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工業革命對西方近現代設計的影響.
參考網路文庫
工業設計是以工業化大批手數量生產為條件發展起來的,但是許多工業設計的准則早在工業社會之前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工業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與歷史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工業革命前漫長的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歷代匠師、藝人神尺創造出了種類繁多、技藝精湛的設計文化遺產.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社會已由長期的個體手工勞作跨入了機器大生產的時代,但是知識的換代並不意味著割斷歷史,拋棄遺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工業設計是人類設計文明的延續與發展.
因為後現代主義正是以講究歷史樣式,從傳統設計中尋求創作靈感為特徵的.工業革命前的設計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設計的萌芽階段;二是手工藝設計階段. 二:機械的早期工業化時代—設計思想發展(至20世紀初)
歐洲工業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藝生產體系,是以勞動力為基點的.而工業革命後的大工業生產方式則是以機器手段為基點.手工時代的產品,從構思、製作到銷售,全都出自藝人(工匠)之手,這些工匠以嫻熟的技藝取代或包含了設計,可以說這時沒有獨立意義上的設計師.
工業革命以後,由於社會生產分工,於是,設計與製造相分離,製造與銷售相分離.設計因而獲得了獨立的地位.然而大工業產品的弊端是:粗製濫造,產品審美標准失落.究其原因在於:技術人員和工廠主一味沉醉於新技術、新材料的成功運用,他們只關注游薯高產品的生產流程、質量、銷路和利潤,並不顧及產品美學品味.而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在於藝術家不屑關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業產品.因此,大工業中藝術與技術對峙的矛盾十分突出.19世紀上半葉,形形 *** 的復古風潮為歐洲社會和工業產品帶來了華而不實、繁瑣庸俗的矯飾之風,例如羅可可式的紡織機、哥特式蒸汽機、以及新埃及式水壓機.
產品設計中如何將藝術與技術相統一,引發了一場設計領域的革命,以下三個運動作為標志,也是在包豪斯產生之前歐洲藝術設計領域中具有重要意義的革命.即現代設計.
再問: 親,這是考研真題啦,不過我找不到標准答案,你的回答寫在卷子上,我覺得。。。。拿不到滿分
再答: 額,那我真幫不到你了。
B. 工業革命對藝術發展的影響
首先,我來糾正一下樓上的時間問題:歐洲的文藝復興是出現在15世紀,而工業革命是在18世紀到來到。工業革命的產生,部分原因在於新原料的發現和新的科學發明,如蒸汽機、新式紡織機等。這些發明的出現帶動了生產,也就解決了人們對於商品的需求,商人在這時抓住了這個新機會。藝術家也被這種活潑的、創新的精神狀態所啟發。
在改革時期,必然會出現很多問題,而且使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如對上帝創造物的破壞能換來人類進步嗎?動物的生命真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嗎?在這種事情中,人們有權利向他們自己的主宰者那樣行動嗎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愈來愈把「自然」拿來作為評判一切的標准,但是「自然」卻有著各種不同的外貌,如果「自然」成為指導原則的話,那末每個人必定會成為他自己的神學家和懺悔神父,因為人人都有同等的評判權利。另一方面,由於社會的不平等是那樣的遭人痛恨,是否應該用一種強制手段去創造一種平等社呢?對於革命的理論與實踐在這種氣氛中產生了。這種思想自由同樣會使人只顧自己,不顧社會。工業革命後所產生的這種思想,將是19世紀上半期藝術、文學
音樂中佔主導地位的浪漫主義運動的非常典型的理論基礎。而這一強調自我思想的意識,在繼後的發展中葉派生出了賽尚、表現主義,象徵主義等以自我思想為主的畫家。另一分支是隨著自然科學和製造工藝的發展所產生的印象主義,有一句話「沒有易於攜帶的錫管顏色的發明,就沒有印象主義!」這句話可能有點誇大其詞,但也說明工業革命後技術的革新對繪畫技法所帶來的變化!!
