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三線企業」
20世紀60年代,中國政府為了應對復雜的國際政治局勢以及發生大規模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做出了深挖洞,廣積糧,備戰備荒的戰略性部署。其重點步驟之一就是在中國廣大的西部和西南部偏僻山區建設工業基地,特別是軍事工業基地。以期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能夠保存工業的生產能力。
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大批原來在東部相對發達地區的企業,向西部和西南部山區進行了搬遷。這種搬遷不僅僅是硬體設施,也包括這些企業的幹部和工人。政府提出的口號是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身獻子孫,要求這些背井離鄉的員工紮根山區,一代一代地延續對國家的責任。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線建設,在中國當代史上,是一個規模空前的重大經濟建設戰略。長達16年、橫貫3個五年計劃的時間里(如果算上三線調整改造,則延續到20世紀90年代),國家在13個省和自治區的中西部地區投入了2052.68億巨資(占同期全國基建總投資的39.01%);幾百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上千萬人次的建設者,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感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來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露宿風餐,肩挑背扛,用十幾年的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形成了中國可靠的西部後方科技工業基地,初步改變了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布局,帶動了中國內地和邊陲地區的社會進步。
由於歷史的原因,三線建設曾經是個神秘的字眼,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公開見諸報端,如今也鮮為當代青年人所知。當年三線建設的決策是如何作出的?十幾年的三線建設是如何實施的?三線建設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存在怎樣的失誤?三線建設者的青春、命運和悲歡,有著怎樣的傳奇?這些問題不是一一都能回答的,但是有一點說是-他們為祖國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絕大部分三線企業都調遷到一些相對發達或者需要工業帶動的新興城市。有些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失敗了,而有些企業得到了良好發展並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