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非金屬礦床及其工業應用的進展
蔡克勤
1 概述
非金屬礦(non-metallic ore)、工業礦物與岩石(instrial minerals and rocks)。
工業上提取非金屬元素或礦物的化學組成、物理特性、工藝性能可資人類之利用、賦存狀態可以規模開采而且具有經濟價值的地質體(或稱礦體 ore body)。
(1)礦石的工業技術要求復雜,除部分利用某些化學元素和化合物(如:鉀鹽)外,大部分非金屬礦石利用其特有的技術物理特性和界面化學性質,由多項專業技術指標構成。
(2)一礦多用,優質優用;用途不同,對礦石的質量要求也不一樣。
(3)不同礦種間可以互相替代,但工業技術指標不同。
(4)礦產種類繁多。20世紀初只能利用約60種,現在已達到200種以上,並隨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而呈現加速發展變化的趨勢。我國已開發利用的非金屬礦礦種據統計已達130種。
(5)原礦價格低廉,深加工後用途廣泛,利潤空間大。
(6)非金屬礦應用范圍遍及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世界非金屬礦的年開采量(以2001年計)在250億~300億噸之間,是金屬開采量的3倍。美國目前非金屬礦的總產量與金屬礦總產值之比為2:1。這兩者的比值已成為衡量國家礦業發達程度的標志。
2 非金屬礦床分類
(1)按礦物學和岩石學原則分類
(2)按用途分類
(3)按成因分類
目前趨向於三結合原則分類,即礦物、成因類型、用途(如《中國工業礦物與岩石》,陶維屏等主編,地質出版社,1990)一些專業性的專著,也遵循這一原則。
3 中國非金屬礦床研究的進展
(1)礦種有了極大的擴展,達到130種,其中絕大部分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進入非金屬礦種內。
(2)適應工業和社會發展,評價和開發利用了一批有資源優勢的新礦種,如凹凸棒石、硅藻土、水鎂石(Mg(OH)2)、海泡石粘土、粉石英、累托石粘土、含鋰鹵水(鹽湖)、電氣石等;非金屬礦對形成地區特色工業具有超前性發展的特點。
(3)高新技術發展,促進非金屬礦新礦種、新類型的發現。
(4)非金屬礦物的精細結構和晶體化學研究使新材料研究的起點越來越高。
(5)非金屬礦床的成因研究有了長足的進步。
(6)非金屬礦床成礦系列與區域成礦規律研究。①非金屬礦床形成過程中對成礦微環境研究。②疊加成礦作用普遍發育,形成多成因復合礦床。③依託特定成礦建造形成特色區域礦產組合。
4 中國非金屬礦業的發展趨勢與特點
新產品覆蓋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大,產值在快速增長;非金屬礦材料性能與工藝特性的深入研究,對工業和產業發展有超前的引導意義;非金屬礦與新材料開發利用密切相關,是當代技術革命的物質支柱和基礎。
中國非金屬礦資源豐富,礦種繁多,資源匹配性好,並有世界級的大型、超大型礦床。其中石膏、菱鎂礦、石墨、螢石、重晶石、含鋰鹵水等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一;滑石、石棉居世界第二。已形成一批較為集中而有特色的非金屬礦工業經濟區:
(1)東北三江平原:石墨、矽線石、膨潤土、珍珠岩、水泥灰岩。
(2)遼南:滑石、菱鎂礦、硼、金剛石、岫岩玉。
(3)膠東:滑石、菱鎂礦、石墨、鉀長石、硫、石膏。
(4)江浙皖:螢石、沸石、膨潤土、硅藻土、葉蠟石、凹凸棒石、石灰岩。
(5)江西:高嶺土、粉石英、海泡石、黑滑石。
(6)鄂北湘西:磷塊岩、石鹽、芒硝、重晶石、石灰岩。
(7)閩粵瓊桂沿海:花崗岩(石材)、石英砂、鋯石。
(8)黔桂:磷塊岩、硅藻土、鋁土、重晶石。
(9)柴達木:石鹽、鉀鹽、鋰、硼、芒硝、石棉、石灰岩。
非金屬礦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較早,民間資本已大量湧入,推動了非金屬礦的普查、勘探工作,對地方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作用明顯。
我國大部分非金屬礦礦床地質研究比較系統,出版了一批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著。
5 存在問題
(1)礦業中重金輕非的現象有了明顯改善,但非金屬礦的地質研究工作有所減弱,部分資源短缺,如鉀鹽(2001年進口565萬噸)、硼礦,現有儲量已為數不多,資源前景不明,找礦投入嚴重不足。
(2)優勢礦種以原礦石出口為主,價格低廉。深加工程度嚴重不足,資源浪費驚人。
(3)礦山企業規模偏小,全國共有礦山17000餘個,經濟效益不高。
(4)經濟總量較小,仍低於金屬礦產。
總體上可概括為「五低」:生產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低、勞動生產率低、市場應變能力低、經濟效益低。
參考文獻
陶維屏,張培元主編.1987.中國工業礦物和岩石(上、下).北京:地質出版社
葉連俊等.1989.中國磷塊岩.北京:科技出版社
陶維屏等.1994.中國非金屬礦床成礦系列:礦床、含礦建造、成礦系列、形成模式.北京:地質出版社
章少華等.1996.豫西南鎂質大理岩建造:非金屬礦床成礦系列.北京:地質出版社
陶維屏等.1995.1:2500萬中國非金屬礦床成礦地質圖.北京:地質出版社
潘兆櫓,萬朴.1993.應用礦物學.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非金屬礦工業手冊編輯委員會.1992.非金屬礦工業手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
陶維屏,蘇德展.2002.中國非金屬礦產資源及其利用與開發.北京:地震出版社
B. 我國工業分析的現狀如何
導語: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
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實現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以下對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工業的現狀
