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廠房拆遷補償標准是什麼
1、各項征地賠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賠償安置方案規定。2、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
⑵ 工廠被拆遷怎麼評估
吳少博律師:
這個問題應該進行區別對待。在實踐中體現出來的補償辦法、法律依據、企業的客觀狀況可能會不一致,我主要談一談企業拆遷補償總體原則的問題。
一、企業拆遷總體補償基本原則
按照國務院2011年1月19日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國務院令第590號),整體補償必須是按照市場比較法進行評估,住建部配套的房地產評估規范中也出現了類似要求,也就是講補償是按照市場比較法的原則進行實際評估。
市場比較法如何確認?說通俗了就是按照所在的區域、地段、用途、性質、年限以及相關具有市場主體因素的房屋所體現出的市場價格進行實際評估。房地產評估規范也講到了所參考的周邊類似的房屋價值。
特別是租賃土地的企業不具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在進行房地產評估的時候所謂的類似房地產價值往往體現不到承租人身上,承租人只有獲得地上附著物補償的權利,對於土地使用權補償沒有權利獲得。但是一旦你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並且有房產手續也用於商業、工業等經營,都是按照實有的用途進行補償。
實際在進行評估的時候不可能完全參照當地周邊的客觀狀況進行補償,在進行實際補償到時候還要進行分割,土地、廠房、停產停業損失等要分別補償。特別是土地加廠房就是一個完整的不動產的狀態,在補償的時候要按照市場價值進行補償。
在實踐中可能各個企業面臨的情況都不一樣,具體到實際補償中會有一些區別。
二、企業拆遷評估的時候,每一塊的評估價值如何確定?
(一)土地的補償
土地所有權的形式是集體所有制和國有土地,集體是集體建設用地,國有土地分商業、工業、住宅,工礦倉儲、教育娛樂等。在實際評估的時候可能會有區別。集體土地現在還不能上市交易,只是在北京十八個縣市區試點。市場價值如何體現呢?我們就要參考市場評估規范當中的類似原則了。集體建設用地類似於國有工業用地,因為集體建設用地也是建設了廠房,跟國有工業用地是一個道理,這也符合「類似原則」中的同用途、同種類、同區域。
如果標有了國有土地住宅用途,即便寫著「住宅用途」但是卻用於實際經營。這個時候要區分是符合廠房的實際經營還是商業的實際經營,因為這兩項補償差距非常大,商業的補償比工廠補償最高可高出7-10倍。現在在實際補償中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價值排序是:商業>住宅>工業,如果是住宅卻用於工業,實際據應該按照住宅的方式來補償,如果住宅用於商業,應該按照商業的方式來補償。
(二)廠房的補償
以前的評估規范中劃定一個標准,要根據種類、結構、材質以及形態進行不同方式的評估。廠房有磚木的、磚混的、木質的、鋼構的等,價值怎麼衡量呢?就是現在的建安成本(房屋建築成本和房屋設施設備安裝成本的簡稱),在實踐中有很多廠房的高度、寬度和結構都不一樣,我見過最寬的廠房達到十五米以上,高度在六米五以上,這樣的廠房就是一層抵兩層。根據廠房用途結構不一致補償也有區別,比如講冷庫不是按照平方算的,是按照立方算的,因為冷庫四周都進行了設備添置。
(三)廠房跟土地有空餘的怎麼補償?
