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問題
1、成就:1953-1957年,新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奠定工業化初步基礎的重要時期。在遭受全球絕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封鎖、禁運的環境下,新中國通過等價交換的外貿方式,接受了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設備援助。建設了以「156項」為核心的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重點的工業建設,使中國大地上史無前例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
2、為什麼優先發展重工業?
建國初期,美國為首西方國家一直對是社會主義充滿敵視,發展重工業有助於加強國防建設,從而保家衛國原因;其次對於剛建立的新中國,中國領導人還未找到很好的辦法去建設社會主義,所以照搬蘇聯模式,優先發展重工業。
3、優先發展重工業對中國經濟有什麼積極作用?
建設了以「156項」為核心的近千個工業項目,使中國以能源、機械、原材料為主要內容的重工業在現代化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以「156項」為核心、以900餘個大中型項目(限額以上項目)為重點的工業建設,使中國大地上史無前例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
⑵ 中國重工業發展前途如何
鄙視樓上復制,並且文不對題,讓我回答你吧,一個字一個字手打。光電,有光伏發電,有光電子,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光電子在中國前景比較好,應用也廣泛,不過,產業也比較精中,就那麼幾家做的大的。畢竟光電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而光伏發電,中國大大小小企業就很多。太陽能發電,這將是人類能源的一個必然趨勢,這是由能源危機和能源安全這兩個命題決定的。現在,人類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能源,至少在10、20年甚至更久的將來,也難以尋找到能夠產業化運作的能源體系。 鋼鐵俠里提到的聚變電站,這還不知道哪個年月能夠民用,或者說,能夠有足夠的安全系數,曾幾何,人們把核電當作能源的救星,但福島讓人們清醒了,另外,戰爭的因素是不可以排除的。同時,大型水壩對生態的改變和影響,讓反對大型水電的聲音也越來越強。地球這個星球,因為有了太陽,才有了一切生命,利用太陽能,自然是能源體系的終極方向,只不過,人類在技術上,還未能得以突破,尋找到更好的太能陽發電的技術手段。現在建立在硅體繫上的光伏發電,其實是太陽能利用的偽科學,一塊板子,終其一生,25年,能發出多少電?而製造它,又需要投入多少能源進去?內行的人一算就知道。所以,中國才是光伏的產業大國,但不是應用大國。從這個層面上,你會覺得光伏產業能有前景?但是,中國已經在資金、技術、渠道上,形成了光伏產業的規模,因此,我們期待在技術上的突破,一旦技術上有突破,那麼這個產業將是飛一樣的發展。
⑶ 輕工業和重工業的區別是什麼
性質不同。
輕工業主要是指生產消費資料的工業,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城鄉居民生活消費品的主要來源;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
分類不同。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輕工業根據行業管理實際分為耐用消費品領域、快速消費品領域、文化藝術體育休閑用品領域和輕功機械裝備領域四個大領域,共有31個行業;重工業按照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主要可分為採掘工業、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三類。
發展現狀不同。
2017年以來,我國輕工業國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佔全國比例不斷攀升,至2021年,輕工規上企業實現利潤超1.3萬億元,同比增長3.6%;目前,我國的重工業包括能源、鋼鐵、機械、化工等行業,並且大型重工業投資項目開始明顯上升。
⑷ 請教關於中國重工業發展的有關資料
google搜一下子更多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國情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國情 經濟走勢跟蹤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Trends 2005年第3期(總第536期) 2005年1月11日(星期二)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經濟周期基本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B類重大課題《經濟走勢跟蹤與研究》課題組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與海通證券有限公司《經濟走勢跟蹤》聯合課題組 經濟熱點分析 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分析與判斷 2004年始,有關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的言論不絕於耳,2004年1月20日,中新社報道,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斷言——「中國工業進入重化工業時期,中國工業經濟進入新的經濟增長平台。」此後陸續有相關分析出現,一些省市也紛紛發表本地區已經「挺進重化工時代」的宣言。對此,我們該如何判斷和應對? 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 2004年第4期《中國科技財富》刊載封面文章「中國進入重化工時代」,文章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1984年,是我國經濟從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中得到恢復,農村改革全面展開的時期。第二階段從1985年-1992年,是我國非農產業較快發展的時期。第三階段從1993年-1999年,是我國重化工時代前導時期。第四階段從2000年至今,我國進入重化工時代。 文章認為,肇始於2000年,而爆發於2003年的這輪經濟增長明顯地具有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特徵。電力、鋼鐵、機械設備、汽車、造船、化工、電子、建材等工業成為國民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究其內在原因,在我國,長期存在著能源、交通、通信等產業「瓶頸」對國民經濟產生制約的這一最突出的矛盾,而經過十幾年的迅速發展,我國具備了解決上述矛盾的實力。隨著能源、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電力、運輸車輛、建築材料、鋼鐵、有色、石油化工和機械電子等產品和建築業的需求被帶動了起來,並推動了第二產業的發展。 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大幅度升級是中國進入重化工時代的主要動力;中國正在邁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為重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新技術革命為中國進入重化工時代提供了技術支撐。而這個階段目前還遠未結束,從其它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歷史來看,這一發展過程預計還將持續15-20年。 2004年8月18日的《上海證券報》登載李佐軍的一篇文章,他指出,我們說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重化工業階段,不是一種「應該怎樣」的倡導(即規范分析),而是一種「是什麼」的判斷(即實證分析)。重化工業階段的到來既給我們帶來一些機遇,也給我們帶來許多挑戰。不管喜歡不喜歡,重化工業大發展是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階段的一般規律,既阻擋不了它,也躲避不了它。正確的態度是面對它,因勢利導,及時抓住其中的機遇,積極應對帶來的挑戰。 作者認為,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有以下理由:第一,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階段,即進入重化工業(或資本品工業)比重不斷上升的階段。第二,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在升級,部分居民已進入「大額消費階段」,對重化工業產品產生了巨大需求。