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園區如何穩定糧食

工業化園區如何穩定糧食

發布時間:2022-04-16 07:37:37

⑴ 怎樣維持中國良好的糧食

全球的糧食安全在走下坡路。沙漠在擴展,含水層在枯竭,表層土在衰減,農田在讓位於城市。除草劑、殺蟲劑以及化肥在降低土壤肥力,野草和害蟲在持續衍變出新的種類,像蜜蜂這樣不可替代的自然傳粉者在被殺滅。懂得如何培植糧食的人數在急劇下降。同時,過度捕撈和水質酸化在減少海產食物的供給。氣候變化加劇了這些問題。整個農業模式脆弱且不可持續。中國如何能在一個全球不安全的世界裡實現糧食安全?擁有眾多農民的生態健康鄉村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支柱。為此,具體可採取如下措施:縮短供給線;使用有機的、可持續的農耕方法;施行靈活的集約化生產增產;限制需求;變革鄉村教育,發展鄉村。

關鍵詞:生態文明;糧食安全;可持續農耕;發展鄉村;工業化肉食生產;生態文明教育

中圖分類號:X22;S181;F326.11

文獻標識碼:A

覆蓋著美洲落基山脈大面積山坡的山楊樹林(潘多樹林,Pando)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有機體。樹林中的每一棵樹都看似獨立於其它樹,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品質和個性,但整個樹林都共享一個根系。它有能力從一個地區獲得支持來幫助其它地區的同類倖免於各種威脅,已歷經了各種天氣變化而倖存了好幾萬年。但如今,由於人類殺滅食肉動物而導致鹿科動物數的激增,它受到了生存的威脅:鹿科動物食用其從根莖上長出的嫩尖,因此最近幾十年來沒有幼苗存活下來長成大樹。

這種狀況給人類敲響了一記生態意義上的警鍾!就像潘多樹林中的每一顆樹一樣,人類形成了一個分享共同命運的共同體。現在這一命運共同體在受到多種方式的威脅。一種威脅是飢餓,全球暖化使之愈演愈烈。中國如果能夠充分欣賞其在穩定人口方面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和其農民所擁有的大量資源,就有機會為全世界樹立榜樣,探索在有限的土地上用有限的水資源以可持續的方式生產安全的糧食養活為數眾多的人口,盡管這樣做的困難在與日俱增。

全球的糧食安全在走下坡路。按絕對價值算,糧食庫存在減少,而每年需要從這些庫存中獲取的糧食支持卻在增加,人口在以高於糧食生產的速度繼續增多。但相對於目前這種小有不足而言,未來幾年可以預計到的不足會嚴重得多。即使且不說氣候變化,沙漠每年都在擴展,含水層在枯竭,表層土在衰減,農田在讓位於城市。除草劑、殺蟲劑以及化肥在降低土壤的自然肥力,野草和害蟲在持續衍變出新的種類。同時,像蜜蜂這樣不可替代的自然傳粉者仍在被殺滅。懂得如何培植糧食的人數在急劇下降。整個農業模式脆弱且不可持續。同時,過度捕撈和水質酸化在減少海產食物的供給。

氣候變化更加劇了這些問題。不規律的天氣使農耕更復雜、更困難,導致地區性飢荒。如今天氣的不可靠性在急劇加大。有一件事卻是無疑的,那就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整個地球會變得越來越熱。對有些地區而言這種變化會有利於糧食生產,但就全球而言,可以預計有些變化會帶來不可抵抗的危害。

例如,美國的加利福利亞已有好幾年降水都低於正常量,遭受著乾旱。而問題卻不能因降雨量回升而得到解決,哪怕回升至高於平均水平。加利福利亞的種植業大部分都依靠塞拉山脈積雪的漸漸融化來灌溉。即使降水量增加,全球暖化也肯定會使它主要變成雨水而不可能支持如其過去享有過的那樣的農業。中國、印度以及東南亞的農業大多依賴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積雪及冰川的融化。現在那裡的冰川在快速消融,積雪因此將會減少。幾十年後,亞洲的一些大河將會只有斷續的水流。農業調整會變得非常困難。就全球而言,河流的三角洲一直是最豐產的農業區域。科學家最近預測,海洋的水平面在未來的五十年內會上升十英尺。更高的海平面將會伴隨著日益增多的暴風,許多今天的沿海城市將會因不再適宜人居而被離棄。離棄沿海區域、離棄新擴展的沙漠、離棄其它因氣候變化而不再適宜人居的區域將會導致社會動盪,瓦解國際以及許多國家國內的交通運輸系統。

本文主要討論糧食安全問題。那麼,中國如何能在一個全球不安全的世界裡實現糧食安全?有一點很清楚,即中國的糧食安全將會依賴於保留、發展其鄉村。具體而言,中國可採取如下必要措施:縮短供給線;使用有機的、可持續的農耕方法;施行靈活的集約化生產增產;限制需求。這幾者之間具有相互關聯性,因此有必要制定一種綜合政策和規劃:變革鄉村教育,發展鄉村。

