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手工業如何做大

手工業如何做大

發布時間:2023-09-23 21:02:42

① 古代手工業&商業發展原因和影響

一、原因

1、政治方面:

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2、經濟方面:

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國家政策:

統治者相對寬松的政策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

4、交通:

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5、金融:

貨幣、金融機構的出現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二、影響

1、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由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商人。

2、秦漢以來商業艱難發展:

秦漢時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經商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商業總體水平不高。但還是有所發展,「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

3、隋唐商業的發展:

(1)邸店在各大商業城市不斷興辦,都市商業不斷發展;

(2)農村集市貿易也發展起來,出現了草市;

(3)出現了櫃坊和飛錢。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飛錢類似後世的匯票;③城市繁榮:長安、洛陽、益州、揚州;

(4)市場發展:城市中「市」( 商業區:長安有東市、西市)「坊」(住宅區)分開,商業受空間限制;

(5)規定「日中為市」,商業受時間限制;

(6)對外貿易: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唐設市舶使。

4、宋元商業繁榮

(1)表現:

①城市繁榮,徹底打破「市」「坊」界限(這是隋唐城市和宋元城市的最大區別),「草市」比較普遍,商業活動不受空間限制;

②出現了「早市」、「夜市」,商業活動不受時間限制;

③商業交換品種迅速增加,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投向市場;

④世界上最早紙幣交子出現並推廣;

⑤出現娛樂場所:勾欄和瓦肆;

⑥貿易發達:邊境貿易和海外貿易發達。

(2)宋元時期商業空前繁榮的原因:

①宋朝結束分裂、元完成統一,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②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③ZF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限制;

④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⑤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3)宋朝時期「商業革命」的表現:

①商品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②坊市界限被徹底打破;城市人口激增;

③商業中心崛起;

④海外貿易興盛;

⑤紙幣——交子的出現。

(4)宋朝的「商業革命」未能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的原因:

①傳統的自然經濟阻礙了新的生產關系的萌芽;

②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業的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使地方缺失自主性;

③理學的保守性(存天理,滅人慾;重義輕利)使社會思想限於僵化;

④中國是大陸文明體系,缺少海洋文明的進取精神。

(1)手工業如何做大擴展閱讀:

一、重農抑商

1、政策簡介

在我國漫漫兩千年封建歷史長河中,「重農抑商」政策總是與歷史相隨相伴的。

它產生於封建制度產生鞏固的春秋戰國,發展於封建制度興盛的秦漢,之後便被後面的朝代繼承,中古時代的中國是和波斯,緬甸,印度,埃及相似的東方專制封建農業帝國,與歐美迥異。

歷代封建王朝都強調「以農為本」。

中國封建社會採取這種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種經濟的主要部門是農業。

農業是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提供給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歷代統治者都把農業當作根本性的大事來抓,採取一系列督促、鼓勵、組織農業生產的措施,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

2、產生原因

重農抑商政策與封建制度相始終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一個國家或政權實行什麼樣的經濟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所決定的。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而把工商業當成「末業」來加以抑制。

其實,造成中國封建社會長期「重農抑商」的根本原因還是中國「封閉式大陸」的獨特地理環境。「中華民族的主體從遠古開始便生活在黃河、長江流域。

大約在6000年前左右已逐漸擺脫狩獵和採集經濟,進入以種植經濟為主的原始農業經濟。先民勞動、生息、繁衍的這塊大陸,東臨大海,西北是戈壁,西南則是極其險峻的青藏高原。

在邁入文明門檻的前夕,在交通極不方便的條件下,這里是一片與世隔絕的天地,與印度次大陸類似。直到1840年鴉片戰爭前,中國人對於外部世界還知之甚少。

在這樣的環境中主要從事原始農業經濟,這是認識中國由氏族社會發展成國家的基點。」(摘自王立民主編《中國法制史》)顯然,這與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地中海地區」的地理環境迥異。

二、中國古代民間手工業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手工業為社會提供了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和基本的生產工具,它與農業一起,以眾多的發明創造和精湛的手工技術,創造了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

並且,它還推動著社會分工、商品貨幣關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到封建社會後期,民間手工業行業中已經開始孕育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胚胎。

但它的發展同時又受到封建經濟關系的嚴重束縛。在民間手工業內部,也還存在著手工業者墨守成規、封鎖技術、後期行會的束縛以及大型作場內的封建剝削和壓迫等問題,從而窒息著技術進步,阻礙了民間手工業的發展。

