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應對「中國製造2025」
全面認識「中國製造2025」
要說「中國製造2025」,必然無法迴避德國「工業4.0」。在某種意義上說,「工業4.0」是「中國製造2025」的母版。所不同的是,「工業4.0」立足德國實際,在保持世界製造業「領頭羊」地位的基礎上,重點推進製造業向「智能化」製造轉型,包括構建「智能工廠」與組織「智能生產」,以使德國繼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處於優勢地位,從而進一步提升德國的國際競爭力。在「工業4.0」中,由於智能工廠的出現,端到端的數字化網路可以更好地服務於創造智能產品、程序和過程,能夠管理復雜的事物,進而更高效地製造產品。在「工業4.0」時代,人與技術的持續互動成為可能,人將更多地作為一個變數而不是一個常量參與到生產過程當中,每個生產者都有可能為個性化產品的最終形態提供創造性貢獻,而不再只是機械地將少數創新者的設計變成產品。
而「中國製造2025」則在面向未來、直面「工業4.0」趨勢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目前製造業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的現狀,率先推動我國製造業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葯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等十大領域進行突破式發展,最終實現以點帶面、全盤推進、整體發展。
「中國製造2025」的新要求
「中國製造2025」時代,工業生產將呈現前所未有的特徵,真正實現工業生產的靈活性,極大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重新定義技術、生產與人的關系,製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業的單個行為,而將實現縱向集成,生產的上中下游之間的界限將更加模糊,生產過程將充分利用端到端的工程數字化集成,人將不僅是技術與產品之間的中介,而更多地成為價值網路的節點,將重新成為生產過程的中心。因此,它對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首先,智能生產系統將完成大部分的簡單勞動,人將從生產線上解放出來,不再需要生產線上的「螺絲釘」。智能工廠里的員工不再是簡單的操作工,而主要是產品的設計者和智能生產系統的管理者,需要極高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由於生產流程的動態性,小批量、個性化生產將成為主流,產品的最終形態將與生產者密切相關,而不是像傳統工業生產中那樣只與設計者有關。「工業4.0」模糊了設計者與製造者之間的界限,跨學科能力成為「工業4.0」時代的人才特徵。每個生產者都將成為產品形態的設計者、創造者,所以即使是一線的生產者也需要掌握豐富的產品全知識。
再其次,「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十大重點領域,每個領域都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與傳統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同的是,他們不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更應具備對智能網路高度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我國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比對「中國製造2025」和「工業4.0」對人才的新需求,中國的職業教育顯然任重道遠。
第一,專業界限過於明顯,不利於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專業化程度極深,中高職教育的專業和專業方向數以千計,且以傳統的專業發展思路培養人才。這一基於傳統工業生產的專業分工與崗位分工,很難適應「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
第二,重顯性技能輕隱性技能,難以適應生產方式的變革。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更重視可量化、可目測的操作技能,而輕視問題解決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隱性的、難以測量的技能,客觀上造成職業院校畢業生能力結構單一、發展潛力和後勁不足,更無法滿足智能製造的時代要求。
第三,相對封閉的辦學形態,難以提供製造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升級服務。「中國製造2025」提出建設製造業強國目標,需要大量高素質、掌握最新技術技能的人才給予支撐,將會出現大量存量人才的培養培訓需求,亟須職業教育的形態與時俱進地進行變革,而不能固守於封閉辦學。
我國職業教育的應對之道
第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滿足中國製造的時代需求。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關系最為緊密,更應主動對社會變革作出回應,密切關注「中國製造2025」對人才培養提出的全新要求,主動適應新形勢,關注產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吸收、消化、傳遞最新產業技術,謀求成為產業進步的參與主體,並力爭成為引領產業技術變革的重要力量。如果我們的職業教育「不能意識到這場變革的核心以及其中隱藏的潛能,或者沒有找到應對之道」,那麼遲早會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變革中被無情地淘汰。
第二,適應「機器換人」,培養復合人才。在未來的製造企業中,簡單勞動將主要由機器完成,「機器換人」會帶來普通勞動力的大量失業,被機器換下的人應該向新型的高端服務崗位轉移,但其前提是這些人才應掌握更多的跨學科知識。因此,職業教育亟須打破專業界限,真正實現跨學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積極啟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第三,及時調整職業院校的服務面向。每一次工業革命必然會帶來人力資源的重新配置,職業院校應著眼於為整個社會人力資源提供升級服務,以全新的角度審視自身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服務。具體而言,一是為一線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專業課程資源,拓寬其知識面,助其順利實現「升級」,避免被時代淘汰;二是為中高級人才提供轉崗課程資源,幫助這些具有豐富從業經驗和較為扎實專業基礎的特殊群體迅速轉型,從而提升產業存量人力資源素質;三是為普通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化課程資源,彌補其專業能力強而職業能力弱的不足,幫助他們迅速適應「中國製造2025」所帶來的職業新要求。
眾所周知,我國職業教育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但仍不是最有效率、最成功的職業教育。我們應把握「工業4.0」和「中國製造2025」這一機遇,在助力中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征程中瞄準世界最高標准,不斷進行自我革新,努力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把自己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職業教育。