(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分門類看,製造業年均增長9%,采礦業年均增長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年均增長3.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年均增長4.4%;集體企業年均增長2.4%,股份制企業年均增長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年均增長6.1%;私營企業年均增長10.4%。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外需疲軟的現象未明顯改觀,主要發達經濟體回升不及預期,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普遍回落。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2013年至2015年期間,世界製造業年度同比增速僅在2%至4%的區間徘徊,我國工業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位居前列。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趨於復雜嚴峻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實現中高速增長尤為不易。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2013年至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2%。其中,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8.6%,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從人均創造的主營業務收入看,單位勞動產出的上升體現出企業提質增效的進展。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人均主營業務收入達117.4萬元,與2012年98.8萬元的水平相比,三年內提高了18.6萬元,提高18.9%。
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
據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呈現以下幾點:
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增長狀態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我國工業發展的內外部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導致工業的潛在增長率出現趨勢性下降。這種下降不僅是周期性的變化,而是具有發展階段轉換帶來的趨勢性減速特徵。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我國工業30多年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條件,低成本要素的保障程度不斷下降,工業增長面臨著全方位的高成本約束,原有的「低成本投入、低水平擴張、低價格競爭」的增長模式面臨重大挑戰。但另一方面,我國技術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在部分產業領域取得突破。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指引下,我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技術創新環境得到改善,技術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在外部需求低迷、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影響下,我國一些行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產能過剩長期持續不僅導致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而且阻礙企業技術進步,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當前,我國資源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資源成本越來越高;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矛盾正在集中顯現。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下,工業發展亟待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的傳統發展模式向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精益發展模式轉變,在資源利用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約節約型轉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
C. 德軍的進展如何
到9月27日晚,蘇軍的形勢大大惡化。所有戰線上的德國軍隊都取得了相當的進展,蘇軍被趕向捷爾任斯基拖拉機廠——索洛古布上校率領的第112師正堅守在那裡。德軍第24裝甲師迅速解決掉蘇軍第189坦克旅,正移師巴里卡德地區,在它右面,第100狙擊師同蘇軍第23坦克師纏斗一天後最終獲勝。