② 明清時期民營手工業發展的表現

在農業增長和發展的同時,明中後期的手工業,尤其是民間手工業高度發展,無論行業種類、數量、規模、產量,還是工具、生產技術、質量經營方式等都有很大提高。

作為明代最為重要的手工行業紡織業,生產工具較前大有改進。

1 明代手工業進步最有代表性的是棉織業。

2 明代手工業進步的一個突出現象是,嘉靖萬曆年間民營手工業漸居於主要地位。

3 與此相應,明代官營手工業者的人身依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匠役制度出現互解現象。

在手工業方面,冶鐵、鑄鐵和制瓷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當時全國產鐵
的地區共達一百餘處,在河北遵化、山西陽城、廣東佛山、福建尤溪等地已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冶鐵、鑄鐵業。鐵爐用鹽泥砌成,大部分已用煤炭為原料。遵化的鐵爐深一丈二尺,每爐可熔礦砂兩千多斤。景德鎮宮窯的制瓷業,有五十八座,而民窯已超過了九百座,民窯所燒造的薄胎純白器、青花以及各種顏色釉等都能與官窯媲美,甚至還超過官窯的水平③。突出地反映了手工業生產水平和卓越技巧的是當時最發達的絲織業和棉紡織業。在明代,「花樓機」的構造比過去更為復雜。弘治時,福建的機匠已改用了新式的織機,叫作「改機」。萬曆時,嘉興濮院鎮的機匠也把原有的土機改為新式的「紗綢機」。在明末蘇州的市場上,作為商品販賣的織機就有綾、絹、紗、羅、綢、布六種之多,織出的成品更是巧變百出,花色日新④。
棉紡織業的生產工具比以前也大有改進,出現了腳踏紡車和裝腳的攪
車。元朝的彈弓用竹弓繩弦,到這時已改為以木為弓,以臘絲為弦。元朝的紡車容三繀,這時已有容四繀、五繀的紡車。攪車的式樣很多,專供軋花去子之用,元朝一般用兩人,這時改用一人,其生產量可當三人,勺容式的攪車和大倉式的攪車一人可當四人。在明代,棉紡織業已成為普遍的家庭副業,也是當時產量最多銷路最廣闊的手工業。棉紡織業的發展對經濟生活具有重大的影響。盡管棉紡織業的產品主要還是由農民一家一戶一手一足的進行操作,但是涓滴成泉,僅在松江一地每人每天可織一匹,積聚起來,就能夠「日
出萬匹」。所以明朝人有「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清朝年間,廣東冶鐵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在當時,廣東的冶鐵業代表是廣州府南海縣佛山鎮(今廣東佛山)。 塘(在嘉善縣紗」之謠。