②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益加深,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製造業應怎樣應對
經濟全球化過程無疑會給中國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諸多挑戰,但其
不可逆轉性又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後來者要改變其落後面貌,就必須融入
該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奮起直追地趕超發達國家,為此要制定
正確的戰略: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
與國際競爭;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
合作;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
經濟全球化過程無疑會給中國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諸多挑戰,但其不可逆轉性又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後來者要改變其落後面貌,就必須融入該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奮起直追地趕超發達國家。恩格斯曾就落後國家在利用傳統來縮短自己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過程時明確指出:只有「看到怎樣把現代工業的生產力作為社會財產來為整個社會服務的時候
----只有到那個時候,這些落後的國家才能走上這種縮短的發展過程的道路。」
中國在這方面有著慘痛的教訓。自近代中國人被西方國家強行納入全球化過程後
,曾經坐失了一次又一次改變自己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邊緣地位的機會。例如,第
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日本和東亞四小龍實現了現代化,而當時的中國遠離甚至抵
抗了這個全球化過程,造成自身的封閉和僵化而無法從中獲益。1978年以後,中
國新的現代化領導人面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其為中國所提供的有利外
部環境和寶貴發展時機,結束了與世隔絕狀態,轉變了經濟發展模式,實行改革
開放政策,主動加入到了全球化過程中:在經濟上以優惠政策吸引外國投資,從
而比較順利地參與到國際分工格局之中;進行了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
制的建設,積極與國際慣例接軌。改革開放使中國從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了現
代化建設所需的資金、技術、信息以及市場。中國的發展經驗證明,「關起門來
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必須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對
待經濟『全球化』的問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誰也回
避不了,都得參與進去。」因此,中國今天在面臨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時,只
有勇往直前地應對,絕無後退可言。
----要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多地代替了政治軍事力量的較量。從
長遠看,一個國家只有加強自身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才
能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為此,中國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
建設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即經濟與人口
、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為了服從國內提高綜合國
力的經濟發展戰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國際戰略的重點仍然是服務國
內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在國際上廣交朋友,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盡量避免
與他國的沖突;在加入全球化進程時要注意時序問題,即根據自身經濟的適應能
力來選擇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領域的時間,以盡量減少風險和成本;在參與全球經
濟合作與競爭中,注意通過國內的制度安排或影響國際的制度安排來維護國家經
濟主權,在資源、基礎設施、支柱產業、重要的服務業以及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國
家要掌握主動權,以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
----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對外開放只是手段,經濟發展才是目的。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不對
外開放如同不發展一樣,只有死路一條。事實證明,只有那些快速參與經濟全球
化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獲得了較穩定和快速的增長,反之亦然。可見,經濟
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即使是依附論的始作俑者普雷維什也指
出:發展中國家要謀求經濟發展,要像歷史上的美國和日本那樣由經濟體系的邊
緣變為中心,正確的做法「並不是努力割斷與中心的聯系,而是明智地利用這個
聯系」。[1]經濟全球化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最大程度地擺脫了資源和市場的
束縛,為企業利用最有利的地點和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這就自然帶來了國際分工的發展、產業的轉移和生產要素的流動。中國應該在
不形成對外過分依賴的前提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利用國際市場
的有利資源,彌補本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稀缺;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和後發優勢來迅速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結構的變革。
例如,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中國可以首先從大力發展此