一、縮短供給線

顯而易見,安全與不依賴遠距離資源之間存在聯系。如果中國的農業依靠美國提供種子,中國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如果中國依靠非洲的糧食來彌補國內供給的不足,其他國家可能也會需要這些糧食,從而切斷中國的供給線。不言而喻,美國在設法封鎖中國的海上貿易,使中國依賴於非洲的糧食生產是與糧食安全背道而馳的。

這並不意味著要避免所有關涉糧食的國際貿易。允許全球市場考量取代國內農業自給自足的重要性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進口一些中國國內難以生產的奢侈糧食並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全球資本主義在使所有國家依賴於全球市場方面的持續施壓會使權力集中於那些全球金融系統的操控者手中。就這方面而言,中國已經避開了最糟糕的處境,希望它不會妥協,並能日益加強其國內貿易,尤其在農業方面。即使是在中國國內,也最好避免不同地區的極端專門化。如果與他國貿易,最好與鄰國,特別是俄羅斯。考慮到遭遇不穩定時期的可能性,城市也應該思考在運輸被切斷之時如何供養自己。如果必要的知識得到廣泛普及的話,城市就有能力生產出比一般認為的多得多的糧食。

二、採用有機的、可持續的農耕方法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對有機農業的優勢達成了共識:它不僅可持續,而且能產出更有益於健康的糧食,其生產過程也使人身心康健。

然而很多人還沒意識到:不同於「泥土」,「土壤」是一種有限資源,正在被以遠快於其被產出的速度使用著。翻耕使得土壤暴露在風雨侵蝕之下,使用化肥農葯導致土壤退化嚴重。全世界有些曾經豐產的區域已經失去了其表層土,不再能夠支持多少植被,一些古城在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流失後被遺棄了。 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糟糕、越來越不可預測,完成任何種類的農業任務都將會變得愈發困難。農民將不再能夠每年遵循同樣的日程勞作。他們將不得不找到在水更少的環境下種植農作物的方法。在日益變糟的條件下,僅僅保持目前的生產水平都會非常困難。而且生產性土地會減少,要求會提高。挑戰巨大。

好在有人發現了可以替代翻耕的「免耕」農業方法,在研發多年生穀物的可能性。像果樹這樣的多年生植物顯然不需要翻耕。穀物的野種也都曾是多年生的。美國土地研究院院長韋斯?傑克遜(Wes Jackson)研發了多年生穀物,與一年生穀物同樣多產。有了多年生作物,就不需要再翻耕土地。將互相有益的多年生作物比鄰種植,就可大大減少殺蟲劑和除草劑的使用。中國農業在保持土壤生命活力方面有很多經驗,如農民早就知道混種栽培的優勢。中國也在研發多年生的水稻,也許還有其它實驗在進行中。如果中國政府支持將其主要資源用於開發多年生農作物,支持對可持續農耕方式的研究和探索,那麼中國便在實現糧食安全的道路上邁出了穩健的步伐。

三、施行靈活的集約化生產以增產

產業化農業的辯護者認為,人口問題導致食物變得稀缺,必須盡可能多地生產糧食,因此農業必須產業化。但產業化農業的舉措只會使富人受益。引而申之,官員和工程師也會獲利。他們發現,相比較與眾多獨立的農民打交道而言,與幾個大公司打交道更有成效。在這樣的環境中,商品進入市場更為順暢,產品標准化水到渠成,各種管理記錄更易於保存,控制治理決斷如流。這些因素在政府思維中不可或缺。希望中國不要選擇為了同質性和易於管理而忽視其危害。

產業化生產不可避免地需要適應在給定條件下進行資源穩定的生產。勞動高度專門化,致使工人個體不可能生產出任何產品。產業化農業只適用於某些大規模同質地區:天氣可預測,有大量水資源;而我們面對的世界卻有所不同:天氣不可預知、大面積缺水。不斷變化、日益糟糕的環境要求人們注意調整和輪作作物。它們需要人們親密、廣泛地了解土地,能夠完成作物種植全過程。實際上,與產業化農業相比,熟練的小規模農業更能適應當地條件和意外變化。小規模農業的農人會考慮相鄰地區的斜坡、土壤和肥力之間的差異,也可以年年改變種植模式。只要有足夠的人工,小規模農場也可以與產業化農業生產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糧食。如果小規模農業為產業化生產所取代,就不可能實現這一點。正值小規模農場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之時,放棄這一切是瘋狂愚蠢的行為。

很久以前古巴曾與蘇聯議定用蔗糖換糧食和石油。但後來這一協定突然被終止。古巴在倉促之間被迫養活自己。那時古巴差不多有一半的土地都用於產業化農業。機器沒有石油無法運轉,工人完全不懂農事。多年來古巴幾乎不生產糧食。不過,還有近一半的土地依然為農戶所佔有。他們能夠很快適應這種需求變化,並從蔗糖生產轉向糧食生產,從而養活自己和鄰城的人。與此同時,城裡的人也生產出大量自給糧食。古巴人並沒有被餓死。

