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五計劃的五個突出特點是什麼
「一五計劃」的五大突出特點如下:
一、集中力量優先發展以能源、原材料、機械工業等基礎工業為主的重工業。
二、從中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統籌兼顧。
三、在投資結構的安排方面,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兼顧其他。
四、在發展速度上主要考慮原有企業增產能力與農業發展水平,留有一定餘地。
五、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1)1957年我國以什麼為重點工業擴展閱讀:
「一五計劃」完成成就
一、社會主義改造
1、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佔了絕對的優勢。
2、在國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國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經濟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營經濟由0.7%提高到8%,個體經濟則由71.8%降低到3%,資本主義經濟由7%降低到1%以下。
二、基本建設
1、五年內全國完成投資總額為550億元,其中國家對經濟和文教部門的基本投資總額為493億元,超過原來計劃427.4億元的15.3%。
2、五年新增加固定資產460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固定資產原值的1.9倍。
3、五年內施工的工礦建設項目達一萬多個,其中大中型項目有921個,比計劃規定的項目增加227個,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產的有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有109個。
三、工業發展
1、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
2、1957年的國民收入比1952年增長53%。
3、1957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5%。
4、原定五年計劃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
四、農業生產
1、1957年農業總產值完成原計劃101%,比1952年增長25%,平均每年增長4.5%。
2、糧食產量1957年達到3900億斤,比1952年增長19%;棉花產量為3280萬擔,比1952年增長25.8%。
3、糧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7%和4.7%。
4、五年內全國擴大耕地面積5867萬畝。1957年全國耕地面積達到16.745萬畝,完成原定計劃101%。
5、五年內全國新增灌溉面積21.810萬畝,相當於1952年全部灌溉面積的69%。
五、交通運輸
1、到1957年底,全國鐵路通車里程達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
2、五年內,新建鐵路33條,恢復鐵路3條,新建、修復鐵路干線、復線、支線共約一萬公里。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武漢長江大橋,都先後建成。
3、到1957年底,全國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5萬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
六、民生改善
1、1957年全國職工的平均工資達到637元,比1952年增長42.8%,農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
2、人民平均消費水平,1957年達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
3、文教、衛生、科學、藝術事業也有很大發展。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並初步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
Ⅱ 一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
以156項工程為核心的工業基本建設
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起步,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其標志就是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的以「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它是中國工業化的基石與里程碑。
1953-1957年,新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遭受全球絕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禁運的環境下,新中國通過等價交換的外貿方式,接受了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設備援助。建設了以「156項」為核心的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重點的工業建設,使中國大地上史無前例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從1950年第一個項目開始建設,到1969年「156項」實際實施的150項全部建成,歷時19年。其中建設的高潮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至1957年底,「156項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新增的工業生產能力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以鋼鐵工業為例,僅1956年新增加的煉鋼能力就達142.2萬噸,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煉鋼能力(最高年產量為1943年的92.37萬噸)。發展速度也超過了歷史上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國鋼產量從1952年的135萬噸提高到1957年的535萬噸,只花了5年時間;而美國鋼產量從1880年的127萬噸提高到1892年的501萬噸花了12年時間;英國由1880年的131萬噸提高到1903年的511萬噸,經過了23年時間;法國從1897年的134萬噸提高到1923年的530萬噸,則經過了26年的時間。這就是說,「一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5年所走過的路程相當於美國12年、英國23年、法國26年所走過的路程。工業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為我國工業進一步高速度發展創造了物質基礎。「156項」重點建設項目和限額以上的近千個工業建設項目,也初步改變了舊中國工業布局不合理的狀況,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舊中國工業設施的70%集中在沿海一帶,有限的內地工業也主要集中在少數大城市。佔全國土地面積1/3的大西北,1949年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2%弱,近百年來始終沒有工業基點。微弱的工業過於集中於東部沿海一隅,不僅不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對於國家的經濟安全也極為不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第一個五個計劃期間,中國政府把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和其他限額以上項目中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擺在了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內地。