C. 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下有哪些進步潮流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亦稱第一次工業革命)】 1770-1870(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
D. 工業革命對藝術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工業革命大約始於1760年,隨後進入了工業「時代」(可以說,這個時代直到最近的「信息時代」才結束)。1840年前後出現了第二次「革命」,貝西麥(bessemer)煉鋼和工業熱潮加速發展。
顯然,它代表了巨大的社會變革,這很可怕(變革總是如此),同時還有大規模的政治動盪。工業機械化代表著希望、進步和進步,可能會使生活更容易、更令人興奮。它同時也很吵鬧,醜陋,機械,混亂,危險和霸氣。
當你把所有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時,你得到了什麼?-工業革命製造了大量低質量、沒有工藝的垃圾-拉斐爾前派對中世紀設計的迷戀——評論家兼藝術家約翰·羅斯金的影響-拒絕工人有辱人格的工作條件——一種對過去、對自然美、對個性的懷舊慾望你會看到藝術和工藝運動。坦率地說,還有一些非常嚴肅的牆紙設計。威廉·莫里斯(當然!)這個答案與其他六個字長的答案相比,可能有點過頭了……對不起。藝術有一種從一件事引到另一件事的方法。盡管如此,我希望你認為上面的這些都與這個問題有關。
E. 工業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大為提高,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界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工業革命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時間 發明人 發明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牛考門獲得了稍加改進的蒸汽機的專利權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進了牛考門蒸汽機,現代蒸汽機成型
1807年 富爾頓 蒸汽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4年 斯蒂芬森 蒸汽機車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成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工業革命對社會的改造作用
工業革命對社會的改造作用,常常超過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樣出現強烈的沖擊波和引起局勢的大動盪。生產力的超乎人們意料的大發展,工廠製取代手工工場的巨變,展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機制的一種新的而貌,帶動著整個社會快速地演變。幾十年下來,就使得以農業與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變成了以工業與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大規模地改變著人的生活和國家的經濟地理狀況。新城市的興起,舊城市的改觀,人口由農村流向城市的大趨勢,國家向城市化社會邁進的走向,工業產值遠遠超過農業產值的現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處其境的普通人和當政者大為驚訝,有悲有喜,但卻只能去適應,決計無法阻攔。
這種全面深刻的社會變化,說到底就是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的表現,後者比前者更加顯露出創造與進取的精神,奮力競爭的意識,更具有挑戰性。它以不可逆轉的氣勢,改變著人們的傳統習俗、價值取向,乃至擇業的標准。在這個社會轉折的進程中,伴隨著嚴重的剝削與壓榨,「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狀況甚為鮮明。於是,社會結構、階級結構都發生了變化,組合成一些新的社會利益群體。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這兩大階級的形成。
工業資產階級比起工場手工業時期由商人組成的資產階級,有著更強的進取精神和在自由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它以使用機器的產業為依託而取得的成就,也遠非舊日的資產者所能比擬。工業對農業的改造能力,吸收自由勞動力的容量,對整個社會的影響,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都使資本主義在世界歷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變著資本主義與前資本主義力量的對比。19世紀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和改革風起雲涌,席捲全球,到世紀中葉就初步形成了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正是這種歷史巨變的體現。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會制度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讓位給資本主義。
無產階級即產業工人的隊伍,是又一個全新的社會利益群體。它與過去的手工工場工人不同,沒有小塊土地,沒有傳統的生產工具,也不帶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純然的僱傭勞動者。使用機器生產的勞動條件和由機器聯結的集中勞動環境,使他們具有了集中、團結、紀律性強的特點。為時不久,他們就逐漸意識到了自己這個群體是同命運和具有共同願望與要求的。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階級意識,知道自己屬於同一個群體。後來經過科學理論的引導,才會體會到階級覺悟的概念。當然這只是那些先進的工人。工人作為一個社會群體起來斗爭,爭取自己的利益和社會地位,從而形成為一股歷史潮流,為世界歷史增添了新的內容。正是這股潮流推動了意識形態領域中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的逐步結合,這股潮流也日益壯大起來,成為19世紀並行交錯的歷史大潮之一。
兩大社會階級的形成和發展,機器工業對手工業的排擠,使以往的中等階級發生了分化和改組。所謂中等階級,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資產階級,包括小企業主、小店東、手工工匠、商販等等。他們中的少部分,在機器大工業的排擠下遭到破產,大量被迫受雇於工廠,成為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多數人則還繼續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臨破產的威脅,更多的人雖還沒有面臨危機,但瞻望前景也頗感擔憂。因而也形成為另一個社會利益群體,渴望在社會巨變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為維護和提高社會地位而斗爭。19世紀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流派為數眾多,其根源就在於此。其中,無政府主義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產者的情緒;而極力宣傳保留小私有制的學說,則常是小資產階級憂心忡忡地體現。小資產階級熱衷於參加民主運動,也是出於爭取提高社會地位的願望。 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它使世界跨進了電氣時代。從19世紀60—70年代起,西門子製成發電機,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1882年,法國學者馬·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創建火力發電站。
內燃機的發明是這時期應用技術的重大成就。奧托製造出以煤氣為燃料的四沖程內燃機。1883年,德國工程師戴姆製成以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狄塞爾發明結構更簡單、燃料更便宜的內燃機--柴油機。80年代,汽車誕生。隨後,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拖拉機和軍用裝甲車也陸續出現。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