第三,在全球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中,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製造業關注的目標,開始向世界製造業中心邁進,這就為重化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第四,市場機制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開始發揮主導作用,民營資本開始進入重化工業,為重化工業的大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第五,城鎮化速度明顯加快,為重化工業發展提供了空間聚集條件。第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技術革命對重化工業發展形成了支撐。第七,農業生產的進步和糧食問題的基本解決,也為重化工業重新大發展提供了支持。 最近幾年,大量外資和民營企業正在源源不斷地進入以前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重化工業投資領域,將大量資金注入中國的鋼鐵、電解鋁、石油、化學等產業當中,使原本就在加速的中國重工業化步伐變得更加急促。能源緊張等問題突然顯現,煤、電、油、運供應全面緊張,資源約束「瓶頸」日益凸顯,在2004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資料,隨著汽車、房地產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升溫,2004年前11個月在39個工業大類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16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7%;鋼鐵行業911億元,增長66.3%;建材行業345億元,增長48.7%;有色金屬行業利潤246億元,增長71%。新增利潤前五大行業分別是石油開采、鋼鐵、化工、電子通信、煤炭,占整個工業新增利潤的56.7%。 2004年中央進行的宏觀調控一方面使人們認識到了「局部過熱」和「盲目投資」的嚴重性,也從另一個角度使人們更深程度地認識到了「能源危機」背後所隱藏的深層經濟原因——中國當前經濟增長方式的「重型化」特徵,從而促使人們認真考慮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 吳敬璉:警惕結構調整中出現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傾向 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先生2004年11月16日在《國研網》發表題為《注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謹防結構調整中出現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傾向》的文章,他警告說:中國經濟片面重型化有危險,將導致中國能源危機。該文在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他認為,自「十五」計劃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結構是在向重型方面轉化,但這種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創造就業的能力有限,相反,會引起全國性的能源短缺。他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應依靠高投入,而應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東亞經濟危機就是過於依靠高投入發展的後果。小企業的發展、第三產業、IT產業的發展,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有極大的作用,並且能吸引大量勞動力。 近年來,國內一些學者根據德國的霍夫曼(W.G.Hoffmann)等經濟學家的理論,主張工業化的中後期應該發展重化工業,並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重化工業階段符合客觀規律,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有長期的刺激作用。這一理論是根據西方一些國家的發展經驗總結的。但吳敬璉認為,霍夫曼的理論「還未被證實」,而「我們一些地方依據霍夫曼等人的理論進行結構升級的結果是很快出現資源短缺。」另外,在2004年7月的政協十屆六次常委會上,吳敬璉也指出,「我們這樣資源緊缺的國家,不能沿著別人走過的道路再走一遍。」 吳敬璉還指出,出現「重化工熱」不是市場調節的結果,而是各地政府調節的結果。一是因為政府作為調整主體,財政收入、政績考核決定政府必然要搞產值大、稅收高的重化工業;二是因為政府也有能力發展重型工業,它擁有土地和貸款權這兩個最大的資源。 在2004年12月16日舉行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吳敬璉又重申了這個觀點,他說,目前經濟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在政績考核辦法、財政體制和扭曲的要素價格上,與舊發展模式相適應的體制和政策仍在起作用。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不少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城市建設的「形象工程」和重化工業的「政績工程」,由此走上了靠投資、拼資源、損環境的粗放增長方式。 然而,這種「重化工業」的發展模式帶來了許多問題:首先,相對貧瘠的自然資源無法支撐高資源浪費的重化工業發展。2003年,中國GDP佔世界的4%,然而,這一GDP的實現所消耗的石油佔世界的7.4%,原煤則為31%。其次,十分緊缺的資本資源無法支持高資本投入的粗放增長。此外,重化工業的發展模式抑制了服務業的發展,並且加重了解決就業問題的困難,並加劇了貧富分化。 吳敬璉認為,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走出一條提高效率的新型發展模式,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話來說,就是「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發展道路」。「結構升級是要實現資源配置最優,而不是多數人所認為的發展重化工業。」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國情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最近也呼應吳敬璉的觀點,在2004年12月23日的《經濟參考報》上,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近兩年來加速重工業化並不像許多人以為的那樣,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了某個階段,產業升級自然帶來的結果。產業結構當然會不斷升級,但這一輪重工業化應該講還是有點走進了岔路。他說,目前這一輪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勞動力過剩,應當更關注勞動密集型而不是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現在的情況卻是,沒有比較優勢的重化工業得到政府銀行支持,許多有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卻無法取得銀行貸款。據統計,重工業每1億人民幣的投資可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輕工業同樣的投入卻能創造出三倍的就業崗位。而且重工業需要的是專業技術產業工人,無法吸納中國數以億計教育水平較低的農村勞動力。他指出,中國的現實是勞動力便宜,資本昂貴,現階段大力發展沒有優勢的資本密集型產業,結果很可能是銀行壞賬大量增加。而資本密集型大企業容易取得貸款也說明,目前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的銀行體系不利於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中國更多地需要中小型銀行給這些中小企業服務。 厲以寧:重型化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 厲以寧最近在呼應吳敬璉的觀點時表示:「吳敬璉反對片面『重型化',我是同意的。但是重化工的發展階段也確實存在。」他總結說,「在借鑒西方國家發展經驗的時候,小國可以跳過重化工發展階段直接以發展新興技術為主,但是大國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和工業基礎,因此重化工階段不可逾越。」 有分析認為,厲以寧的觀點與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傳出的經濟發展思路暗合。首先,厲以寧說,作為大國的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和工業基礎,這正是國家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潛台詞」。財政部部長金人慶此前解讀「穩健財政政策」時指出,中央財政和長期建設國債投資將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支持力度。雖然重化工發展帶來的能源消耗問題不容忽視,但厲以寧認為,「重化工的階段雖然不可避免,但技術的跳躍性發展仍可實現。」