考慮到資源等因素,將鋼鐵企業、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化工企業等,選在礦產資源豐富及能源供應充足的中西部地區;將機械加工企業,布局在原材料生產基地附近。在投入施工的150個項目中,其中民用企業106個,除50個布置在東北地區外,其餘絕大多數布在中西部地區,即中部地區29個,西部地區21個;44個國防企業,除部分造船廠擺在海邊外,布置在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有35個。150個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96.1億元,其中東北占實際投資額的44.3%,其餘資金大部分都投到了中西部地區,中部地區佔32.9%;西部地區佔20%。106項民用企業在西部地區建設的21個項目中,能源項目有:銅川王石凹立井、西安熱電站、烏魯木齊熱電站、酃縣熱電站、蘭州熱電站、成都熱電站、重慶電站、個舊電站;有色金屬項目有:雲南錫業公司、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東川礦務局、會澤鉛鋅礦;石油化工企業有:蘭州煉油廠、蘭州合成橡膠廠、蘭州氮肥廠;機械製造企業有:蘭州石油機械廠、蘭州煉油化工機械廠、西安高壓電瓷廠、西安開關整流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西安電力電窗容器廠等。由於每一個重點建設項目還需要安排配套項目,因此,「一五」時期對西部地區形成第一次大規模投資,極大地改變了西部地區的落後面貌,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156項」等重點建設項目也為中國工程設計、技術、施工人員和產業工人的成長創造了條件。
「156項」重點項目的建設過程經歷了蘇聯援助和自主建設兩個階段。整個50年代屬第一個階段,工程是在蘇聯專家指導下建設的。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突然照會中國政府,決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華蘇聯專家,單方面撕毀了對華援助合同。這使「156項」進入自主建設階段。截至1960年底,「156項」已建成133項,還有17項正在建設中。我國人民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攻克了建設過程中碰到的一個個技術難題,成功地完成了剩餘項目的建設工作。
「156項」建成以後,新建、改建、擴建的企業為中國工業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所生產的能源、原材料、機械設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其所培養的技術人員、技術工人成了一批又一批新工業基地的種子和骨幹,他們使中國工業的星星之火逐漸形成燎原之勢。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了集中財力、物力擴大工業規模,這些企業將全部利潤上繳國家,固定資產折舊率很低、更新很慢,當它們把相當於國家投資十幾倍、數十倍的利潤上繳國家的同時,卻沒有權利與能力更新改造自己,以至迅速地衰老了。特別是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下,對經濟體制認識上的僵化,使我國於1956年、1965年和20世紀70年代多次與改革機遇失之交臂。以至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五、六十年代建立起來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面臨考驗,需要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中,建立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充滿活力的機制。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些企業成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面對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其中大部分經過改制、重組、轉產、調整結構等艱難跋涉而重新崛起。
隨著工業化建設的進展,至「一五」時期結束的1957年,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明顯反映在產業結構與社會勞動者的行業構成。
Ⅲ 中共一五期間為什麼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下簡稱「一五」) 時期, 為了實現把我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的宏偉目標, 新中國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戰略確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編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 》及其《總說明》。該文件提出:「工業建設以重工業為主, 輕工業為輔」。在此基礎上, 周恩來在8 月執筆起草了《三年來中國國內主要情況的報告》, 指出: 「五年建設的中心環節是重工業, 特別是鋼鐵、煤、電力、石油、機器製造、飛機、坦克、拖拉機、船舶、車輛製造、軍事工業、有色金屬、基本化學工業。」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關於編制1953年計劃及長期計劃綱要的指示》也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以發展重工業為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重點」, 集中有限的資金和建設力量, 「首先保證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基本建設, 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斷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已基本確定, 並在中共內部達成共識。
原因:
第一, 受蘇聯工業化戰略的影響。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從發展輕工業開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在上個世紀20 年代後期開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只用十多年就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在此工業化基礎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1955年以前,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一直被視為成功典範, 備受廣大發展中國家關注和推崇,新中國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強調: 「蘇聯過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榜樣。」由於此種認識的局限, 中共領導層已經把通過發展輕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輕工業戰略) 稱為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 而把通過發展重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 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於是, 是優先發展輕工業, 還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當時不僅關繫到發展戰略, 而且已經和堅持什麼社會制度聯系起來了。