如果你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權,空餘的土地也要進行土地市場價值補償。
在此要糾正一個問題,各個地方以前公布的區位補償價,市場價值永遠是循環變動的,除非區位補償價每年都調整,如果不調整無法反映市場價值。
(四)停產停業損失
停產停業損失的問題往往不納入房地產評估規范,而是單獨的制定政策。以前是根據納稅額進行推算,現在在實踐中用的不多了,大部分是按每平方米直接補償多少錢。我覺得在進行一次性停產停業損失的時候要進行區別對待,要根據企業的具體狀況。這應該是作為企業而言最主要的補償項目,其他的就是裝修附屬物、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的機器設備等等,這些都是據實評估。
在此給企業主提一點個人建議,在進行評估的時候一定要非常謹慎,而且要消息靈通,多參考市場價值。
轉自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文章
⑶ 私人名下的工業廠房與公司名下的工業廠房拆遷補償標准一樣嗎
你好朋友,私人名下的工業廠房與公司名下的工業廠房拆遷補償標准不一樣
⑷ 企業廠房拆遷如何維權
企業主注意首先一定要及早的著手維權
⑸ 工業廠房拆遷怎麼補償,有哪幾項
1.土地、企業的房屋價值補償房屋價值補償主要包含兩方面,土地區位補償價和房屋重置成新價,土地區位補償價指的是被拆遷人合法用地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價值,主要由土地所在的區位和用途來決定,企業的土地用途一般為工業用途,雖然價值要低於住宅和商服類的土地,但因為企業的廠房、倉庫佔地較大,所以在拆遷中土地區位補償價往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房屋重置成新價主要指的是指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的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平均價,通俗講就是房屋的建造成本價,這個成本價是比較固定的,一般都是1500-2000左右。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方所委託的評估公司往往將土地區位補償價和房屋重置成新價合並計算,也就是說,被拆遷人從評估報告里看不出來土地值多少錢,房屋值多少錢,從而也很難去質疑其合法性。很多地方的拆遷人甚至會告訴你,這個項目的拆遷就沒有土地的補償項目,如此種種,都是為了掩蓋拆遷方在土地中獲得的巨額利潤。
2.裝修附屬物補償關於裝修附屬物補償,各地都有裝修和附屬物的各項補償標準的實施細則,該項補償內容主要由評估機構根據各地制定的標准進行評估。此項補償內容比較固定,彈性空間不大,被拆遷企業主要應當審查評估報告是否存在缺漏項的情況即可。
3.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停產停業損失指的企業因為拆遷不能進行正常經營所產生的所有損失,在計算該損失時不僅應當考慮被拆遷前的利潤損失,還應當考慮目前的企業業務量、客戶資源以及預期利益的損失。2011年頒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和第二十三條做出了對因徵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應進行補償的規定,提出了補償應根據房屋被徵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因各地對停產停業計算的標准不一致,各個企業的盈利虧損情況也各不相同,因此,停產停業損失是拆遷補償項目里彈性最大的一項,應當值得企業重點關注。4.搬遷費用、搬遷損失企業在面臨拆遷時,搬遷費除了將企業所有的機器設備、各項生產資料、辦公用品從一個地方搬遷到另一個地方所產生的搬遷費用,還包括搬遷損失,主要是指這些機器設備、生產資料在搬遷過程中因拆、裝所造成的機器設備損失、折舊、損耗等費用。如果是大型企業拆遷,這部分的搬遷損失要委託專門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評估。5.各項拆遷獎勵費用在拆遷的過程中,拆遷人為了加快拆遷進度,往往會採取速遷獎勵的辦法鼓勵被拆遷人盡早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搬出被拆遷房屋。各項獎勵的數額主要由具體的項目實施意見來決定。另外,涉及到集體企業或國有企業還有職工安置費用,主要是通過給下崗的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方式實現。
⑹ 企業拆遷怎麼賠償
公司要拆遷,徵收方除了對公司進行補償外,還應對公司員工進行補償。若因拆遷公司要解聘員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47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⑺ 企業廠房拆遷賠償一般有哪些內容
在法律實踐中,企業廠房拆遷賠償項目主要有:房產價值賠償;設備設施賠償;停產停業賠償;搬遷獎勵賠償。1、房產價值賠償方面主要由房產和土地使用性質決定。企業房產用途一般是工業廠房和倉庫,但也有部分住宅和辦公房,具體以房產證登記為准;土地使用性質也一般是工業用地。所以房產價值基本比較固定,對此彈性空間不大。基本以拆遷部門指定的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評估價值為參考值。2、設備設施賠償方面爭議最大。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政府拆遷政策和一般操作規程對此項目是適當賠償,而不是充分賠償;二是沒有中介機構能夠進行專業評估,無法出具評估報告;三是被拆遷方無法提供大量詳細的損失資料。所以雖然現在已有拆遷單位委託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此項目評估,但評估價值與企業實際損失差距較大。3、停產停業賠償方面在國內處理上有不同標准。有些省份補償標準是每平方米300-400元,有些省份是一半,有些省份是沒有賠償。屬於可以協商部分。4、搬遷獎勵賠償是固定的,基本上是每平方米190元左右。無形資產的賠償爭議是最大的,一般在實踐操作中比較困難。理論上是存在的,但舉證和認可有比較大的難度,基本上是通過上述四項的充分賠償來補充。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范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准、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⑻ 工業企業統計如何報統計台帳怎麼做
你台帳是根據你要交的統計報表設的。統計報表是以會計上的數據為基礎的。
只不過統計要求是千元或萬元,會計上是分。要交的表各地也不同。基本上是不同的,但會有產值表(此表內有現價與不變價,不變價是當年的銷售價格,現價是現在的銷售價格,如90年不變價就是你公司90年本產品的價格。如90年還沒注冊,就沒有不變價,全是現價)統計表比會計的要簡單的多。裡面有很多數據都是要向會計要的。如稅金、工資、各明細費用等。
統計的月報不多,但年報是多的嚇人了,表雖多,但好做.