已經有許多從產業化農業轉到與之相反的另一端――集約化農業的實驗取得了成功。中國政府如果想幫助農民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大幅增產,可以研究世界各地實驗者的成功經驗,找到辦法讓農民在中國進行自己的實驗。中國可以引領世界。

四、限制需求

世界要養活其所有人口的問題之一在於,一方面那些享有廉價糧食的人在大量浪費;另一方面,亦有人在靠在城市垃圾場找食物為生。應該想一些辦法來分享食物,避免飢餓。中國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不過,全球糧食短缺的主要原因並非浪費,而是富人對肉食需求量的增加。這種需求特別顯著地出現在亞洲那些新興工業化國家。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人們確實喜歡吃肉食,但盲目模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傳統東方飲食當然也包括肉食,但量很小。現在肉食在發揮很大的作用。

我們並不是在呼籲普遍禁絕肉食。食肉在草原不是個問題。草原能夠持續支持以畜牧業為生的人群,動物產品在其飲食中發揮主要作用。而且,小型農場因也飼養牲畜而獲益。食用一定量的肉食是一種生態健康行為。但如今,一些肉食來自通過砍伐森林而成的新草原。這種現象在亞馬遜雨林地區尤盛,毀林在直接導致全球暖化。

目前人們食用的肉食大多來自於用穀物飼養的其他動物,這些穀物本可以直接用來供養人類。供一人食肉的動物需要耗用的穀物可以直接用來養活十人。在一定程度上,糧食安全取決於限制肉食在飲食中的作用。以中國為例,如果肉食只在其飲食中起次要作用,那麼它有能力養活自己;如果肉食在其飲食中起主要作用,那麼它將無力養活自己。就全球而言,肉食消耗與乘駕汽車對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同樣大。另外,少吃肉可以改善健康狀況,提高健康水平。

導致遲遲不能決定停止食肉的另一主要原因在於,在現代西方社會,自笛卡爾開始,動物被視為復雜機器。機械觀在工業化中起重要作用,現在肉食生產已經成了一個行業。與融入小型農場益於生態環境的動物相反,肉食的工業化生產是一種生態災難,它不可能成為生態文明的一部分:肉食的產業化生產完全不顧動物的痛苦;肉食生產廠也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工業化肉食生產可能會抑制雜貨店肉食的價格,因為產品的真實成本由整個社會負擔。因此,利潤私人化而成本社會化的資本主義理想不應該被用來主導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社會的決定。

五、變革鄉村教育,發展鄉村

中國要想在一個全球不安全的世界裡實現其糧食安全,必須依賴於保留、發展鄉村,變革鄉村教育,提高鄉村生活品質,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鄉村及鄉村生活的認識、態度及體驗。

有史以來,正規教育都發展於城市且旨在幫助人們作好准備去過城市生活,認為從農村進到城市代表著進步。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當代教育制度旨在使學生准備好去城市工作,成為城市的領導力量。有人為了生活在鄉村的人而把這種教育傳至鄉村,但結果卻模糊不清。許多人感謝他們受到的教育,因為它使他們做好了離開鄉村去過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准備。顯然,除非務農足夠盈利,足以支持一家人過上舒適的生活,否則它不會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首選。如果鄉村生活會剝奪人們在城市生活中能享有的許多優勢,有志向的年輕人就會在可能的時候離開鄉村。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鄉村被剝奪了領導力量。 中國也在發生著同樣的事。鄉村的年輕人受到的教育越多,越可能會不滿足於鄉村生活和務農這個職業。矛盾的是,既然父母想要其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如果政府下大力氣改善鄉村教育,這似乎會導致鄉村人口減少,損害鄉村的可持續性。教育過於偏向城市,以至於如果鄉村學校擁有不同於城市學校的課程的話,城鄉居民都可能立刻會覺得它遜色於城市學校的課程。除非根本改變針對農村青少年的教育,深入改變人們這方面的心態,否則教育依然會引領最有能力的青少年徹底離開農村。

而擁有眾多農民的健康鄉村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支柱。相對於世界上許多地區已很少有充分了解如何務農的人而言,中國這方面的人力資源依然豐富。希望中國政府能優先考慮改善鄉村生活品質,不要誘導或強行讓農民離開土地。希望中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教育生活結構可以營造一種環境鼓勵人們自願選擇務農,讓他們認識到務農這一職業是所有職業中最重要的,它需要最多的技能、最高品質的個人道德和生活方式。面對未來,沒有什麼問題會嚴重於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取決於技能嫻熟的農民,他們需要接受教育以廣泛理解世界所面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帶來的挑戰,並有能力適應問題的變化。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改變對農村青少年的教育,使他們生動形象地意識到,他們受到呼喚,要擔負起供養整個國家的責任。如果他們響應這一呼喚,教育應使他們能夠理解並掌握必要的技能,以應對他們將會面臨的巨大挑戰。如果中國認真考慮其生態文明的目標在人與土地的關系方面真正意味著什麼的話,必要的心態變化會進一大步。理解這一點的人也會理解,一種將人與土地及所有生存於土地上的物種聯系起來的教育實際上要遠遠優於一種將人與之割離的教育。