蘇軍第95師在馬馬耶夫崗上的形勢也是岌岌可危,唯一使崔可夫感到些許安慰的是第13近衛師和第284西伯利亞師穩住了陣地,但這二者卻又都孤立無援。這種命運始於蘇軍在前一天傍晚的反擊被擊退後,德軍趁勢向前推進了2700多米並最終擊潰了第95師和第112師。一向十分樂觀的崔可夫在作戰日記中寫道:「如果再有這樣的一天,我們將被趕入伏爾加河。」如果不是崔可夫對斯大林格勒戰役性質具有的深刻洞察力和在戰斗中作出的適時的戰術調整,第62集團軍早已處於潰敗的邊緣,根本就沒有機會實現它的指揮官所希望的變化。9月27日晚,崔可夫使他的方面軍指揮官葉廖緬科、赫魯曉夫和東南方面軍的政治委員明白:他急需預備隊以從德國空軍的強大壓力下獲得喘息的機會。
夜幕降臨後,羅格切夫的部隊浴血奮戰,協助斯梅霍特沃羅夫的第193師渡過了伏爾加河,使崔可夫得以把第193師部署在紅十月工人住宅區的外層建築,並在巴里卡德最南端與第24裝甲師會合。第284西伯利亞師在黎明時分對馬馬耶夫崗上的第295步兵師發動反攻,但收效甚微。崔可夫的部隊在戰場中間地帶也承受著德軍主力的壓力,不過在這場戰斗中第62集團軍比前24小時表現得要鎮定得多。崔可夫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敘述9月28日的形勢:德軍的進攻已不如先前那樣堅定、迅速與靈活。他的判斷完全正確。9月27日,第6集團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獲得了相應的報償,卻也造成了高層軍官與下層軍官的巨大損失。事實上,保盧斯為了維持9月27日的戰斗能量,轉而襲擊斯大林格勒西北角上目標明顯的奧爾洛夫卡突出部,才避免了9月28日的失敗。
奧爾洛夫卡突出部伸入德軍戰線數公里,但它實際上已被包圍。9月29日,漢斯·胡貝的第16裝甲師南移准備與正在向東行進的第60摩托化師會合。9月30日,兩軍的鉗形合攏,會同北進的第389步兵師,很輕易地就攻佔了突出部。這樣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北部的陣地也就只剩下雷諾克郊區的一片狹長地域,此時的捷爾任斯基拖拉機廠已是四面受敵,但崔可夫不願從市中心抽調兵力投入已沒有希望的突出部,他心裡很清楚德軍的主要目標仍是斯大林格勒的工業中心。
D. 太空工業化的進程進展到何種地步
從目前的狀況看,太空城、太空移民、月球基地和改造火星所需要的基本技術人類已經具備,太空生產、加工的可行性已經得到實驗驗證。目前全世界航天年潛在發射能力可達上萬噸,大型空間構件的組裝已不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從技術角度上講,太空工業化的目標並不遙遠。顯然,巨額資金需求將制約著未來航天技術的發展進程,但實現太空工業化等目標的最大挑戰或許來自於人類的價值觀和人類的合作精神。
E. 西豐工業園區赫格雷生物制葯項目進展如何
大爺表示無能為力。。我還是去研究研究生豬價錢吧
F. 中國大飛機製造進展如何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於2008年05月11日在上海正式成立這意味著我國的大飛機研製基地最終落戶上海。不過,我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何時飛上藍天,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 http://photocdn.sohu.com/20070118/Img247701948.jpg其實,大飛機項目曾得到我國幾代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早在30多年前,毛主席和周總理就對發展我們自己的大飛機製造業有所考慮。『運十』就是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大型民用噴氣式客機。」運十」項目於1970年8月啟動(又稱「708工程」),由中央直接指揮協調,各部委、軍隊及全國21個省市的262個單位參與研製,1978年完成飛機設計,1980年9月26日首飛上天。此後,又進行了各種科研試飛。曾先後轉場北京、合肥、哈爾濱、烏魯木齊、昆明、成都等地,並先後7次飛抵起降難度最大的西藏拉薩貢嘎機場,飛西藏時「一周飛行5次,連續出勤無事故」。據飛行員講,『運十』的性能非常好。飛抵拉薩機場時,地勤人員沒有見過這種機型的飛機。當得知是我國自己研製的飛機時,都立正向飛機敬禮」。到1985年,「運十」共飛了130個起落,170個小時,最遠航程3600公里,最大時速930公里,最高飛行升限11000米,最長空中飛行時間4小時49分。從性能上看,「運十」客艙按經濟艙178座,混合級124座布置,最大起飛重量110噸,已經達到了「大飛機」的標准。當時的航空航天工業部評價其為「填補了我國民航工業在這方面的空白」。「1988年,原三機部民機司副司長鄭作棣曾撰文指出,『運十』飛機的研製在技術上有10項突破。但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讓中國走上自主研發道路的項目,最終卻遭遇下馬。80年代中期,『708工程』在沒有經過正式程序的情況下不了了之」。搞大飛機是從我國第一代領導人就有的願望,不是今天才有的想法;在上世紀70年代那種特殊環境下都能成功研製出「運十」,今天我們也完全有能力研製出性能更好的大飛機。歷史經驗說明,自主研發大飛機的障礙主要來自體制,因為這裡面牽涉了太多的地方利益、部門利益。
G. 馱盧的經濟狀況
2003年與雷州鄉合並後,新的馱盧鎮總面積4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15萬畝
城鎮面積4.5平方公里,總人口6.3萬人,其中城鎮1.8萬人。
聚居壯、漢等民族,以壯族為主,普遍使用白話。全鎮轄17個村委、3個社區,115個村(居)民小組。
全鎮經濟集種植、養殖、企業、商貿為一體,多業發展。
2007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39611萬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120元。
200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546萬元,比2007年增長4.6%