他建言,在重化工的發展過程中加強技術創新,減少能源消耗。而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旨在節約能源的「循環經濟」模式首次被提到了明年的中國經濟戰略上。 此外,厲以寧也對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工業現狀提出警告:「目前我國工業發展的問題是,外資使用了國內廉價的勞動力,消耗了中國的能源,最後賺取利潤離開。」他表示,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產品,完成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 中國不應躲避經濟重型化 匯豐銀行中國研究部經理趙令彬在2005年1月3日的《大公報》上撰文指出,中國不應躲避經濟重型化。他認為,實際情況顯示重型化確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繞過的階段。故當局應為其適度及深化發展創造更佳條件,並盡力紓緩其負面影響,如一面支持有效益、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另方面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這要求有更細致的結構調整措施,而絕非一刀切地否定重型化路向。 他認為,吳、林的思路值得商榷。首先,目前的重型化是經濟發展到某個階段後的自然伸延,而且是由市場主導的,故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並構成了當前的國情。換言之反對的思路不符市場導向及國情。從發展角度看,回顧二十餘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軌跡,可見最初是以勞力密集加工業起家,隨後在90年代中後期開展高科技產品加工,到新世紀又開始了重工業化的新發展階段。新階段可說是上兩階段的順勢伸延,項目大都是為加工業提供原材料及設備的上游產業,由此亦有助擴大中國的產業基礎及生產增值鏈。重工業本身雖未必能創造很多就業,但如能為下游加工提供更好發展基礎,則可間接推動就業增長,並因而有助減低貧富差距。 經濟重型化既符合供給方面的發展規律,也順應了需求方面的轉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令住房、汽車及電氣化消費模式擴散,對重工產品特別是能源、小車及建材等的需求亦迅速增加,因而拉動了重工發展。經濟若不走向重型化便難以滿足人們改善生活的要求。從長遠看中國不可能不造車、不煉鋼而能令13億人民出有車、住有屋,因絕不可能單靠進口滿足所需。 趙令彬認為,經濟重型化是由市場主導的。許多大型化工及汽車製造等項目都是由跨國企業投資,規模每以十億美元計。當然也有大型國企提升競爭力後作出的業務擴張:不少大項目正是國企與外商實行強強聯合的結晶。這批有水平、有市場的投資很難說是「粗放型」增長。至於中小企業轉向重型化發展也是受市場驅動:為追求高需求帶來的高利潤而轉向,正反映靈活進取的企業家精神,絕不應橫加指責。目前大量沿海尤其浙江的民企正到西部找尋商機,投入不少包括電、煤、冶煉等重工項目,對開發西部及支持東部加工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一些中小民企轉搞摩托、汽車亦已卓然有成,為發展民族產業另樹新幟。顯然,絕無中小企業不可搞重工之理。無疑一切要依法規辦事,投資亦須注意風險。民企轉向將有成有敗,但汰弱留強是市場機制運作結果,而不能由學者扮演中央計劃者來妄下定論。另一方面,相對各類企業的靈敏,政府顯然反應遲緩,根本未能預計經濟重型化的到來,兩年前還基於經濟過剩的設想忙於控制鋼鐵、煤炭及電力等行業的生產及投資。所以這一輪重型化發展是市場糾正規劃偏差的好例子。 此外,林毅夫的「不符優勢論」有很大片面性,因為:(一)如中國真的沒有發展重工優勢,那麼到來投資重工的眾多跨國大企業都錯了?市場也都錯了?(二)優勢是可變的,不能只用靜態模式看待,更要採用動態分析。中國經多年迅速發展已累積一定的資金及技術能力;足可推動一些資本及技術密集項目上馬。事實上目前中國已有本、外幣資金同時過剩而勞力局部不足的情況;民工荒對勞力密集加工業打擊頗大。幾年前當外商台商開始在中國內地投資高科技的晶圓加工項目時,林便聲稱這不符中國優勢。但中芯等大型項目進展良佳,更多投資亦接踵而來。看來市場正與林的理論背馳,日後其中一方須作調整。 趙令彬提出,重化工業中的問題可由調控措施緩解。供求短期失衡乃市場經濟常見現象:發展每非循直線而是波浪或梯級型軌跡前進。問題可由調控措施緩解,主要是防止大起大落。在2004年中國便採取了必要的調節政策而避免了因重型化而導致經濟過熱。無論如何,不應因暫時的失衡而否定重型化的長遠發展方向,要分清短期及遠景的不同目標。對於目前的資源瓶頸,短期只能靠擠下部分重工項目以作緩解,但從長遠看這種發展中的問題只能由持續發展,特別是重型化發展來作根治:重型化帶來的問題同時也是這種發展不足的體現。 趙令彬指出,總之,實際情況顯示重型化確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繞過的階段。故當局應為其適度及深化發展創造更佳條件,並盡力紓緩其負面影響,如一面支持有效益、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另方面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這要求有更細致的結構調整措施,而絕非一刀切地否定重型化路向。在進行經濟分析時,亦要更緊貼和尊重市場趨向,否則難以把握新發展形勢。 部分學者對「重化工時代」的判斷 2004年12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了該報對部分經濟學者的采訪,對於「我國已經進入重化工時代」的說法如何判斷,又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問題呢?學者們表達了如下的看法: 盧中原:現在是以重化工業加速成長、比重迅速提高為特徵的一種經濟上升期。 中國目前新一輪的重化工業加速拉動經濟高速成長非常明顯。重工業占經濟比例1999年是58%,2003年是64.3%,今年(2004年)預計超過65%,應該說,現在是以重化工業加速成長、比重迅速提高為特徵的一種經濟上升期。但是不要簡單的概括為「重化工業時代」,包括吳敬璉老師在內,很多人都覺得不妥,反對意見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的,一種說法是容易導致地方的盲目擴張,經濟增長進一步的粗放。 張曙光:重化工業的趨勢是明顯的。 政府現在要做的不是直接去推動,而是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去做文章,使這個趨勢能夠走得穩妥一些。比如說,在這個過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必然很大,政府能不能把文章做在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方面。政府提出一些要求,發布一些有關的信息,這對於整個過程更有利。 彭志龍:基礎設施搞得太多帶動重化工業的高速增長。 重化工業發展這么快,從需求方面看是投資帶來的。進一步分析發現,我國投資之所以會這么快,除了一些發展中國家都有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特殊原因,這就是地方政府把城市建設規模搞得太大了。現在很多省會城市、地級市、縣區都在大搞城市建設,超常規發展。由於這類基礎設施搞得太多,對重化工業產品需求量很大,所以帶動了重化工業的高速增長。 魏加寧:不是每個省市都要搞重化工。 假定重化工戰略是對的,也並不是每個省市都要搞重化工。對於國外經驗也有誤讀的一面。日本、韓國戰後的確搞了重化工,但是在搞重化工的同時,還搞了一個「一村一品」運動。日本搞重化工也只是幾個大的鋼鐵廠,並不是全國各地都搞重化工。這是我們與國外的一個重要區別。今年(2004年)我們到地方調研的時候發現,到處都在上重化工項目。四川、內蒙不用說,就連浙江、海南也都在上重化工項目。這除了所謂「政績工程」以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與目前的財稅體制有關。地方財政困難,轉移支付又沒跟上,因此想方設法培養與地稅相關的稅基。搞房地產、上汽車項目都與此有關。 王大用:通過調節市場行為防止產業結構過分重型化和過分消耗資源。 我國正進入國民財富的快速積累時期,這是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後必然經歷的一個發展階段。一是城市化,二是全國范圍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比消費更容易波動,而且波動幅度通常也比較大。長期的高投資形成對重化工業產品的旺盛需求,在市場調節下,帶動重化工業高速增長,對能源、礦產資源的消耗過大,也帶來對環境的污染。快速的城市化不僅是導致高強度投資的核心力量,而且消耗我國十分稀缺的耕地資源。在這里,單純市場調節的結果與我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發生矛盾。因此,通過調節市場行為,防止我國的產業結構過分重型化,防止過分消耗我國的能源、耕地、淡水和環境等資源,也應是政府宏觀調控的任務。(完) (責任編輯:王硯峰) 2005年第3期(總第536期) 2005年1月11日(星期二) 文章出處: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本網發布時間:2005-10-12 14:55:39
⑸ 什麼叫重工業