產業入手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在具備適當的積累後適時進行產業升
級,這會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成功。韓國的產業發展就走了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到資
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道路,結果不僅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而且在比
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了發達國家,在許多高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
。再如,中國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最終還得發展自己的高新技
術產業,但是中國的資本稀缺,科學技術還相對落後,因此,中國就需要在集中
有限的物力財力對部分重大科學技術項目進行重點攻關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後發
優勢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超越。從
實踐來看,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現代化後起之秀,無一不重視引進和吸收國外先
進技術。根據統計,直到1990年日本的技術進口仍然大於出口;韓國20世紀
60-80年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主要以引進為主,特別是80年代更是如此,「
據初步統計,1981-1987年韓國引進的技術共2598項,是過去25年總和的60%;專
利支付費約15億美元,為過去25年總數的77%」 。
----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相互依賴程度加深
,世界的整體發展和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參與
。因此,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世界性經濟組織和行動越來越多,這也部分地反映了
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改革現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實現各國經濟協調發展、切實
解決南北差距拉大 [3]等問題的強烈願望。不過,今天的全球化過程不同於19世
紀的全球化過程,它不完全以西方為中心,而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即全球
化過程與經濟區域化趨勢並行不悖。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組成了數
十個形式各異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中國在當今國際經濟環境大變換過程中,還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經濟規則制
定權之外,這與其近年來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經貿發展速度和所擁有的巨大發
展潛力極不相稱。因此,中國要有原則地盡快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經濟
貿易組織,以促使國際的制度安排更有利於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盡量在即將成為
其中一員的世界貿易組織中有所作為,因為它仍然是規范與完善國際經貿行動的
最重要組織;要力爭在APEC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影響;要努力參與和培植地區性
經濟組織,特別是以台港澳為主體的華人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合作組織,因為區域
經濟合作能夠減少或抵禦像亞洲金融危機這樣的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對中國
的政治和經濟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包括國家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是由宏觀
經濟、科技水平、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人力資源等因素構成;企業競爭力是
由創新能力、公司治理結構、要素組合方式、相關產業的競爭能力等因素構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全球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國與國之間
的經濟競爭最終是企業間的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
爭力。因此,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為此,
在不保護落後的前提下,注意保護民族幼稚工業和提高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能力
,對境內的外資企業盡量都要實行國民待遇原則,減少甚至取消對外商的優惠政
策和特殊待遇;同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態勢,中國企業必須努力提高
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在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和在市場經濟規
律許可的前提下,積極組建我國的大型企業集團或者跨國公司,開展國際經營,
參與國際競爭,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借債在很長時期內一直是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
90年代以後外商直接投資逐漸成為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獲得
國際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到1996年中國的外債總額約為1288億美元,其中80%
以上是長期債務,總債務償還占商品和服務出口的百分比僅為8.7%。按照國際上
通行的債務安全指標,中國對外債務規模合理,有足夠的償債能力。但是,我們
要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因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資本自由流動加速,其
中絕大部分是進行投機性炒作的短期資本,常常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有鑒於此
,我們在進行現代化建設時,應當立足於內資與合理利用外資相結合,像日本和
四小龍進行現代化建設時一樣,固定資本投資主要靠內部積累,讓整個金融盡量