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618萬元,比2007年增長22%
農業總產值33687萬元,增長6.1%
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341元,比2007年增加239元。
馱盧鎮盛產甘蔗。
2007/2008年榨季甘蔗種植15.4萬畝,
原料蔗產量達80.87萬噸,是江州區人均產蔗產糖量大鎮。
積極推廣高效種養模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推進瓜果蔬菜、漁畜禽等特色種養基地建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規模發展有西瓜、甜南瓜、馬鈴薯、大白菜、葡萄、大青棗、香蕉、板栗、生豬、黑山羊、網箱魚等等。2007年利用左江河面水域,在雷州社區雷州屯、新村屯河段發展2000多箱的斑點沙尾魚、單性羅非魚 網箱養殖。
馱盧鎮是崇左市江州區的第二工業基地,鎮區內有兩家製糖大型企業,日榨原料蔗均超萬噸,其中馱盧東亞糖業有限公司屬國家一級大型企業。還有崇左市大豐劍麻製品廠、金龍澱粉廠、礦山、石場、磚廠等多家規模企業。轄區內入駐有銀行、學校、廣播電視、交通、水利電力、郵電、通訊、稅務、工商、醫療衛生、公安等30多個部門單位,機構設置齊全。
H. 中國5G的研發進展如何啊
辦理了實名制登聯通5G技術目前已經在以下領域得以應用:
應用一、5G智慧碼頭
中國聯通聯合愛立信、青島港和振華重工在青島港新前灣自動化碼頭成功實現了基於5G連接的自動岸橋吊車控制操作、抓取和運輸集裝箱,在5G網路應用於智慧碼頭領域再上一個台階。
應用二、智慧醫療
在世界移動大會上,關於聯通5G智慧醫療的一段視頻火了。有了5G的幫助,未來醫院可實現更快速的數據傳輸、分析及預警,並具備更全面可靠的監護條件,能夠通過語音交互、觸屏、人臉識別等方式,為患者提供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的醫療健康服務。
應用三、聯通5G助力「一鍵煉鋼」
「一鍵煉鋼」你敢想嗎?有了聯通5G,這都不是事兒
千米之外、輕點按鍵,實現從轉爐冶煉到出鋼的全流程自動化「一鍵煉鋼」——從前鋼鐵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的手中,在現場數百雙眼睛的注視下,變成了現實。
I. 三北防護林工程進展如何何時完工
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建設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億畝。在保護現有森林植被的基礎上,採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飛機播種造林等措施,實行喬、灌、草結合,帶、片網結合,多樹種、多林種結合,建設一個功能完備、結構合理、系統穩定的大型防護林體系,使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隨我國的改革開放,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已走過20多年的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超額完成了三北防護林體系一期(1978—1985年)、二期(1986—1995年)工程規劃任務,正進行三期(1996—2000年)工程建設,到1998年底,累計造林3億多畝。這些樹木成林後,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將從5.05%提高到9%以上。重點治理區的環境質量有了較大改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從新疆到黑龍江的風沙危害區營造防風固沙林1億多畝,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擴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山西、寧夏等七省(自治區、直轄市)結束了沙進人退的歷史,沙漠化土地每年481平方公里,拓寬了沙區廣大人民的生存窨。重點治理的科爾沁、毛烏素兩大沙地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20.4%和29.1%,不僅實現了土地沙漠化逆轉,而且進入綜合治理、綜合開發的新階段。赤峰市治理開發沙地2100萬畝,占沙化土地的58%;榆林沙區森林覆蓋率已由1977年的18.1%上升到38.9%,沙化土地治理度達68.4%。
J. 崇左馱盧和扶綏東門那個鎮經濟好
綜合來說東門的經濟比較好。
人口:馱盧鎮總的人口比東門鎮的多1萬多人。城區人口東門比馱盧多,因為東門的幾個房地產項目吸引了不少東門以及附近鄉鎮的群眾購買。但人口就是生產力,馱盧勝。
交通:東門有崇欽高速和322國道,離南友高速也不遠。馱盧位於一條省道和一條縣道的交匯處,到南友高速不算太遠,交通也還不錯。東門略勝。
工業:兩地都是以製糖業為主。馱盧有兩家糖廠,不過東門的糖廠規模是全國數一數二的,而且東門還有南華物流園、味精廠、化肥廠等。東門工業略勝。
礦產:東門一帶有大量的鋁礦,可以建大型的鋁廠。馱盧好像沒有什麼礦產。
水資源:馱盧有左江流過,東門沒有大江大河。馱盧勝。
城建:東門有崇左市鄉鎮最高的樓(16層),有崇左市鄉鎮第一條商業步行街,有崇左市鄉鎮第一個商貿小區。東門已經有5、6家房地產進駐了,而馱盧都是私人建房至今沒有房地產開發項目。東門勝。
商業與服務業:兩地的賓館、超市、KTV、網吧、品牌專賣店等的數量都差不多。東門鎮區有兩個農貿市場一個建材市場,且規劃投資上億元對新街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而馱盧的新市場建了好幾年至今商戶都沒有搬遷過去,人們現在還得擠在狹小破舊的舊市場。現在東門的大型購物中心在招商中,星級賓館也在建設中。這一項東門略勝吧。
看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分析了那麼多,最佳答案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