化學工業的建立也是19世紀晚期應用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1884年法國人聖·夏爾東發明人造纖維。1869年,美國人黑特發明賽璐珞。1867年諾貝爾發明火 葯。
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856年英國人貝西默發明「吹氣精煉」操作法。1864年法國人馬丁和德國人西門子兄弟同時宣布發明了平爐煉鋼法。1875年英國冶金技師托馬斯發明了鹼性轉爐。世界鋼產量激增。
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一些新的特點:
首先,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許多技術發明是一些工匠依據實踐經驗取得的成果。只有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幾乎沒有什麼工業部門未受到科學新發現的影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都是在英國發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最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於19世紀60—70年代開始時,對一些後進的國家來說,兩次工業革命是交叉進行的。
因此,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遠比第一次工業革命廣泛深遠。它在工業生產的領域內部引起變革,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為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過渡准備了條件。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度代替了工場手工業,但企業規模不大。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一些新興的工業部門的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股份公司得到廣泛發展,作為超大規模企業的壟斷組織也是適應這一要求而出現的。
第二次工業革命還為生產過程的合理安排和在生產中實行進一步分工創造了可能。
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在生產的管理方面引起了深刻的變革,科學化的管理開始興起。 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條件
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的條件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社會條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來的重要條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為適應戰爭的需求都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和人力,研究開發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各壟斷組織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開發新產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為了與美國競爭,蘇聯也非常重視科技事業的發展。這些情況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從理論上說,這是社會實踐的需要。第二技術與物質條件是前提條件。科技的發展有歷史的繼承性和連續性,第二次工業革命所創造的技術與物質條件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礎。第三,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成為新科技革命的理論基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物理學革命,使人類的物質觀、時空觀、運動觀和方法論都發生了變革,二戰後初期形成的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成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論依據。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內容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等高新技術。如果按照研究領域歸類,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和空間技術等領域的變革。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與前兩次工業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三大特點。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蒸汽機的發明到瓦特的可以用作機器動力的蒸汽機發明,共用了72年。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831年法拉第的發電機模型出現到交流電動機的發明,共用了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電子計算機從1946年正式問世起,僅30年就經歷了5代,80年代生產的電子計算機與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相比,運轉速度提高了30多萬倍,而體積卻縮小為原來的三萬分之一。新技術從發明到應用的時間也大為縮短,如無線電為35年、雷達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以來的科技發明則多在10年以內,如原子能利用為6年、電子計算機為5年、晶體管為4年、激光器僅為1年。人類科學知識的總量也在迅速增加。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科學情報系統》的統計,科學知識的年增長率,在50年代為9.5%,60年代為10.6%,70年代為12.5%。第二,科學與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隨著科學實驗手段的進步,科研探索的領域也不斷開闊。前兩次工業革命主要是以一兩種技術的突破為代表,雖然它們也帶動了其它技術的發展,但是彼此之間的聯系並不密切,連帶產生的新技術數量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則不然,在核能、電子計算機和宇航技術的帶動下,一批批新技術迅速出現並且匯入技術革命的洪流,進而形成宏大的技術群。其中信息技術是帶頭的核心技術,信息技術又以信息控制為核心,它是優化物流、節約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財流的有效手段,被應用到各個技術領域。信息控製成為主要的控制手段後,使各種技術在發展中的橫向關聯性、綜合性、交叉性突現出來,使各種技術呈現出極強的群體性。第三,科學技術各領域之間相互滲透,出現兩種趨勢:學科越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研究越來越深入;學科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科學研究朝綜合性方向發展。以上技術之間的群體性,實際上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所揭示的人類三大系統:技術系統、生命系統和社會系統間的共同控制規律。這導致第三次科技革命與社會的結合比過去的技術革命要緊密得多。美國科技學的專家普賴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學」和「大科學」的概念,他指出二戰以前的科學是分散的、個體的、隨機組合的研究,屬於小科學,二戰以後,科學進入大科學時代,所謂大科學,是指以統一的方式把相關的科學事業組織起來加以科學管理的科學,是社會化的集體活動,其研究活動規模越來越大,發展到國家規模,甚至國際規模。