③ 中國古代手工業和商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一、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
1.冶鑄業
(1)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業的主要部門;商朝青銅鑄造規模大;西周青銅產品趨向生活化。
(2)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創造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銅鑄造工藝有新的創造,出現了金銀錯新技術。
(3)魏晉時期:北魏相州以製造軍刀著稱;百煉鋼技術相當成熟;發明了灌鋼法。
(4)唐朝時期:冶鑄業已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5)明朝中後期:廣東佛山冶鐵生產規模擴大。
跟蹤思考
中國古代冶鐵技術在哪些方面領先世界?
2.紡織業
(1)商周時期:出現斜紋提花織物,還出現刺綉。
(2)曹魏時期:在紡織業中心襄邑、洛陽等地設有專門的織造機構;吳國培育出八輩之蠶;蜀錦聞名遐邇。
(3)唐朝時期:絲麻織品遍布全國各地;絲織品品種繁多,有綾、錦等十幾類,每類又分為許多品種;有的絲織品還吸收了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
(4)明朝中後期:蘇州絲織業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
跟蹤思考
魏晉、隋唐時期,我國紡織業的發展有哪些突出的表現?明朝絲織業中出現的新經濟現象是什麼?2005年,美國、歐盟等對中國紡織品出口設限能否說明我國的紡織技術仍居於世界領先水平?
3.陶瓷業
(1)商周時期:出現了原始瓷器,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
(2)魏晉時期:制瓷技術日臻成熟。南方盛產青瓷,器皿形制美觀;北方創制出白瓷,為我國制瓷業開辟了廣闊前景。
(3)唐朝時期:出現了唐三彩,為後代彩瓷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還出現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
跟蹤思考
想一想:明清時期,陶瓷業在生產方式上是否有所突破?
4.造船業
唐朝時,能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稱;還能製造使用推進器的各型戰艦,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機械動力的輪船雛形。
關鍵提示
宋朝指南針的發明對我國造船技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明朝鄭和下西洋反映出我國造船技術的高超水平。
5.手工業著作
(1)戰國時期出現了有關手工業工藝的專著《考工記》,記述了齊國官營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范和製造工藝。
(2)明朝後期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朝農業、手工業的生產技術,國外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二、古代商業的發展
1.商朝的商業
(1)商朝重視商業,商民善於經商,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
(2)商朝以貝作為貨幣。
(3)商朝都城已成為繁榮的商業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之稱。
2.春秋戰國時期的商業城市
(1)春秋戰國時期,商品交換發展迅速,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交流頻繁。在中原市場上可以買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和西方的皮革。
(2)許多城市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經濟發達,都聚集著許多人口。
關鍵提示
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市特點是以政治中心為主,主要是諸侯國的都城。
3.隋唐時期商業的繁榮
(1)隋唐時期的商業比前代更為繁榮,商人的足跡遍及全國。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備有「驛驢」,供客商騎用;運河、長江上商船往來不絕。
(2)隋朝的貨幣是五銖錢;唐高祖以後,「開元通寶」成為通用的貨幣,唐以後歷代的貨幣都以它為範式。
(3)隋唐的市場較前代更為發達,城市裡有固定的貿易場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櫃坊,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這比歐洲地中海沿岸一帶的金融機構要早六七百年。一些繁華大城市裡有了夜市,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有定期舉行的草市。
(4)唐政府允許外商在境內自由貿易,胡商遍布各大都會。
關鍵提示
古代商業的發展一般從商品種類的增多、市場的擴大、商人的活躍、交通的發達、貨幣的種類、城市的繁榮等方面表現出來,海外貿易也是商業發展的表現。
跟蹤思考
隋唐時期商業繁榮的條件是什麼?有哪些具體表現?
4.明清時期的商業繁榮和對外貿易狀況
(1)明清時期商業繼續繁榮的表現:國內市場擴大,大量農產品和手工業品投放市場;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還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商貿城市;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江浙地區以工商業著稱的市鎮蓬勃興起。
(2)對外貿易狀況: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政策,一方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來華貿易;中國的出口商品僅占市場商品總量的3%左右,對外貿易在整個經濟中的份額極小,難以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關鍵提示
對外貿易既屬於商業范疇,又屬於對外關系范疇。
跟蹤思考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哪些重要表現?
三、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1.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國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門供居民出入,城內有整齊寬廣的街道。
2.春秋戰國
諸侯國的都城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等,都聚集著許多人口。
3.隋唐城市的興旺
隋朝修建了大興城,唐朝擴建為長安城。該城整體設計合理,建築規模宏大,體現了城市建築的高超技術。隋唐兩朝,長安和洛陽是全國的商業大都會。長江流域的商業城市,以揚州、成都為東西兩個中心。唐朝後期,揚州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和洛陽,繁華的夜市是當時揚州城的一個特點。
4.明清時期
明成祖時,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營建了北京城。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商貿城市,全國共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商貿城市。
5.城鎮化進程的加速