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重工業與輕工業對應,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重工業包括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能源(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學、材料等工業。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重工業是「輕工業」的對稱,是指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基礎、以高檔耐用消費品、裝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的生產為核心。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
重工業的產品是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就社會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發展關系來說,重工業的增長速度一般地要快於輕工業和農業,這是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一般規律。但是,重工業的發展不能不受到輕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為重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輕工業、農業提供消費品,特別是離不開輕工業、農業提供原料、資金和廣大市場。因此,在安排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時,應當遵循兩大部類協調發展的原理,把需要與可能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平衡。
分類
重工業按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 可以分為三類:
採掘工業
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原材料工業
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玻璃纖維原料、鋸材及人造板工業等工業;
加工工業
重工業製造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電子工業、化肥、金屬結構、水泥製品、其他建築材料製造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重工業產品大部分用於生產,少部分用於生活消費,如電力、生活用煤、小轎車等。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
另外一種劃分輕、重工業的標準是把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以上這兩種劃分原則是有區別的。國家統計局對輕重工業的劃分接近於後一種標准,《中國統計年鑒》中對重工業的定義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為: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在研究中,常將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合稱為重化工業。
發展方向
重工業從輕工業到重工業是工業化進程的一般性規律。而工業化的完成則以工業重型化為標志。一個國家進入到重工業化階段,既是生產要素積累的結果,也是需求擴張的內在要求。市場經濟的運行表明,同以輕工業為主的早期工業化相比較,重工業化在培育和創造內需方面有著特殊的優勢:首先,重工業產品大多與較高層次社會需求的滿足相關,能夠促使內需規模不斷地擴張。產業結構是隨著需求結構的變動而變化的。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後,社會消費需求的增長主要來源於加工程度高的商品如耐用消費品等,社會消費需求與重工業的聯系日益密切。重工業產品既能為輕工業的結構升級創造條件,本身也能創造市場上的消費需求。
其次,重工業本身的產業關聯十分廣泛,其發展對內需總量增大的拉動效應是持續性的。相對於輕工業而言,重工業的產業關聯鏈明顯要長得多。一方面,重工業的發展能為許多產業的發展提供投入品,另一方面,重工業的消耗大,能為本國其他產業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需求。
最後,重工業對提高國際競爭力非常有利,從而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來擴大國內的需求。一個國家的重工業發展水平,決定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地位,直接制約其出口貿易和海外投資的競爭力。而國際競爭力的模式不同,不僅影響一國利用外部市場和外部資源的能力,還直接影響到一國在開展國際經濟交流時對內部需求的拉動效應。以重工業為基礎形成的國際競爭力在這兩個方面都有明顯的優越性。
從社會消費的角度來看,國內生產的輕工業消費品等明顯過剩,而以重工業為基礎的消費需求,比如家用轎車等則還剛處於起步的階段上。從投資需求的角度來看,眾多的輕工業部門顯然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只有啟動大型的重工業項目投資,才能對投資總需求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迅速增長的機電產品出口仍是偏向於勞動密集度高產品,也可能會較快地出現市場飽和的局面。中國的經濟發展要突破有效需求不足的瓶頸,加快重工業化的步伐勢在必行。
⑹ 如何看待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
看待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
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各種復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待這一現象要有一個客觀的、歷史的、辯證的認識。既不能放任各種不平衡發展,對不斷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視無睹,也不能抽肥補瘦,搞平均主義。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觀存在產生消極負面情緒,懷疑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也不能過分強調發展不平衡的合理性。任何一個經濟體都是不斷運動發展的,在運動發展中舊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現,再通過矛盾的不斷解決使新的平衡得以實現。不平衡是絕對的、長期的,平衡是相對的、暫時的。 一、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成因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現了較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主要體現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經濟發展受到資源與環境的約束加劇等方面。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其原因有歷史的、現實的、自然的、社會的、體制與機制的、政策與措施的等很多方面。
自然原因:我國地區間自然條件迥異,決定了不同地區發展存在「先天性」差異。東部地區以平原為主,氣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據先天發展優勢;西部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氣候乾燥,生態惡化,交通閉塞,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貿易往來受到限制,經濟社會發展不利因素多。
歷史原因:數千年來我國就一直存在發展差距,國家的經濟重心處在不斷變遷中。唐代以後特別是北宋以後,經濟中心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轉移。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70%以上的工業和交通運輸設施主要集中在佔全國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帶。改革開放以來,縱向比較,各個地區都有很大發展;橫向比較,地區差距在拉大。
政策原因:我國發展不平衡的一些問題,也與一定時期內實施的具體政策有關。改革開放後,根據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實施了非均衡發展戰略,採取積極促進東部沿海率先發展、率先開放的政策,在投資、財稅和金融等方面對東部地區進行傾斜。這些政策給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但客觀上也拉大了東部與中西部發展的差距。