處於「高儲蓄率-高投資率-高經濟增長率-高儲蓄率」的良性態勢中;加強政府
在利用外債方面的統一管理,以利用中長期外債為主,保持適當的速度和規模,
防止形成債務災難和危機;利用外資應以外商的直接投資為主,並根據國民經濟
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需要,引導外資的投資方向;在資本流動方面切忌不顧國情
過度開放,特別要注意謹慎開放資本帳戶,控制投機性過強的短期資本的大進大
出。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
的進步。中國只要能夠在參與全球化過程中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參與程度與自
己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承受能力、吸納能力相適應,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發展
特色,充分利用新經濟發展經濟全球化過程無疑會給中國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諸多挑戰,但其
不可逆轉性又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後來者要改變其落後面貌,就必須融入
該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奮起直追地趕超發達國家,為此要制定
正確的戰略: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
與國際競爭;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
合作;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
經濟全球化過程無疑會給中國各種現實的或潛在的諸多挑戰,但其不可逆轉性又意味著像中國這樣的全球化後來者要改變其落後面貌,就必須融入該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機遇,奮起直追地趕超發達國家。恩格斯曾就落後國家在利用傳統來縮短自己向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過程時明確指出:只有「看到怎樣把現代工業的生產力作為社會財產來為整個社會服務的時候
----只有到那個時候,這些落後的國家才能走上這種縮短的發展過程的道路。」
中國在這方面有著慘痛的教訓。自近代中國人被西方國家強行納入全球化過程後
,曾經坐失了一次又一次改變自己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邊緣地位的機會。例如,第
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日本和東亞四小龍實現了現代化,而當時的中國遠離甚至抵
抗了這個全球化過程,造成自身的封閉和僵化而無法從中獲益。1978年以後,中
國新的現代化領導人面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其為中國所提供的有利外
部環境和寶貴發展時機,結束了與世隔絕狀態,轉變了經濟發展模式,實行改革
開放政策,主動加入到了全球化過程中:在經濟上以優惠政策吸引外國投資,從
而比較順利地參與到國際分工格局之中;進行了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
制的建設,積極與國際慣例接軌。改革開放使中國從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獲得了現
代化建設所需的資金、技術、信息以及市場。中國的發展經驗證明,「關起門來
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必須全面正確地認識和對
待經濟『全球化』的問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誰也回
避不了,都得參與進去。」因此,中國今天在面臨經濟全球化的嚴峻挑戰時,只
有勇往直前地應對,絕無後退可言。
----要增加綜合國力,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綜合國力的競爭更多地代替了政治軍事力量的較量。從
長遠看,一個國家只有加強自身發展,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才
能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為此,中國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
建設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即經濟與人口
、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為了服從國內提高綜合國
力的經濟發展戰略,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國際戰略的重點仍然是服務國
內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在國際上廣交朋友,在不失原則的前提下盡量避免
與他國的沖突;在加入全球化進程時要注意時序問題,即根據自身經濟的適應能
力來選擇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領域的時間,以盡量減少風險和成本;在參與全球經
濟合作與競爭中,注意通過國內的制度安排或影響國際的制度安排來維護國家經
濟主權,在資源、基礎設施、支柱產業、重要的服務業以及信息技術產業方面國
家要掌握主動權,以保證國家的經濟安全。
----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對外開放只是手段,經濟發展才是目的。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不對
外開放如同不發展一樣,只有死路一條。事實證明,只有那些快速參與經濟全球
化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獲得了較穩定和快速的增長,反之亦然。可見,經濟
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即使是依附論的始作俑者普雷維什也指
出:發展中國家要謀求經濟發展,要像歷史上的美國和日本那樣由經濟體系的邊
緣變為中心,正確的做法「並不是努力割斷與中心的聯系,而是明智地利用這個
聯系」。[1]經濟全球化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最大程度地擺脫了資源和市場的
束縛,為企業利用最有利的地點和資源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這就自然帶來了國際分工的發展、產業的轉移和生產要素的流動。中國應該在
不形成對外過分依賴的前提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利用國際市場
的有利資源,彌補本國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稀缺;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
和後發優勢來迅速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經濟結構的變革。
例如,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中國可以首先從大力發展此