城鎮化又稱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經濟、文化模式由農村型轉向城市型的過程和趨勢,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關鍵提示
關於城鎮化進程問題,注意與地理學科的聯系,注意聯系近代中國城市興起的區域,並聯系我國的沿海開放城市等內容。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十分緩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1978~2000年,城鎮數量由193個增加到663個,小城鎮由2173個增加到20312個,市鎮總人口由1.7億增加到4.56億,城鎮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
我國城鎮化的道路是多樣的,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成為農民實現向非農業領域轉移的重要途徑。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人數大增,使小城鎮迅速崛起,在城鎮化過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進入2l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02年,政府提出實施積極的城鎮化戰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
跟蹤思考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城市?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發展、夭折
1.明朝中後期,在江南一些地區的一些生產部門,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明朝中期以後,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逐漸興起,並在江南一些地區發展成為獨立的手工工場。如蘇州出現以絲織為業的機戶,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機戶和機工之間的僱傭關系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關鍵提示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徵是僱傭剝削關系。
2.清朝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
在清朝,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手工工場的規模擴大了,分工細密了,具有資本主義萌芽的部門和地區增多了。
3.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資本主義萌芽從明朝中後期出現,到鴉片戰爭前夕,雖有壯大,卻無突破,始終在萌芽狀態中徘徊,整個生產未能進入工場手工業階段,其力量遠不足以分解封建生產方式,在全國范圍內,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仍佔主導地位。究其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嚴重地阻礙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這主要表現在:第一,農民遭受殘酷的封建剝削,極端貧困,因而無力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業晶。第二,地主和商人將賺來的錢大量買房置地,嚴重影響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第三,封建國家設立眾多關卡,對商品徵收重稅,並嚴格限制手工業生產規模。第四,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數次禁止海外貿易。
4.鴉片戰爭後中國資本主義萌芽被摧殘
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遭受嚴重摧殘。中國舊有的手工作坊多數破產,真正能從手工作坊發展成為近代企業的寥寥無幾。
跟蹤思考
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的主要標志是什麼?清朝前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何發展緩慢?後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是否長成一棵近代資本主義的參天大樹?
思維拓展
拓展1:古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之間的關系
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經濟作物的推廣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原料,農業生產力革新的要求又為手工業發展提供了市場;農業、手工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和產品商品化的趨勢為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商業的繁榮又反過來刺激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商品生產。所以盡管古代統治者始終把農業看作「本」業加以重視,而把工商看作「末」業來加以限制,但由於農、工、商之間這種互動的關系特點,古代的工商業還是代代有所發展甚至出現繁榮局面。
拓展2:中國古代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
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就成為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官營手工業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集中的大作坊生產,主要生產武器等軍用品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國家權力征調最優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產不計成本,產品大多非常精美。民營手工業由民間私人經營,主要生產供民間消費的產品。家庭手工業是農戶的一種副業,產品主要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剩餘部分才拿到市場上出售。在中國漫長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代,家庭手工業佔有相當的比重。(引自新課程標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3: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作用