如果能有一場廣泛的課程改革,使城市青少年能夠體驗自然界,在其中、從其中學習,整個問題就會大大減小。就此而言,加利福利亞的伯克利進行的廣泛實驗很值得研究。那裡的許多學校毀掉了柏油游戲場,將其小塊小塊的土地改建成實驗室,讓孩子們在其中觀察自然系統的運作,同時讀寫與之相關的內容。如果這種改革能夠在城市頒布,那麼農村青少年得以比城市青少年遠更廣泛地融入這樣的教育的機會就不會被視為卑微、低下了。

如果中國也能夠精確分析本國可能面臨的各種挑戰,使全民投身到這一糧食安全計劃,那麼,那些正欲直接應對這些挑戰的農民就不會被視為遜於那些在工廠工作或在辦公室面對電腦工作的人。應該認識到這一確鑿事實:農民在這個國家從事著最重要的工作。國家新聞媒體可以作為要聞突出強調農村在這些方面取得的成就――增產,研發出一種可以在更少水的環境下種植作物的方法,成功探索出一種新的可以減少昆蟲損失的混種方法,終止侵蝕,改善一種蔬菜的味道或健康特點,恢復土壤的生命活力,等等。公眾因此便可能了解農業的切實改進對全民的糧食安全而言有多重要。可以促進這些進步的教育不會被視為卑微、低下。村民們會以自己的成功為傲,而不會受到想像的城市生活優越性的誘惑。

我們並不是想說對未來農民所有的教育都應該集中在農事上。只教學生如何做一項工作的學校教育不過是培訓 ――而非真正的教育。各領域的專業人士都需要接受教育,而務農必須成為一種職業。像所有公民一樣,農民也需要從事讀、寫、算活動。計算機技能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對城鄉兩地的生活而言,文化科目都具有深刻的教化作用。既然中國古典文化發展於鄉村環境,對它的教學就可以交織在對土地的欣賞和對祖先的感激之中,他們在那麼多世紀里負責任地耕種了這塊土地。既然未來中國,包括其糧食安全,與世界其它地區密切相關,那麼某種程度上理解整個人類歷史,理解如今正在塑造全球未來的一些力量,會有益於全體中國公民。科學也對所有人來說都很重要。對多數農村的人來說,關注點會更多地放在生物科學上,但負責供養國人的農民還需要懂得糧食的化學成分,還應該被給予相當大的自由來進行自治,因此他們也需要學習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知識。

當今關注競爭性的教育考試制度是讓學生為全球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作準備,而非為生態文明或社會主義社會作準備。從競爭轉變為合作在農村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中國需要一種教育制度引領所有的學生認識到他們可以從別人的成功中獲益。這樣一課對發展一種生態文明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它對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中國學會如何上好這一課。無論如何,為了中國的未來,改變刻不容緩。

為農村青少年發展一種不同的教育的過程也許可以為引發這種變化提供一些機遇。如果一個班級一起通過務農而學習,那麼顯然,一個學生的同班同學們的工作越成功,全班就會越富裕。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根據各人的興趣和天賦以多種方式進行專門研究,這有助於他們深刻理解,其不同的技能可以使他們有能力為其共同體作出互補的貢獻。當鄉村的每一種功能都能良性運轉時,村裡的每一個人都會從中獲益。

中國的鄉村是發展這種生態文明教育的理想之地。也許中國鄉村可以引領中國乃至更廣闊的世界走入代表人類唯一發展前景的生態文明。

⑵ 如何確保我國糧食安全

進一步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加強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優良品種、改進耕種方式,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繼續穩步提高最低收購價格,引導市場糧價保持在合理水平。繼續通過採取價格支持、增加補貼等多種方式,逐步提高種糧的比較效益。增加中央和省級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規模。 增加糧食生產投入,用好「一事一議」政策,創新投資機制,採取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和支持廣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護。完善財政獎補政策,加大土地整治資金投入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大力發展小額信貸,鼓勵發展適合糧食生產需要的微型金融服務。創新糧食信貸擔保方式,擴大質押品范圍。健全農業保險和再保險體系,研究建立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穩步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 嚴格保護耕地和淡水等糧食生產資源,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經營關系,堅持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強化水資源的管理與保護,統籌水資源配置,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報告中指出,要加強農業科技及相關產業的支撐。一方面增加農業科研投入,同時健全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體系。繼續安排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整合科研院所及相關院校力量,搭建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平台,抓緊推進糧食增產增收國家工程實驗室項目建設。另一方面,推進種子產業健康發展,發展化肥、農葯和農機裝備製造等農用工業。 促進現代糧食流通和加工產業發展。不僅要健全糧食市場體系,同時也要加強物流體系、糧食加工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加強科學規劃引導糧油食品加工向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完善糧食流通產業政策,按照堅持對外開放和市場化政策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糧食市場准入制度。加強糧食購銷、儲運、加工等領域外商投資管理,促進糧食流通產業健康發展。 加強和完善糧食市場調控。健全儲備調控機制,完善政策性糧油收儲辦法,健全收儲產品拍賣機制,防止谷賤傷農,保證市場供應;加強糧食進出口調控,合理利用國際市場,進行品種調劑;完善糧食應急保障體系,健全糧食市場調控機制。