產業入手來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在具備適當的積累後適時進行產業升
級,這會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成功。韓國的產業發展就走了從勞動密集型逐步到資
本和技術密集型的道路,結果不僅成功地實現了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而且在比
較短的時間內趕上了發達國家,在許多高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中具備了一定優勢
。再如,中國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最終還得發展自己的高新技
術產業,但是中國的資本稀缺,科學技術還相對落後,因此,中國就需要在集中
有限的物力財力對部分重大科學技術項目進行重點攻關的同時,利用自己的後發
優勢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超越。從
實踐來看,像日本和韓國這樣的現代化後起之秀,無一不重視引進和吸收國外先
進技術。根據統計,直到1990年日本的技術進口仍然大於出口;韓國20世紀
60-80年代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技術主要以引進為主,特別是80年代更是如此,「
據初步統計,1981-1987年韓國引進的技術共2598項,是過去25年總和的60%;專
利支付費約15億美元,為過去25年總數的77%」 。
----要積極支持和參與國際經濟組織和地區性經濟組織,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的相互依賴程度加深
,世界的整體發展和全球性問題的解決離不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參與
。因此,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世界性經濟組織和行動越來越多,這也部分地反映了
廣大發展中國家要求改革現行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實現各國經濟協調發展、切實
解決南北差距拉大 [3]等問題的強烈願望。不過,今天的全球化過程不同於19世
紀的全球化過程,它不完全以西方為中心,而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即全球
化過程與經濟區域化趨勢並行不悖。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組成了數
十個形式各異的區域性經濟集團。
中國在當今國際經濟環境大變換過程中,還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經濟規則制
定權之外,這與其近年來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經貿發展速度和所擁有的巨大發
展潛力極不相稱。因此,中國要有原則地盡快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經濟
貿易組織,以促使國際的制度安排更有利於我國的現代化建設:盡量在即將成為
其中一員的世界貿易組織中有所作為,因為它仍然是規范與完善國際經貿行動的
最重要組織;要力爭在APEC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影響;要努力參與和培植地區性
經濟組織,特別是以台港澳為主體的華人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合作組織,因為區域
經濟合作能夠減少或抵禦像亞洲金融危機這樣的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對中國
的政治和經濟安全以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努力提高和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包括國家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是由宏觀
經濟、科技水平、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人力資源等因素構成;企業競爭力是
由創新能力、公司治理結構、要素組合方式、相關產業的競爭能力等因素構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全球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國與國之間
的經濟競爭最終是企業間的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
爭力。因此,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為此,
在不保護落後的前提下,注意保護民族幼稚工業和提高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能力
,對境內的外資企業盡量都要實行國民待遇原則,減少甚至取消對外商的優惠政
策和特殊待遇;同時,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態勢,中國企業必須努力提高
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在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和在市場經濟規
律許可的前提下,積極組建我國的大型企業集團或者跨國公司,開展國際經營,
參與國際競爭,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防範機制。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借債在很長時期內一直是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
90年代以後外商直接投資逐漸成為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獲得
國際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到1996年中國的外債總額約為1288億美元,其中80%
以上是長期債務,總債務償還占商品和服務出口的百分比僅為8.7%。按照國際上
通行的債務安全指標,中國對外債務規模合理,有足夠的償債能力。但是,我們
要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因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資本自由流動加速,其
中絕大部分是進行投機性炒作的短期資本,常常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有鑒於此
,我們在進行現代化建設時,應當立足於內資與合理利用外資相結合,像日本和
四小龍進行現代化建設時一樣,固定資本投資主要靠內部積累,讓整個金融盡量
處於「高儲蓄率-高投資率-高經濟增長率-高儲蓄率」的良性態勢中;加強政府
在利用外債方面的統一管理,以利用中長期外債為主,保持適當的速度和規模,
防止形成債務災難和危機;利用外資應以外商的直接投資為主,並根據國民經濟
發展和國家經濟安全需要,引導外資的投資方向;在資本流動方面切忌不顧國情
過度開放,特別要注意謹慎開放資本帳戶,控制投機性過強的短期資本的大進大
出。
總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