在封建社會的不同時期,商品經濟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統治起著不同的作用,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①封建社會初期,商品經濟發展促進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和封建統治的加強。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中很大一部分人就來自擁有雄厚資產的商人。一些商業繁榮的城市,成為封建政權的中心,如臨淄、邯鄲、大梁、郢等。②封建社會中期,商品經濟發展,有利於封建政權的鞏固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陽、長安、開封都是當時的商業中心。商業稅收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封建社會後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緩慢發展,在經濟上瓦解著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動搖著封建統治秩序,在思想上沖擊著封建制度。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導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產生。黃宗羲作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擊君主專制,指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拓展4:對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
(1)農業是我國古代決定性的生產部門。重農抑商政策實質上是保護封建地主經濟。
(2)評價重農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歷史階段性。在封建社會前期,它的實行對於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鞏固新興地主政權,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產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礙了產品的流通,妨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到明清時期,重農抑商政策的消極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統治者把商業和農業對立起來,採取各種措施,極力壓抑和束縛資本主義發展。這些做法違反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導致國家落後,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積極作用。
拓展5:明清時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①發達的農業。明朝中後期,農作物產量提高,經濟作物普遍種植,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發達的手工業生產。明中期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規模大,水平高,培養了一批熟練工人。③發達的商業。全國30多座大中商業城市的興建,農產品、手工業產品廣泛投入市場,對外貿易的繁榮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活躍。④充足的貨幣條件。大量貨幣流通,到明朝中後期,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⑤傳統科技的發展。
不利條件:①自然經濟的頑固性和封閉性,造成國內市場狹窄。②缺乏資本積累,手工業難以擴大再生產。③封建制度的束縛。重重關卡,徵收重稅,抑制工商業的發展。④對外轉向閉關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場。⑤傳統觀念習俗的影響,自然科學和技術不能使生產力發生質變。
拓展6:城市化的含義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出現的、變傳統落後的鄉村社會為現代先進的城市社會的自然歷史過程。城市化的內涵十分豐富,主要內容包括: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傳統的農村文明向現代化的城市文明轉化。城市化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社會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城市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現代化是在城市化的基礎上,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推動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優化的過程。城市化有三個主要標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高考鏈接
高考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專題的主要內容為中國古代的手工業、商業、城市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等,並鏈接到當前的城市化進程這一熱點。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近年來,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與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城市化進程相關的問題成為社會熱點,在高考中也備受重視。2004年廣東卷從唐都長安城和北宋東京城的比較角度出一大題;全國文綜卷中「劉家功夫針鋪」一題也出自這一熱點;上海卷「徐家匯掠影」一題也指向城市化進程這一熱點。2005年各地高考題中仍有不少相關題目出現。廣東卷從揚州城市商業角度出一材料解析題。
本專題復習時應注意如下幾點:①古代手工業要注意掌握冶鑄、陶瓷、紡織、造紙等主要手工業部門技術進步的情況,注意聯系鴉片戰爭後傳統手工業破產情況和新中國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內容。②古代商業的發展要注意從商品、市場、貨幣等方面掌握每個時期發展的表現,還要注意中國重農抑商經濟政策對商業發展的影響。③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要注意聯系晚清時期被列強入侵所摧殘的內容,並聯系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相關內容進行綜合比較。④城市化問題要注意將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以及歐美有關工業革命後城市化的內容聯系起來,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釋疑解惑
1.古代官蕾工商業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封建社會的官營工商業,其目的不是為了擴大再生產,而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消費需要和為封建王朝聚斂財富。在封建社會里,統治階級是最奢侈的消費者,他們所需要的各種手工業品雖然可以用貢或賦稅的方式直接從民間掠奪,但仍有相當大一部分要靠自己的作坊手工業生產。毫無疑問,官辦手工業所生產的產品基本上是供上層統治集團消費的,因此屬於非商品性質。
官辦手工業的產品往往具有最高的工藝水平,其原因在於:第一,皇室、貴族、百官需要享用最高級的手工藝品;第二,官營作坊中往往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有條件生產這些產品;第三,官營手工業既然不是商品生產,統治者又具有窮奢極欲的特性。所以,在生產上就不計成本,不惜浪費。
官營手工業扼制了民間工商業的發展。在中國封建社會里,皇室和官僚集團是最富有的階層,他們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數量極其龐大,因此,也是社會上最大的消費者。然而,由於其所需要的各種名目繁多的物品絕大部分是由官營手工業直接提供的,致使民間工商業失去了這一巨大的商品銷售市場;同時,由於官府憑借強大的政治特權,直接控制著鹽、鐵、茶、酒等人民日常生活需求量最多的幾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並用嚴刑峻法禁止民間自由經營,這就進一步縮小了商品生產與流通的范圍,限制了自由競爭,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2.晚清時期我國傳統手工業的興衰情況