改革開放前30年的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包括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國家對東北和西部地區進行大規模工業化建設,主要項目是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當時東北的經濟總量與東部差別不大。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特別是1992年以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地位不斷強化,東部地區具有地理位置優勢、人才優勢、政策優勢、投資環境優勢,成為吸引和利用外資的主要區域。由於投資效益最高,國內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不斷流向東部地區,形成了東部地區快速發展之勢,迅速拉大了其與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差距。
改革開放的前30年,我國實際實施的是不平衡發展戰略,即要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後先富起來的地區幫助落後地區,實現共同致富。開放政策的路徑是由點到線再到面,即由四個特區,到沿海14個開放城市,再到內陸。沿海省份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占盡了政策優惠、區位優勢,率先發展起來。等到優惠政策惠及內陸地區,區域發展差距已經拉開。可以說,今天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是過去不平衡發展戰略的結果。
我們對發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學的認識是導致今天產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鄧小平提出發展是硬道理,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這是總結我國改革開放之前 30 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經驗教訓後的正確抉擇。但實際上,我們把發展片面理解成了經濟總量的增長,片面追求 GDP的數量擴張。由於對發展的不科學、不全面的認識導致發展方針的偏差,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經濟增長方式長期無法轉變,結構不合理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生態的矛盾不斷加深,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出現內外失衡,內部失衡表現為產能過剩和流動性過剩,外部失衡表現為「雙順差」。
「三農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根本性問題。1984 年以後我國改革的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城市發展加速,三農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工業化重點在城市推進,城市的定位視野窄,沒有做城鄉一體化考慮,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局限於自我發展的圈子裡,輻射功能、帶動功能、聚集功能、龍頭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城市的功能不全、基礎設施沒有向周邊鄉鎮延伸,戶籍制度阻礙了城鄉人口流動,使我國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體制原因: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還有體制的因素。比如,計劃經濟時代不盡合理的價格體制對城鄉、區域差距擴大有明顯影響,國家為積累工業化所需資金,長期維持了能源原材料產品和農產品的低價格,使中西部和農村發展受到抑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觀念、資金和管理等的差異,市場競爭會造成不同市場主體的優勝劣汰,從而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也會擴大不同地區和同一地區不同主體間的差距。
在分配問題上,我們先是採取了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相結合,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際執行的結果是要素收入高於勞動收入佔比,突出效率優先了,公平原則沒有兼顧,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⑺ 重工業對於國家的作用
重工業 [編輯本段]簡介重工業指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由於在近代工業的發展中,化學工業居於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業結構的產業分類中,往往把化學工業獨立出來,同輕、重工業並列。這樣,工業結構就由輕工業、重工業和化學工業三大部分構成。常有人把重工業和化學工業放在一起,合稱重化工業,同輕工業相對。
另外一種劃分輕、重工業的標準是把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以上這兩種劃分原則是有區別的。
國家統計局對輕重工業的劃分接近於後一種標准,《中國統計年鑒》中對重工業的定義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輕工業為:主要提供生活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在研究中,常將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合稱為重化工業。
重工業按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 可以分為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玻璃纖維原料、鋸材及人造板工業等工業;
(3)加工工業(製造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電子工業、化肥、金屬結構、水泥製品、其他建築材料製造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重工業產品大部分用於生產,少部分用於生活消費,如電力、生活用煤、小轎車等。
⑻ 優先發展重工業對中國經濟有什麼積極作用
積極作用:
一、重工業產品大多與較高層次社會需求的滿足相關,能夠促使內需規模不斷地擴張。產業結構是隨著需求結構的變動而變化的。
二、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後,社會消費需求的增長主要來源於加工程度高的商品如耐用消費品等,社會消費需求與重工業的聯系日益密切。
三、重工業產品既能為輕工業的結構升級創造條件,本身也能創造市場上的消費需求。
(8)如何看待重工業能源項目擴展閱讀
發展重工業必要性
選擇正確道路,是快速推進工業化的前提。由於資源稟賦、歷史傳統不同,各國工業化道路也不盡相同。能否選擇適合自身國情的工業化道路,是對各國執政黨的重大考驗。
新中國成立後,黨提出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進一步推進工業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黨認真總結吸取我國工業化的經驗與教訓,充分發揮我國在勞動力和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在實踐探索中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工業化之路,開啟了我國快速工業化進程。
