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核電的發展歷史
1、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初~1993年
1974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七個具備獨立設計、建造核電站能力的國家,自主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讓中國從此用上了核電。但我國核電技術儲備不夠,能力不足,需要藉助國外先進成熟的核電技術,因此在1993和1994年,我國和法國合作,引進了兩套核電機組,並建立大亞灣核電站。
2、適度發展階段1994年~2005年
雖然核電屬於潔凈能源,但是由於技術不穩定,同時國際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等核電事故,因此我國對於核電發展持謹慎態度,加上當時我國電力供應相對充足,對核電的需求迫切度不高,因此國家將核電定位為補充能源,核電站發展處於適度發展階段。
3、積極快速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
隨著我國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力供應開始感受壓力,同時處於環境保護的需要,清潔能源的比例開始逐漸加大,核電地位上升。20016年我國發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明確指出「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確立了核電在我國經濟與能源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地位。自此,我國核電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1)中國核工業怎麼發展擴展閱讀:
在核能發電佔比方面,核電是眾多國家的重要電力來源,其中核能發電佔比最高的國家是法國(75%),其他發達國家比如美國(19%)、俄羅斯(18%)、韓國(30%)、瑞典(38%)等核能發電比例都很高。
2016年我國核電發電量僅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56%,核電發電比重排在世界有核國家的末尾,明顯低於世界10.8%的平均值。盡管中國核電整體規模並不算小,但相對於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巨大的用電需求,中國核電所做出的貢獻仍然是非常小的。因此,中國核電的上升空間是非常大的。
Ⅱ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一、CNPE成立前的核工業第二、第四、第五研究設計院
中國的核工業設計,是從1955年國家作出創建核工業的戰略決策後,才開始興起的尖端技術領域。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核工業第四研究設計院、核工業第五研究設計院就是20世紀50年代中葉伴隨著中國核工業的創建和核工業建設的展開而組建形成的核工業設計隊伍。
其中:
核二院是1958年1月為承擔核工業設計而組建的設計院(建工部三院),這是中國最早從事核工程設計的綜合性設計院,是中國核工程研究設計的發祥地;
核四院是1958年1月為承擔鈾礦冶工程設計而組建而成的設計單位(冶金部三司七處);
原核五院是1957年1月為開展核燃料元件工程(408工程)設計開始組建的設計隊伍(408工程設計組);原核六院是1958年12月二機部設計院為開展核武器研製基地工程設計組建的設計隊伍,後來兩院於1984年合並並更名為核工業部第五研究設計院。
1958年後,隨著核工業建設的發展和核工程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核工業設計機構和隊伍幾經歸並、剝離,形成了我國核燃料循環完整的研究設計體系。
歸並:
1958年2月後,隨著第三機械工業部更名為第二機械工業部(以下簡稱二機部)後,建工部三院劃歸二機部更名為二機部設計院,408工程設計組劃歸二機部設計院成立第十六設計室,原冶金部三司七處(設計處)劃歸二機部改名為二機部十二局設計處。
1960年11月,二機部設計院(核工業設計院)、第十局、十二局設計處(礦冶設計)合並,成立新的十局;1962年,二機部根據工作發展需要,十局分為設備局(十局)和設計局(十三局),設計局主管設計工作,承擔全部的核工業設計任務。
剝離:
1960年後,為了中國核工業的發展的需要,二機部設計院相關設計室的設計人員開始下放到地方籌建工廠設計處,如二O二廠設計處、二二一廠設計處等;1962年,礦冶設計部分從十三局剝離成立二機部第一設計院;1964年,第十三局分為十三局、第二設計院、第三設計院三個單位,二院主要承擔核反應堆工程和核燃料後處理的工程設計任務。
其後,第一設計院經與相關礦冶研究所、勘察隊合並於1969年更名為二機部第四研究設計院,1988年隨核工業部更名為核工業總公司後,二機部四院更名為核工業第四研究設計院;二O二廠設計處、二二一廠設計處在歷經多次調整後,於1984年合並並更名為核工業部第五研究設計院;二機部二院於1988年更名為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
二、中國核電工程公司
2006年4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將中國核工業稀土公司變更為中國核電工程公司;同年5月28日,以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為主組建的中國核電工程公司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個以「中國」字頭的核電工程公司。
三、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CNPE)
2007年12月,為了適應國家核電發展戰略需要,加快落實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方針,實現核電工程管理與國際接軌,中核集團對中國核電工程公司進行重組改制,將旗下的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核工業第五研究設計院的主營業務和主幹力量及核工業第四研究設計院從事核電工作及相關專業的技術骨幹劃歸為中國核電工程公司,重組後的公司名稱為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CNPE),注冊資金2億元,公司總部設在北京,下設鄭州、河北分部,這是國內最唯一以核電設計為龍頭、實力最強、專業配備最完整的核電EPC工程總承包公司。
新成立的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延續著中國核工業發展的輝煌歷程,秉承著「事業高於一切、責任重於一切、嚴細融於一切,進取成就一切」的核工業精神,以振興國家核電事業為己任,努力創造民族核電發展新的輝煌!