鴉片戰爭後,手工業發生顯著變化,一部分手工業部門衰落,另一部分手工業部門則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走向衰落的手工業主要有以下部門:①那些與進口洋貨直接對抗的手工業,受到洋貨的沖擊而衰落。受到打擊最嚴重的是分布最廣的農家棉紡織業,其次是土法煉鋼、制針、制燭、木版印刷等行業。②有一些行業,雖然沒有受到洋貨的沖擊,但由於自然原因,在鴉片戰爭後也衰落了。這主要是一些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興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業,它們的興衰隨自然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如陝西的採伐業,由於老林伐盡而衰落;廣東的冶鐵業和雲南的銅礦業,因礦藏資源枯竭而衰微。③出現衰落的還有官府手工業。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民戰爭,摧毀了清政府在江南的官營絲織業機構;還有軍火手工業和傳統制錢業,逐漸為同類的機器製造業所代替。
也有一部分手工業得到發展。①土洋長期並存、機製品無法完全取代的手工業品。如造紙業,雖然受洋紙進口的沖擊,但土紙製造業並未受到嚴重影響而繼續發展,這與印刷業不斷進步、紙張市場需求量大,以及國產紙有一定特色有關。②一些較少受外國商品競爭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工藝手工業繼續發展。③一些依附於國際市場和適應外國資本需要的手工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如茶業和絲織業,受出口貿易刺激得到發展。另一部分如銅錫製造業、煅鐵業等,主要是為外商輪船和外資船廠提供零部件,從而擴大了生產規模。這些有所發展的手工業大都處於手工業集中、與國外市場聯系便利的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區。
從總的情況看,鴉片戰爭後,少數手工業衰落了,多數手工行業向前發展著。不過,晚清手工業的部分發展是一種依附性發展,其興衰隨著世界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其發展極不穩定,未能在晚清時期大規模地向現代機器工業轉變。
3.明朝中後期重商思想出現的原因
明朝中期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轉變,重商思想普遍出現,市民和手工業者的反抗斗爭不斷爆發。
在對外通商問題上,明初是厲行「海禁」的。到明朝中葉,中央政府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斗爭相當激烈。以朱紈為中心的一派反對對外通商,主張對海盜採取嚴厲鎮壓的政策,由此遭到沿海地主階級的反對,朱紈一派最後失敗。這說明隨著商業資本的日益發展,商人的社會地位上升,商人和地主在明政府內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代表通商利益的官僚、地主在政治上已經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
明初,官僚不準經商,尤其是禁止四品以上的官員經商。雖然有些官僚尤其是東南沿海一帶為官者暗中也從事商業活動,但這是不合法的,是不敢公開的。而到了明中葉,官僚經商比較普遍,不論大官、小官,還是文官、武官,就連皇帝、貴族、外戚都搶著做買賣,經營手工工場。
明中葉後,出現了一些重視商業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徐光啟、李贄、許孚遠等。在徐光啟的思想中,反映了許多保護商人權益的要求;李贄堅持要封建政府減稅以「惠。商」;許孚遠堅持反對「海禁」,要求進行海外貿易。
4.中國近代現代城市的演變情況
鴉片戰爭後
(1)概況:①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代,城市的發展也深受影響。《南京條約》規定在東南沿海開辟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這一時期,原有的商業中心廣州和新興的上海商業貿易最為興盛。上海位於中國海岸線的中點,是進出長江流域的門戶,水陸交通便利,周圍物產豐富,商品經濟發達,市場廣大。到19世紀50年代,貿易中心逐漸由廣州移到上海。《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規定增開漢口、九江、煙台、南京、鎮江、汕頭、瓊州、天津等多處通商口岸。與此同時,英、美、俄等國商人在香港、廣州、上海、漢口、九江、福州和廈門等地開設了許多船塢和工廠。19世紀90年代,《馬關條約》又規定沙市、重慶、蘇州和杭州為商埠,列強還取得了在內地開設工廠的特權。19世紀末,列強在中國大量修築鐵路,建立廠礦企業。②民族工業興起和發展時期,中國城市發展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和上海、天津等地開設了許多軍用和民用企業。隨著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與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在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興辦了許多民族工業。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及平津地區。紡織中心也由長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發展,天津、青島、武漢等地成為新的紡織中心。
(2)特點:①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和平津等地。②上海成為經濟發達城市。③隨著通商口岸的增加,內地城市也逐漸發展。
(3)原因:①海運、水陸交通便利及鐵路運輸的發展。②封建自然經濟的逐漸解體,商品經濟的發展。③眾多通商口岸的開辟。④民族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工礦企業的興起。
新中國建立後
(1)概況:隨著工業建設和城鎮、工礦區的發展,城鎮人口迅速增長,1953年比1952年增加660多萬人,比1949年增加2000多萬人。隨著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工礦業的發展,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並在沿海、沿江、沿鐵路干線、沿高速公路地區形成了城市軸線,出現了一批新興城市。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城市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國家確定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4個城市為經濟特區,又進一步開放了天津、上海、福建、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此後,海南島成為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成為對外開放區,許多內地省區也設立了一些開放城市。同時,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村小城鎮有了進一步發展,一些鄉鎮已經向城市化邁進,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
(2)特點:①主要分布在東部和沿海地區,並不斷向內地擴展。②以礦產資源開發為主的城市發展較快。③農村小城鎮建設發展迅速,並逐步向城市化發展。
(3)原因:①一些城市原有的經濟基礎較好。②黨和政府的正確決策,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