的進步。中國只要能夠在參與全球化過程中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參與程度與自
己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承受能力、吸納能力相適應,保持自己獨立自主的發展
特色,充分利用新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清醒地認識和防範它可能帶來的不利
因素與風險,不斷增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那麼經濟全球化不但不會危及自己的
經濟安全,反而有助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促進現代化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所帶來的機遇,清醒地認識和防範它可能帶來的不利
因素與風險,不斷增強自己的國際競爭力,那麼經濟全球化不但不會危及自己的
經濟安全,反而有助於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促進現代化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
③ 去產能,國家,行業,企業怎麼做
廣義對象說。
廣義對象論有兩種觀點:
(1)橫向分析法。該觀點認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的科學。它把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規
定為經濟理論、經濟問題、經濟政策三個方面。
(2)縱橫分析法。該觀點認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包括六個方面:即淵源、流派、理論、方法、問題、政策。
④ 產能過剩應該怎麼控制國家有權利控制嗎因為都是私企。
產能過剩我們是國家控制,國外是市場調節,我們國家的基礎建設,對產品需求非常大,類似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就是我們的需求直接刺激的,但是經濟危機後,對需求的減少,造成資源的浪費,資源是很難重復利用的,如果你提取效益很低,賣出價格也便宜,實際上是虧了全民族未來的利益,所以產能過剩,國家的調控目的,1是把技術落後,成本較高的直接刷下來,其實國外市場淘汰產能過剩也是怎麼搞得,只是時間長些而已。2是限制高產量,把不多資源用到該用的地方。中國號稱資源大國,但是消費需求太牛B,中國每年自產石油位居世界第四,也只能滿足國內4成左右需求,煤炭,稀土的開發不僅造成嚴重污染和水土流失,還造成資源浪費。
對於私企來說,永遠處於老三位置,老大國企,老二外企,所以老三當然是第一排除的對象。
⑤ 企業去產能,職工怎麼辦
內部安置、外部轉崗、扶持創業,內退和公益性崗位「托底」
去產能後的企業職工如何安置?記者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渠道:
——內部安置。記者采訪發現,當前各地通過企業產品結構調整、支持企業重組等方式,鼓勵將富餘職工內部轉崗留用,作為職工安置主要渠道。在河北省,截至去年10月底產業結構調整涉及職工51.8萬人中,企業內部轉崗留用達24.87萬人,佔比接近一半。
——外部轉崗。一位社保業內人士表示,去產能涉及職工的安置分流,尤其是關停破產企業,需要社保、工會等部門積極組織專項招聘會,將人員需求企業和去產能企業無縫對接,幫助職工外部轉崗。此外,相關部門積極組織創業技能培訓指導,協調小額創業貸款,鼓勵有意願、有技能的職工自主創業。
據悉,近年來,武鋼集團在前期安排部分員工到地方就業的基礎上,還與勞動、工會部門組織專項招聘會。僅2月底的一場招聘會,就有超過1500名職工與其他企業達成就業意向協議。天津市安排10億元資金,對參加職業培訓的企業職工給予80%到100%的培訓費補貼。
——內退和公益性崗位「托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對於部分臨近退休、就業困難的人員,要通過內部退養和政府提供公益性崗位等方式來「托底」。
一位國企負責人介紹,根據相關政策,距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職工,經本人申請、企業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由企業提供生活費並繳納社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年齡偏大、技能不足或身有殘疾的職工,則推薦參與政府公益性崗位應聘。
吸納就業有較大空間,政府職責重在引導和「兜底」
在不久前的G20財長會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在去產能的過程中,中國財政有預算給予下崗工人足夠的支持。還有不少與會權威人士認為,除了財政托底,此輪去產能帶來的就業壓力並不大,中國高速發展的第三產業有可能吸納產能過剩行業分流人員。
希望能幫到你
⑥ 鋼鐵去產能在目前經濟體制下怎樣才能實現
淘汰落後產能面臨著不少困難。首先,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及欠缺大刀闊斧動力是國家政策難以迅速落地的一大阻礙。地方政府幹涉市場過度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尤其對「招商引資」項目格外偏愛,動輒提供各類稅費減免,土地優惠政策等條款吸引從外省轉移過來的落後產能項目,使這些本該淘汰的「敗兵」又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和死灰復燃的能力。其次,這些落後產能市場退出機制不完善、渠道不暢也是急需破解的難題。手持市場退出令的企業們由於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處於價值鏈低端,導致市場跨地區、跨行業重組轉型困難,財務清算困難,人員安置矛盾重重,讓市場迅速擺脫這些「包袱」、輕裝上陣不是短時間內能看到重大成果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要啃掉這些硬骨頭,政府和企業都要拿出巨大的責任勇氣和歷史擔當。地方政府作為國家政策「最後一公里」的實施主體,要時時以國家經濟大局和轉型方向為重,淡漠地方個體「私利」,針對本地區情況因地適宜地開展淘汰落後產能行動,從源頭上減少落後產能審批和政策優待。對能耗高、污染重、質量差的落後產能予以堅決淘汰,對短期因結構性調整出現的短期階段性產能過剩進行宏觀調節。作為政府部門的「當家人」,更該摒棄「唯GDP英雄論」等不合符市場規律、急功近利的思維思想,踏踏實實花心思,花時間重構本地區產業布局,讓地方經濟煥發出有生命力的青春。
對於處在落後產能泥陷里的企業來說,環顧左右抓救命稻草不切實際,依靠自主創新能力的加強,依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倡導的新思路,開辟符合安全、環保、質量、能耗等標准並重的產品生產線,主動拋棄落後產能的「重型鎧甲」,才能減輕「重量」,從泥沼里慢慢爬出來,擺脫生存危機。而後,再經過產業轉型升級、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強強聯合、方能打造眾多中國經濟的先進航母。
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刺激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煉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關掉,拆除。
⑦ 國家對於工業企業節約能源方面有什麼優惠政策!比如稅收等方面!
