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步驟安排是什麼
(1)走中國工業化道路,必須明確戰略目標和戰略步驟。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提出「兩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是建立一個是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國。 (2)走中國工業化道路,必須採取正確的經濟建設方針。 (3)走中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展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 (4)走中國工業化道路,必須重視知識分子工作。 (5)走中國工業化道路,必須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 (6)走中國工業化道路,必須積極探索適合我國情況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
㈡ 我國的近代工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第一階段:艱難起步。時間:19世紀六十年代(洋務運動後)
原因:1.西方國家的經濟侵略導致中國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
2.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
第二階段:初步發展。時間1895--1911
原因:1.列強的經濟侵略(以資本輸出為主)
2.清政府對民間設廠放寬限制
第三階段:短暫春天。時間:1912--1919
原因:1.辛亥革命使得民族資產階級地位提升,鼓勵發展工商業
2(主要原因)帝國主義國家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對華侵略
3.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如五四).
4.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和利益的驅使
第四階段喊遲:較快發展。時脊告間:1927--1936
原因:1.國民政府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2.國家基本統一(安定的發展環境)
第五階段:櫻滲明重大打擊、日益萎縮:1937--1945
1.日軍掠奪
2.官僚資本的排擠
第六階段:陷入絕境。1945--1949
1.戰爭破壞
2.美國的經濟侵略
3.官僚資本的排擠
4.政府的苛捐雜稅
㈢ 中國近代工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1.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2.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它們傾銷商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3.甲午中日戰爭後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進一步遭到破壞。
4.近代軍事工業的創辦。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設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經營的天津機器製造局。
5.近代民用工業的創辦。洋務運動後期,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洋務派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規模較大的有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設立的開平煤礦、張之洞在湖北設立的漢陽鐵廠和湖北織布局等。
6.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起步。建國初,沒收官僚資本,使官僚資本企業較完整地轉變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1953年,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提出: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中規定:集中主要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7.「一五」計劃工業建設成就;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器、精密儀器等近600個重要項目;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機床廠、飛機製造廠等建成投產;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8.十年工業建設成就:建成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和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業發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給;電力工業增長很快,農村用電量十年增坦簡大長70倍;建成蘭新、包咐敏蘭等鐵路「文革」時期,工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長江大橋、湖北第二汽車製造廠、成昆鐵路和湘黔鐵路等。
9.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工業方面,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革取得重大發展,建成一批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工程項目。這批項目的代表有:寶山鋼鐵公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亞灣核電站和京九鐵路等。
拓展資料:
中國近代工業是指在1840~1949年間在中國設立的使用機器和機械動力生產的讓豎製造工業,中國近代工業主要的特徵是短暫、快速、發展迅猛。
近代工業的發展雖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績,也基本把中國推進了近代社會的大門,但由於這個進程不是中國近代因素不斷積累的結果,而是在西方資本主義沖擊下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因此它一開始就呈現出了有違近代工業發展一般規律的畸形特徵。
㈣ 關於中國工業文明發展模式
結構,在新中國前,以輕工業為主;之後以重工業為主,改革開放後以農輕重協調發展。
特點,新中國以前,體系不健全,地位低,發展慢。之後體系逐漸完整。
原因,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軍閥等勢力壓迫。民族危機嚴重。但客觀上提供機會
中國人的努力
中共的領導
㈤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時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外資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創辦工業的影響下,中國出現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資的近代工業。著名企業有:上海發昌機器廠、廣東繼昌隆繅絲廠、天津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時期
從甲午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第一個高潮。甲午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加強對華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工業的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
3、近代民族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時期
1912年~1922年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一戰期間,歐洲各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4、近代民族工業的顯著發展時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業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發展時期,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廣大群眾抵制洋貨,提倡國貨的行動。
5、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時期
20世紀30年代後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業陷入困境,日益萎縮。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空前野蠻的洗劫和破壞使淪陷區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極大地破壞了經濟發展;國民政府的惡性通貨膨脹政策,使民族工業遭到致命的打擊。
(5)中國工業文明是如何發展的擴展閱讀:
清朝晚期中國民族工業步履維艱、發展緩慢的社會原因:
1、資本主義列強依仗在中國攫取的特權和利用他們的雄厚強大的資金、技術優勢,壓制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腐敗政府徵收高額厘金、各級政府敲詐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使民族工業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3、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和資產階級領導的社會變革的挫折,使中國的民族工業難以獲得真正的獨立發展。
㈥ 歷史,我國的工業發展
好大好長,簡而言之,5000多年歷史吧,包括手工業
㈦ 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一、產生: 鴉片戰爭後,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的刺激、示範和洋務派軍用工業尤其是民用工業的誘導下,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開始興起。二、初步發展: 甲午中日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清政府為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設廠的限制。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三、短暫繁榮: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黃金時期(1912―1919)辛亥革命後,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的數年是我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的時期,主要是輕工業中的棉紡織業和麵粉業。 四、日益萎縮(1927-1937-1945)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由於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的壓迫,中國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在淪陷區的野蠻掠奪,四大家族在國統區加強對工業的壟斷,尤其是鋼鐵工業的官僚資本佔有明顯優勢,中國民族工業遭到破產。五、山窮水盡: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為了進行內戰,出賣國家主權。1946年11月,國民黨同美國簽訂了所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導致美國貨充斥中國市場,民族工商業受到毀滅性打擊。同時,「金圓券改革」帶來的惡性通貨膨脹使整個國民經濟陷入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