④ 宋朝手工業和商業發達的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王朝都採取「抑商」的政策 ,而惟獨宋朝例外,宋初,太祖趙框胤就言「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享天年」以博民富, 後,宋太宗也號為「令兩制議政豐之術以聞」,神宗在位時"尤先理財"令眾「政事之先,理財為急」這樣的重視經濟的思想一直貫穿於宋朝,這是保證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在宋之初,官員們研究理財求富之道,宋朝調整了歷代立法中重刑法,輕民法的傳統做法,專門研究施行了專賣法,如鹽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宋代則成為中國古代經濟立法最為活躍的時期之一,而且宋的經濟法令,統一了國家與經濟活動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順應商品經濟的規律,是非常科學的法律法規。這些正確的政策導向使商業大潮興旺,商貿發展迅猛,手工業發展迅猛,使宋朝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銀行這是絕無僅有的!甚至銀行可以貸款,異地付款,就算是從近代來看都是非常先進的經濟管理體制。以地域而言,宋時的發展不僅僅局限於江浙和四川等老牌地區,就連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也比唐代有較大發展,這也是另人很驚訝的。 從手工業看,坑礦、茶鹽、造船、造紙、製糖、紡織、制瓷等都比唐代進步的多,宋的手工業除了產地擴大,產量增加以外,技術提高也是非常明顯,比如「糖冰」(冰糖)的生產技術,「單筒井」的開鑿 宋瓷的精良等,無不反應了技術的成熟和創新,而商業和手工業的興起,解放了大量受俘於土地的農民,使他們投入於商業,手工業中。北宋時期就已經開始大量開採金、銀、銅、鐵、煤等礦藏,而且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世界史上最早的製造工廠,加工工廠,如,造船廠、造紙廠、印刷工廠、織布廠、火器廠,還有各地的官窯等等。可見當時的手工業之興旺是空前的! 早在北宋,中國已懂得用燒煤,煉鋼,大型手工業則僱傭幾百全職的產業工人,而政府的兩處軍工業聘用八千工人——這已經是重工業規模了!宋朝的鋼鐵產量平均年產達一十五萬噸(有人認為宋朝華北工業基地達年產一百二十五萬噸的水平,這基本上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大部分都源於孫隆基所著作的《中國千年回顧——一個全球史的鳥瞰》的數據,關於宋朝鋼鐵產量有多組數據,經核實,在眾多數據中「15萬噸」還是比較合適的)而英國於1788年亦即工業革命之始才不過年產七萬六千噸。此外,礦冶、造紙業、制瓷業、絲織、航海業也高度發達。宋代無愧於世界近代之前的"高科技"之家,更是當時世界上的手工業之霸主! 從商業看,唐代的城市多趨於行政中心,而宋代市鎮則趨於工商業化。唐代都市內的貿易地區由官員嚴格控制,宋代則更加自由,由於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的發展「坊制」的突破,集鎮的興起,因此住宅區與商業區的界限逐漸消失,宋代的這一類的"新型"都市有些發展至有了很大的規模,如開封和杭州都達到一百萬人口,而後者就是"馬可波羅"在元初所見的「前所未有」的城市,即使是到了至元朝後期 中國以外最大的城市是"巴格達" 其人口只有三十至五十萬之間,數百年後阿拉伯旅行家,伊本.貝圖塔也稱杭州為"世上最大的城市"!從事工商業的人口逐步增多,產量加大,投入資本大幅度擴充,因此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也已不單獨只是農業了,工商業所比重已經超過了農業, 且在其商業運作中還出現了銅板印刷的廣告,這比西方資本主義的廣告要早三百多年,就學士蘇東坡來說,他就曾給一位做油食老婦人 做過一首廣告詩,使之興隆。更有意思的是,宋朝還出現了近似現代報紙的「小報」和史上最早的商標,商標是小可意義重大,這標志著宋朝商業化體系的逐步完善。 此外,著名學者沈括所著的《貨幣流通速度論》也是達到了現代貨幣理論水平。 大宋強盛的商業浪潮,也是世界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的母體,而宋代的經濟突飛猛進,則創造了空前的財富與繁榮。 南宋之後,南方經濟超過北方的原因好象是 在(1)唐朝中晚期我國經濟中心以經南移 (2)北方多戰亂南方相對穩定(3)大量人口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大量的勞動力 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1)、南方農業有較大發展。水稻躍居宋朝糧食作物首位。棉花種植地推廣到長江流域。茶樹栽培也有很大發展。 (2)、南方手工業興旺。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在南宋時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宋朝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業繁榮,有開封、杭州等商業都市,有廣州、泉州等外貿商港,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業的發展 糧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進與推廣;蘇湖成為糧倉;水稻產量居糧食首位 經濟作物 棉花、茶樹的種植和栽培得到推廣 手工業的發展 紡織業 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 制瓷業 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重心等