具體有哪些表,要看你所在地的部門給了你哪些.如現在沒有.則等到有表再填.上面所有要填的會計上都有,要不就是你公司辦的有關證上的信息.
http://wenku..com/view/4975e6a20029bd64783e2ca2.html
⑼ 遇到廠房拆遷承租企業應該怎麼辦
承租土地進行場地建設或是直接租賃的廠房進行生產經營,遇到拆遷怎麼辦?
我認為有幾個問題是比較關鍵的。第一是怎麼補償的問題,第二是與地主或房主的關系如何處理,如果在引申到第三個問題就是與拆遷方的法律關系應該如何處理。今天就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解讀。
直接租賃的廠房用於生產經營遇到拆遷怎麼補償?承租戶本身沒有的使用權或所有權排除在外,其他的補償都應該屬於承租戶。之前我也在《法律大講堂》上說過廠房拆遷有六個補償項目,除非在簽訂租賃協議的時候約定遇到拆遷承租雙方對補償有所分割。比如只租賃了土地,在拆遷的時候可以獲得廠房重置價、停產停業損失、裝修附屬物搬遷費、機器設備等相應的補償。如果租賃的是廠房,所以土地和廠房的補償都不屬於承租戶,只要其他的補償只要不放棄都應該屬於承租戶。還有停產停業損失是屬於實際經營者的。
如何確定實際經營者?實踐中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就是實際經營者就是正常納稅,取得營業執照並且實際經營的人。但在實踐中有觀點認為房東的出租行為也是一種經營行為,一旦雙方到法庭上打分割之訴的時候,就會給房東批出30%-50%。有些地方是認可房東的租房行為,即便沒有取得房屋租賃的相關許可,但租房行為是生產經營行為。與房主或地主的關系處理問題承租戶遇到拆遷往往地位比較弱勢,拆遷方只和房屋所有人談,次承租人是不針對的,也就是承租戶的利益往往需要房東或地主來做決定,但在做決定的時候會減少甚至放棄租戶的利益,這就是承租戶的弱勢地位。承租戶本身應該獲得很大的補償,但是由於房主的對利益的放棄、減少造成利益損失。在這個問題上承租戶一定要爭取主動地位,參與到實際拆遷談判中去。
與拆遷方的法律關系由於承租戶和拆遷方之間可能不存在直接的徵收與被徵收關系,也就是說拆遷方作為拆遷主體,那麼不動產的使用權人和所有權人才是被徵收主體。但是由於是租賃方不存在這種關系,往往有弱勢。在這里要提醒承租戶,你雖然不是被徵收人,但你是利害相關人。從民事法律關系也好,從刑事法律關系也好,只要是利害相關人都有權利去參與到實際的協商談判中去,包括一些法律程序的提起,一些訴訟你都有權利。你的訴訟主體資格都來源於利害
相關性,而不是僅僅針對徵收人或被徵收人的主體資格,在這一點要提醒承租方。