務,工業互聯網領域需要5G毫米波支持的應用場景還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是質量檢測,傳統模式下,人工檢測效率較低,長時間工作還會影響工人視力,而且可能還存在高溫等苛刻環境,因此5G毫米波支持的超高清視頻智能檢測成為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今年上半年,在中國IMT-2020(5G)推進組和中國聯通的支持下,高通、中興通訊、TVU等成功完成了基於大上行幀結構的 5G 毫米波 8K 視頻回傳業務演示,充分體現了5G毫米波在超高清視頻實時傳輸上的優勢,為質量檢測、賽事直播等應用場景的落地打下基礎。
當然,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長期系統的工程。根據計劃,「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將呈現梯次落地,2020年到2021年以5G超高清視頻等大帶寬類業務為主,2022年到2024年逐步推動5G+遠程式控制制等低時延控制類業務,2025年以後規模商用中高速低成本物聯網業務,促進海量設備接入網路。根據埃森哲預測數據,2035年工業互聯網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