⑼ 重工業對經濟的影響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主要研究重工業布局規律及各國各地區重工業發展的特點和條件的領域。包括重工業各部門的布局和重工業地域組合,即各種重工業綜合體。重工業是生產生產資料的物質生產部門,又稱基礎工業。多數重工業部門耗原料、燃料多,出入運量大,運距遠,因此資源和運輸因素對重工業的布局影響很大。另外,由於投資高,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發展程度也有很大影響。重工業與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如輕工業、農業以及交通運輸業布局有密切關系。 重工業部門布局 按生產特點可分為採掘工業、原料工業和製造工業。此外,還有電力等動力工業。由於它們的生產技術特點差異,影響其布局的因素的作用大小也不盡相同。 採掘工業 包括煤炭、石油、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的開采。這類工業布局首先受自然資源制約,礦產資源的品種、儲量、質量、貯存條件和分布特點決定了採掘工業的可能發展規模及分布地區。因此,礦產資源是所有採掘工業──燃料採掘、金屬礦採掘、化學礦採掘、建築材料採掘及其選礦工業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採掘工業必然分布在礦產資源區,選礦工業也分布在礦區附近。 ① 煤炭工業布局首先受煤炭資源的制約,資源的儲量、質量、埋藏條件和地理位置是影響煤炭工業布局的重要因素。世界上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基地,都是儲量超過10億噸、擁有煉焦煤、動力煤的大型煤田。煤田的地理位置、礦區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條件對煤田開發也有重要影響,處於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地區的得到優先開發。有些煤田雖然資源豐富、煤質優良,但處於邊遠位置,往往開發較遲。 ② 石油天然氣工業主要包括採油(氣)和煉油工業。油氣資源是石油工業的基礎,油氣儲量、質量、賦存條件和地理位置對油氣田開發有重要影響。世界採油工業主要集中在中東、蘇聯、北美、拉丁美洲北部、北非等石油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大油田。煉油工業布局雖受資源影響,但與石油消費區有更密切關系,這是由於輸送原油比運輸多樣的石油產品更為方便和節約。煉油工業趨向於發展成為石油化學聯合企業,布局進一步靠近消費區。(見彩圖高雄煉油廠區(中國台灣)、法國鋼都隆維) 電力及其他動力工業 電力工業布局要求合理利用能源和接近負荷中心。目前,世界電力工業主要是火力和水力發電,主要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氣和水力。火電站布局最理想的方案是同時接近燃料基地和負荷中心,不具備這個條件時可以在能源產地建電廠、利用高壓輸電到消費區,或將燃料運輸到消費區發電。一般來說,所用的燃料發熱量小、運輸不便,則多在燃料基地建電廠;所用的燃料發熱量大、運輸方便,則運送燃料到消費區發電。水電站布局受水力資源的水文特徵(流量、落差、含沙量、季節變化、結冰期)、壩址的地質條件、庫區淹沒面積和該地區經濟、居住狀況等因素影響。水電站建設還同河流綜合利用有密切關系,建設水電站通常要考慮水資源利用的防洪、灌溉、航運、工業用水、水產養殖、美化環境等綜合效益。最優方案是建成多功能的水利樞紐,滿足國民經濟多方面的需要。 技術的進步,已使能源的利用擴大到原子能、地熱以及潮汐、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原子能發電受到各國廣泛重視。核燃料的重量輕,核電站的布局宜接近負荷中心,但為了避免核燃料外泄造成放射性污染的危害,廠址選擇要求避開人口密度大的地區。 原料工業 包括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建築材料加工和基本化學工業等部門。這些工業的原料和動力是礦產資源,它們的地理分布也受礦產資源的很大影響,但消費區、運輸條件等因素也對這些工業的布局有重要影響,它們的地理分布可能接近礦產資源,也可能分布在消費區。 ① 鋼鐵工業,特別是大型聯合企業布局,是整個工業布局的關鍵,要首先服從全國工業總體部署,並有利於地區國民經濟綜合發展。 鋼鐵企業,特別是大型聯合企業,對地質基礎、地形、供水、供電、環境保護等條件要求十分嚴格。鐵礦石和煉焦煤是鋼鐵工業的基本原料和燃料,廠址選擇往往首先考慮節約鐵礦石和焦煤的運費。煤礦區和鐵礦區接近是鋼鐵工業布局的最理想的地區,但較多情況是煤礦區與鐵礦區分開,廠址選擇只能靠近其中一方。早期的鋼鐵廠利用富礦,耗用鐵礦石少,而煉鐵技術水平低,焦比很高,耗煤量大,鋼鐵工業都分布在煤區,如聯邦德國的魯爾區(見彩圖魯爾工業區(聯邦德國))、蘇聯的頓巴斯、美國的賓夕法尼亞。以後隨耗煤量的減少和冶煉技術進步,又趨向鐵礦產地。如蘇聯的烏拉爾、克里沃羅格等地區的鋼鐵工業。但鋼鐵工業所在地往往形成綜合性工業基地,能源消耗量將大大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靠近煤炭基地建立鋼鐵工業也是合理的。另外,在鐵礦石和煤炭交換運輸線上也建立起鋼鐵工業,如美國五大湖沿岸、蘇聯烏克蘭第聶伯河中游。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地理的重要變化是趨向沿海和集中建設大型企業。這是由於大型設備具有明顯優勢,使鋼鐵廠向大型化發展,而海運業的發展和造船技術進步,原燃料輸入和產品輸出,都可以利用廉價海運,使鋼鐵廠能夠利用遠距離的高品位鐵礦石。 ② 有色金屬工業布局。有色金屬工業包括采礦、選礦、粗煉和精煉4個過程。在多數情況下,粗煉和精煉分開布局。這是因為粗煉階段的原料,含金屬量一般僅0.1~10%,即使經過選洗的精礦,品位仍只有20~50%,所需原料運量很大,粗煉工業布局一般靠近礦區。另外,有色金屬礦山規模多為中小型,宜分散建廠。精煉則常需電解,耗電量極大,精煉廠一般靠近可提供廉價電力的電力樞紐。有色冶金精煉還需要較高技術和機械、化工等部門協作,因此交通發達的大工業中心也可發展有色冶金。 ③ 建築材料工業布局。建築材料工業行業眾多,主要包括礦物質材料生產,如天然石料、大理石、漢白玉、石棉、砂、石、硅酸鹽材料;有機質材料生產,包括建築用木材、竹材、建築塑料等;金屬材料生產,包括建築用鋼材、鋼筋以及小五金製品等。這些行業的原料、生產工藝技術各不相同,但整個建築工業布局仍有共同特徵。首先,建材因所需原料數量龐大而笨重,產品價格低廉,長途運輸不僅造成運輸工具的浪費,也將由於運費過大而提高建築工程造價,因此原料的儲量、質量、分布特點,對建材工業布局影響較大。但常用建材工業原料分布較廣泛、資源也較豐富,而其成品銷售市場也十分普遍,使建材工業有可能既接近原料地,又近消費區,布局特點是分布廣泛。除少數建材產品要求特殊條件外,一般建材工業布局根據一定供銷半徑,因地制宜滿足產銷平衡。 ④ 化學工業布局。化學工業是行業結構復雜、產品種類繁多,與國民經濟各部門聯系最為廣泛的工業部門,它不僅為工業提供多種原材料、為農業提供多種生產資料,也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多種消費品。因此,化學工業布局與其他工業部門和農業布局有密切關系。與其他工業部門比較,化學工業布局的特點是:第一,可用不同原料製取同一產品,也可用相同原料生產不同性質的產品,充分利用資源。往往一種化工部門的產品又是另一化工部門的原料,許多化工產品或中間產品又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的特性,不易作長途運輸。因此,化工企業多採用連續式生產和聯合化,形成化工區;第二,化工生產需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提高反應轉化率,在布局上要求動力、熱能和水源條件配合;第三,在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常排放有毒、惡臭的或腐蝕性物質,選擇廠址時要注意保護環境,並採取防止污染的規劃措施。 由於化工原料、工藝路線多樣,產品用途廣泛、影響化學工業各部門配置的因素及其地理分布規律也有所不同。以生產酸鹼為主的基本化學工業,因所用的原料比產品的運輸方便、安全,多將其配置在耗用酸鹼較多的化工區。以合成氨為基礎的氮肥工業配置趨向,取決於天然氣、重油、無煙煤、焦炭、焦爐氣等不同類型的原料資源分布和加工的條件。由合成氨生產的氮肥品種,一般根據消費區的農業土壤性質來決定。以煤炭或者石油為原料發展有機化學工業,地理配置卻各有特點。前者因耗能較多,主要建在煤炭工業基地或者大水電站區域,後者多與配置在消費區域的煉油工業相結合,組成石油化工聯合企業。 製造工業 主要是各種機械製造工業,電子、電器及儀器儀表工業,化肥農葯、塑料等化工深加工工業。布局的要求比較復雜,既要接近原料地,又要接近消費區。 ① 機械製造工業布局。機械製造工業是以金屬原材料為主的加工工業,產品種類繁多,供應各工業部門以及農業、交通運輸業各國民經濟部門的機械設備,生產要求高度專門化和協作化。因此,各種機械工業的布局應該互相接近,或分布在交通運輸樞紐,一般集中於大的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機械工業各個行業布局又各有不同特點。如大型、重型機械廠消耗金屬量大,多接近鋼鐵工業區;礦山機械多布局在大型礦山附近;機床工業要求工業技術水平高、協作條件好,多布置在重要的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其他如農業機械多分布於農業發達地區,運輸機械分布在交通樞紐,造船業分布在工業發達、技術水平高的港口城市,儀器儀表工業分布在科學技術水平高的中心城市等。 ② 電子工業布局。以新一代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智力型尖端技術工業布局,主導制約因素為智力資源、技術開發、情報信息等智力型「軟要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矽谷以及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硅原」、日本北九州的「硅島」等,都是典型的世界著名電子工業基地。 謝謝採納!!
⑽ 為什麼近代中國重工業得不到發展
中國的重工業發展的較晚,我可以說點你參考一下:
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分析與判斷
2004年始,有關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的言論不絕於耳,2004年1月20日,中新社報道,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斷言——「中國工業進入重化工業時期,中國工業經濟進入新的經濟增長平台。」此後陸續有相關分析出現,一些省市也紛紛發表本地區已經「挺進重化工時代」的宣言。對此,我們該如何判斷和應對?
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時代?