Ⅲ 我想了解一下核工業方面的知識
國內核工業發展概況
一、簡介
核工業是從事核燃料研究、生產、加工,核能開發、利用,核武器研製、生產的工業。是軍民結合型工業。主要產品有:核原料、核燃料、核動力裝置、核武器(包括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核電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等。核工業在國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規武器有更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能在戰爭中起到一般武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且造成放射性污染,對生態環境有長期、嚴重的後果。所以,核武器已成為某些國家現代軍事戰略的基礎。同時,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核工業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學科發展
核工業是一門學科門類多、開拓領域廣、技術密集程度高的綜合性新興工業。它涉及到地質勘探、采礦、冶金、化工、電力、機械製造、建築、電機和精密儀表等工業部門和物理、化學、電子學、半導體、計算技術、自動控制、材料學、傳熱學、醫學和生物學等學科領域。一個國家的核工業發展水平,能集中地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整個工業基礎和科學技術水平。
1896年天然放射性的發現,揭開了現代科學技術嶄新的一頁。20世紀中葉以來,核科學技術和核工業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實現了從基礎理論研究到應用技術研究,從軍事利用到和平利用的重大轉變。核技術已滲透到各個領域,它在經濟建設、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中應用廣泛,效益明顯,是當代技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國核工業概況
(1)發展歷史
我國的核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創建和發展起來的。
1950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從事核科學技術研究工作。
1954年,我國地質工作者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毛澤東在聽取地質部門匯報後指出,我們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我們國家也要發展原子能。
1955年7月,國務院決定,在國家建設委員會設立建築技術局,負責原蘇聯援助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的籌建工作。
1956年11月16日,國家建立了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1982年改為核工業部) ,在蘇聯援助下建設核工業。1958年,我國第一座重水型實驗用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建成並投入運行。
1960年,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定,翌年撤走在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專家,並帶走了重要的圖紙資料。然而,我國核科技研究和核工業建設並未就此止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繼續發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直接領導研製生產原子彈的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
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潛艇試航成功,表明中國的核工業已有較快的發展,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核工業體系。70年代末,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核工業由主要為軍用服務,轉向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主要從事核能、核技術的和平利用,民用產品的開發。
1983年6月,在浙江海鹽縣秦山,開始了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功率為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的建設;
1984年4月,引進技術設備,在廣東深圳開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
1988年4月,核工業部撤銷,其政府職能劃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時組建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負責對核工業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
90年代以來,核工業繼續貫徹「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搞活經濟」的方針,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2)未來趨勢
中國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70萬千瓦,預計到201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約為2000萬千瓦,2020年約為4000萬千瓦。到2050年,根據不同部門的估算,中國核電裝機容量可以分為高中低三種方案:高方案為3.6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30%),中方案為2.4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20%),低方案為1.2億千瓦(約佔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0%)。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正在制定中國核電發展民用工業規劃,准備到2020年中國電力總裝機容量預計為9億千瓦時,核電的比重將占電力總容量的4%,即是中國核電在2020年時將為3600-4000萬千瓦。也就是說,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40座相當於大亞灣那樣的百萬千瓦級的核電站。
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並正在執行,當前發展壓水堆,中期發展快中子堆,遠期發展聚變堆。具體地說就是,近期發展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為了充分利用鈾資源,採用鈾鈈循環的技術路線,中期發展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遠期發展聚變堆核電站,從而基本上「永遠」解決能源需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