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工業設計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工作,有前途嗎
很多同學擔心學了工業設計專業畢業後不知道做什麼工作,其實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對口工作,不然教育部也不會開設此專業。如果考生確實喜歡某個專業,建議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不要人雲亦雲隨大流。本文我幫大家整理了工業設計專業畢業後可以從事的工作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也可以在製造業、IT產業、科研單位從事工業產品設計、人—計算機交互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方面工作,也可自主創業。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該專業學生畢業後在就業范圍較廣,小到一個螺釘,大到整個宇宙飛船等,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部結構都是工業設計師和技術工程師共同完成的結果。
現如今工業設計專業在國內還是一個非常年輕剛剛起步的專業,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的工業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將會具有廣闊的市場和就業前景。
從我國目前實際情況看,在廣東、上海、北京、深圳及浙江地區工業設計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其面貌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並且有向全國各地發展的趨勢,從從業人員方面來看,工業設計行業從業人員大多數為近年從各大高校畢業的,數量每年都在巨增,並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⑵ 如何學習工業設計
05年畢業至今,做了幾年設計,出了一些產品,而今再回頭審視,才發現自己竟一直是一條腿蹦跳在設計之旅,無怪乎碌碌無為!
混跡了幾年,最近方醒悟原來設計同人,也需兩條腿走路。這兩條腿一曰創意,二曰理論。創意是本,理論是根。有根而無本不是設計,有本而無根不是好設計。回觀自己本是無根之木,有怎妄想枝繁葉茂,何況開花結果!
2000年左右工業設計鋪天蓋地席捲了太多學校,但師資卻極度匱乏,想想當年的那些恩師,幾人曾摸過設計之象?課堂上的設計史和理論都是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加之年輕時本就思緒如潮、心浮氣躁,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只看圖片、只想形式、只重創意。而結果就是使得自己對設計只有感性的認知,也就是所謂的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即將而立之年開始了解一些設計史論和研究,開始分析形式背後的東西。惶惶然才發現原來井口早有一片天。一直以為設計是感性的,最近卻發現原來設計是理性的,理性是感性的,感性也是理性的。聽似矛盾,卻又似哲理,其實可能只是膚淺的文字游戲。
一條腿的設計,坎坷多年,不覺累,唯覺悔。恰悔中有淺析,關於形式(即工業設計的造型),胡言如下,觀者莫罵!形式美對於大多數人都是一種感官上的直覺,所以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審美觀,都能大體分辨自己認為美或不美的,卻又不清楚為什麼美、美在哪。所以這種直覺往往是模糊的、搖擺的、容易隨波逐流的。因此大眾一般是知其然,但設計工作者應該知其所以然,所以需要理性地回歸到美的理論層面。若只知其然,或可為匠,而知其所以然,或可為師。師者可賦直線、方塊以簡約,匠者或得其死板。師者可賦流線、曲韻以唯美,匠者或得其俗媚。師者可賦簡約以現代和科技,匠者或得其廉價和距離。師者可賦唯美以律動和遐想,匠者或得其東施效顰的窘態。
然則師者我之夢想,匠者我之目標。一條腿蹦跳數年,如今拾一拐杖,晃晃上路,偶望後塵,方覺路漫漫其修遠兮。
希望能給樓主些幫助。
⑶ 在信息時代,工業設計的發展趨勢有哪些作為工業設計師,應該如何在設計實踐中
工業設計走向新高度,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歷次工業革命在新的科學理論指引下和技術應用驅動下,都會有相應的新生產工具和現實場景出現,並推動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新的重要變革,從而促進了工業設計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了批量化和機械化的大生產方式,這種大生產方式仰仗設計來成就自身,另一方面也使設計從製造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行業和職業,其定義以「產品」為核心;第二次工業革命將工業社會帶入標准化新時代,工業設計定義由以「產品」為核心轉向以「用戶」為核心,新的設計和設計觀的出現,使得有別於傳統設計的現代設計脫穎而出;第三次工業革命使工業設計的定義核心提升為以「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為核心;第四次工業革命風生水起,工業設計的宗旨已躍遷為通過工業設計的創造性活動,對經濟、社會、環境以及倫理等方面問題作出回應、提出解決方案並將之可視化和實操化,藉此建立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商業網路。可見,工業設計的定義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高度,即以「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為核心。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伴隨著生產體制的頻繁變革,工業建築生產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產品的更新換代,不少建築廠房也逐漸朝微型化與大型化兩端發展;工業建築的設計也趨於靈活性、預見性、便捷性、通用性。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發展模式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