2004年第4期《中國科技財富》刊載封面文章「中國進入重化工時代」,文章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78年-1984年,是我國經濟從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中得到恢復,農村改革全面展開的時期。第二階段從1985年-1992年,是我國非農產業較快發展的時期。第三階段從1993年-1999年,是我國重化工時代前導時期。第四階段從2000年至今,我國進入重化工時代。
文章認為,肇始於2000年,而爆發於2003年的這輪經濟增長明顯地具有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特徵。電力、鋼鐵、機械設備、汽車、造船、化工、電子、建材等工業成為國民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究其內在原因,在我國,長期存在著能源、交通、通信等產業「瓶頸」對國民經濟產生制約的這一最突出的矛盾,而經過十幾年的迅速發展,我國具備了解決上述矛盾的實力。隨著能源、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電力、運輸車輛、建築材料、鋼鐵、有色、石油化工和機械電子等產品和建築業的需求被帶動了起來,並推動了第二產業的發展。
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大幅度升級是中國進入重化工時代的主要動力;中國正在邁向世界製造業中心,為重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新技術革命為中國進入重化工時代提供了技術支撐。而這個階段目前還遠未結束,從其它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歷史來看,這一發展過程預計還將持續15-20年。
2004年8月18日的《上海證券報》登載李佐軍的一篇文章,他指出,我們說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重化工業階段,不是一種「應該怎樣」的倡導(即規范分析),而是一種「是什麼」的判斷(即實證分析)。重化工業階段的到來既給我們帶來一些機遇,也給我們帶來許多挑戰。不管喜歡不喜歡,重化工業大發展是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階段的一般規律,既阻擋不了它,也躲避不了它。正確的態度是面對它,因勢利導,及時抓住其中的機遇,積極應對帶來的挑戰。
作者認為,中國進入重化工業有以下理由:第一,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階段,即進入重化工業(或資本品工業)比重不斷上升的階段。第二,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在升級,部分居民已進入「大額消費階段」,對重化工業產品產生了巨大需求。第三,在全球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中,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製造業關注的目標,開始向世界製造業中心邁進,這就為重化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第四,市場機制在產業結構調整中開始發揮主導作用,民營資本開始進入重化工業,為重化工業的大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第五,城鎮化速度明顯加快,為重化工業發展提供了空間聚集條件。第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技術革命對重化工業發展形成了支撐。第七,農業生產的進步和糧食問題的基本解決,也為重化工業重新大發展提供了支持。
最近幾年,大量外資和民營企業正在源源不斷地進入以前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重化工業投資領域,將大量資金注入中國的鋼鐵、電解鋁、石油、化學等產業當中,使原本就在加速的中國重工業化步伐變得更加急促。能源緊張等問題突然顯現,煤、電、油、運供應全面緊張,資源約束「瓶頸」日益凸顯,在2004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資料,隨著汽車、房地產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升溫,2004年前11個月在39個工業大類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16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7%;鋼鐵行業911億元,增長66.3%;建材行業345億元,增長48.7%;有色金屬行業利潤246億元,增長71%。新增利潤前五大行業分別是石油開采、鋼鐵、化工、電子通信、煤炭,占整個工業新增利潤的56.7%。
2004年中央進行的宏觀調控一方面使人們認識到了「局部過熱」和「盲目投資」的嚴重性,也從另一個角度使人們更深程度地認識到了「能源危機」背後所隱藏的深層經濟原因——中國當前經濟增長方式的「重型化」特徵,從而促使人們認真考慮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
吳敬璉:警惕結構調整中出現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傾向
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先生2004年11月16日在《國研網》發表題為《注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謹防結構調整中出現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傾向》的文章,他警告說:中國經濟片面重型化有危險,將導致中國能源危機。該文在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他認為,自「十五」計劃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結構是在向重型方面轉化,但這種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創造就業的能力有限,相反,會引起全國性的能源短缺。他強調,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應依靠高投入,而應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東亞經濟危機就是過於依靠高投入發展的後果。小企業的發展、第三產業、IT產業的發展,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有極大的作用,並且能吸引大量勞動力。
近年來,國內一些學者根據德國的霍夫曼(W.G.Hoffmann)等經濟學家的理論,主張工業化的中後期應該發展重化工業,並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新的重化工業階段符合客觀規律,對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有長期的刺激作用。這一理論是根據西方一些國家的發展經驗總結的。但吳敬璉認為,霍夫曼的理論「還未被證實」,而「我們一些地方依據霍夫曼等人的理論進行結構升級的結果是很快出現資源短缺。」另外,在2004年7月的政協十屆六次常委會上,吳敬璉也指出,「我們這樣資源緊缺的國家,不能沿著別人走過的道路再走一遍。」
吳敬璉還指出,出現「重化工熱」不是市場調節的結果,而是各地政府調節的結果。一是因為政府作為調整主體,財政收入、政績考核決定政府必然要搞產值大、稅收高的重化工業;二是因為政府也有能力發展重型工業,它擁有土地和貸款權這兩個最大的資源。
在2004年12月16日舉行的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吳敬璉又重申了這個觀點,他說,目前經濟發展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在政績考核辦法、財政體制和扭曲的要素價格上,與舊發展模式相適應的體制和政策仍在起作用。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不少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城市建設的「形象工程」和重化工業的「政績工程」,由此走上了靠投資、拼資源、損環境的粗放增長方式。
然而,這種「重化工業」的發展模式帶來了許多問題:首先,相對貧瘠的自然資源無法支撐高資源浪費的重化工業發展。2003年,中國GDP佔世界的4%,然而,這一GDP的實現所消耗的石油佔世界的7.4%,原煤則為31%。其次,十分緊缺的資本資源無法支持高資本投入的粗放增長。此外,重化工業的發展模式抑制了服務業的發展,並且加重了解決就業問題的困難,並加劇了貧富分化。
吳敬璉認為,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走出一條提高效率的新型發展模式,用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話來說,就是「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發展道路」。「結構升級是要實現資源配置最優,而不是多數人所認為的發展重化工業。」
林毅夫:目前的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國情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最近也呼應吳敬璉的觀點,在2004年12月23日的《經濟參考報》上,林毅夫指出,中國經濟近兩年來加速重工業化並不像許多人以為的那樣,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了某個階段,產業升級自然帶來的結果。產業結構當然會不斷升級,但這一輪重工業化應該講還是有點走進了岔路。他說,目前這一輪重工業熱不符合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勞動力過剩,應當更關注勞動密集型而不是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現在的情況卻是,沒有比較優勢的重化工業得到政府銀行支持,許多有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卻無法取得銀行貸款。據統計,重工業每1億人民幣的投資可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輕工業同樣的投入卻能創造出三倍的就業崗位。而且重工業需要的是專業技術產業工人,無法吸納中國數以億計教育水平較低的農村勞動力。他指出,中國的現實是勞動力便宜,資本昂貴,現階段大力發展沒有優勢的資本密集型產業,結果很可能是銀行壞賬大量增加。而資本密集型大企業容易取得貸款也說明,目前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的銀行體系不利於鼓勵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中國更多地需要中小型銀行給這些中小企業服務。