第二, 為了盡快改變舊中國重工業嚴重落後的狀況。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這種畸形狀態, 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經濟獨立和國防鞏固, 也嚴重製約和妨礙著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傳部提出的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為薄弱, 經濟上不能獨立, 國防不能鞏固, 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侮我們」; 「我國過去幾乎沒有重工業, 交通運輸也不發展: 在廣大的國土上只有二萬多公里鐵路, 火車頭不能自製, 鋼軌也大部分從國外輸入; 汽車公路通車的在解放前只有七萬五千多公里, 貨運客運汽車為數很少, 而且都是從國外輸入的; 內河航運和海運都不發展, 內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輪船, 幾乎完全沒有遠洋的運輸; 完全沒有自己的航空業」; 「輕工業雖有一些, 但是也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 並且因為我國沒有重工業, 許多輕工業的機器,尤其是精密的機器不能製造」; 「因為沒有重工業, 過去在我國農業中就幾乎完全不使用機器,也很少使用化學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澤東還尖銳而形象地指出: 「我們現在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壺, 能種糧食, 還能磨成麵粉, 還能造紙。但是, 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國際環境的制約。新中國建立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 正常的國際經濟交往被切斷。朝鮮戰爭爆發後, 中國被迫捲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 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這種嚴峻的國際環境, 迫切要求新中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重工業。對此,周恩來曾作出具體說明: 「有了重工業以後, 才能使國防現代化。經過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的國防力量強大起來了。可是, 我們還不能製造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門高級的炮(如一五二加農榴彈炮、一三○海岸炮) 。在運輸上, 我們自己還不能製造一輛汽車。你們曾經在工業展覽會上看到有一輛汽車,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們裝配的, 不是真正我們自己製造的。既然我們還不能製造一輛坦克、一架飛機、一門高級的大炮, 那我們的國防力量怎麼能算強大呢?我們的這些東西都是從蘇聯購入的, 這等於讓蘇聯在國防上還要背這么大一個包袱。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自己生產這些東西, 就要搞重工業。」
第四,即受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影響。所謂內向型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主要面向國內(或地區內) 市場,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國際市場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它有兩個主要特徵: 高度追求經濟獨立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標導向, 後者則是它的主要實施手段。
參考:《社會科學研究》2002 年第5 期--論「一五」時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Ⅳ 「一五」計劃為什麼把東北作為重點建設地區
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有一定的工業基礎,尤其是重工業。一五計劃的重點發展重工業,當時我國的經濟建設很大程度還要依靠蘇聯的援助,東北靠近蘇聯,便於接受蘇聯援助。
對於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而言,無論是資本主義陣營還是社會主義陣營,重建或者恢復一個較為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是最為重要的任務,對於大多數新興的原殖民地國家而言,加快工業化進程並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更是成為鞏固與維持政治獨立的經濟前提。因此在20世紀50年代,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工業化的浪潮。
在工業化建設方面,一五期間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中國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為中心、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項目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對重工業和輕工業進行技術改造;用現代化的生產技術裝備農業;
生產現代化的武器,加強國防建設;不斷增加農業和工業消費品的生產,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五計劃選擇了與蘇聯類似的工業化道路,即高積累,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模式。
以重工業為核心是這一時期工業化的鮮明特色,由於中國的工業化基礎十分薄弱,蘇聯式的工業化道路能幫助中國在較短時期內快速建立全面工業化的基礎,將中國由自給自足的農業國轉變為現代化的工業國,此外,新政權急需發展的國防工業也需要重工業的支持。
Ⅳ 中國從哪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初步形成新中國的什麼工業體系。改革開放後建成了什麼工業體系.
中國的工業體系
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興建的幾百個骨幹企業,為全國工業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建設和發展了幾個重要工業基地和若干工業中心,初步建成了以重工業為主的大工業體系。60年代和70年代繼續加強了能源、原材料和機器製造等工業部門,並在內地建設了一批新的工業中心。改革開放後除已建成獨立完整的全國工業體系之外,在東北、華北、華東也已形成具有一定實力、部門相對完整而又具有特色的大區工業體系。西南、華中、華南的工業體系略具雛型,西北地區則處於初始階段。此外,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地區(工業基地)一級的工業體系。如遼中南、魯中、晉中以能源重工業為主,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輕紡、化工等加工工業為主,京津唐地區、武漢、重慶和關中地區輕、重工業較為平衡。工業中心的工業體系,雖有相當的發展程度,但大部分由於部門管理分割,使組織聯系和技術經濟聯系都受到一定影響。
Ⅵ 地理∶「一五」計劃為什麼把東北作為重點建設地區
原因:東北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與俄羅斯等國為鄰;幅員遼闊,資源、物產豐富,重工業比較發達,基礎較好。
【中文名】:第一個五年計劃
【外文名】:The first five year plan
【國家】:中國
【時間】:1953—1957年
【簡 介】:
五年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