⑶ 如何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李昕;宋健
糧食安全與
能源安全
、金融安全並稱為當今世界三大
經濟
安全。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
人口
,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的國家而言,確保糧食安全不僅是實現
國民經濟
又好又快發展的
基本條件
,而且是促進
社會
穩定和諧的重要保障,也是確保
國家安全
的戰略
基礎
。兩會上,委員們對此問題展開熱議。
龔立群委員:糧食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糧食生產領域要重視,糧食流通領域也不能忽視。建議將現行的最低收購價
糧食
納入國家糧食庫存范圍,執行統一的管理
政策
,並建立全社會糧食庫存測評
指標體系
,根據全社會糧食庫存測評
指標
,在保持最低
戰略儲備
規模之外,對國家
糧食儲備
規模進行
動態
調整。
加強糧庫規劃布局,制訂糧庫標准規范,改善倉儲
條件
。引導和鼓勵新建與「四散」流通相適應的立簡倉。達不到規范
標准

倉庫
不得存放國家政策性糧食。淘汰陳舊
糧倉
,對納入
規劃
布局符合規范標準的新建糧庫給予
資金
扶持,特別要加大對糧食核心區新建糧庫的支持。
游宏炳委員:隨著工業化、
城市化進程
加快,糧食生產面臨
資源
約束和
需求
上升的新挑戰,需進一步加強
我國
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在人地矛盾、糧食
消費需求
增加、
世界糧食
大國
積極發展
生物燃料
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糧食生產面臨巨大壓力。建議:進一步加強糧食安全能力建設,在堅持糧食基本自給的
方針
之外,立足自給有餘,鞏固生產能力,保持穩產高產;立足
國土資源
,開發利用
耕地
之外的
宜農荒地
,跳出現有耕地的小圈子,廣辟食物源、營養源;立足科技保糧的長期戰略,加強
農業基礎設施
建設,提高中低產田生產能力,加快新品種開發和推廣,特別是
轉基因糧食
作物育種產業化。
張全國委員:目前國家糧食
核心
產區
溫室氣體