增值稅主要有5項:自2001年1月1日起,對屬於生物質能源的垃圾發電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自2001年1月1日起,對風力發電實行增值稅減半徵收政策;自2005年起,對國家批準的定點企業生產銷售的變性燃料乙醇實行增值稅先征後退;對縣以下小型水力發電單位生產的電力,可按簡易辦法依照6%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部分大型水電企業實行增值稅退稅政策。
消費稅方面,自2005年起,對國家批準的定點企業生產銷售的變性燃料乙醇實行免徵消費稅政策。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對外商投資企業在節約能源和防治環境污染方面提供的專有技術所收取的使用費,經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准,可以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其中技術先進或條件優惠的,可以免徵企業所得稅;對獨立核算的煤層氣抽采企業購進的煤層氣抽采泵、鑽機、煤層氣監測裝置、煤層氣發電機組、鑽井、錄井、測井等專用設備,統一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實行加速折舊,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購買國產設備投資的40%可抵免新增所得稅,技術開發費可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
在增值稅方面,自2001年1月1日起,對作為節能建築原材料的部分新型牆體材料產品實行增值稅減半徵收政策;對煤層氣抽采企業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抽采銷售煤層氣實行增值稅先征後退。
⑧ 企業應如何有效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產能是否過剩,不能只看生產能力和可能的總供給量,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但需求是個變數,不容易准確測定。因此,認定產能過剩,需要在縱向對比產量增長過快、過猛的同時,還應同時指出在什麼范圍內、在多長的時間區間、相對於多大的有效需求而言。
陳湛勻指出:解決產能問題最主要的是鼓勵技術創新,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企業可以藉助工業 4.0 和「中國製造 2025」等風向,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增加技術研發收入,或是助力於一些高新科技企業、高端製造業企業,獲取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物流系統等智能技術,實現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2014-2015年期間被炒熱的「國企改革」話題也是針對的產能過剩問題,如何提高市場的自發調節和出新過程,減少國有企業比較集中的領域產能加劇過剩問題。解決產能問題最主要的是鼓勵技術創新,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企業可以藉助工業 4.0 和「中國製造 2025」等風向,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增加技術研發收入,或是助力於一些高新科技企業、高端製造業企業,獲取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物流系統等智能技術,實現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2016年2月,國務院先後發布關於鋼鐵行業、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指出利用3-5年的時間,煤炭產能再退出5億噸左右,鋼鐵再減產能至1.5億噸。
經過2016-2018年三年的供給側改革,煤炭、鋼鐵、水泥、化工等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019年1月29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截至2018年年底,煤炭行業和鋼鐵行業去產能的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但有個別省沒有完成去產能目標,未來將繼續推進去產能工作,但重心逐漸向提升供給質量的方向轉移。
2018年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僵屍企業」及去產能企業債務處置工作的通知》,加快「僵屍企業」出清和具體確認去產能企業首批名單,2020年底前完成全部處置工作。2019年僵屍企業「出清令」已發出,目前各個省份例如陝西、河南、河北、黑龍江等多地都已明確具體目標。
著名經濟學家、全球共德CEO陳湛勻教授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⑨ 去產能是國家對企業實施的措施還是企業自發的可以考慮的措施
去產能是國家的決策,不是企業自發的。
⑩ 工業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製造業對國家究竟有著什麼作用
一般把製造業稱為實體經濟,把互聯網、金融業等服務業稱為虛擬經濟。確實,製造業涉及的「物」要比服務業多得多。和製造業相比,服務業都是「輕資產」的。互聯網公司雖然市值驚人,但固定資產卻不重要。銀行也差不多,有一些辦公設備,但相比銀行的資產總額,這些固定資產並不重要。儲蓄銀行還有一些遍布各地的房產,如果是投資銀行,可能一座小樓足矣。
更進一步說,製造業所高度依賴的社會軟硬體環境,是國家治理的產物。國家治理能力是一個綜合指標,並不能用稅收高低、軍事實力強弱來簡單衡量。國家治理能力強,會在方方面面表現出來——內外部安全條件更好、社會治安更好、基礎設施更完善、政治制度更合理、國內市場更發達、稅收水平更適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