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業選址地理要素
影響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
自然條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市場、勞動力、原料(資源)、動力(能源)、政策、科技、農業基礎
l 除場地和水源外,一般對自然要素不要求更多投入,更加靈活
l 除了少數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甘蔗和甜菜製糖) 以外,一般不具有季節性
l 農業產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還可作為工業生產資料使用;工業產品除用作日常生活外,一般作為生產工具設備使用
: 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布局工業的基本原則
由經濟效益角度考慮各工業的主導因素
原料導向型工業 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導向型工業 接近消費市場
動力導向型工業 接近動力能源基地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接近廉價勞動力充足區
技術導向型工業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區
原料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原料產地
②原因: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原料運輸成本較高
③舉例:甘蔗或甜菜製糖、水產品加工、水果罐頭
: 市場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消費市場
②原因: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產品運輸成本較高
③舉例:食品、瓶裝飲料製造(啤酒、汽水)、傢具製造、印刷、石化
: 動力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動力能源基地
②原因:能源消耗量過大
③舉例:有色金屬冶煉(鋁、銅、鎳、錫……)
: 勞動力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②原因: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
③舉例: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被服廠
: 技術導向型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原因
①分布特點: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②原因:技術要求高
③舉例:衛星、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
: 從環境效益的角度布局工業的基本原則
造成空氣污染的工業,應設置在:(1) 居民區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地帶;(2)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3)與季風方向垂直的郊外
造成水體污染的工業:污水排放口遠離水源地及遠離河流上游
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工業: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從社會效益的角度布局工業(部分案例):多考慮國家政策、企業決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例如:(1)國防需求:我國20世紀50年代於內地建大型工業基地;(2)解決就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在西部一些非紡織原料產區、消費密集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一批紡織工業中心;(3)改革開放政策:80年代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4)縮小東西部經濟差異:20世紀末大力推動內地工業發展;(5)個人偏好:台港澳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在我國的投資
當前變化比較明顯的工業的區位因素
1.原料地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業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主要得益於科技及交通越來越發達
2.重要樞紐及干線對工業仍具有較大吸引力,但部分發達國家由於交通的完善,工業布局已不再將交通列為主要區位因素
3.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對工業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4.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❷ 中國四大工業區的地理分布位置,工業中心,工業結構特點,優越的區位條件
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常州,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地理位置優越、科技力量強,不利因素在於礦產和能源不足,為此建設了秦山核電站.2003年7月三峽開始向本區供電。
京津唐工業基地:關於中心有北京、夭津、唐山,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資源豐富,有煤、鐵、石油、海鹽等,不利之處在於水資源緊缺,南水北調工程目前正在實施。
遼中南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沈陽、大連、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煤鐵石油資源豐富,但能源和水源不足,國家正在組織力量振興老東北工業區。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廣州、深圳、珠海,是以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加工型」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鄰近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多「僑鄉」,便於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
望採納
謝謝
❸ 高中地理工業區位因素
工業在選址的時候常見的區位因素有兩大類型:
(1)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氣候、原料、動力等。如盆地地形由於靜風頻率較高,不太適宜布局空氣污染性工業。如需要大型水電和火電的工業,一般要靠近水電或者火電動力站。水體污染性工業需要布局在河流下游。
❹ 我國著名工業區的詳細地理分析,包括自然條件的社會經濟條件分析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
(3)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資源相對不足;水資源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區內環境污染大。
調整措施: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治理環境污染。
2: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溫帶季風區,瀕臨渤海,區內有全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地形平坦。
(3)社會經濟因素: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海運、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類型齊全);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不足;污染嚴重發展方向:資源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3 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4: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靠近港澳地區。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於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藉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不足:能源、資源不足
❺ 傳統工業的區位指向
傳統工業的區位指向一般是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發展的.
我國的傳統工業區是在津京唐地區附近及東北三省,因為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沃野千里,加上有較為雄厚的科技基礎,成為了我國傳統工業基地,交通便利.又處於國土交界處,市場更為廣闊.屬於原材料導向型工業。
傳統工業是產業革命以來所建立、仍然進行大規模生產的工業部門的總稱。
❻ 地理:傳統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區位分析特點
1.德國的魯爾區
2.英國中部工業區
▲世界傳統工業的分布 3.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4.美國的東北部工業區
5.中國的遼中南工業區
▲傳統工業的主要部門:煤炭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紡織工業等.
▲傳統工業的特點:生產規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
傳統工業共同的區位
1、豐富的煤礦、鐵礦、水源等資源
2、便利交通運輸條件
3、廣闊的市場
衰落的共同原因:
1、生產結構單一
2、環境污染
3、國際市場的沖擊,市場變小
4、經濟的轉移到新興工業區
5、新技術的沖擊
綜合整治的措施
1、調整工業布局
2、發展第三產業
3、優化環境
4、調整工業結構
❼ 工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響工業分布的區位因素有哪些它們工業的影響有什麼變化
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自然資源和自然條件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技術因素、生態環境因素等。
不同的工業部門、工業發展的不同時期,這些區位因素是不一樣的,同一因素也會發生變化。
主要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
原料地對工廠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如寶鋼。
交通運輸仍對工業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發達國家運輸已相當完善,交通運輸已不再成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國沿江沿海。信息網路的通達性越來越突出。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能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加。
❽ 高中地理工業區位因素
高中地理工業區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農業基礎、技術等。
一、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等。
1、原料:原料的種類、數量、質量及其運輸成本對工業的區位選擇影響較大。
2、市場:工業靠近市場可以節省運費,及時獲取市場信息。
3、交通:工業原料、燃料的輸入,產品的輸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鐵路樞紐地區,對工業區位選擇有很大的影響。
4、勞動力:工業生產需要一定數量和一定技術的勞動力,一個地區的勞動力數量、素質、工資水平以及人散枯們的生活習慣對工業區位的選擇都有影響。
5、科技:科學技術的進步會使交通條件改善、工業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提高,以及工業產業對信息的依賴程度提高。
6、動力:充足的動力供應室工業生產孝鉛的必要條件,消耗大量燃料的工業應考慮解決能源供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