例如,美國的「曼哈頓工程」和「星球大戰計劃」是國家規模的科研行動;現在的太空合作行動更是國際間的科研合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首先是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次,科學技術與生產之間、科學與技術之間是一種辯證的關系。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辯證關系必然引出第三點,科學技術各學科之間的聯系,也就是綜合性越來越強。另外,隨著實踐的發展,人們研究越深入,自然導致學科的分工越來越細,由於客觀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在越來越深入的研究過程中必然發現單一學科的研究不能滿足實踐的要求,於是跨學科研究就成為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我們在剛才對第三次科技革命內容的介紹中,已經清楚地看到它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通過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勞動者素質和技能的不斷提高、勞動對象的不斷改進和擴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一切機器在本質上都是人類勞動的模擬,機器工具是人類雙手的延伸,電子計算機則是人類大腦功能的延伸。電子計算機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的勞動形態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原來必須由人類直接操縱的控制機器動作的機構,變成了由電子計算機操縱機器運行的自動機構,形成了包括管理在內的全盤自動化的機器生產體系。以上是導致作為生產力水平標志的生產工具方面發生的變化。現實生產力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後,以電子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技術,使人的勞動從直接參加生產轉變為對生產過程的控制,這就要求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否則無法同現代化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要求導致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勞動者水平的提高。生產力三要素還有勞動對象。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人類不僅能夠以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為勞動對象進行生產,還能夠製造自然界中所沒有的物質材料作為勞動對象新材料技術的發展,使人類能夠按照生產的需要創造大量本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這就極大地擴展了人類勞動對象的范圍。
5,科技革命對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影響。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是國民經濟中的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超過了第一、第二產業;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普遍強化。由於生產過程的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產業結構中的「技術密集」企業發展速度大大超過傳統的「勞動密集」企業。這種技術密集企業包括微電子、機器人、原子能、宇航等工業以及現代通訊、新能源新材料工業等。1956年美國從事腦力勞動的「白領」職員人數第一次超過了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工人。1960~1978年美國的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的比例由0.1∶54.6變為47.8∶49.3;日本由28.2∶71.8變為41.9∶58。從事農業、牧業和漁業生產的人口比重,在二戰前,美國為30%、西歐和日本都在40%以上,而1977年,美國則降至3.6%,1975年西歐和日本降至10%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導致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是使人類日常生活發生變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創造的大量新產品進入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甚至影響著人類的思想道德觀念。例如,現代化通訊手段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交流信息的傳統方式,也在改變著傳統的人際交際方式;通過國際互聯網,導致人們觀察、認識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發生變化;試管嬰兒的誕生,有利於解決人類優生的難題,但是也給人的婚姻家庭和倫理道德帶來新的問題。對人們的家庭生活、乃至人類的倫理道德觀念都提出了挑戰。
6,科技革命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擴大。發達國家在發展新興產業的過程中,把原來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費資源多、污染嚴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鋼鐵、一般化工、機械製造等轉讓給發展中國家。這樣既減輕了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原料、能源的依賴,又使一些發展中國家進入工業化階段。國際貿易中的商品結構也發生根本變化。電腦、軟體等知識密集型產品的比重上升,礦物、天然橡膠之類初級產品和鋼鐵、銅之類商品的比重降低。發達國家的投資比重也隨著發生變化,從傳統工業轉向尖端技術工業。由於投資於這些產業才能夠獲得高利潤,而這些產業需要先進設備、高水平的勞動力和消費水平高的市場,具備這些條件的只有發達國家,所以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國際資本流動總量中,3/4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另外,為了建設大型工程項目,發達國家之間還進行廣泛的國際合作,進行高層次的國際分工,使經濟國際化的趨勢加強。發達國家利用自己控制著尖端技術的優勢,大量對發展中國家出口耗資少、附加值高的高技術產品,壓低初級產品價格,使發展中國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造成了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經濟差距的不斷加大。
F. 工業革命有哪些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大方面:
1、對生產方式的影響:
①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使產品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並使勞動日益單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場工業向工廠工業的轉變。
④開創了製造大機器的時代。
2、對世界格局的影響:
①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③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著殖民地的舊制度、舊思想。
④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⑤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掌握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⑥標志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