厲以寧:重型化仍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
厲以寧最近在呼應吳敬璉的觀點時表示:「吳敬璉反對片面『重型化',我是同意的。但是重化工的發展階段也確實存在。」他總結說,「在借鑒西方國家發展經驗的時候,小國可以跳過重化工發展階段直接以發展新興技術為主,但是大國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和工業基礎,因此重化工階段不可逾越。」
有分析認為,厲以寧的觀點與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傳出的經濟發展思路暗合。首先,厲以寧說,作為大國的中國必須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和工業基礎,這正是國家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潛台詞」。財政部部長金人慶此前解讀「穩健財政政策」時指出,中央財政和長期建設國債投資將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支持力度。雖然重化工發展帶來的能源消耗問題不容忽視,但厲以寧認為,「重化工的階段雖然不可避免,但技術的跳躍性發展仍可實現。」他建言,在重化工的發展過程中加強技術創新,減少能源消耗。而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旨在節約能源的「循環經濟」模式首次被提到了明年的中國經濟戰略上。
此外,厲以寧也對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工業現狀提出警告:「目前我國工業發展的問題是,外資使用了國內廉價的勞動力,消耗了中國的能源,最後賺取利潤離開。」他表示,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產品,完成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
中國不應躲避經濟重型化
匯豐銀行中國研究部經理趙令彬在2005年1月3日的《大公報》上撰文指出,中國不應躲避經濟重型化。他認為,實際情況顯示重型化確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繞過的階段。故當局應為其適度及深化發展創造更佳條件,並盡力紓緩其負面影響,如一面支持有效益、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另方面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這要求有更細致的結構調整措施,而絕非一刀切地否定重型化路向。
他認為,吳、林的思路值得商榷。首先,目前的重型化是經濟發展到某個階段後的自然伸延,而且是由市場主導的,故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並構成了當前的國情。換言之反對的思路不符市場導向及國情。從發展角度看,回顧二十餘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軌跡,可見最初是以勞力密集加工業起家,隨後在90年代中後期開展高科技產品加工,到新世紀又開始了重工業化的新發展階段。新階段可說是上兩階段的順勢伸延,項目大都是為加工業提供原材料及設備的上游產業,由此亦有助擴大中國的產業基礎及生產增值鏈。重工業本身雖未必能創造很多就業,但如能為下游加工提供更好發展基礎,則可間接推動就業增長,並因而有助減低貧富差距。
經濟重型化既符合供給方面的發展規律,也順應了需求方面的轉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令住房、汽車及電氣化消費模式擴散,對重工產品特別是能源、小車及建材等的需求亦迅速增加,因而拉動了重工發展。經濟若不走向重型化便難以滿足人們改善生活的要求。從長遠看中國不可能不造車、不煉鋼而能令13億人民出有車、住有屋,因絕不可能單靠進口滿足所需。
趙令彬認為,經濟重型化是由市場主導的。許多大型化工及汽車製造等項目都是由跨國企業投資,規模每以十億美元計。當然也有大型國企提升競爭力後作出的業務擴張:不少大項目正是國企與外商實行強強聯合的結晶。這批有水平、有市場的投資很難說是「粗放型」增長。至於中小企業轉向重型化發展也是受市場驅動:為追求高需求帶來的高利潤而轉向,正反映靈活進取的企業家精神,絕不應橫加指責。目前大量沿海尤其浙江的民企正到西部找尋商機,投入不少包括電、煤、冶煉等重工項目,對開發西部及支持東部加工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一些中小民企轉搞摩托、汽車亦已卓然有成,為發展民族產業另樹新幟。顯然,絕無中小企業不可搞重工之理。無疑一切要依法規辦事,投資亦須注意風險。民企轉向將有成有敗,但汰弱留強是市場機制運作結果,而不能由學者扮演中央計劃者來妄下定論。另一方面,相對各類企業的靈敏,政府顯然反應遲緩,根本未能預計經濟重型化的到來,兩年前還基於經濟過剩的設想忙於控制鋼鐵、煤炭及電力等行業的生產及投資。所以這一輪重型化發展是市場糾正規劃偏差的好例子。
此外,林毅夫的「不符優勢論」有很大片面性,因為:(一)如中國真的沒有發展重工優勢,那麼到來投資重工的眾多跨國大企業都錯了?市場也都錯了?(二)優勢是可變的,不能只用靜態模式看待,更要採用動態分析。中國經多年迅速發展已累積一定的資金及技術能力;足可推動一些資本及技術密集項目上馬。事實上目前中國已有本、外幣資金同時過剩而勞力局部不足的情況;民工荒對勞力密集加工業打擊頗大。幾年前當外商台商開始在中國內地投資高科技的晶圓加工項目時,林便聲稱這不符中國優勢。但中芯等大型項目進展良佳,更多投資亦接踵而來。看來市場正與林的理論背馳,日後其中一方須作調整。
趙令彬提出,重化工業中的問題可由調控措施緩解。供求短期失衡乃市場經濟常見現象:發展每非循直線而是波浪或梯級型軌跡前進。問題可由調控措施緩解,主要是防止大起大落。在2004年中國便採取了必要的調節政策而避免了因重型化而導致經濟過熱。無論如何,不應因暫時的失衡而否定重型化的長遠發展方向,要分清短期及遠景的不同目標。對於目前的資源瓶頸,短期只能靠擠下部分重工項目以作緩解,但從長遠看這種發展中的問題只能由持續發展,特別是重型化發展來作根治:重型化帶來的問題同時也是這種發展不足的體現。
趙令彬指出,總之,實際情況顯示重型化確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繞過的階段。故當局應為其適度及深化發展創造更佳條件,並盡力紓緩其負面影響,如一面支持有效益、技術含量高的項目,另方面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這要求有更細致的結構調整措施,而絕非一刀切地否定重型化路向。在進行經濟分析時,亦要更緊貼和尊重市場趨向,否則難以把握新發展形勢。
部分學者對「重化工時代」的判斷
2004年12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了該報對部分經濟學者的采訪,對於「我國已經進入重化工時代」的說法如何判斷,又如何解決由此帶來的問題呢?學者們表達了如下的看法:
盧中原:現在是以重化工業加速成長、比重迅速提高為特徵的一種經濟上升期。
中國目前新一輪的重化工業加速拉動經濟高速成長非常明顯。重工業占經濟比例1999年是58%,2003年是64.3%,今年(2004年)預計超過65%,應該說,現在是以重化工業加速成長、比重迅速提高為特徵的一種經濟上升期。但是不要簡單的概括為「重化工業時代」,包括吳敬璉老師在內,很多人都覺得不妥,反對意見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的,一種說法是容易導致地方的盲目擴張,經濟增長進一步的粗放。
張曙光:重化工業的趨勢是明顯的。
政府現在要做的不是直接去推動,而是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去做文章,使這個趨勢能夠走得穩妥一些。比如說,在這個過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必然很大,政府能不能把文章做在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方面。政府提出一些要求,發布一些有關的信息,這對於整個過程更有利。
彭志龍:基礎設施搞得太多帶動重化工業的高速增長。
重化工業發展這么快,從需求方面看是投資帶來的。進一步分析發現,我國投資之所以會這么快,除了一些發展中國家都有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特殊原因,這就是地方政府把城市建設規模搞得太大了。現在很多省會城市、地級市、縣區都在大搞城市建設,超常規發展。由於這類基礎設施搞得太多,對重化工業產品需求量很大,所以帶動了重化工業的高速增長。
魏加寧:不是每個省市都要搞重化工。
假定重化工戰略是對的,也並不是每個省市都要搞重化工。對於國外經驗也有誤讀的一面。日本、韓國戰後的確搞了重化工,但是在搞重化工的同時,還搞了一個「一村一品」運動。日本搞重化工也只是幾個大的鋼鐵廠,並不是全國各地都搞重化工。這是我們與國外的一個重要區別。今年(2004年)我們到地方調研的時候發現,到處都在上重化工項目。四川、內蒙不用說,就連浙江、海南也都在上重化工項目。這除了所謂「政績工程」以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與目前的財稅體制有關。地方財政困難,轉移支付又沒跟上,因此想方設法培養與地稅相關的稅基。搞房地產、上汽車項目都與此有關。
王大用:通過調節市場行為防止產業結構過分重型化和過分消耗資源。
我國正進入國民財富的快速積累時期,這是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後必然經歷的一個發展階段。一是城市化,二是全國范圍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比消費更容易波動,而且波動幅度通常也比較大。長期的高投資形成對重化工業產品的旺盛需求,在市場調節下,帶動重化工業高速增長,對能源、礦產資源的消耗過大,也帶來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