採納哦

⑤ 康乾時期的手工業有哪些手工業經濟是怎樣的

眾所周知,在清朝前期的時候由於民營手工業得到不斷發展,使得官營手工業喪失了其在手工業中的主導地位,打破了官營壟斷的局面,使得民營的比重越來越大,從而使得手工業經濟得到快速提升。在康乾時期,手工業經濟非常發達,當時的發展規模比較大的手工業主要有絲織業、棉織業、陶瓷業、製糖業和礦產業。

最後,康乾時期的手工也可以說是發展得非常快,拉動了當時的國民經濟不斷上升,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⑥ 三大改造中是如何對手工業進行改造的

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
通過合作化道路,把個體手工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個體手工業是以私有制和個體勞動為基礎、從事商品生產的一種個體經濟,在中國國民經濟中佔有一定的地位。1952年手工業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1%,農村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很大部分來自手工業。從1953年起,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決定逐步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改造採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過渡的步驟,從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底參加手工業合作組織的人數已佔全國手工業從業人數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⑦ 「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步驟分別是什麼

一、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53年底,以發展互助組為主,同時試辦初級社。
第二階段,從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大辦初級社。
第三階級,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合作化運動高潮段。1955年7月,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總結了農業合作社的歷史經驗,系統闡述了農業合作化的理論、方針和原則。

同年10月召開的中共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加速了全國農業合作化高潮的到來。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使5億多農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樣採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

在對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步驟上和形式上,採取了從手工業供銷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改變手工業的生產關系。到1956年底,基本上實現了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與此同時,漁業、鹽業、民間運輸業、小商小販等個體勞動者也基本實現了合作化。手工業合作化的基本實現,大大促進了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並為手工業逐步進行技術改造創造了條件。

⑧ 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步驟

一、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是:積極領導,穩步前進。
改造步驟:
1、積極引導、典型試辦。採用說服、示範、國家援助的方法,啟發和幫助手工業勞動者按照自願互利原則逐步組織起來試辦合作社。
2、總結經驗、普遍推廣。各地手工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建立,從1951年開始到1953年先後成立的有省、市級14個,縣、市級19個。手工業合作社的全國性的領導機關,1954年以前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1954年12月後是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各級手工業聯社,是各種形式的手工業合作組織自願組成的聯合經濟組織,是手工業合作社的直接的組織領導和業務領導機構。
3、加快改造、迎接高潮。農業合作化運動步伐加快,對手工業產生了強烈影響。手工業者要求組織起來的情緒也十分高漲,建社速度也明顯加快了。據統計,1955年6月到12月半年內,全國手工業合作組織從4.98萬多個發展到6.46萬多個。
二、我國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合作化道路進行的。它的指導思想是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改造小生產的原理,結合我國國情,在建國初期,及時制定了恢復和發展手工業生產和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政策,採取從供銷入手等積極措施,充分發揮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它的方針是:「積極領導,穩步前進」,做法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由上而下地發動,採用說服、示範、國家援助的方法,啟發和幫助手工業勞動者按照自願互利原則逐步組織起來;目的是幫助他們發展生產,解放生產力,發揮他們固有的生產經營靈活、產品多種多樣、能夠適應人民不同需要和市場千變萬化的需要的優點,幫助他們克服規模細小、資金短缺、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及封建保守、行會觀念、生產盲目、自發傾向等弱點,改變舊中國小生產被壓迫、受剝削和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矛盾。這是由個體私有制變為集體公有制、由小生產變為大生產的主要途徑。
三、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
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
此,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閱讀全文

與手工業如何做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雪地賓士中磚塊在哪裡拉 瀏覽:367
寶馬副駕化妝鏡怎麼換 瀏覽:66
汽車自燃去哪裡申請報廢 瀏覽:111
濟南pvc工業管材有哪些 瀏覽:420
中國工業特點以什麼為主 瀏覽:357
懷化站旁邊的是哪個汽車站 瀏覽:404
寶馬5系後擋紗窗怎麼關 瀏覽:327
汽車停車場有哪些車 瀏覽:966
汽車ac開關殼爛啦怎麼換 瀏覽:17
crv汽車輪胎怎麼選 瀏覽:635
汽車如何看全景 瀏覽:281
賓士車標有字母是什麼車 瀏覽:58
奧迪a6l24汽油壓力正常多少 瀏覽:909
吉利車和一汽車哪個好 瀏覽:549
海馬商務汽車哪裡生產的 瀏覽:912
奧迪鑰匙原廠和副廠有什麼區別 瀏覽:612
蘇州龐金工業坊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953
奧迪q2l雨刮的水在哪裡加 瀏覽:940
奧迪a4試駕車多少錢 瀏覽:230
賓士ae86多少錢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