污染物
排放現狀不容樂觀,應以「低耗能、高效率、生態化」為目標,制定糧食核心產區
低碳農業
發展政策。建議:重視對低碳農業的研究。

⑷ 浙江如何確保糧食安全

解決好浙江5000多萬人口的吃飯問題,重點要解決好「3個安全」問題:一是糧食總量安全;二是糧食質量安全;三是糧食應急安全。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糧食安全觀,穩定提高省內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是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基本農田,加快標准農田建設。二是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完善「訂單糧食」制度,提高政府補貼標准,擴大糧食訂金發放范圍和數量,及時為農民提供糧食供求和價格信息,引導和支持糧食生產。三是要積極引導土地向種糧大戶和專業合作社集中,加快培育種糧大戶、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糧食生產主體,推進糧食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經營。四是繼續開展糧食收購優質服務、「送訂單、送訂金、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等為農服務活動,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切實維護糧農合法利益。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開放的糧食安全觀,充分利用好兩種糧食資源、兩個市場。一是要加大糧源基地建設力度。重點打造以黑龍江為重點的晚稻基地;以江西為重點的早稻基地;以河南為重點的小麥基地。同時,通過3大基地建設,帶動與其他糧食主產區的合作。二是探索在東北沿海港區建設大型糧食儲備中轉加工基地,實現與寧波-舟山港糧食物流節點的對接,從根本上解決「北糧南運」運輸難、保管難和儲備糧品種結構調整難的問題。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進一步落實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抓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爭取出台推進糧食產銷合作的具體政策,並安排一定資金支持產銷合作項目。要繼續做好國家對東北入關糧食運輸補貼政策的落實工作,鼓勵、支持糧食企業積極到東北采購、引進糧源。四是要加快糧食物流體系建設,推動糧食批發市場轉型升級,打造我國東部沿海「北糧南運」主通道和進口糧集散地,建設糧食流通強省。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糧食安全觀,把保證糧食質量安全放到突出位置。糧食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切身利益。「百姓吃糧無小事,質量安全大於天」。抓好糧食質量安全監管是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必須常抓不懈。一是要進一步抓好重點環節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繼續做好儲備糧、軍供糧等政策性糧食質量的監管。二是要認真落實糧食批發市場准入制度、進貨台賬和索證索票制度、質量追溯和召回等各項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糧食流入口糧和飼料市場。三是要依託「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放心食品工程」,繼續推進「放心糧油進社區、進農村」活動,打造「放心糧油示範點」,提高「放心糧油」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四是要按照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布局合理、運行高效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機構,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健全糧油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五是在糧食質量和衛生安全監管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形成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合力。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預防為先的糧食安全觀,進一步加強糧食安全應急體系建設。一是要進一步完善糧食市場監測系統,以省內外大中糧油批發市場為主,城鄉超市、糧油銷售門店為輔構建市場全覆蓋的監測網路。二是繼續抓好糧食應急預案的修訂和細化工作,積極探索開展企業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定期組織開展糧食應急培訓和綜合演練。三是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以鄉鎮、街道為單位構建城鄉全覆蓋的應急供應、加工、運輸網路,落實各項應急保障措施。四是要抓緊落實新增儲備糧庫存,探索建立市場化運作的成品糧油儲備制度,進一步優化儲備糧品種結構和布局,提高儲備糧的調控能力。五是要繼續做好部隊官兵、大專院校學生、城鎮低收入居民、農村缺糧人口等特殊群體的糧食供應工作,確保糧食市場穩定。 做大做強糧食企業 省委提出的創新創業,就是百姓創家業、老闆創實業、幹部幹事業。聯系浙江糧食工作實際,當前做大做強浙江糧食企業家隊伍就是硬道理。要真正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體現到具體工作政策中去。把發展民營糧食企業作為經濟新的增長點,並把民營糧食企業列為浙江糧食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到「3個一樣」:在政治上,像重視種糧大戶一樣,提高糧食民營企業的政治待遇;在經濟上,像重視國有企業一樣,提高民營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文化上,像重視國有企業家一樣,提高民營企業家的素質。我們要用創新精神培育和發展多元化糧食市場主體,堅持國有糧食企業和民營糧食企業共同發展,真正做到「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 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造民營糧食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真正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體現到具體工作政策中去。要積極鼓勵和引導民營糧食企業健康發展,為其創造公平、平等、寬松的生存環境,即充分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制定公平、規范的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資政策,促進其在市場中平等競爭,堅決禁止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亂攤派,即「四亂」之類的現象,使之在人才、資金、項目及其他外部環境上,享有國企同等的待遇。 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生產、經營和管理隊伍。從總體上看,民營糧食企業人才問題仍是制約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積極開發智力資源,狠抓人才培養,智力引進,為確保企業高速有效發展奠定人才基礎。要有計劃地通過大專院校,分期分批對民營糧食企業的經營者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樹立愛國、敬業、守法的職業道德觀念,掌握現代經濟管理知識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家的成功管理經驗,以此推動自己的企業躍上新台階。要與省有關聯合開展評選「質量好、信譽好、服務好」的「三好」糧食經營大戶。對評上市地以上的「三好」經營大戶免費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糧食法規政策、糧食質量標准、保糧技術等,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民營糧食企業家隊伍。另外還要積極鼓勵支持大、中專畢業生、轉業幹部、下崗職工流向民營糧食企業,充實和加強生產、科研、新產品開發的實力,以適應非公有制糧食企業不斷發展的需要。 要建立主導企業,走集約化發展之路。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下,民營糧食企業要掌握經濟信息,不斷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向,選擇受市場歡迎的產品,以良好的產品質量和盡可能完善的銷售及服務保障體系來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非公有制糧食企業要有自己的名牌產品,並逐步將名牌優勢轉為經濟優勢,積極參與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競爭。在此基礎上,要以名牌產品為龍頭,以骨幹企業為依託,以關聯產品為紐帶,走集約化之路,逐步形成產業優勢。

⑸ 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1、保證糧食產量,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經濟意義: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解決糧食生產問題,就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3、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增加糧食生產產量,維護貨架糧食安全:

中部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好是歷史上重要的糧食主產區。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推進工業城鎮建設,佔用了大量耕地,導致中部地區糧食產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此加強中部地區糧食生產保障國家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在大災大疫面前,生存利益大於天,對任何國家來說,糧食都是極端重要的生存利益,是比天還大的利益!所以說,如果糧食不掌握在自己手上,就相當於本國的命脈被別人掐住,特別是在當前大國博弈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如果糧食安全不保,則戰略主動權堪憂。「洪範八政,食為政首。」

(5)工業化園區如何穩定糧食擴展閱讀:

目前世界糧食安全現狀:

1、糧食供給處於緊平衡:

據FAO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的情況分析,美國農業部的報告認為,2009年世界穀物產量可達到22.16億噸,而在需求量可能達到21.76億噸的情況下,供大於需只有4000萬噸。

2、糧食價格滯留於高位:

藉助於需求增加和大宗資源價格上升的力量,國際市場糧價最近幾年一路扶搖直上。雖然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糧食價格發生「夭折」,但目前仍處於歷史高位。

3、飢餓人口有增無減:

據聯合國公布的最新數據,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飢餓的人數將達到10.2億人,扭轉了過去40年中飢餓人口持續減少的趨勢,而且這一數字將繼續增加。

參考資料:人民網-農民日報評論員:糧食安全大於天

⑹ 糧食如何去庫存,增強糧食安全持續性和穩定性

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糧食庫存消費比,17%至18%是糧食安全警戒線,超過或者低於這個警戒線,都屬於不安全因素。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還沒有完全解決糧食安全問題,從長期的糧食供需情況看,我國糧食的庫存消費比保持在50%比較適宜,甚至還可以再高一點。這樣庫存水平即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對用糧的需求,同時對調控市場保持合理價格水平,兼顧糧食生產者、消費者和用糧企業各方利益,迴旋餘地也比較大。目前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遠高於這一水平。

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糧價由市場定,市場有了活力,就會帶動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通過供求關系來決定市場價格,農業生產者便會在合理利潤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政策扶持的導向,以及市場需求來調整和安排農業種植結構。農業部去年11月份出台文件,調整「鐮刀彎」地區的玉米種植結構,首先從東北做起。從目前情況看,以後隨著市場定價,農民會自己選擇種植大豆還是種植玉米。
通過調整種植結構,能對糧食去庫存起到促進作用。但有幾個問題需要釐清:第一,調整種植結構,調的是產量或者是面積,不是產能,因為生產能力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基礎條件。第二,調減產量,要在調減種植面積的同時適當調減單產。在市場配置資源的條件下,要按照供求結構的變化來安排生產,安排種植結構。種植成本上去了,收益下來了,種植面積逐漸就減下來了。第三,農業政策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需要加強政策引導。第四,做好農產品貿易調節。目前,我國糧食總量供求基本平衡,但是出現結構性短缺,肉製品、蛋奶產品和奶粉等農產品仍然滿足不了需求,棉花、糖還需要大量進口。

⑺ 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是什麼

1、保證糧食產量,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經濟意義:

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解決糧食生產問題,就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3、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增加糧食生產產量,維護貨架糧食安全:

中部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好是歷史上重要的糧食主產區。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推進工業城鎮建設,佔用了大量耕地,導致中部地區糧食產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此加強中部地區糧食生產保障國家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工業化園區如何穩定糧食擴展閱讀: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特殊時期,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顯。2020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14281萬噸,創歷史新高。雖有大疫,但我國社會始終保持穩定,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定供給功不可沒。我國糧食生產大局穩定向好,農業連年豐收。

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為安民心、穩市場、保民生提供了堅實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

⑻ 糧食生產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

1、保證糧食產量,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經濟意義:

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我國糧食安全面臨的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解決糧食生產問題,就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3、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增加糧食生產產量,維護貨架糧食安全:

中部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條件好是歷史上重要的糧食主產區。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推進工業城鎮建設,佔用了大量耕地,導致中部地區糧食產量和地位逐年下降。因此加強中部地區糧食生產保障國家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工業化園區如何穩定糧食擴展閱讀:

目前世界糧食安全現狀:

1、糧食供給處於緊平衡:

據FAO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的情況分析,美國農業部的報告認為,2009年世界穀物產量可達到22.16億噸,而在需求量可能達到21.76億噸的情況下,供大於需只有4000萬噸。

2、糧食價格滯留於高位:

藉助於需求增加和大宗資源價格上升的力量,國際市場糧價最近幾年一路扶搖直上。雖然金融危機的爆發讓糧食價格發生「夭折」,但目前仍處於歷史高位。

3、飢餓人口有增無減:

據聯合國公布的最新數據,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飢餓的人數將達到10.2億人,扭轉了過去40年中飢餓人口持續減少的趨勢,而且這一數字將繼續增加。

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措施:

1、提高全球性耕地的資本投入:

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一些主要糧食生產國提高產量仍有很大潛力,比如有「糧倉」之稱的烏克蘭,目前的糧食單產還不到美國的一半,擁有大量耕地的俄羅斯糧食單產甚至更低,而巴西還有4億多公頃可耕地尚未開發。

2、營造公平合理的國際農產品貿易秩序:

圍繞著農業問題所進行的「多哈回合」談判必須盡管結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應該在協調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做出相對的讓步。

3、創建協調性與聯動性的國際機制。

⑼ 如何解決糧食短缺

為了解決糧食危機,世銀將實施「新政」,短期提供緊急糧食援助,中長期促進開發中國家增產糧食。美國總統布希緊急提撥兩億美元,協助缺糧國家紓解危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十四日呼籲各國應以緊急行動因應,否則聯合國已推動七年有成的全球掃貧計畫將功虧一簣。

全球暖化氣候異常,孟加拉有水災,澳洲連年旱災,越南則發生作物病蟲害,許多主要糧食生產國為了確保內需而限制糧食出口。另外,生質能源走紅,大量農地與糧食作物轉供生產生質能源之用,加上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對肉品需求大增,生產一公斤的肉品必須消耗六公斤穀物,增加穀物消耗助長糧食危機。

油價高漲加重糧食運輸成本;美國降息、美元貶值和美國經濟低迷,使得大量流動資金從房市、股市湧入糧食期貨市場炒作,對糧價推波助瀾。

世界銀行指出,全球糧食存量已降至1980年以來最低水平。荷蘭合作銀行商品分析師布拉克斯認為,這波高糧價危機可能要持續到2010年。

全球糧荒 窮國動盪 富國也難安

全球已有近四十國糧食奇缺,形成新的世界危機。糧荒不僅在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多國引發動盪,連日本、美國和新加坡等富國也都開始感受到威力。

日本天然奶油嚴重短缺,幾無庫存,是最先陷入食品缺乏窘境的工業大國。主因在於製造奶油的原料牛奶多半自澳洲進口,而澳洲卻因乾旱導致牧草減產、牛奶出口銳減,外加中國大陸、印度爭相向澳洲搶購,竟讓日本面臨奶油短缺窘境。

在新加坡,糧食價格上漲,吃免費愛心餐民眾大增。新加坡一座佛寺住持透露,平日來寺中吃免費齋飯民眾大增三成,周末更是人潮洶涌,從三個月前的三千人暴增為五千人。星國一個免費提供老人家早、午餐與下午茶的慈善機構也說,用餐的老人家比兩個月前多一成,許多人還多拿,打包回家當晚餐。

美國也面臨十七年來最嚴重的食品漲價,而且繼續惡化,使貧民生活更加捉襟見肘。過去十五年美國食品價格每年平均提高百分之二點五,去年卻大漲百分之四,今年漲幅更可能高達百分之四點五。食品開支增加,迫使一些美國貧民讓孩子多喝汽水少喝牛奶,因為汽水比牛奶便宜。

當然,受害最深的還是窮國。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最近上修貧窮國家今年進口穀物開銷預估總額,把兩個月前估計的三百卅一億美元一舉調整為三百八十七億美元,調幅達一成七。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史特勞斯卡恩十四日警告,糧價飆漲可能導致「恐怖」後果,考驗許多國家民主政體與政權存續,「眾所周知,過去這些考驗不時導致戰亂」。世銀總裁佐立克也說,糧價三年來翻漲一倍,可能讓貧窮國家約一億民眾更貧困,甚至後代也付出代價,難以翻身。

近幾個月來,第三世界國家相繼爆發飢民暴力示威。糧食仰賴進口的加勒比海國家海地,民眾餓到以泥巴混和蔬菜油與鹽烤成「餅乾」充飢,糧食騷亂也讓總理被國會罷黜,世界銀行已宣布提供海地一千萬美元貸款購買糧食。

稻米進口國孟加拉陷入卅多年來最嚴重糧荒。巴基斯坦出動數千兵力護衛運送小麥與麵粉的卡車。印尼爆發抗議黃豆短缺的示威,菲律賓、印度也出現類似抗議。斯里蘭卡政府鼓勵民眾少吃米飯,改以馬鈴薯為主食。

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泰國頻傳宵小偷割稻穗。最大稻米進口國菲律賓宣布購買一百萬公噸稻米,並雷厲風行查緝囤積白米。總統阿羅約矢言嚴懲囤積稻米,違者處以無期徒刑,竊米賊也一律下獄。

缺糧引發的動亂頻傳,墨西哥、烏茲別克、葉門、埃及、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喀麥隆、象牙海岸、尼日、衣索匹亞、莫三比克、馬達加斯加等地均爆發類似事件。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園區如何穩定糧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汗血寶馬和阿拉伯貓哪個更貴 瀏覽:829
奧迪25進氣凸輪軸怎麼拆 瀏覽:547
奧迪a3可以怎麼改裝 瀏覽:123
寶馬接的水泵多少錢 瀏覽:722
食品工業類似干什麼的 瀏覽:461
賓士車發動機燈怎麼設置 瀏覽:969
寶馬4s店原廠機油是什麼牌子 瀏覽:560
什麼是汽車發電機 瀏覽:329
三橫工業區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10
寶馬1系防盜燈如何關閉 瀏覽:994
寶馬摩托車為什麼一萬公里一保養 瀏覽:482
塘西工業園到中大有哪些物流 瀏覽:204
汽車前輪軸套漏油換什麼 瀏覽:165
工業與信息化廳前身是什麼單位 瀏覽:124
合川到西站長途汽車要多久 瀏覽:706
奧迪a3兩箱時速多少 瀏覽:117
每個月出廠的汽車有什麼區別 瀏覽:386
汽車質保期什麼意思 瀏覽:854
工業酒精和醫用酒精哪個度數高 瀏覽:36
奧迪q5哪個版本最經典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